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扣纽扣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1192发布日期:2019-04-20 02:40阅读:7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扣纽扣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辅助扣纽扣的工具。



背景技术:

纽扣是服装上的一种辅料,用于扣紧衣服的门襟。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些手指不灵活的人来说,扣纽扣显得特别费力。因为纽扣体积小,手指不灵活则很难操作纽扣并扣到衣服上,特别是在纽扣比较多的衬衫上。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扣纽扣的工具,辅助手指不灵活的人方便快捷地扣纽扣。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辅助扣纽扣的工具,包括圆柱形的手柄、与手柄一端连接的孔口撑开件、远离手柄并与孔口撑开件的一端相连的纽扣钩,所述孔口撑开件包括第一撑开片、第二撑开片,所述第一撑开片与第二撑开片互为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撑开片和第二撑开片的外径沿着手柄到纽扣钩的方向逐渐减少,所述纽扣钩包括前孔部和后孔部,所述前孔部和后孔部连通,所述前孔部的孔径小于后孔部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列设有若干个凸条,所述凸条为方条形或圆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与孔口撑开件的连接处设有圆形挡块,所述圆形挡块的外径大于孔口撑开件的外径供孔口撑开件穿入衣物纽扣孔中时由圆形挡块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靠近孔口撑开件设有用于手指抓握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外表面一侧设有用于卡合衣物口袋的卡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辅助扣纽扣的工具,包括圆柱形手柄、与手柄一端连接的孔口撑开件、远离手柄并与孔口撑开件的一端相连的纽扣钩,所述孔口撑开件包括第一撑开片、第二撑开片,所述第一撑开片与第二撑开片互为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撑开片的外径沿着手柄到纽扣钩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撑开片的外径沿着手柄到纽扣钩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纽扣钩包括前孔部和后孔部,所述前孔部和后孔部连通,所述前孔部的孔径小于后孔部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列设有若干个凸条,所述凸条为方条形或圆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与孔口撑开件的连接处设有圆形挡块,所述圆形挡块的外径大于孔口撑开件的外径供孔口撑开件穿入衣物纽扣孔中时由圆形挡块进行限位。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使用时,通过手握工具的手柄,推动工具纽扣钩的前孔部深入衣物的纽扣孔内,直到孔口撑开件将纽扣孔撑开,接着转动手柄使纽扣钩的后孔部钩住纽扣,此时再将纽扣通过工具拉出纽扣孔即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具上设置孔口撑开件,方便纽扣钩的转动进而容易钩住纽扣,操作简单,可辅助手指不灵活的人方便快捷地扣纽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侧视图。

其中,图1-3中:1、手柄;2、孔口撑开件;3、纽扣钩;4、圆形挡块;5、卡扣;11、凸条;12、凹槽;21、第一撑开片;22;第二撑开片;31、前孔部; 32、后孔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辅助扣纽扣的工具,如图1~2所示,包括圆柱形的手柄1、与手柄1一端连接的孔口撑开件2、远离手柄1并与孔口撑开件2的一端相连的纽扣钩3,所述孔口撑开件2包括第一撑开片21、第二撑开片22,所述第一撑开片21与第二撑开片22互为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撑开片21和第二撑开片22 的外径沿着手柄1到纽扣钩3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纽扣钩3包括前孔部31和后孔部32,所述前孔部31和后孔部32连通,所述前孔部31的孔径小于后孔部 32的孔径。

