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施工作业现场信息化智能工作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2114发布日期:2019-11-15 21:02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电力施工作业现场信息化智能工作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施工作业现场信息化智能工作服。
背景技术
:工作服是电力企业生产一线的每一位电力工人不可缺少的装备。但是目前工作服的功能较为单一,只能提供诸如日常穿戴和防火的功能。单一的功能对于现代电力一线工作已经不适合。现阶段电力企业的工作环境日益复杂,各种设备更新换代较快,结构日益多样化,这对于日常维护监视的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是一种挑战,并且随着电力行业的日益发展,从业人员日益增多,工作人员的来源多种多样且对于安全认识各有不同,对于电力工作人身安全保障也愈发重要。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施工作业现场信息化智能工作服,解决了现有电力工人在施工环境中应对多种危险源的感知能力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施工作业现场信息化智能工作服,包括工作服和安全帽,其技术要点是,在所述的工作服正面安装gps天线、气体传感器、语音系统和计算机主机,在工作服的背面安装供电系统,在工作服的肩部安装常亮led灯,其中的gps天线、气体传感器、语音系统、led灯均与供电系统连接;在所述的安全帽顶部安装近电报警器,在安全帽的帽檐处安装近电报警器的控制开关、摄像头和常亮led灯,在安全帽的下颈松紧带上安装用于感知心跳的生命体征传感器,gps天线、气体传感器、语音系统分别通过usb总线与计算机主机通讯连接,摄像头则通过无线通讯方式连接计算机主机。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语音系统包括对讲机。上述方案中,摄像头通过无线通讯方式连接计算机主机,所述的无线通讯方式包括wi-fi。上述方案中,所述的供电系统为电池。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力施工作业现场信息化智能工作服,在原有工作服防火、防静电和穿戴功能外增加气体检测、生命体征检测和近电检测部件,在工人原有感觉基础上,增强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特别是对触电危险和有害气体的感知能力。该工作服具有设计合理、便于携带、各部件安装灵活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作服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全帽后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全帽结构示意图,(a)为安全帽正视图;(b)为安全帽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全帽和工作服电器连接结构示意图;序号说明如下:1气体传感器、2语音系统、3gps天线、4计算机主机、5安全帽、6led灯、7供电系统、8摄像头、9近电报警器、10生命体征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1~图4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采用的电力施工作业现场信息化智能工作服,包括工作服和安全帽5。在工作服正面安装gps天线3、气体传感器1和语音系统2。在工作服的背面安装供电系统7和计算机主机4,在工作服的肩部安装常亮led灯,其中的gps天线3、气体传感器1、语音系统2、led灯6均与供电系统7连接。在安全帽5顶部安装近电报警器9,近电报警器9的灵敏度控制开关、摄像头8和常亮led灯6分别安装在安全帽5的帽檐处,在安全帽5的下颈松紧带上安装用于感知心跳的生命体征传感器10,gps天线3、气体传感器1、语音系统2分别通过usb总线与计算机主机4通讯连接,摄像头8通过无线通讯方式连接计算机主机4。本实施例中在工作服肩部和安全帽上分别设置多个发红光的led灯6,并且只要连接上电源,led灯6就自动发光,没有控制部分,灯光常亮,便于他人及时发现。本实施例工作服上安装用于感知周围的有害气体的气体传感器1,主要是指一氧化碳气体,并将有害气体浓度转换为电信号。