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面料及服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1356发布日期:2019-08-27 19:41阅读:741来源:国知局
防风面料及服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风面料及服装,尤其是具有防水透气功能的防风面料及户外服装。



背景技术:

户外运动包括徒步远足、登山、攀岩、悬崖速降、野外露营、定向运动、溪流、探险等项目,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户外休闲运动中多数带有探险性,属于极限和亚极限运动,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刺激性,对于装备要求较高。通常而言,户外运动的服装分为三层:基础层、中间层和外层。基础层与皮肤直接接触,通过排出汗水调整体温,保持干燥。在夏季,基础层保持身体凉爽;在冬季,基础层防止失温,使汗水蒸发。中间层也称为隔离层,主要作用是阻隔基础层没能保留的身体热量,并防止外界冷空气进入身体。隔离层同时应具有透气性能,帮助基础层的水气通过蒸发。外层的材料要求在不影响户外服装活动性能的同时,具有防风、防雨、低克重、易打包、耐磨等性能。外层材料是户外运动服装中技术水平最高的一层面料,也被称为“功能面料”。功能面料最基本的三个要求分别为防风、防雨和透气。

防风性能主要是抵御风速较大的环境下形成“风冷效应”。风冷效应是指当冷风吹进服装,破坏了人体皮肤附近的一层暖空气层,导致热量迅速流失、体温下降,从而使人体感觉寒意的现象。通常而言,人体周围的这层暖空气层大约1~2cm厚,温度在34~35℃之间,湿度在40%~60%之间。

防风服装的关键在于阻隔气流透过织物与人体接触。一般而言,防风性能好的服装用纺织材料,在保持一定的透气性能的同时(保持由内对外的气流通道),要防止服装外部的气流通过面料形成能够破坏人体皮肤表层空气层的气流。因此,使材料内部保持一定的孔隙结构,且控制孔隙的孔径在防风面料制作中极为重要。

防水透气就是要求织物在一定水压下不被水(主要是雨水)润湿或者渗透,但人体散发的汗液、蒸气却能通过织物扩散或传导到外界,不在体表和织物之间积聚冷凝,使穿着者不觉有发闷现象。防水透气织物又被称作“可呼吸织物”,是集防水、透湿、防风性能一体的功能性织物。防水透湿织物既可以防止外界的水分进入织物内部,又可以使织物内部水分排到织物外部,从而实现织物防水功能和湿热舒适性的统一。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防水透气材料包括以下两类:1、采用织物的经纬交织间的孔隙或织物复合物的孔径介于水滴最小直径与水汽或空气的直径之间达到防水透气的目的。此类织物的透湿原理属于纱线间孔隙的自然扩散。此类织物包括超细高密织物、特高密度的棉织物等,存在防水性能差、加工困难等缺点。由于高密度织物的纱线需要经过特殊处理,因而生产成本高。2、采用微孔高聚物薄膜达到防水透气的目的。薄膜的微孔直径在0.5微米以下,介于水滴与湿气之间。薄膜中微孔产生的方式大约有以下几种实现方式:a)通过对薄膜的双向拉伸;b)在高聚物上添加填料,从而使得高聚物和填料之间形成孔隙;c)使用机械方式采用诸如激光打孔的方式,使无孔膜形成微孔。此类织物存在透湿性差、材料较硬、悬垂性差等缺点。此外,由于微孔薄膜形成工艺复杂,因而生产成本高。

CN207747520U公开了一种吸湿快干防风保暖面料,所述面料具有两个相对的面,内表面由第二纬线与经线相互交织构成松散面,外表面由经线和第一纬线交织形成紧密面,所述第一纬线和经线分别由包覆线圈缠绕包覆芯构成,所述紧密面具有亲水膜,所述松散面包括毛细通路和间隙。上述面料的生产成本较高。

CN207630645U公开了一种防风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的面料本体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的外侧的面料本体上方设有若干弹性挡片;所述的面料本体包括外侧的防水涂层,所述的防水涂层的内侧设有银离子纤维层;所述的银离子纤维层的内表面设有粘扣带粘钩,所述的银离子纤维层的内侧设有涤纶织物层,所述的涤纶织物层的外表面设有粘扣带基座,所述的涤纶织物层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二通孔。CN207630649U公开了一种防风牛仔面料,包括牛仔面料本体,所述的牛仔面料本体的外侧设有挡风面料层,所述的挡风面料层通过若干弹性连接部与牛仔面料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牛仔面料本体内侧固定设有棉麻混纺层;所述的棉麻混纺层的内侧设有若干甲壳素纤维凸起。CN207403300U公开了一种三层复合防风面料,包括基布层和面布层,在基布层和面布层之间设置有聚酯薄膜层,所述的基布层与聚酯薄膜层之间通过PU胶粘接;所述的面布层与聚酯薄膜层之间通过硅胶胶水粘接;基布层有经向纤维和纬向纤维编织而成。CN207274042U公开了一种防风保暖复合面料,包括基布,该基布由纤维制成,所述基布的上表面设置有耐磨层,该基布的下表面设置有保温层,所述耐磨层与基布之间设置有熔喷纺布层、发热记忆层和散热层,所述发热记忆层采用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编织而成,耐磨层的设计有效的对衣服表面进行保护,防止发生损坏。CN205416536U公开了一种防风透气面料,所述面料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里层、中间层和表层,所述里层上均匀分布有第一透气孔,所述中间层包括覆盖在第一透气孔上的呈半球形的上凸起,所述上凸起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与第一透气孔连通的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二透气孔的孔口面积总和小于或等于第一透气孔的孔口面积,所述表层上均匀分布有第三透气孔。上述面料的各层之间容易发生位移,且生产成本较高。