使用时,通过手握工具的手柄1,将工具的纽扣钩3向衣物的纽扣孔穿入,纽扣钩3为中部空心的腰形结构,空心部分分为互为连通的前孔部31和后孔部 32,前孔部31的孔径小于后孔部32的孔径,纽扣钩3的前孔部31、后孔部32 先后穿过纽扣孔,接着孔口撑开件2也穿入纽扣孔并将纽扣孔撑开,接着通过转动手柄1找到纽扣并使得纽扣钩3的后孔部32钩住纽扣,此时再将纽扣通过工具拉出纽扣孔即可完成纽扣的扣合。工具上设置孔口撑开件2,方便将纽扣孔撑开,使得纽扣钩3容易转动进而方便钩住纽扣。纽扣钩3设置的前孔部31,由于前孔部31的孔径小,一方面在工具插入纽扣孔时,方便纽扣钩3深入衣物的纽扣孔,另一方面在纽扣钩3后孔部32卡住纽扣后使纽扣一部分固定在前孔部31处,保证纽扣在拉出纽扣孔时不会脱离纽扣钩3。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手柄1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列设有若干个凸条11,所述凸条11为方条形或圆柱形。当手指握在手柄上时,凸条 11的设置可以方便手指更加容易握紧,以免操作时出现滑落。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手柄1与孔口撑开件2的连接处设有圆形挡块4,所述圆形挡块4的外径大于孔口撑开件2的外径供孔口撑开件2穿入衣物纽扣孔中时由圆形挡块4进行限位。当孔口撑开件2穿入衣物纽扣孔中时,由于孔口撑开件2外径小,很容易将其穿出纽扣孔,同时手柄1也可能跟着穿过纽扣孔,这样纽扣钩3距离纽扣的位置存在很大的偏移,造成纽扣钩3 卡住纽扣的难度加大。而通过在手柄1与孔口撑开件2的连接处设置圆形挡块4,可以将圆形挡块4限位在纽扣孔位置,这样使得纽扣钩3距离纽扣的位置不会太偏移,进而方便纽扣钩3卡住纽扣。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手柄1靠近孔口撑开件2处设有用于手指抓握的凹槽12。当使用者手握工具的手柄1时,通常食指与中指会夹紧手柄,大拇指位于夹紧上方作为进一步支撑,在夹紧处设置凹槽12,一方面可以防止手指在夹紧处滑动,另外一方面可以提供使用者手握的舒适度。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手柄1外表面一侧设有用于卡合衣物口袋的卡钩5。卡钩5呈钩状,卡钩5与手柄1外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开口,将开口与衣物口袋的外壁卡合形成固定,方便使用者在外出情况下仍能操作工具。

实施例二:一种辅助扣纽扣的工具,如图3所示,包括圆柱形手柄1、与手柄1一端连接的孔口撑开件2、远离手柄1并与孔口撑开件2的一端相连的纽扣钩3,所述孔口撑开件2包括第一撑开片21、第二撑开片22,所述第一撑开片与第二撑开片互为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撑开片的外径沿着手柄1到纽扣钩3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撑开片的外径沿着手柄1到纽扣钩3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纽扣钩3包括前孔部31和后孔部32,所述前孔部31和后孔部32连通,所述前孔部31的孔径小于后孔部32的孔径。

使用时,通过手握工具的手柄1,将工具的纽扣钩3向衣物的纽扣孔穿入,纽扣钩3为中部空心的腰形结构,空心部分分为互为连通的前孔部31和后孔部 32,前孔部31的孔径小于后孔部32的孔径,纽扣钩3的前孔部31、后孔部32 先后穿过纽扣孔,接着孔口撑开件2也穿入纽扣孔并将纽扣孔撑开,接着通过转动手柄1找到纽扣并使得纽扣钩3的后孔部32钩住纽扣,此时再将纽扣通过工具拉出纽扣孔即可完成纽扣的扣合。工具上设置孔口撑开件2,方便将纽扣孔撑开,使得纽扣钩3容易转动进而方便钩住纽扣。纽扣钩3前孔部31的设置,由于前孔部31的孔径小,一方面在工具插入纽扣孔时,方便纽扣钩3深入衣物的纽扣孔,另一方面在纽扣钩3后孔部32卡住纽扣后使纽扣一部分固定在前孔部31处,保证纽扣在拉出纽扣孔时不会脱离纽扣钩3。孔口撑开件2第二撑开片22的设置可以使纽扣钩3在快拉出纽扣孔时,转动手柄1使得第二撑开片22 的大外径卡在纽扣孔,使得纽扣孔一直保持撑开状态,进一步方便纽扣从纽扣孔内穿出。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手柄1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列设有若干个凸条11,所述凸条11为方条形或圆柱形。当手指握在手柄上时,凸条 11的设置可以方便手指更加容易握紧,以免操作时出现滑落。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手柄1与孔口撑开件2的连接处设有圆形挡块4,所述圆形挡块4的外径大于孔口撑开件2的外径供孔口撑开件2穿入衣物纽扣孔中时由圆形挡块4进行限位。当孔口撑开件2穿入衣物纽扣孔中时,由于孔口撑开件2外径小,很容易将其穿出纽扣孔,同时手柄1也可能跟着穿过纽扣孔,这样纽扣钩3距离纽扣的位置存在很大的偏移,造成纽扣钩3 卡住纽扣的难度加大。而通过在手柄1与孔口撑开件2的连接处设置圆形挡块4,可以将圆形挡块4限位在纽扣孔位置,这样使得纽扣钩3距离纽扣的位置不会太偏移,进而方便纽扣钩3卡住纽扣。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创造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