气体传感器1将所测得的数据传输给计算机主机4,计算机主机4对其进行分析并发送给远端,进行阈值比较,参照gbz230-2010标准,本实施例中将一氧化碳报警阈值设定为20mg/m,若气体浓度超过设定阈值会有声音提示报警,工作人员应立即离开现场到通风环境中。在工作服上还可另外安装一个独立于安全帽的近电报警器,其可安装在工作服的袖口处,也可独立拆卸作为验电辅助工具。本实施例采用电池作为供电系统7。电池可拆卸的安装在工作服的背部,并且将电池的四周加固,电池采用模块化设计,采用12v和5v双电压输出口,还有usb+dc双供电口,可给多种设备供电充电,且接口采用防水防尘的封闭设计。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主机4采用x86构架,具有usb等多种端口,内置工作服智能软件,能够接受和处理各传感器发送的数据,然后传输给无线发射接收系统。预留hdmi接口,可选连接屏幕实现其他功能。本实施例采用侯麦和讲机作为语音系统2。喉麦与对讲机进行连接,利用喉结振动传导声音,接收的话音是由咽喉发声系统颤震而做成的声讯转化而成,不经空气传送,可以完全杜绝外在环境的杂音。安全帽5上采用心率传感器作为生命体征传感器10,在佩戴安全帽5时收紧下颚带使心率传感器与下颚接触,生命体征传感器10主要感知心跳,其采用独立可拆卸设计,可通过蓝牙技术与计算机主机4连接,也可与工作人员手机通过进行连接,查看生命体征状态。本实施例安全帽5上的近电报警器9通过电极感应周围交流电的电场强度,经过模拟信号处理单元放大、滤波和整流转化为直流电压信号;单片机对模拟电路处理后的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待测点的电场强度值,并与预先设定的电场阈值进行比较,判断电场是否过限并做出警示信号。当电场强度达到预设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提示用户设备已接近强电。信号提示采用声音和光信号双重提示。因为在带电环境工作,声音信号不宜一直提醒,在提醒一次之后即转入周期声音提醒,周期时间设计为五分钟。在安全帽的帽檐处加装三色led灯,在达到预设的电压等级的情况下靠近高电压,会发出灯光提示,绿色对应较安全,黄色对应危险、红色对应高危险。近电报警器9设置有专门开关控制近电报警器灵敏度,匹配不同电压等级下的工作环境,设置多档位阈值,如表1所示。表1为近电报警器档位与阈值设置表电压等级(kv)档位安全距离(m)报警距离(m)预设阈值kv/m10kv及以下0.70.80-1.400.0235kv1.01.20-2.505.066kv1.52.00-4.0010.0220kv3.03.50-5.013.0本实施例采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作为无线发射接收系统,采用通用usb串行总线直接与计算机主机相连,可将工作服上的气体传感器、安全帽上的生命体征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给控制端或者远端用户。安全帽上的摄像头则通过无线通讯方式连接计算机主机,包括wi-fi和蓝牙等无线通讯方式。摄像头可以独立拆卸,可以安装在绝缘杆顶端,伸入工作人员视野外的位置进行录像或者拍照,摄像头可联系主机也可独立工作,工作人员就地就可以使用手机等设备查看拍摄实时视频和拍摄图片。本实施例采用的gps天线采用gps/北斗双模设计,将位置信息通过拓展接口传至计算机主机。本实施例采用的电力施工作业现场信息化智能工作服,其工作原理如下:穿戴工作服并接通电源后,led灯亮起,计算机主机启动,监测各部分,并提示正常。近电报警器工作后如果工作人员接近通电设备,近电报警器感应到相应电场达到阈值即进行报警提示。摄像头启动后,远端可以查看其正前方视野。主机将摄像头拍摄的视频进行处理,处理即将近电报警器感应的数值、gps天线测得的位置和生命体征传感器显示的心跳等数据以字幕形式加入视频中,并通过gps天线将视频传输至控制端。在远端控制界面上可通过一个窗口即查看工作人员的视野及其周围环境和自身情况,如有异常超过预设阈值,此项数值高亮并且红色提醒,便于及时发现。远端控制端可实时查看也可保存之后回放。如工作人员遇险或生命体征异常,可以根据摄像头视野和定位信息判断其位置,第一时间进行救助。控制端接收这些信息可以接入无线网络和服务器传至公网,可通过互联网查看,协议相通。可以做到远程查岗,实时查看远方施工情况。主机预留hdmi接口,可以与增强现实ar设备连接。主机通过安装增强现实软件、gis系统等,并且与dcs系统和ncs系统等相连接,实现设备巡视、设备检修与远程专家诊断指导、可视化安全作业和作业导航等智能运检,进一步提升现场作业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