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光警示防护靴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5626发布日期:2019-02-26 17:3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光警示防护靴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警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光警示防护靴的鞋底。



背景技术:

交警在执行任务时,通常穿反光警示防护靴,而且需要来回走动,现有的反光防护靴,为了使鞋底具有防穿透的功能,通常在鞋底加油钢片,这使得反光防护靴的减震效果不好,在交警来回走动时或者遇到紧急情况跑动时,钢片会对脚底产生冲击力,容易造成运动疲劳和伤害。

而且交警在执行任务时经常会遇到雨雪天气,道路泥泞,现有反光防护靴的鞋底有防滑效果较好,但是防溅效果较差,在来回走动过程中,泥水容易溅到身上,弄脏衣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解决现有的反光警示防护靴的鞋底减震效果和防溅效果较差不好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反光防护靴的鞋底,可防穿透具有较好减震效果,同时该反光防护靴的鞋底还具有较好的防溅、防滑、反光警示效果。

技术方案为:包括鞋底,鞋底包括鞋中底和外底,外底为周围带有边缘部的结构,鞋中底的横向方向设有若干动能环,外底内部底面固定有钢片,鞋中底固定在外底内部的钢片上,且鞋中底的边缘与边缘部固定连接使鞋中底被边缘部包围,外底底面设有两列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筋条列,每一筋条列由若干并排排布的筋条组成,筋条之间留有间隙,若干筋条均沿鞋底宽度方向延伸,两列筋条列上的筋条左右一一对应,且两列筋条列之间的间隙形成排水通道,边缘部的外侧设有反光条。

优选地,排水通道的宽度由前向后逐步变大。

优选地,外底前侧边缘部固定有防砸头。

优选地,防砸头包括弯曲钢板和包裹在弯曲钢板外层有橡胶层,橡胶层向外延伸有连接边,防砸头通过连接边与外底粘结固定。

优选地,外底后侧边缘部固定有后踩块。

优选地,后踩块为橡胶材质制成,后踩块竖直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状,后踩块的直角边与边缘部粘结固定。

优选地,边缘部的高于大于鞋中底的厚度。

优选地,外底采用注塑的橡胶材质。

优选地,鞋中底采用MD缓震中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光警示防护靴的鞋底,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在反光防护靴的鞋底上设置鞋中底,鞋中底设在钢片上端,且鞋中底上设置横向方向的动能环,在走动或者跑动过程中,动能环可提供强劲的回弹势能,可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

2、在反光防护靴的鞋底底面设置筋条及排水通道,交警在执行任务时在遇到雨雪天气,地面有积水时,水能够快速由前向后流动并向两侧的筋条之间的间隙排出,使得鞋底具备良好的防溅功能;

3、在边缘部的外侧设有反光条,进一步增加该反光警示防护靴的反光效果,在夜晚反光条反光,进一步起到执行交警的警示作用,防止路上的行人或者司机因天黑看不到交警,而违反交通规则;

4、设置防砸头,在遇到危险情况时可避免交警的脚趾被砸伤;

5、因防护靴较长,设置后踩块,方便脱鞋。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反光警示防护靴鞋底拆分直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反光警示防护靴鞋底侧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反光警示防护靴仰视图。

图中:1鞋中底、2外底、3边缘部、4动能环、5钢片、6筋条列、7筋条、8排水通道、9反光条、10防砸头、11橡胶层、12连接边、13弯曲钢板、14后踩块、15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一、一种反光警示防护靴的鞋底,包括鞋底,如图1~3所示,鞋底包括鞋中底1和外底2。外底2为周围带有边缘部3的结构。边缘部3与外底2一体成型设置。鞋中底1的横向方向设有若干动能环4。动能环4为8~10个,且为中空动能环,即动能环4穿透鞋中底1的横向方向设置。外底2内部底面通过强力胶粘结固定有钢片5,钢片5可避免鞋底被穿透。钢片5、鞋中底1均与外底2内部底面大小相适配。鞋中底1通过强力胶粘结固定在外底2内部的钢片5上且鞋中底1的边缘与边缘部3通过强力胶粘结固定使鞋中底1被边缘部3包围。防止鞋中底1的边缘与外底2之间留有空隙。设置动能环4,在交警穿着防护靴走动或者跑动过程中,动能环4可提供强劲的回弹势能,可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

如图3所示,外底2底面设有两列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筋条列6。每一筋条列6由若干并排排布的筋条7组成。筋条7与外底2底面一体成型。筋条7为宽度3~5 mm的矩形长条,且筋条7之间留有间隙15,间隙15的宽度为3~5 mm。若干筋条7均沿鞋底宽度方向延伸。两列筋条列6上的筋条7左右一一对应。且两列筋条列6之间的间隙形成排水通道8。在防护靴鞋底底面设置筋条7及排水通道8,交警在执行任务时在遇到雨雪天气,地面有积水时,水能够快速由前向后流动并向两侧的筋条7之间的间隙15排出,使得鞋底具备良好的防溅功能。

边缘部3的外侧设有反光条9。反光条9可为荧光绿色,通过强力胶粘结固定在边缘部3的外侧。进一步增加该反光警示防护靴的反光效果,在夜晚反光条反光,进一步起到执行交警的警示作用,防止路上的行人或者司机因天黑看不到交警,而违反交通规则。

实施例二、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排水通道8的宽度由前向后逐步变大。这样的结构设置有利于鞋底遇水时积水能够快速由前向后流动并向两侧的间隙15排出,保证鞋底的抓地力。

实施例三、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外底2前侧边缘部3固定有防砸头10。

防砸头10包括弯曲钢板13和包裹在弯曲钢板13外层有橡胶层11,橡胶层11通过强力胶与弯曲钢板13固定粘结。橡胶层11向外延伸有连接边12。连接边12与橡胶层11一体成型设置。连接边12与外底2之间设有强力胶,防砸头10通过连接边12与外底2粘结固定。设置防砸头10,在遇到危险情况时,可避免交警的脚趾被砸伤。

实施例四、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外底2后侧边缘部3固定有后踩块14。

后踩块14为橡胶材质制成。后踩块14竖直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状。后踩块14的直角边与边缘部3通过强力胶粘结固定。后踩块14直角边为1~2cm左右。因防护靴较长,设置后踩块14,方便脱鞋。

实施例五、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边缘部3的高于大于鞋中底1的厚度。使鞋中底1完全设置在边缘部3内部,此时可以鞋中底1上端放置鞋垫。也方便了外底2与防护靴鞋面固定粘结。

实施例六、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外底2采用注塑的橡胶材质。使外底2具有有防滑、耐高温、耐磨损、耐折、轻便且具有一定减震功能。

实施例八、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鞋中底1采用MD缓震中底。使鞋中底1较轻,且缓震效果较好。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由此所引伸出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