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4793发布日期:2019-09-20 21:01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风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风伞。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雨伞的国家,从发明之日到现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然而,从油纸伞到现在用的具有延展性的布料折叠伞,雨伞的基本结构几乎没有太大变化。为了使遮雨效果更好,通常会将伞面设计成更大,然而,伞面越大,其防风效果越差,当遇到大风大雨时,伞很容易会被吹翻,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

公告号为CN207639793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风伞,该防风伞包括伞骨、伞面和伞柄,伞面包括第一伞面和可拆卸的第二伞面,第二伞面位于第一伞面的下方,且两者之间具有通风间隙;第二伞面的中间开有一直径小于第一伞面的出风口,第二伞面上设有用于连接伞骨的布套,布套上设有拉绳,第一伞面的边缘设有用于钩挂拉绳的扣环。出风口与通风间隙形成一条通道,当风进入伞内时,通过这条通道排出,不会聚集在伞内而将伞吹翻。设置了出风口的第二伞面为圆环形,第一伞面直接固定在伞骨上,第二伞面通过布套连接在伞骨上,根据需要可对第二伞面进行更换,更换时,将第一伞面的扣环与第二伞面拉绳拆开,将伞珠从伞骨端部拉出,然后将伞骨抽出布套即可。

该专利虽然解决了在大风大雨的天气里伞面容易被风吹翻的问题,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的连接不稳定,第二伞面的边缘通过拉绳固定在第二伞面上,由于第二伞面为主伞面,在又刮风又下雨的天气,第二伞面还是容易被吹开,及通风间隙会增大,导致雨水从通风间隙飘入,影响遮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防风伞,该防风伞的防风效果更好,可避免风将住伞面吹开导致雨水从通风间隙飘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风伞包括伞架和伞面,伞面包括上层伞布和下层伞布,伞架具有支撑上层伞布和下层伞布展开的主伞骨;下层伞布的中部设有镂空的天窗,上层伞布遮盖天窗且延伸至主伞骨的端部;位于两相邻主伞骨之间的上层伞布设有通风窗口,上层伞布和下层伞布件之间具有连通天窗和通风窗口的通风间隙。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作为主伞面的上层伞布固定在主伞骨上,使上层伞布不会轻易被风吹动。在上层伞布上开设通风窗口,同时在通风口内设置下层伞布,其与上层伞布间具有通风间隙,从而使伞内的风经通风间隙从通风口出来,防止风将伞面吹翻。由于上层伞布不会发生晃动,防止了雨水从通风间隙飘入伞内。

具体的方案为伞架包括中棒、设置在中棒顶端的上巢、活动套设在中棒上的下巢;主伞骨的一端活动铰接在上巢周围,下巢与主伞骨间铰接有支伞骨。

作为优选,下层伞布的外边缘连接至主伞骨的端部,内边缘通过弹性件连接到支伞骨或主伞骨。优选将内边缘通过弹性件连接到支伞骨上,弹性件可选择具有一定宽度的松紧带,其弹性较大,防风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弹性件的一端缝合在下层伞布上,另一端套设在支伞骨或主伞骨上。弹性件的端部缝合在下层伞布的天窗边缘。

作为优选,支伞骨或主伞骨设有拉紧弹性件的挂钩。弹性件的端部钩挂在挂钩上,方便拆卸。

另一个具体的方案为主伞骨支撑在上层伞布的底面,下层伞布位于主伞骨的下方。

另一个具体的方案为下层伞布的边缘设有套在主伞骨端部的第二伞珠,上层伞布的边缘设有套在主伞骨端部的第一伞珠。

作为优选,主伞骨端部设有抵住第二伞珠的限位环,第二伞珠内设有通孔,主伞骨端部穿过通孔插入第一伞珠内。限位环对第一伞珠和第二伞珠的位置进行限制,使伞面结构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第一伞珠和第二伞珠均包括固定在相应伞布上的底板和套入主伞骨的套筒。将套筒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与伞面贴合并固定,使连接更加稳定。套筒固定在底板上或一体成型设置,底板在位于套筒的两侧设有侧翼,侧翼上设有用于缝合伞布的通孔。可在两侧翼上分别设置两或三个通孔。第一伞珠的套筒的一端插入第一伞骨,另一端封闭设置。

另一个而具体的方案为上层伞布的通风窗口到下层伞布的中部天窗间有一段叠合的伞布。防止雨水飘进伞内。

另一个具体的方案为下层伞布内设有垃圾收集袋。在使用过程中,将垃圾临时放入垃圾收集袋内,起到环保的作用。

再一个具体的方案为中棒上设有防滑槽。下雨天有水流到中棒上是会引起打滑,设置防滑槽可减轻打滑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防风伞通过设置两个上层伞布和下层伞布,在两个伞布之间设置通风间隙,起到通风的效果,防止风进入伞内将伞吹翻。通过将作为主伞面的上层伞布的边缘通过固定部固定在主伞骨上,避免风将上层伞布吹动时使雨水飘入伞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风伞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风伞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层伞布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层伞布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伞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伞珠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00、伞架;101、上巢;102、下巢;103、主伞骨; 104、支伞骨;200、中棒;300、上层伞布;301、通风窗口;302、叠合部; 303、第一伞珠;304、第二伞珠;305、底板;306、套筒;307、底板;308、套筒;309、通孔;400、下层伞布;401、天窗;500、弹性件;600、限位环; 700、挂钩;701、钩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8,本实施例的防风伞包括伞架100和伞面。

其中,伞架100包括中棒200、设置在中棒200顶端的上巢101、套在中棒200上的下巢102、与上巢101铰接的主伞骨103以及一端与下巢102铰接的支伞骨104,支伞骨104的另一端铰接在主伞骨103上。

中棒200上设有防滑槽。下雨天有水流到中棒200上是会引起打滑,设置防滑槽可减轻打滑现象。

伞面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层伞布300和下层伞布400,且上层伞布300和下层伞布400之间具有通风间隙。在下层伞布400内设有垃圾收集袋。位于两相邻主伞骨103之间的上层伞布300设有通风窗口301,固定部302上设有套在主伞骨103端部的第一伞珠303。下层伞布400的边缘设有套在主伞骨103端部的第二伞珠304,且下层伞布400的中央开设有直径小于通风窗口301的天窗302,天窗302的边缘通过弹性件500连接到支伞骨104上,该弹性件为松紧带。在支伞骨上套设有拉紧所述弹性件的挂钩700,该挂钩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钩子701。

第一伞珠303包括固定在上层伞布300上的底板305和套入主伞骨103 的套筒306。第二伞珠304包括固定在下层伞布400上的底板307和套入主伞骨103的套筒308,套筒308的一端封闭设置。第二伞珠304的套筒308和第一伞珠303的套筒306依次套入主伞骨103的端部,主伞骨103上设有对伞珠进行限位的限位环600。

本实施例中,套筒固定与相应的底板一体成型设置,底板在位于套筒的两侧设有侧翼,侧翼上设有用于缝合伞面的通孔309。

本实施例通过将作为主伞面的上层伞布300固定在伞架100上,其边缘通过固定部302固定在主伞骨103上,如此一来,主伞面不会轻易被风吹动。上层伞布300由遮挡部301和固定部302组成,可以看做是一个整的伞面,在被主伞骨分开的各子伞面上开设一个镂空的通风口,同时在通风口内设置下层伞布400,其与上层伞布300间具有通风间隙,从而使伞内的风经通风间隙从通风口出来,防止风将伞面吹翻。可防止雨水从通风间隙飘到伞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