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盔的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2241发布日期:2019-11-15 21:03阅读:7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盔的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劳保用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头盔的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头盔是一种劳保用品,它包括盔壳,盔壳整体结构呈大致为椭圆形或半球形造型的壳体,盔壳本体可佩戴在人体头部上,用于对人体头部起到保护作用,为适应在一些特殊场合使用下,头盔还包括通风结构,通风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面罩、风机、过滤器,将盔壳本体佩戴在头部上,面罩可罩在人体的面部,和人体的面部形成呼吸区域,启动风机,外界空气向面罩内流动,外界空气经过过滤器过滤再进入面罩内(呼吸区域)。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626523y”公开了一种正压式呼吸防尘装置,包括带面罩的防护帽,防护帽上端套设有头框,防护帽上装设有滤尘器和引风机,沿防护帽内壁设置有输气管,输气管一端与引风机连接,另一端固定在防护帽前部内壁上,引风机由直流电源供电,使用本正压式呼吸防尘装置需要随身携带直流电源,身上要挂着直流电源,因此佩戴者使用会受到直流电源和导线的影响,给佩戴者工作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拆装方便、可持续工作、使用便利的头盔的通风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头盔的通风结构,包括盔壳,盔壳的前部设置有面罩,盔壳上设置有风机,风机具有进风端和出风端,进风端上连通有过滤器,出风端连通面罩的内部,风机可将外界空气经过滤器过滤后送入面罩的内部,盔壳上开设有插槽,插槽内插接有电性连接风机的电池,拔出电池,电池和风机断开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插槽内设置有连接器,当电池插入在插槽内,电池和连接器电性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接线端子,第一接线端子电性连接风机,电池包括对应于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二接线端子,当第一接线端子抵触第二接线端子,电池和风机电性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为弹性件,第一接线端子固定设置在插槽内,当第一接线端子抵触在第二接线端子上,第一接线端子将电池紧固在盔壳上。

作为优选,所述盔壳的前端设置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电性连接风机。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器可拆卸设置在盔壳上。

作为优选,所述盔壳的背部形成有连通进风端的通风槽,过滤器设置在通风槽内,通风槽上盖设有通风盖板。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设置在盔壳内,出风端通过出风管连通面罩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面罩的边沿设置有弹性围边,弹性围边上开设有若干排气槽。

作为优选,所述盔壳的上端开设有开口。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在本实用新型中,盔壳上开设有插槽,插槽内插接有电性连接风机的电池,拔出电池,电池和风机断开连接,电池是可拆卸设置在插槽内,当电池插入在插槽内,电池电性连接风机,从而电池可向风机供能,当电池从插槽内拔出,电池和风机断开连接,通过拔插的方式实现拆装电池,无需工具,徒手实现快拆和快装电池,电池电量不足或者用完时,可将电池拆卸下来,更换另一电池,从而本头盔的风机可持续工作,相较于现有技术,电池在插槽内拔插的结构具有电池可拆装、拆装方便快捷、结构紧凑、使用便利和可持续工作的优点。

(2)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设置在插槽内,当电池插入插槽内,电池和连接器电性连接在一起,盔壳对电池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起到一定的隔断作用,增加了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提高了电池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的绝缘性能,避免发生触电。

(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风机和面罩的内部通过出风管连通在一起,出风管将经过过滤器过滤后的空气送入面罩的内部,过滤后的空气在出风管的引导下冲向面罩的内壁,气流自动冲刷面罩,避免佩戴者呼吸在面罩上产生雾气,而且面罩对过滤后的空气具有引流的效果,使得面罩的内部形成循环气流,循环气流可带走水汽,使得佩戴者感受到面部的凉爽和呼吸的顺畅。

(5)在本实用新型中,盔壳的上端开设有开口,使用时,盔壳盖在头部上,开口让头部和外界连通,开口起到透气、排汗的目的,弹性围边上开设有排气槽,面罩内部多余的空气可通过排气槽向外界排出,有部分多余的空气可从面罩的上端排出,该多余空气吹拂过头部然后从开口排出并带走人体头部的汗水,长时间穿戴也可以避免头部产生闷热感,因此本实用新型穿戴舒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池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池、通风后盖和过滤器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盔壳、2-风机、3-面罩、4-电池、5-连接器、6-过滤器、7-电源开关、8-照明灯、9-出风管、11-帽衬、12-插槽、13-通风槽、14-开口、15-通风盖板、21-进风端、22-出风端、31-弹性围边、32-排气槽、41-第二接线端子、51-第一接线端子、91-出风口、151-筛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头盔的通风结构,被设计成供佩戴者佩戴,用于向佩戴者供应净化空气。该头盔的通风结构包括盔壳1,盔壳1是一中空的壳体,盔壳1内安装有帽衬11,帽衬11是直接与佩戴者头部接触的部件,帽衬11提高穿戴的舒适性,在穿戴本头盔时,在受到冲击压力时盔壳1可吸收和分散冲击。

