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0941发布日期:2019-10-19 02:4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挡雨、雪和/或太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伞。



背景技术:

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伞的零部件较易损坏,例如,伞骨易被折断,中巢屋易损坏,手柄易脱落,伞布易损坏等。由于伞的主要零件都是不可拆的,损坏后,较难拆卸维修,只能将伞丢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伞,以提高对伞进行拆卸维修的便捷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伞,包括:伞柄,与所述伞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顶巢屋,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伞柄的中巢屋,与所述中巢屋和所述顶巢屋铰接的伞骨,与所述伞骨和所述顶巢屋固定连接的伞布,

其中,所述顶巢屋高于所述中巢屋,且所述顶巢屋位于所述伞柄的顶端;所述伞骨通过拉杆与所述中巢屋可拆卸地铰接。

优选地,所述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伞骨可拆卸地铰接,所述拉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中巢屋可拆卸地铰接。

优选地,所述伞还包括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中巢屋的中巢伞骨环,所述中巢伞骨环具有开口,且所述中巢伞骨环于所述开口处的两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拉杆的第二端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中巢伞骨环上,所述拉杆沿所述中巢伞骨环的周向限位于所述中巢伞骨环;且所述拉杆与所述中巢伞骨环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巢伞骨环通过中巢压片压紧于所述中巢屋,且所述中巢压片与所述中巢屋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伞骨与所述顶巢屋可拆卸地铰接。

优选地,所述伞还包括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顶巢屋的顶巢伞骨环,所述顶巢伞骨环具有开口,且所述顶巢伞骨环于所述开口处的两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伞骨包括多个伞骨支,所述伞骨支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顶巢伞骨环上,所述伞骨支沿所述顶巢伞骨环的周向限位于所述顶巢伞骨环;且所述伞骨支与所述顶巢伞骨环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所述伞还包括顶巢固定套;所述顶巢屋和所述伞柄中,一者外套于另一者,且所述顶巢固定套与处于外部的一者螺纹配合;

所述顶巢固定套通过顶巢压片将所述顶巢伞骨环压紧于所述顶巢屋。

优选地,所述顶巢屋和所述伞柄通过顶巢螺纹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顶巢固定套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顶巢螺纹连接件定位配合的定位凹槽。

优选地,所述顶巢螺纹连接件包括顶巢螺杆和顶巢螺母,所述顶巢螺杆沿所述顶巢屋的径向贯穿所述顶巢屋和所述伞柄,且所述顶巢螺杆的两端位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伞布与所述伞骨、以及所述伞布与所述顶巢屋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伞布通过螺纹连接件与所述顶巢屋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伞布通过魔术贴与所述伞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且所述伞布的底端设置有能够供所述伞骨的伞珠插入和伸出的伞珠包。

优选地,所述伞骨包括多个伞骨支,所述伞骨支包括至少三个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可拆卸地铰接的伞骨支段,位于顶端的所述伞骨支段与所述顶巢屋可拆卸地铰接。

优选地,所述伞骨支段为三个,分别为依次相连的第一伞骨支段、第二伞骨支段和第三伞骨支段;其中,所述第一伞骨支段与所述顶巢屋可拆卸地铰接;所述第二伞骨支段和所述拉杆分别与第一弹线的两端可拆卸地铰接,所述第一伞骨支段和所述第三伞骨支段分别与第二弹线的两端可拆卸地铰接,且所述第二伞骨支段设置有限位所述第二弹线的限位件。

优选地,所述伞骨包括多个伞骨支,所述伞骨支包括至少三个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可拆卸地铰接的伞骨支段;

位于顶端所述伞骨支段为第一伞骨支段,与所述第一伞骨支段相连的伞骨支段为第二伞骨支段;

所述第一伞骨支段具有弯折段,所述弯折段自其顶端至其底端向靠近所述伞柄的一侧弯折;当所述伞收起时,所述弯折段所形成的下让位空间能够容纳所述第二伞骨支段,所述弯折段所形成的上让位空间能够容纳固定所述顶巢屋的零件。优选地,当所述伞收起时,所述伞骨超过所述伞的手柄的顶端。

