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头气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3823发布日期:2019-02-22 21:2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头气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套机零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头气动结构。



背景技术:

手套是手部保暖或劳动保护用品,也有装饰用的。手套是个很特别的东西,当初它的产生并不是为了实用,只是到近代,它才成了寒冷地区保温必备之物,或是医疗防菌、工业防护用品。针织手套用各种纺织纤维纯纺或混纺纱线,在手套机上编织,经缝制加工,如装夹里、罗口、缝指尖和指叉等,再经过拉绒或缩绒、热定形整理而成产品。

现有技术的机头通常通过电磁铁带动复杂的机械来控制走针三角的运动,这样会导致故障率较高,维护麻烦;且现有技术中的机头的外壳板,走针底板以及铝座通常采用一体化设置,不方便拆装和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种机头气动结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机头气动结构,包括外壳板,走针底板,凸轮密度调节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铝座,固定走针三角,第一走针三角和第二走针三角,所述走针底板上安装有铝座,所述铝座设有开口,所述走针底板上安装有固定走针三角,所述固定走针三角与第一走针三角或者第二走针三角对应设置,所述外壳板上安装有凸轮密度调节器,所述走针底板上安装有第一走针三角和第二走针三角,所述第一走针三角包括走针三角板和凸轴,所述走针三角板和凸轴连接,所述走针底板安装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走针三角的凸轴和第一气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走针三角与第二气缸对应设置。

固定走针三角能够使得织针的上下都被限制住(既在有第一走针三角或第二走针三角使织针一侧被上述走针三角固定时,另一侧被固定走针三角固定;在没有第一走针三角和第二走针三角使,固定走针三角自身可以固定织针)。

凸轮密度调节器主要用于调节第一气缸的回位行程。

所述铝座和走针底板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方便维修和装配。

所述铝座和走针底板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方便维修和装配。

所述铝座和外壳板采用一体化结构。结构简单。

所述铝座和外壳板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方便维修和装配。

所述第一气缸和凸轴之间安装有拉簧。使得凸轴可以回位,从而带动走针三角板回位。

所述第二走针三角和第二气缸之间安装有压簧。使得第二走针三角可以回位。

所述走针三角板和凸轴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具有方便安装的作用。

所述走针三角板和凸轴为一体化结构。一体化结构使得整体结构强度更大。

所述走针底板上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有铝座。以可拆卸方式连接具有方便安装的作用。铝座主要用于将机头安装在滑槽上,由于实际实用中机头顶部通过铅头的开口与机头轴相连,底部通过轴承与滑槽相连,方便机头在轨道上(既机头轴和滑槽)运动。

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底部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比如电磁阀)与控制系统(比如电脑)连接。使得气缸能通过电脑控制。

第一走针三角和第二走针三角均用于调整针的运动轨迹,第一走针三角为上下,左右或者倾斜的平面运动,因此第一气缸会推动凸轴从而使第一走针三角实现上述运动,然后通过拉簧回位;第二走针三角为前后竖直运动,因此第二气缸能够直接推动第二走针三角控制前后运动,然后通过压簧回位。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气缸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电磁铁带动的复杂机械,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成本低。

(2)由电脑控制气缸,动作更加可靠,高效。

(3)机器简单,外观美观。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一种机头气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 本发明一种机头气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 本发明一种机头气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 本发明一种机头气动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5 本发明一种机头气动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6 本发明一种机头气动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其中标号:11.外壳板;12.走针底板;2.铝座;31.第一气缸;32.第一走针三角;33.凸轴;34.走针三角板;35.拉簧;41.第二气缸;42.第二走针三角;43.压簧;5.固定走针三角;7.凸轮密度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图1,3,4,5和6进行进一步说明,一种机头气动结构,包括外壳板11,走针底板12,凸轮密度调节器7,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41,铝座2,固定走针三角5,第一走针三角32和第二走针三角42,所述走针底板12上安装有铝座2,所述铝座2设有开口,所述走针底板12上安装有固定走针三角5,所述固定走针三角5与第一走针三角32或者第二走针三角42对应设置,所述外壳板11上安装有凸轮密度调节器7,所述走针底板12上安装有第一走针三角32和第二走针三角42,所述第一走针三角32包括走针三角板34和凸轴33,所述走针三角板34和凸轴33连接,所述走针底板12安装有第一气缸31和第二气缸41,所述第一走针三角32的凸轴33和第一气缸31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走针三角42与第二气缸41对应设置。

固定走针三角5能够使得织针的上下都被限制住(既在有第一走针三角32或第二走针三角42使织针一侧被上述走针固定,另一侧被固定走针三角5固定;在没有第一走针三角32和第二走针三角42使,固定走针三角5自身可以固定织针)。

铝座2和走针底板12以一体化方式连接。

外壳板11和铝座2以可拆卸方式(比如螺丝方式)连接。方便维修和装配。

外壳板11和走针底板12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图中为通过螺丝连接的方式)。方便维修和装配。

第一气缸31和凸轴33之间安装有拉簧35。使得凸轴33可以回位,从而带动走针三角板34回位。

第二走针三角42和第二气缸41之间安装有压簧43。使得第二走针三角42可以回位。

走针三角板34和凸轴33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图中为通过螺丝连接的方式)。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具有方便安装的作用。

走针底板12上以可拆卸的方式(图中为螺丝)安装有铝座2。铝座2主要用于将机头安装在滑槽上,由于实际实用中机头顶部通过铅头的开口与机头轴相连,底部通过轴承与滑槽相连,方便机头在轨道上(既机头轴和滑槽)运动。

第一气缸31和第二气缸42底部设有控制器,控制器(比如电磁阀)与控制系统(比如电脑)连接。使得气缸能通过电脑控制。

第一走针三角32和第二走针三角42均用于调整针的运动轨迹,第一走针三角32为上下,左右或者倾斜的平面运动,因此第一气缸31会推动凸轴33从而使第一走针三角31实现上述运动,然后通过拉簧一35回位;第二走针三角42为前后竖直运动,因此第二气缸41能够直接推动第二走针三角42控制前后运动,然后通过拉簧二43回位。

实施例2

下面结合图2进行进一步说明,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除了铝座2和外壳板11采用一体化结构,铝座和走针底板以可拆卸(比如螺丝方式)连接。

实施例3

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除了走针三角板34和凸轴33采用一体化结构。一体化结构使得整体结构强度更大。

实施例4

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除了铝座2和外壳板11以可拆卸(比如螺丝方式)连接,铝座和走针底板以可拆卸(比如螺丝方式)连接。

以上内容是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