盔壳1的前部设置面罩3,面罩3是直接向佩戴者供应净化空气的部件,使用本头盔呼吸时,面罩3至少要罩在佩戴者的口鼻上,而为了保护佩戴者的面部,面罩3设计成罩在佩戴者的整个面部,面罩3采用无色、透明材料制成,这样方便佩戴者透过面罩3来观察,面罩3为了能够在穿戴时贴合在面部上和摘下头盔时能够松开贴合的面罩3,面罩3可转动连接在盔壳1的前部。

盔壳1上设置有风机2,风机2具有进风端21和出风端22,进风端21上连通有过滤器6,出风端22连通面罩3的内部,风机2将外界空气经过过滤器6过滤后送入面罩3的内部,过滤器6、风机2和面罩3依次相互连通,这样让外界空气在进入风机2之前经过过滤,避免外界空气直接接触风机2,避免有可能造成损害或者增大风机2的部件的磨损的风险,由于风机2的存在,风机2处于工作状态时,始终有过滤干净的空气进入面罩3内,且面罩3内时刻处于正压状态,从而避免外界空气通过面罩3和面部之间的缝隙进入面罩3内,面罩3内多余的空气在正压的作用下通过面罩3和面部之间的缝隙排出,盔壳1上开设有插槽12,插槽12内插接有电性连接风机2的电池4,插槽12具体地开设在盔壳1的上端,电池4可向下插入插槽12内或向上从插槽12内拔出,电池4适配在插槽12内,电池4采用可重复充电的锂电池,因此电池4具有体积小巧、放电平缓、能量比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当电池4插入在插槽12内,电池4电性连接风机2,从而电池4可向风机2供能,当电池4从插槽12内拔出,电池4和风机2断开连接,通过拔插的方式实现拆装电池4,无需工具,徒手实现快拆和快装电池4,电池4电量不足或者用完时,可将电池4拆卸下来,更换另一电池4,从而本头盔的风机2可持续工作,相较于现有技术,电池4在插槽12内拔插的的结构具有电池可拆装、拆装方便快捷、结构紧凑、使用便利和可持续工作的优点。

所述插槽12内设置有连接器5,连接器5用于传输电流,连接器5电性连接风机2,当电池4插入在插槽12内,电池4和连接器5电性连接在一起,连接器5起到在电池4和风机2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的作用,从而使电流流通。另外,当电池4插入插槽12内,电池4和连接器5电性连接在一起,盔壳对电池4和连接器5的连接结构起到一定的隔断作用,增加了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提高了电池4和连接器5的连接结构的绝缘性能,避免发生触电。

所述连接器5包括第一接线端子51,第一接线端子51为一对,分别作为正负极,第一接线端子51和风机2电性连接在一起,电池4包括对应于第一接线端子51的第二接线端子41,第二接线端子41为一对,一对第二接线端子41分别固定在电池4的下端,当第一接线端子51抵触第二接线端子41,电池4和风机2电性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接线端子51和第二接线端子41使得在电池4和风机2之间形成回路。

所述第一接线端子51为弹性件,第一接线端子51固定设置在插槽12内,第一接线端子51位于插槽12内侧壁,当第一接线端子51抵触在第二接线端子41上,电池4和风机2电性连接在一起,第一接线端子51产生弹性形变,第一接线端子51将电池4紧固在盔壳1上,因此避免了第一接线端子51和第二接线端子41接触不良,而且还避免了电池4在插槽12内松动。

所述盔壳1的前端设置有电源开关7,方便佩戴者按到电源开关7,电源开关7电性连接风机2,电源开关7通过导线连接风机2,电源开关7用于控制风机2工作,打开电源开关7,风机2启动,关闭电源开关7,风机2关闭。