优选地,当所述伞收起时,所述中巢屋伸于所述伞的手柄内。

优选地,所述伞的手柄的外周面设置有凹陷部。

优选地,所述伞的手柄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伞柄的底端。

优选地,所述手柄通过伞柄固定套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伞柄;其中,所述手柄与所述伞柄固定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伞柄固定套与所述伞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伞柄外套于所述伞柄固定套且与所述伞柄固定套螺纹配合,所述伞柄固定套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于所述伞柄,所述手柄外套于所述伞柄固定套且与所述伞柄固定套螺纹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伞中,伞骨通过拉杆与中巢屋可拆卸地铰接,顶巢屋与伞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则当伞的中巢屋、伞骨以及顶巢屋等零部件损坏后,可拆除伞骨与中巢屋的铰接以及伞柄与顶巢屋的连接,从而方便了对中巢屋、伞骨以及顶巢屋进行维修,进而提高了对伞进行拆卸维修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伞中伞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伞中伞骨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伞在收起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伞中顶巢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伞中顶巢固定套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伞包括:伞柄26,与伞柄26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顶巢屋19,可滑动地设置于伞柄26的中巢屋31,与中巢屋31和顶巢屋19铰接的伞骨,与伞骨和顶巢屋19固定连接的伞布2。

上述顶巢屋19高于中巢屋31,且顶巢屋19位于伞柄26的顶端;伞骨通过拉杆35与中巢屋31可拆卸地铰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伞中,伞骨通过拉杆35与中巢屋31可拆卸地铰接,顶巢屋19与伞柄26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则当伞的中巢屋31、伞骨以及顶巢屋19等零部件损坏后,可拆除伞骨与中巢屋31的铰接以及伞柄26与顶巢屋19的连接,从而方便了对中巢屋31、伞骨以及顶巢屋19进行维修,进而提高了对伞进行拆卸维修的便捷性。

为了进一步可拆,上述拉杆35的第一端与伞骨可拆卸地铰接,拉杆35的第二端与中巢屋31可拆卸地铰接。

上述拉杆35与伞骨可拆卸地铰接,具体地,上述拉杆35设置有可拆卸的枢轴,伞骨可转动地套设在该枢轴上,且伞骨与枢轴可拆卸,从而实现了拉杆35和伞骨可拆卸地铰接。当然,也可选择其他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地铰接,并不局限于此。

上述拉杆35与中巢屋31可拆卸地铰接。具体地,上述伞还包括可拆卸地固定于中巢屋31的中巢伞骨环24,中巢伞骨环24具有开口,且中巢伞骨环24于开口处的两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上述拉杆35的第二端可转动地套设在中巢伞骨环24上,拉杆35沿中巢伞骨环24的周向限位于中巢伞骨环24,且拉杆35与中巢伞骨环24可拆卸地连接。

上述结构中,需要安装拉杆35时,先解除中巢伞骨环24于开口处的两端的连接,拉杆35自中巢伞骨环24的开口处的一端套入中巢伞骨环24,并将拉杆35移至中巢伞骨环24的设定位置,即可实现对拉杆35周向限位。当拉杆35均套设在中巢伞骨环24后,即可连接中巢伞骨环24于开口处的两端。

上述结构中,由于拉杆35与中巢伞骨环24可拆卸地连接,中巢伞骨环24于开口处的两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中巢伞骨环24可拆卸地固定于中巢屋31,则实现了拉杆35与中巢屋31的可拆卸地铰接。

上述拉杆35的数目和伞骨的伞骨支的数目相同,为了保证稳定性,上述拉杆35沿中巢伞骨环24的周向均匀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伞骨的伞骨支为多个,例如,伞骨支为六个、七个或八个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需要选择伞骨支的数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上述中巢伞骨环24通过中巢压片23压紧于中巢屋31,且中巢压片23与中巢屋3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这样,方便了实现中巢伞骨环24与中巢屋3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中巢压片23与中巢屋31通过螺纹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该螺纹连接件为中巢固定螺丝25。

为了便于安装,上述中巢屋31设置有用于放置中巢伞骨环24的中巢放置槽。可以理解的是,该中巢放置槽为环形槽。中巢压片23也位于中巢放置槽内。

上述实施例中,也可选择上述拉杆35与中巢屋31通过其他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地铰接,并不局限于此。

为了进一步便于维修伞骨和顶巢屋19,上述伞骨与顶巢屋19可拆卸地铰接。

具体地,上述伞还包括可拆卸地固定于顶巢屋19的顶巢伞骨环20,顶巢伞骨环20具有开口,且顶巢伞骨环20于开口处的两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上述伞骨包括多个伞骨支,伞骨支可转动地套设在顶巢伞骨环20上,伞骨支沿顶巢伞骨环20的周向限位于顶巢伞骨环20;且伞骨支与顶巢伞骨环20可拆卸地连接。

