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安全校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5864发布日期:2019-07-17 05:21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学生安全校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特种服装领域中的一种学生安全校服。



背景技术:

校服作为学生日常穿着的标准配置,不仅仅在防寒和透气性能上有着极高的要求,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保护功能。一直以来学生的安全都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中小学生以未成年少年居多,学生活泼好动,在课间或体育课中常常出现磕绊与摔跤的情景。不仅如此在当代手机智能程度和普及率升高的情况下,出现了很多“低头族”,学生在低头行走的过程中引起碰撞摔倒的机率增加。

学生在摔倒后极易引起软组织挫伤或是擦伤,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还影响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育,现有技术中的安全校服往往只注重警示性设置,中国公开号为CN203040749U的现有技术,仅仅是通过在校服表面贴附反光条,在学生过马路时提醒驾驶员注意,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解决学生因体育锻炼或偶然事件中摔倒,校服怎样对学生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摔倒后保护穿戴者的学生安全校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学生安全校服,包括上衣和裤子,所述上衣包括袖身和设有夹层的衣身,衣身包括左胸口和右胸口,左胸口和右胸口两侧都设有打开夹层的第一拉链,夹层内设有保护垫;袖身包括用于覆盖人体的手腕与手心之间的弹性伸出端,弹性伸出端开有用于穿过大拇指的开孔。

采用本技术方案后,产生如下有益效果:1、因为上衣的左胸口和右胸口内塞有保护垫,所以保护垫对穿戴者心脏等重要器官进行了保护,即使穿戴者正面着地,保护垫减少了穿戴者受到的冲击力实现摔倒后保护穿戴者,同时保护垫还具有寒冷天气保暖的作用。

2、穿戴者将双手的大拇指穿过弹性伸出端的开孔,此时弹性伸出端被拉伸,拉伸后的弹性伸出端覆盖掌心和虎口,弹性伸出端对穿戴者的手掌进行保护。

3、穿戴者握笔进行写作时,弹性伸出端为握持的笔提供抵靠,此时笔受到弹性伸出端提供的弹力,所以笔传递到穿戴者虎口的压力减少,减少了穿戴者书写疲劳。

4、穿戴者在摔倒时或站起来时,手掌先接触地面,此时弹性伸出端减少手掌与地面之间的冲击力,对穿戴者的手腕进行保护。

5、穿戴者可以将左胸口和右胸口的第一拉链拉开,将保护垫取出,增强上衣的透气性,在摔倒时,穿戴者可以借助弹性伸出端支撑地面,保护身体。

进一步,袖身还包括前端和后端,前端与后端的交汇处设有第一分隔线,前端与弹性伸出端的交汇处设有第二分隔线,第一分隔线与第二分隔线之间卡合有柔性的弧形板。弧形板对穿戴者的手臂进行保护,同时第一分隔线与第二分隔线将弧形板进行卡合,避免弧形板产生位移。

进一步,弧形板包括凹部与贴靠人体腰部的凸部,弧形板的凹部形状与人体前臂适配,弧形板缝合于衣袖的前端内部。学生在摔倒或磕碰时,利用前臂保护其余器官,此时前臂接触地面或其余冲击物,前臂中的弧形板在手臂和冲击物之间形成缓冲带,减少了前臂受到的冲击。

进一步,所述衣身的轴心线处设有便于学生穿着的第二拉链,第二拉链竖向布置。提升了穿戴者的穿着的便捷性,同时穿戴者在夏季通过拉开第二拉链,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性。

进一步,所述衣身还包括前身和后背,前身和后背都设有反光条。通过反光条的高反射效率,提醒车辆注意行人。

进一步,所述裤子贴靠膝盖处设有松紧护膝。穿戴者的跟腱与韧带受到护膝保护,由于松紧护膝的设置,穿戴者体重发生变化时也不影响松紧护膝对人体的保护。

进一步,所述第二拉链包括拉头和链齿,拉头的行程中设有串联单排链齿的导轨。拉头沿着导轨滑行,实现拉合或松散链齿的功能,当链齿被导轨串联后,避免了拉头在运动中错位,同时也提高了两侧链齿相互啮合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第二拉链的主视结构图;