所述过滤器6可拆卸设置在盔壳1上,过滤器6可采用卡接、插接和紧固件固定等形式安装在盔壳1上。过滤器6用于对细菌、病毒以及粉尘进行过滤,对细菌、病毒以及粉尘的过滤效率在99.99%以上,使用寿命在轻度污染的环境(空气中悬浮颗粒的浓度约为3×105个/l)下工作可长达7年以上,在重度污染的环境(空气中悬浮颗粒的浓度约为109个/l)下寿命也可以在半年以上,由于过滤器6存在寿命,过滤器6可拆装的结构为了方便更换和维护过滤器6。

所述盔壳1的背部形成有连通进风端21的通风槽13,过滤器6设置在通风槽13内,过滤器6适配在通风槽13内,通风槽13上盖设有通风盖板15,通风盖板15可以以卡接的形式固定在盔壳1上,将通风盖板15拆卸下来,可将过滤器6取出。通风盖板15上开设有一系列的筛孔151,筛孔151用于对进入通风槽13内的外界空气进行初步过滤和引导外界空气流入通风槽13的作用。外界空气通过通风槽13进入进风端21,过滤器6在通风槽13内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空气进入到风机2。

所述风机2设置在盔壳1内,风机2固定设置在盔壳1内,风机2具体地在盔壳1内的后方,出风端22通过出风管9连通面罩3的内部,风机2采用小型的径流式风机2,出风管9为扁圆形的管件,出风管9固定设置在盔壳1的内壁,出风管9整体结构呈和人体的头部相适配的弧形结构,出风管9将经过风机2过滤后的空气送入面罩3内,出风管9的出风口91朝向面罩3的内壁,因此气流可大面积地冲刷在面罩3上,避免佩戴者呼吸在面罩3上产生雾气,而且面罩3对过滤后的空气具有引流的效果,使得面罩3的内部形成循环气流,循环气流可带走面罩3内的水汽,使得佩戴者感受到面部的凉爽和呼吸的顺畅。

另外,出风管9的出风口91呈扁圆形,出风口91的形状和面罩3上端截面形状相对应,使得过滤后的空气从出风口91进入面罩3内时,冲洗面积增大,进入面罩3内的空气流速降低,从而使得空气能够均匀柔和地进入面罩3,避免高速气流直接吹打面部带来的不适。

所述面罩3的边沿设置有弹性围边31,弹性围边31整体呈环形形状,弹性围边31固定设置在面罩3的边沿,将面罩3佩戴在面部,弹性围边31紧贴在面部的外围,从而保证穿戴面罩3的贴合效果,避免面罩3松动和提高面罩将人体面部和外界的隔断效果,弹性围边31上开设有若干排气槽32,风机2将过滤的空气送入面罩3内,面罩3内多余的空气主要通过排气槽32排出,将面罩3内的多余空气定向排出。

出风管9的出风口91位于盔壳1内侧的前部,出风管9穿过弹性围边31的上端,使得面罩3的内部形成自上而下的循环气流。

所述盔壳1的上端开设有开口14,穿戴本头盔时,开口14让头部和外界连通,开口14起到透气、排汗的目的,面罩3内部分多余的空气向外界排出,在自下而上的循环气流带动下,有部分多余的空气可从弹性围边31的上端排出,该多余空气吹拂过人体头部从开口14排出并带走人体头部的汗水,长时间穿戴也可以避免人体头部产生闷热感,因此本头盔具有穿戴舒适的优点。

盔壳1的前端还可以安装有照明灯8,照明灯8电性连接电池4,启动照明灯8,照明灯8向前照射,为佩戴者在昏暗的环境下工作提供照明。

以下介绍空气在头盔的流通过程:

图6中的箭头代表着风机2工作时空气流动的方向,打开电源开关7,电池4向风机2供电,风机2启动,外界空气通过通风盖板15初步过滤进入通风槽13,通风槽13内的过滤器6对空气进一步过滤,过滤后的空气通过通风槽13流向风机2,再通过通风通路流向面罩3内,面罩3内的空气通过排气槽32和面罩3和人体面部之间的间隙向外排出,只要风机2持续工作,在面罩3内的空气可得到持续的更新。

如图6所示,图中箭头表示本头盔工作时空气流动的方向。使用本头盔的一般流程为:打开电源开关91,风机3启动,风机3将将外界的空气依次经过通风盖板15、进风槽121、风机3、风速感应装置5和出风管8进入呼吸区域内,外界的空气在进风槽内经过过滤器4过滤,风机持续工作从而维持呼吸区域内的正压状态,呼吸区域内的多余空气通过排气槽32、面罩和人体面部的间隙排向外界。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