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戒指脱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7001发布日期:2019-04-05 19:3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戒指脱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珠宝首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戒指脱取装置。



背景技术:

戒指是一种常用首饰之一,选择戒指时试戴常会出现戒指无法取出的情况,虽然在服务人员的帮助下大都能取下戒指,但是由于缺少润滑,取戒指过程中往往也让试戴者十分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戒指脱取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戒指脱取装置,其中,包括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套管;所述套管内盛装有润滑液;所述套管上端开口处设置有环形硅胶圈;所述硅胶圈内壁成型有与人手指配合的环形挤压凸缘,所述挤压凸缘表面覆盖有棉布层,所述棉布层连接有海绵棒,所述海绵棒背离与所述棉布层连接一端伸入所述润滑液液面下方,所述硅胶圈背离所述套管一端设置有与戒指对应的环形托槽。

本发明所述的戒指脱取装置,其中,所述套管外表面连接设置有注液腔,所述注液腔与所述套管内部通过第一孔道以及第二孔道连通,所述第一孔道位于所述第二孔道上方,所述第一孔道高度位置高于人手手指完全伸入所述套管时关节所在的高度位置;所述注液腔上端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高度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孔道的高度位置。

本发明所述的戒指脱取装置,其中,所述人手手指完全伸入所述套管时,所述润滑液液面高度没过所述人手手指的关节。

本发明所述的戒指脱取装置,其中,所述注液腔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注液孔配合的胶塞。

本发明所述的戒指脱取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孔道处设置有控制其内部孔道打开或封闭电磁阀门。

本发明所述的戒指脱取装置,其中,所述套管内设置有海绵圈,所述海绵圈上端与所述棉布层接触,下端与所述海绵棒固定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戒指脱取装置,其中,所述棉布层背面设置有与所述挤压凸缘粘合固定的双面胶层。

本发明所述的戒指脱取装置,其中,还包括安装所述套管的安装底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遇到戒指难以脱出时,将佩戴戒指的手指伸入套管内至戒指与环形托槽接触,此时挤压凸缘受手指的挤压变形包裹住手指外侧表面,棉布层通过海绵棒吸收到润滑液,对人手指进行润滑,而后人体另一只手捏住硅胶圈固定戒指进行脱取,由于有了均匀的润滑,手指从戒指处脱出时会较为容易,减少佩戴者痛苦,也无需专门人员进行帮助脱取戒指,脱出后戒指上所沾染的润滑液也较少,对润滑液的损耗较少,单次添加润滑液可以使用较长时间;此外,手指脱离套管时,挤压凸缘会对手指上位于戒指下方部位施加一个压力,使得关节处的皮肤以及皮下肉层受一个向下的挤压力,减少戒指脱出时遇到的阻力,从而方便戒指脱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戒指脱取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戒指脱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套管1;套管1内盛装有润滑液2;套管1上端开口处设置有环形硅胶圈10;硅胶圈10内壁成型有与人手指配合的环形挤压凸缘100,挤压凸缘100表面覆盖有棉布层101,棉布层101连接有海绵棒3,海绵棒3背离与棉布层101 连接一端伸入润滑液2液面下方,硅胶圈10背离套管1一端设置有与戒指对应的环形托槽102;遇到戒指难以脱出时,将佩戴戒指的手指伸入套管1内至戒指与环形托槽102接触,此时挤压凸缘100受手指的挤压变形包裹住手指外侧表面,棉布层101通过海绵棒3吸收到润滑液2,对人手指进行润滑,而后人体另一只手捏住硅胶圈10固定戒指进行脱取,由于有了均匀的润滑,手指从戒指处脱出时会较为容易,减少佩戴者痛苦,也无需专门人员进行帮助脱取戒指,脱出后戒指上所沾染的润滑液也较少,对润滑液的损耗较少,单次添加润滑液可以使用较长时间;此外,手指脱离套管1时,挤压凸缘100会对手指上位于戒指下方部位施加一个压力,使得关节处的皮肤以及皮下肉层受一个向下的挤压力,减少戒指脱出时遇到的阻力,从而方便戒指脱出。

如图1所示,套管1外表面连接设置有注液腔4,注液腔4与套管1内部通过第一孔道11以及第二孔道12连通,第一孔道11位于第二孔道12上方,第一孔道11高度位置高于人手手指完全伸入套管1时关节所在的高度位置;注液腔4上端设置有注液孔40,注液孔40高度位置高于第一孔道11的高度位置;便于通过注液孔40添加润滑液,同时手指伸入套管1时,套管1内部与外界通过第一孔道以及注液孔40连通,避免手指无法取出的情况;此外,通过注液腔4,增加了套管1的容积,使其能够单次存储较多的润滑液,使用更加方便。

如图1所示,人手手指完全伸入套管1时,润滑液2液面高度没过人手手指的关节;手指伸入时关节处完全浸入润滑液2内,避免棉布层101上润滑液干涸或较少时无法对手指润滑的情况,同时手指移出套管1时,棉布层会将手指上较多的润滑液进行剥离,进而保证润滑效果以及脱出后戒指上所沾染的润滑液较少,对润滑液的损耗少,单次添加润滑液可以使用较长时间。

如图1所示,注液腔4上还设置有与注液孔40配合的胶塞41;不使用时进行封闭注液孔40。

如图1所示,第二孔道12处设置有控制其内部孔道打开或封闭电磁阀门 120;在套管1内润滑液较少时,通过电磁阀门120关闭第二孔道12,使得人手手指伸入时套管1内润滑液2液面能上升到接触人手手指关节的高度,进而保证润滑效果。

如图1所示,套管1内设置有海绵圈13,海绵圈13上端与棉布层101接触,下端与海绵棒3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棉布层101背面设置有与挤压凸缘100粘合固定的双面胶层;便于快速撕扯下棉布层101,进行清洗或更换。

如图1所示,还包括安装套管1的安装底座5;使用方便。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