一种智能手表表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7598发布日期:2019-01-04 23:11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手表表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手表表带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手表表带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纯皮皮带弯折成圆形的效果不佳,佩戴起来不够舒适,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手表表带结构进行改进,使得其能够舒适佩戴,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智能手表表带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手表表带结构,结构设计合理,佩戴舒适,外形美观,实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手表表带结构,包括上表带和下表带,所述的上表带包括上表带真皮层、上表带TPU层、插针孔、上表带链接器,上表带TPU层外部贴有真皮层,上表带TPU层内侧设置有齿结构,真皮层、上表带TPU层上均设置有多个插针孔,上表带TPU层内端设置有与手表表盘连接的上表带链接器。

所述的下表带包括下表带真皮层、下表带TPU层、表扣链接处、下表带链接器,下表带TPU层外部贴有下表带真皮层,下表带TPU层内侧设置有齿结构,下表带TPU层两端分别设置有表扣链接处、下表带链接器,表扣链接处通过插针与插针孔插接固定,下表带链接器与手表表盘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TPU贴皮结构,让表带贴皮后开起来更加丰满,美观,其设置的齿结构,有利于表带弯折成圆形,佩戴舒适,插针孔,可以用来调节佩戴尺寸。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表带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表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表带TPU层内侧的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表带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表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表带的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表带的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8,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手表表带结构,包括上表带和下表带,所述的上表带包括上表带真皮层1、上表带TPU层2、插针孔3、上表带链接器4,上表带TPU层2外部贴有真皮层1,上表带TPU层2内侧设置有齿结构5,真皮层1、上表带TPU层2上均设置有多个插针孔3,上表带TPU层2内端设置有与手表表盘连接的上表带链接器4。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下表带包括下表带真皮层6、下表带TPU层7、表扣链接处8、下表带链接器9,下表带TPU层7外部贴有下表带真皮层6,下表带TPU层7内侧设置有齿结构5,下表带TPU层7两端分别设置有表扣链接处8、下表带链接器9,表扣链接处8通过插针与插针孔3插接固定,下表带链接器9与手表表盘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将真皮皮料和TPU表带结合在一起,使得表带结构更加丰满,美观,表带内侧的齿结构有利于表带弯折成圆形,佩戴舒适,插针孔,可以用来调节佩戴尺寸。

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模具设计把表带的造型设计成塑胶,使用柔软的塑胶材料,可以充分替代传统纯皮表带;外观,皮料与软胶表带结构的结合有很大的创新性,其工艺调整之后,简化了流程,减少了人工,提高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