上述结构中,需要安装伞骨支时,先解除顶巢伞骨环20于开口处的两端的连接,伞骨支自顶巢伞骨环20的开口处的一端套入顶巢伞骨环20,并将伞骨支移至顶巢伞骨环20的设定位置,即可实现对伞骨支周向限位。当伞骨支均套设在顶巢伞骨环20后,即可连接顶巢伞骨环20于开口处的两端。

上述结构中,伞骨支与顶巢伞骨环20可拆卸地连接,顶巢伞骨环20于开口处的两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顶巢伞骨环20可拆卸地固定于顶巢屋19,则实现了伞骨与顶巢屋19的可拆卸铰接。

为了保证稳定性,上述伞骨支沿顶巢伞骨环20的周向均匀分布。

为了便于安装,上述顶巢屋19设置有用于放置中巢伞骨环24的顶巢放置槽。

为了便于描述,将中巢伞骨环24和顶巢伞骨环20统称为伞骨环38。为了便于可拆,上述伞骨环38于开口处的两端可拆卸地卡接。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伞骨环38于开口处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扣39,伞骨环38于开口处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卡扣39可拆卸地卡接的第二卡扣40。进一步地,第一卡扣39和第二卡扣40均呈勾状。当然,可选择第一卡扣39和第二卡扣40为其他结构。

对于第一卡扣39和第二卡扣40的具体结构、形状和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当然,也可选择上述伞骨环38于开口处的两端通过其他结构实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螺纹连接件等,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伞还包括顶巢固定套3;顶巢屋19和伞柄26中,一者外套于另一者,且顶巢固定套3与处于外部的一者螺纹配合;上述顶巢固定套3通过顶巢压片21将顶巢伞骨环20压紧于顶巢屋19。可以理解的是,顶巢压片21也位于顶巢放置槽内。

上述结构中,既实现了顶巢伞骨环20可拆卸地固定于顶巢屋19,也实现了顶巢屋19和伞柄26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优选地,上述顶巢固定套3为螺母。当然,也可选择上述顶巢固定套3为其他结构,并不局限于此。

上述顶巢屋19和伞柄26中,一者外套于另一者。具体地,顶巢屋19外套于伞柄26,此时顶巢固定套3与顶巢屋19螺纹配合;或,伞柄26外套于顶巢屋19,此时顶巢固定套3与伞柄26螺纹配合。

通常伞柄26的厚度达不到加工内螺纹的条件,在伞柄26上较难加工内螺纹,伞柄26外套于顶巢屋19较易导致伞柄26与顶巢屋19松动。因此,优先选择顶巢屋19外套于伞柄26,如图1、图5和图7所示。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将伞柄26的直径做大,以满足在伞柄26上加工内螺纹的条件,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由于顶巢固定套3与顶巢屋19或伞柄26螺纹配合,则较易出现旋转脱落,可靠性较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6和图7所示,上述顶巢屋19和伞柄26通过顶巢螺纹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顶巢固定套3的端面设置有与顶巢螺纹连接件定位配合的定位凹槽43。

上述结构中,通过定位凹槽43与顶巢螺纹连接件的定位配合,使得顶巢固定套3在较小幅度旋转的情况下,避免了顶巢固定套3脱落。

对于定位凹槽43的大小和形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便于安装,上述定位凹槽43至少为两个,且沿顶巢固定套3的周向均匀分布。如图6和图7所示,定位凹槽43为六个。当然,也可选择上述定位凹槽43的数目为其他,并不局限于此。

为了提高稳固性,上述顶巢螺纹连接件包括顶巢螺杆22和顶巢螺母9,顶巢螺杆22沿顶巢屋19的径向贯穿顶巢屋19和伞柄26,且顶巢螺杆22的两端位于定位凹槽43内。

具体地,如图7所示,顶巢屋19设置有相对的第一顶巢连接孔和第二顶巢连接孔,伞柄26设置有与第一顶巢连接孔相对的第一伞柄连接孔、以及与第二顶巢连接孔相对的第二伞柄连接孔,顶巢螺杆22依次穿过第一顶巢连接孔、第一伞柄连接孔、第二伞柄连接孔和第二顶巢连接孔。

为了便于拆卸维修伞布2和伞骨,上述伞布2与伞骨、以及伞布2与顶巢屋19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图2所示,伞布2通过螺纹连接件与顶巢屋19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伞布2通过魔术贴36与伞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且伞布2的底端设置有能够供伞骨的伞珠17插入和伸出的伞珠包18。

上述螺纹连接件为伞布固定螺丝1,伞布2的顶端设置有伞布安装孔37,供伞布固定螺丝1穿过,顶巢屋19设有与该伞布固定螺丝1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孔。

