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具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5980发布日期:2019-05-21 20:5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具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特别涉及用于保管勺子、筷子、刀叉等的餐具盒。



背景技术:

一次性筷子和勺子/叉子是常用的餐具,一次性筷子包含木质和竹质两种,一次性勺子/叉子多万塑料的。一次性筷子和勺子等虽然便利,但是对树木、自然资源和能源来说都是巨大的浪费,与当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要求不符。如今极端天气频现,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环境,并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拒绝一次性餐具等。为了方便在外就餐,人们会选择随身携带可重复使用的筷子/勺子等餐具,并将这些餐具放置在餐具盒内保管起来,方便放置到背包中携带。常见的餐具盒为眼镜盒式的结构,在盖子和盒体连接处(合页处或转轴处)容易藏细菌,不便清理。再有一些餐具盒是分体式,即盖子可以通过按压卡合在盒体上,这种随着使用时间变长卡合次数变多,很容易导致盖子和盒体变形,卡合不牢固,放置在背包或行李箱中时,自行开盖导致餐具散落出来,不仅餐具被弄脏而且还会导致餐具将背包或衣物破损。

鉴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餐具盒。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餐具盒,该餐具盒为分体式结构,且盖子与盒体之间可进行抽拉式开启或闭合,结构设计合理,经久耐用,清洗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餐具盒,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为一个具有开口的矩形体,所述盒体包括底板、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为沿该底板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为沿该底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并与所述底板限定出第一空腔;所述第二侧板的外壁下端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设有滑槽;

盖体,所述盖体为一个具有开口的矩形体,所述盖体包括顶板、一个第三侧板和两个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为沿该顶板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四侧板为沿该顶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连接并与所述顶板限定出第二空腔;所述第四侧板的内壁下端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设有凸条;

所述盖体的第二空腔套设在该第一空腔的外部,且所述凸条与所述滑槽相嵌合,使所述盖体相对该盒体在长度方向上能相对滑动但在高度方向上相对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盖体相反于所述第三侧板的一端为开放端,所述盒体通过所述开放端相对所述盖体被拉出或推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盒体的第二侧板呈U形,即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高而中间低,以便于取出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的餐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盒体的第二侧板的外壁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盖体的第四侧板内壁靠近该开放端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盒体被从所述盖体内拉出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靠近并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以防止所述盒体从所述盖体内脱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盒体的第二侧板的外壁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盖体的第四侧板内壁远离该开放端的一端设有第三限位凹槽,所述盒体被推入所述盖体内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靠近并卡入所述第三限位凹槽,防止所述盒体自行从所述盖体内滑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盒体和所述盖体均采用塑胶材质制成,且所述盒体和盖体的边角均设为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餐具盒结构精巧、结构合理,设计的细节考虑周到全面,可用于携带筷子、勺子和刀叉等餐具。相对于眼镜盒式,本实用新型的餐具盒可轻易地拆成两件分离式结构,进行彻底有效的清洁和消毒处理,防止细菌滋生。相对于盖体和盒体为按压式卡合的餐具盒而言,本实用新型在取放餐具时,都是通过将盒体从所述盖体内抽拉的方式取出,减少盖体和盒体因走形而无法牢固配合的问题,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餐具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餐具盒的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餐具盒、1-盒体、11-底板、12-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C1第一空腔、131-滑槽、132-第一限位凸起、2-盖体、21-顶板、22-第三侧板、 23-第四侧板、C2-第二空腔、231-凸条、O-开放端、232-第二限位凸起、 233第三限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餐具盒10,包括:

盒体1,为一个具有开口的矩形体,其包括底板11、两个第一侧板 12和两个第二侧板13,第一侧板12为沿该底板11宽度方向的侧板,第二侧板13为沿该底板11长度方向的侧板,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3 连接并与底板11共同限定出第一空腔C1,在第二侧板13的外壁下端沿底板11的长度方向设有滑槽131。第二侧板13呈U形,即第二侧板13 的两端高而中间低,以便于用手取出放置在第一空腔内C1中的细条形餐具,如筷子等。

盖体2,为一个具有开口的矩形体,包括顶板21、一个第三侧板22 和两个第四侧板23。第三侧板22为沿该顶板21宽度方向设置,第四侧板23为沿该顶板21长度方向设置。第三侧板22与第四侧板23连接并与顶板21限定出第二空腔C2,第四侧板23的内壁下端沿顶板21的长度方向设有凸条231。盖体2和盒体1组装时,盖体2的第二空腔C2套置在第一空腔C1的外部,同时凸条231卡入第二侧板13的滑槽131内。借此,使盖体2相对盒体1在长度方向上能够相对滑动而在高度方向上相对固定。盖体2相反于第三侧板22的一端为开放端O,盒体1借助该开放端O而能够相对该盖体2被拉出或推入、类似抽屉的开合操作。

参见图1~图2所示,盒体1的第二侧板13的外壁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凸起132,盖体2的第四侧板23内壁靠近该开放端O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凸起232。借此,当盒体1从盖体2内被拉出的过程中,第一、第二限位凸起132、232相互靠近并抵接,以防止盒体1从盖体2内全部脱出。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盖体2的第四侧板23内壁远离该开放端O 的一端设有第三限位凹槽233。当盒体1被推入盖体2内的过程中,当盒体1被推入到位后,即盒体1的第一侧板12与盖体2的第三侧板32距离最近时,此时第一限位凸起132嵌入第三限位凹槽233,防止盒体1被盖体2盖合状态时自行从盖体2中滑出来。

本实施例中,盒体1和盖体2均采用硬度较大的塑胶材质制成,且盒体1和盖体2的边角处均设为圆弧形过渡,以防止死角藏菌,便于清洗。此外,盖体2可设为透明的,以便使用者在不开启餐具盒10的情况下可获知餐具盒10内放置的餐具种类并做出恰当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餐具盒结构精巧、结构合理,设计的细节考虑周到全面,可用于携带筷子、勺子和刀叉等餐具,便于进行彻底清洗处理,减少盖体和盒体走形不能牢固吻合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