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的拉杆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7085发布日期:2019-08-16 21:39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的拉杆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拆卸的拉杆箱。



背景技术:

以往的拉杆箱由两个箱体铰接且两个箱体不可拆卸,只要箱体任意一处有破损,整个箱体就报废了;因为拉杆箱中间都是空心的,运输时占用了很大的空间;对消费者而言,以往的箱子买来的时候两个箱体形成一个整体,消费者不能随意更换箱体,不能根据消费者自己的要求选择搭配不同风格。

现有的拉杆箱存在的问题:1、拉杆箱的两个箱体不可任意更换;2、运输成本高;3、拉杆箱两个箱体的边缘是平的,使得两个箱体的配合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换破损箱体、减少运输成本、箱体可拆卸搭配、两个箱体之间配合稳定且两个箱体配合稳定的可拆卸的拉杆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拆卸的拉杆箱,包括通过合页连接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一箱体包括第一框体,第二箱体包括第二框体,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通过合页可拆卸连接,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形成容纳槽,合页包括与第一框体连接的第一页板及置于容纳槽内的第二页板,第二页板呈L状,容纳槽内设有置于第二页板上的卡块,第二框体设有螺钉,螺钉依次穿过第二框体和第二页板至卡块上,螺钉与卡块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卡块一侧延伸有与第二框体抵触的压板。

进一步的,第一框体包括呈V状的限位部,第二框体包括截面呈三角状且与限位部配合的抵接部和呈L状的连接部,连接部与抵接部一体连接。

进一步的,卡块由塑料构成。

进一步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均为铝框。

进一步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面板边缘开有倾斜状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分开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组合时,第一页板是固定在第一框体上的,第二页板置于容纳槽内且与第二框体抵触,将卡块置于容纳槽内的第二页板上,最后通过螺钉依次穿过第二框体和第二页板最后螺钉与卡块螺纹连接,从而将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连接;将螺钉拧下,卡块取出,从而将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拆开;这样设置,即可将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分离,完成拉杆箱的拆卸,使得拉杆箱的拆卸、组合更为方便。

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有任意一个损坏,即可将之拆卸,重新购买一个第一箱体或者第二箱体,与之前完好的第一箱体或者第二箱体重新组装为一个完好的拉杆箱,从而大大减少了材料的浪费,减少了购买箱子的钱;第一箱子和第二箱子的面板边缘开有倾斜状倒角,使得拉杆箱在运输过程中,将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拆开,通过面板上倾斜状倒角将其中一个箱体放入另一个箱体的箱内,从而叠合在一起运输,大大减小了拉杆箱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了运输成本;随意拆卸、组装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使得消费者可以选取不同款式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任意DIY,根据自己的喜好搭配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拉杆箱。

卡块置于容纳槽内,使得卡块不会外露,卡块不易受外力撞击损坏;卡块一侧延伸有与第二框体抵触的压板,螺钉拧紧时,压板对第二框体挤压,增大了压板对于第二框体的预紧力,从而卡块与第二箱体连接的更为稳定、牢固;塑料构成的卡块的重量更轻,减小了运输成本;第二页板呈L状,而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连接处也呈L状,故而第二页板可以更好的与容纳槽配合;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为铝框,从而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强度更高。

限位部呈V状,抵接部的截面呈三角状,当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扣合时,抵接部伸入限位部,抵接部的两个倾斜面与限位部内壁的两个倾斜面抵触,从而使得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通过抵接部和限位部的配合紧紧的扣合,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不易晃动,从而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配合更为稳定;限位部和抵接部的配合,使得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打开、合上,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可更换破损箱体、减少运输成本、箱体可拆卸搭配、两个箱体之间配合稳定且两个箱体配合稳定的可拆卸的拉杆箱。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可拆卸的拉杆箱,包括通过合页3连接的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第一箱体1包括第一框体4,第二箱体2包括第二框体5,第一框体4和第二框体5通过合页3可拆卸连接,第一框体4和第二框体5形成容纳槽6,合页3包括与第一框体4连接的第一页板7及置于容纳槽6内的第二页板8,第二页板8呈L状,容纳槽6内设有置于第二页板8上的卡块9,第二框体5设有螺钉10,螺钉10依次穿过第二框体5和第二页板8至卡块9上,螺钉10与卡块9螺纹连接。

卡块9一侧延伸有与第二框体5抵触的压板11,第一框体4包括呈V状的限位部12,第二框体5包括截面呈三角状且与限位部12配合的抵接部13和呈L状的连接部14,所述连接部14与抵接部13一体连接;卡块9由塑料构成;第一框体4和第二框体5均为铝框;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的面板边缘开有倾斜状倒角15。

将两个分开的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组合时,第一页板7是固定在第一框体4上的,第二页板8置于容纳槽6内且与第二框体5抵触,将卡块9置于容纳槽6内的第二页板8上,最后通过螺钉10依次穿过第二框体5和第二页板8最后螺钉10与卡块9螺纹连接,从而将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连接;将螺钉10拧下,卡块9取出,从而将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拆开;这样设置,即可将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分离,完成拉杆箱的拆卸,使得拉杆箱的拆卸、组合更为方便。

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有任意一个损坏,即可将之拆卸,重新购买一个第一箱体1或者第二箱体2,与之前完好的第一箱体1或者第二箱体2重新组装为一个完好的拉杆箱,从而大大减少了材料的浪费,减少了购买箱子的钱;第一箱子和第二箱子的面板边缘开有倾斜状倒角15,使得拉杆箱在运输过程中,将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拆开,通过面板上倾斜状倒角15将其中一个箱体放入另一个箱体的箱内,从而叠合在一起运输,大大减小了拉杆箱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了运输成本;随意拆卸、组装的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使得消费者可以选取不同款式的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任意DIY,根据自己的喜好搭配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拉杆箱。

卡块9置于容纳槽6内,使得卡块9不会外露,卡块9不易受外力撞击损坏;卡块9一侧延伸有与第二框体5抵触的压板11,螺钉10拧紧时,压板11对第二框体5挤压,增大了压板11对于第二框体5的预紧力,从而卡块9与第二箱体2连接的更为稳定、牢固;塑料构成的卡块9的重量更轻,减小了运输成本;第二页板8呈L状,而第一框体4和第二框体5的连接处也呈L状,故而第二页板8可以更好的与容纳槽6配合;第一框体4和第二框体5为铝框,从而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的强度更高。

限位部12呈V状,抵接部13的截面呈三角状,当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扣合时,抵接部13伸入限位部12,抵接部13的两个倾斜面与限位部12内壁的两个倾斜面抵触,从而使得第一框体4和第二框体5通过抵接部13和限位部12的配合紧紧的扣合,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不易晃动,从而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的配合更为稳定;限位部12和抵接部13的配合,使得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打开、合上,更为稳定。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第一页板7与第一框体4连接,第二框体5上开有缺口,第二页板8由缺口伸入第二箱体2内且第二页板8与第二框体5内壁抵触,卡块9置于容纳槽6内,螺栓依次穿过第二页板8和第二框体5并与卡块9螺纹连接,而卡块9上的压板11压紧第二框体5;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体相同,通过螺钉10、卡块9及合页3的配合拆装,可达到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自由拆卸、组装的目的。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第二页板8与第二框体5连接,第二页板8呈勺状与第二框体5紧密配合,第一页板7置于第一框体4上,卡块9置于第一页板7上,螺钉10依次穿过第一页板7和第一框体4并与卡块9螺纹连接;通过螺钉10、合页3及卡块9的拆装,同样达到了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拆装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