对于魔术贴36的分布,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具体地,采用多个魔术贴组,魔术贴组的数目与伞骨的伞骨支的数目相同。每个魔术贴组包括至少两个魔术贴36,且同一个魔术贴组中,魔术贴36沿伞骨支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如图2所示,魔术贴组为六组,每组魔术贴组包括两个魔术贴36,分别为第一魔术贴5和第二魔术贴8。

对于魔术贴组的具体数目以及魔术贴的具体数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当然,也可选择伞布2通过磁性连接件吸附于顶巢屋19和伞骨,实现可拆卸连接,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为了便于拆卸维修伞骨,上述伞骨包括多个伞骨支,伞骨支包括至少三个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可拆卸地铰接的伞骨支段,位于顶端的伞骨支段与顶巢屋19可拆卸地铰接。

上述铰接方式存在多种。优选地,相邻的两个伞骨支段通过铰链可拆卸的铰接。这样,方便了安装和拆卸。

具体地,上述伞骨支段为三个,分别为依次相连的第一伞骨支段32、第二伞骨支段33和第三伞骨支段34;上述第一伞骨支段32的顶端于顶巢屋19可拆卸地铰接,上述第一伞骨支段32的底端设置有可拆卸的铰链,上述第二伞骨支段33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可拆卸的铰链,上述第三伞骨支段34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可拆卸的铰链。上述第一伞骨支段32底端的铰链和上述第二伞骨支段33顶端的铰链通过第一枢轴6可拆卸的铰接,上述第二伞骨支段33底端的铰链和上述第三伞骨支段34顶端的铰链通过第二枢轴16贯穿实现可拆卸地铰接。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伞骨支段32底端的铰链和上述第二伞骨支段33顶端的铰链中,一者可拆卸地固定有第一枢轴6,另一者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枢轴6上,且另一者与第一枢轴6可拆卸。上述第二伞骨支段33底端的铰链和上述第三伞骨支段34顶端的铰链中,一者可拆卸地固定有第二枢轴16,另一者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二枢轴16上,且另一者与第二枢轴16可拆卸。

优选地,上述第二伞骨支段33和拉杆35分别与第一弹线11的两端可拆卸地铰接,第一伞骨支段32和第三伞骨支段34分别与第二弹线7的两端可拆卸地铰接,且第二伞骨支段33设置有限位第二弹线7的限位件14。进一步地,上述限位件14为限位环。

具体地,第一弹线11的一端与第二伞骨支段33可拆卸地铰接,例如,第二伞骨支段33固定有可拆卸地第三枢轴12,第一弹线11的一端可拆卸地套设在第三枢轴12上,且第一弹线11与第三枢轴12转动配合;第一弹线11的另一端与拉杆35可拆卸地铰接,例如,拉杆35固定有可拆卸地第四枢轴10,第一弹线11的另一端可拆卸地套设在第四枢轴10上,且第一弹线11与第四枢轴10转动配合;第二弹线7的一端与第一伞骨支段32可拆卸地铰接,例如,第一伞骨支段32固定有可拆卸地第五枢轴13,第二弹线7的一端可拆卸地套设在第五枢轴13上,且第二弹线7与第五枢轴13转动配合;第二弹线7的一端与第三伞骨支段34可拆卸地铰接,例如,第三伞骨支段34固定有可拆卸地第六枢轴15,第二弹线7的一端可拆卸地套设在第六枢轴15上,且第二弹线7与第六枢轴15转动配合。

当然,也可选择其他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上述伞骨包括多个伞骨支,该伞骨支包括至少三个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可拆卸地铰接的伞骨支段。为了便于描述,位于顶端伞骨支段为第一伞骨支段32,与第一伞骨支段32相连的伞骨支段为第二伞骨支段33。

为了节约空间,第一伞骨支段32具有弯折段41,弯折段41自其顶端至其底端向靠近伞柄26的一侧弯折;当伞收起时,弯折段41所形成的下让位空间能够容纳第二伞骨支段33,弯折段41所形成的上让位空间能够容纳固定顶巢屋19的零件。

具体地,固定顶巢屋19的零件为顶巢螺杆22和顶巢螺母9,则上让位空间容纳顶巢螺杆22的末端和顶巢螺母9,或者上让位空间容纳顶巢螺杆22的首端。

为了增大伞的遮挡面积,当伞收起时,上述伞骨超过伞的手柄28的顶端,如图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手柄28的顶端是指,手柄28靠近顶巢屋19的一端。

