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SIM卡针的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7476发布日期:2019-10-12 23:5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SIM卡针的拉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SIM卡针的拉头。
背景技术
:当前的手机大多为超薄化设计,而其使用的SIM卡普遍设计在手机壳体的侧端,当需要取出或更换SIM卡时,需要借助SIM卡针,将其插入手机壳体上指定的插孔并触动设于手机壳体内的卡托锁紧装置,以此弹出供SIM卡安装设置的卡托,然后再将承载于卡托上的SIM卡取出或更换。但是,由于SIM卡针体积小不便携带且容易遗失,用户外出时通常无法携带SIM卡针,这给外出需要携带SIM卡针的人带来了极大的不变。为此,本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具有SIM卡针的拉头,以克服上述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SIM卡针的拉头,方便人们随身携带SIM卡针,且具有不易遗失、方便提取使用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SIM卡针的拉头,包括用于连接衣物或背包的绳带部和与所述绳带部连接的用于供用户拿捏的头部,所述SIM卡针可旋转地收容于所述头部;所述头部具有左右相对的第二侧壁和第一侧壁、前后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的顶壁,所述绳带部连接于所述顶壁,所述头部内具有一空腔,所述第一侧壁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壁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头部还包括设于所述空腔内的轴向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垂直的转轴;所述SIM卡针具有可旋转地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安装部和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顶针部,所述顶针部具有位于所述空腔内的第一状态和伸出于所述空腔的第二状态。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SIM卡针的拉头中,所述头部还包括连接件和顶板,所述连接件包括压板和自所述压板一侧的中部凸伸出的定位轴。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SIM卡针的拉头中,所述第三侧壁的中上部具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四侧壁的中部设有与第三通孔对应的第四通孔。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SIM卡针的拉头中,所述安装部的中部具有贯通的圆形穿孔,所述圆形穿孔对准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所述定位轴自所述第三通孔插入至所述空腔内,并先后穿过所述圆形穿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SIM卡针的拉头中,所述第四侧壁的后侧的所述第四通孔的周边凹陷形成第二定位槽,所述顶板嵌入至所述第二定位槽内。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SIM卡针的拉头中,所述第三侧壁的前侧的所述第三通孔的周边凹陷形成第一定位槽,所述连接件的所述压板嵌入至所述第一定位槽中。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SIM卡针的拉头中,所述定位轴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并抵接到所述顶板。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SIM卡针的拉头中,所述第四侧壁的右侧具有自边缘延伸的缺口,所述缺口使得所述SIM卡针的所述安装部的右侧部分外露。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SIM卡针的拉头中,所述SIM卡针的所述安装部呈薄片状。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SIM卡针的拉头,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拉头包括用于连接衣物或背包的绳带部和与所述绳带部连接的用于供用户拿捏的头部,所述SIM卡针可旋转地收容于所述头部;所述头部具有左右相对的第二侧壁和第一侧壁、前后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的顶壁,所述绳带部连接于所述顶壁,所述头部内具有一空腔,所述第一侧壁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壁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头部还包括设于所述空腔内的轴向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垂直的转轴;所述SIM卡针具有可旋转地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安装部和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顶针部,所述顶针部具有位于所述空腔内的第一状态和伸出于所述空腔的第二状态。由于所述拉头通常是与衣物或背包连接在一起的,这就很好的帮助用户随身携带SIM卡针,而且不用担心取卡遗失,且取用的时候也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绳带部1头部2SIM卡针3安装部34第一通孔521第二通孔522第三通孔523缺口524第一定位槽526连接件528顶板529压板5281定位轴5282圆形穿孔34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0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SIM卡针3的拉头的较佳实施例,包括用于连接衣物或背包的绳带部1和与绳带部1连接的用于供用户拿捏的头部2,头部2内收容有SIM卡针3。本实施例中,SIM卡针3可旋转地收容于头部2。绳带部1采用的是截面为圆形的细绳,绳带部1与头部2是注塑在一起的。参见图1和图2,头部2具有左右相对的第二侧壁和第一侧壁、前后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以及分别连接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的顶壁,绳带部1连接于顶壁,头部2内具有一空腔21,第一侧壁设有与空腔21连通的第一通孔521,第二侧壁设有与空腔21连通的第二通孔522,第三侧壁的中上部具有与空腔21连通的第三通孔523,第四侧壁的右侧具有自边缘延伸的缺口524,第四侧壁的中部设有与第三通孔523对应的第四通孔。第三侧壁的前侧的第三通孔523的周边凹陷形成第一定位槽526,第四侧壁的后侧的第四通孔的周边凹陷形成第二定位槽。头部2还包括连接件528和顶板529,连接件528包括压板5281和自压板5281一侧的中部凸伸出的定位轴5282。SIM卡针3具有呈薄片状的安装部34和自安装部34下端延伸出的呈针状的顶针部32,安装部34的中部具有贯通的圆形穿孔341。参见图2和图3,组合状态下,SIM卡针3容置于空腔21内,此时,顶针部32全部的容置在空腔21内,安装部34的圆形穿孔341对准第三通孔523和第四通孔,连接件528的定位轴5282自第三通孔523插入至空腔21内,并先后穿过圆形穿孔341和第四通孔,连接件528的压板5281嵌入至第一定位槽526中。另外,顶板529嵌入至第二定位槽内,定位轴5282穿过第四通孔并抵接到顶板529。如此使得SIM卡针3可转动地容置在空腔21内,而且,由于第四侧壁的右侧具有缺口524,使得SIM卡针3的安装部34的右侧部分外露,以方便用户拨动SIM卡针3。当用户需要使用SIM卡针3时,只需一手捏住头部2、一手于缺口524处向左拨动SIM卡针3的安装部34即可将SIM卡针3的顶针部32自第二通孔522转出空腔21外(参见图4),此时,用户可使用顶针部32进行SIM卡更换操作。使用完毕后,旋转SIM卡针3直到顶针部32完全的进入到空腔21内,并保证安装部34的右边缘与第三侧壁的右边缘平齐即可保证SIM卡针3被保护在头部2内,以待下一次使用。实施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拉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拉头包括用于连接衣物或背包的绳带部1和与绳带部1连接的用于供用户拿捏的头部2,头部2内收容有SIM卡针3。由于拉头通常是与衣物或背包连接在一起的,这就很好的帮助用户随身携带SIM卡针3,而且不用担心取卡遗失,且取用的时候也十分方便。2、SIM卡针3可在不与头部2分离的情况下使用,防止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完毕后SIM卡针3的丢失。3、第四侧壁的右侧具有缺口524,使得SIM卡针3的安装部34的右侧部分外露,以方便用户拨动SIM卡针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