图3为图1中袖身的半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裤子1、松紧护膝2、衣身3、第一拉链4、第二拉链5、拉头501、链齿502、导轨503、反光条6、袖身7、前端8、后端9、弹性伸出端10、开孔11、弧形板12。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学生安全校服包括裤子1和上衣,裤子1贴靠膝盖处缝合有松紧护膝2,上衣包括袖身7和带有夹层的衣身3,衣身3包括前身、后背、左胸口和右胸口,左胸口和右胸口都缝合有打开夹层的第一拉链4,夹层内塞有保护垫,保护垫的表面开有透气孔。

如图2所示,衣身3的轴心线处缝合有便于学生穿着的第二拉链5,第二拉链5包括拉头501和链齿502,拉头的行程中平铺有串联单排链齿502的导轨503。拉头501沿着导轨503滑行,第二拉链5竖向布置,前身和后背处都贴有反光条6。

如附图3所示,袖身7包括前端8、后端9和弹性伸出端10,袖身7的前端8和后端9分别覆盖人体的前臂和后臂,人体的手腕与手心之间的皮肤被弹性伸出端10覆盖,弹性伸出端10开有开孔11,开孔11贴靠于大拇指,前端8与后端9的交汇处缝制有第一分隔线,前端8与弹性伸出端10的交汇处缝制有第二分隔线,第一分隔线与第二分隔线之间卡合有弧形板12,弧形板12包括凸部与凹部,弧形板12的凹部形状与人体前臂适配,弧形板12的凸部贴靠人体腰部,弧形板12缝合于衣袖的前端8内部。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穿戴者在穿着前先检查位于前身和后背的反光条6是否光洁明亮,如果反光条6被油污遮盖,穿戴者先将油污清理后再进行穿着。穿戴者先将第二拉链5拉开,此时链齿502被导轨503串联,这种结构避免了拉头501在运动中错位,同时也提高了两侧链齿502相互啮合的准确度。将上衣贴身穿着,完成上衣的穿戴,随后穿戴者将裤子1贴身穿着,因为裤子1贴靠膝盖处缝合有松紧护膝2,所以穿戴者的跟腱与韧带受到护膝保护,由于松紧护膝2的设置,穿戴者体重发生变化时也不影响松紧护膝2对人体的保护。

穿戴者在进行握持类体育运动时(如打乒乓、羽毛球等运动),穿戴者将双手的大拇指穿过弹性伸出端10的开孔11,此时弹性伸出端10被拉伸,拉伸后的弹性伸出端10覆盖掌心和虎口,对穿戴者的手掌进行保护,同时因为弹性伸出端10覆盖了虎口,穿戴者在进行运动器材的握持锻炼时,弹性伸出端10减少了运动器材对虎口的冲击力,所以本技术方案对穿戴者的虎口进行了保护,避免了虎口开裂影响穿戴者的正常生活。当穿戴者摔倒时,会出现几种跌倒情况,第一种情况,穿戴者摔倒时前臂先触地,此时前臂接触地面,因为前臂中的弧形板12在手臂和地面之间形成缓冲带,减少了前臂受到的冲击,所以上衣前端8卡合的弧形板12对穿戴者的手臂进行保护。

第二种情况,穿戴者在摔倒时或站起来时,靠着手掌的支撑力协助自己站起,于是手掌先接触地面,此时弹性伸出端10减少手掌与地面之间的冲击力,对穿戴者的手腕进行保护。第三种情况,当穿戴者正面接触地面时,因为上衣的左胸口和右胸口内塞有保护垫,所以保护垫对穿戴者心脏等重要器官进行了保护,即使穿戴者正面着地,保护垫减少了穿戴者受到的冲击力,同时保护垫还具有寒冷天气保暖的作用。

在炎热天气时,穿戴者可以将左胸口和右胸口的第一拉链4拉开,将保护垫取出,增强上衣的透气性,在摔倒时,穿戴者可以借助位于前端8的弧形板12保护自我。

同时上衣贴附的反光条6在穿戴者过马路时提醒车辆注意行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