当然,在不考虑增大遮挡面积的情况下,也可选择伞骨与手柄28的顶端平齐,并不局限于此上述实施例。

上述结构,增长了整个伞骨的长度,从而增大了伞打开后的遮挡面积。对于伞骨超过手柄28顶端的距离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当伞收起时,中巢屋31伸于伞的手柄28内,如图5所示。这样,充分利用了手柄28的内部空间,有效缩短了伞收起后的长度。

当然,也可选择上述伞收起时,中巢屋31与手柄28的顶端平齐,或者中巢屋31与手柄28的顶端之间具有间隙,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对于上述手柄28的结构、形状和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为了满足人体工学设计、提高握感舒适度、便于手持,上述伞的手柄28的外周面设置有凹陷部42,如图5所示。

上述凹陷部42沿手柄28的周向设置,优选地,上述凹陷部42呈环形或椭圆形。

为了便于拆卸手柄26,上述伞的手柄28可拆卸地固定于伞柄26的底端。

上述手柄28可拆卸地固定于伞柄26,可选择手柄28与伞柄26通过螺纹配合或卡接实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也可选择手柄28与伞柄26通过其他结构实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手柄28通过伞柄固定套29可拆卸地固定于伞柄26;其中,手柄28与伞柄固定套29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伞柄固定套29与伞柄26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具体地,伞柄26与伞柄固定套29螺纹配合,伞柄固定套29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于伞柄26,手柄28与伞柄固定套29螺纹配合。上述螺纹连接件为伞柄螺丝30和伞柄螺母27。

进一步地,伞柄固定套29外套于伞柄26,手柄28外套于伞柄固定套29,伞柄螺丝30沿伞柄26的径向贯穿伞柄26。

上述结构中,伞柄固定套29与伞柄26双重固定,避免了在安装和拆卸手柄28时,伞柄固定套29与伞柄26相对转动,从而方便了安装和拆卸。

当然,也可选择其他结构实现手柄28可拆卸地固定于伞柄26的底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在一具体实施例例中,伞的伞布2、伞柄26、手柄28、顶巢屋19、中巢屋31以及伞骨均可拆卸。

具体地,伞布2的拆卸为:旋下伞布固定螺丝1,拆开第一魔术贴5,拆开第二魔术贴8,将伞珠17从伞珠包18中取出,则实现了伞布2与伞骨以及顶巢屋19的分离,即实现伞布2的拆卸。

具体地,顶巢屋19的拆卸为:顶巢螺杆22从顶巢螺母9中旋出并取下,从顶巢屋19中取出伞柄26;顶巢固定套3从顶巢屋19中旋出,顶巢压片21从顶巢屋19中取出,顶巢伞骨环20从顶巢屋19中取出,则完成顶巢屋19的拆卸。

具体地,第一伞骨支段32、第二伞骨支段33、第三伞骨支段34的拆卸具体为:第一伞骨支段32从顶巢伞骨环20中取出,取出拉杆螺丝4、第五枢轴13、第一枢轴6、第三枢轴12、第六枢轴15、第二枢轴16,第二弹线7从限位件14中取出,取出第四枢轴10,此时,第一伞骨支段32、第二伞骨支段33、第三伞骨支段34拆卸完成。

具体地,伞柄26的拆卸具体为:顶巢螺杆22从顶巢螺母9中旋出并取下,则伞柄26与顶巢屋19分离,伞柄固定套29从手柄28旋出,伞柄螺丝30从伞柄螺母27中旋出并取下,则伞柄26与手柄28分离、以及伞柄26与顶巢屋19的分离。

具体地,中巢屋31的拆卸具体为:中巢固定螺丝25从中巢屋31中旋出并取下,中巢压片23从中巢屋31中取下,拉杆35从中巢伞骨环24中取出,则完成中巢屋31的拆卸。

具体地,拉杆35的拆卸具体为:取出拉杆螺丝4、第四枢轴10,拉杆35从中巢伞骨环24中取出,则完成拉杆35的拆卸。

具体地,第二弹线7的拆卸具体为:取出第五枢轴13、第六枢轴15,第二弹线7从限位件14中取出,则完成第二弹线7的拆卸。

具体地,第一弹线11的拆卸具体为:取出第三枢轴12、第四枢轴10,则完成第一弹线11的拆卸。

具体地,手柄28的拆卸具体为:从手柄28中旋出伞柄固定套29,则完成手柄28的拆卸。

当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各个零件的拆卸,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在安装上述伞的过程中,根据上述拆卸过程合理地确定安装方式和安装顺序,本文对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伞,可为雨伞,也可遮阳伞,亦可为晴雨伞,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