因此,需要开发成本更加低廉的防风面料及服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风面料,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风面料,其可以防止各层之间发生较大位移。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装,其生产成本更加低廉。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风面料,包括防水透气层和亲肤层;所述防水透气层为建筑用防水透气材料层或工业用防水透气材料层;所述亲肤层为松散的纤维织物或柔性网格;其中,所述亲肤层与所述防水透气层之间形成若干离散的复合点,从而将二者固定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风面料,优选地,所述防风面料由防水透气层和亲肤层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风面料,优选地,所述复合点以周期性或花纹图案状的形式排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风面料,优选地,相邻的两个复合点之间的距离为0.5~100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风面料,优选地,所述防水透气层包括纺粘无纺布层;所述亲肤层与所述纺粘无纺布层之间形成若干离散的复合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风面料,优选地,所述防水透气层还包括聚乙烯多孔膜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风面料,优选地,所述松散的纤维织物为松散的机织布,其具有经纱和纬纱,相邻的两条经纱之间的距离为0.5~10毫米,相邻的两条纬纱之间的距离为0.5~10毫米;所述经纱和纬纱的直径均为50~5000微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风面料,优选地,所述松散的纤维织物为松散的针织布,其具有线圈,所述线圈的纱线直径为50~5000微米;相邻的两个线圈之间的距离为1~10毫米。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服装,其包括上述防风面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服装,优选地,所述服装为户外服装。

本实用新型采用价格低廉的建筑用或工业用防水透气材料层,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在亲肤层与防水透气层之间形成若干离散的复合点,从而将二者固定在一起。这样可以避免二者发生较大位移,从而改善了防风效果和穿着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风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点”固定的防风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防风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防风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5A~E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点的示例性排列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1-防风面料、102-亲肤层、103-防水透气层、201-复合点;

20-闪蒸法无纺布、30-机织布、301-纬纱、302-经纱;

50-针织布、501-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防风面料包括防水透气层和亲肤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防风面料由防水透气层和亲肤层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建筑用防水透气材料层或工业用防水透气材料层与亲肤层复合形成防风面料,不仅价格低廉,且二者不容易发生位移。可以采用热压或者超声波复合等方式将二者复合,并形成若干复合点。本实用新型的防风面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冲锋衣等户外纺织品。

在本实用新型中,防水透气层和亲肤层由外向内设置,这样可以保证亲肤层与人体接触,具有良好的舒适感。防水透气层为建筑用防水透气材料层或工业用防水透气材料层。相比较价格昂贵的服用防水透气材料层,建筑用或工业用防水透气材料层的价格更低。建筑用防水透气材料层(防水透气膜)被大量应用在幕墙和钢结构等建筑结构上,用于保护保温棉,使外面的水不能进入保温棉。目前大量使用的在建筑用或工业用防水透气材料层包括:聚乙烯多孔膜/涤纶纺粘无纺布、聚乙烯多孔膜/丙纶纺粘无纺布、具有防水透气膜性能的闪蒸法无纺布等。由于建筑用或工业用防水透气材料的亲肤性较差,目前尚没有开发出具有建筑用或工业用防水透气材料层的面料或服装。本实用新型采用亲肤层与建筑用或工业用防水透气材料层牢固结合从而获得了具有良好亲肤性能的服用面料或服装。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透气层包括纺粘无纺布层;所述亲肤层与所述纺粘无纺布层之间形成若干离散的复合点。纺粘无纺布层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涤纶纺粘无纺布、丙纶纺粘无纺布或闪蒸法纺粘无纺布等;优选为涤纶纺粘无纺布、丙纶纺粘无纺布。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水透气层还可以包括聚乙烯多孔膜层。聚乙烯多孔膜层的孔径并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起到防水透气作用即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防水透气层由闪蒸法纺粘无纺布构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防水透气层由聚乙烯多孔膜层和涤纶纺粘无纺布构成,或者由聚乙烯多孔膜层和丙纶纺粘无纺布构成。这样可以改善防风效果,并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亲肤层为松散的纤维织物或柔性网格。所谓松散,表示纤维之间的距离较大,从而形成很大的孔洞或网格。亲肤层可以由本领域已知的亲肤材料形成。亲肤材料包括机织物、针织物或者柔性网格等。机织物包括且不限于平纹、斜纹、缎纹和梭织物。针织物包括但不限于纬编织物、经编织物等。柔性网格包括编织物或者其他柔性网格(如薄膜开孔材料)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松散的纤维织物可以为松散的机织布。机织布具有经纱和纬纱。相邻的两条经纱之间的距离为0.5~10毫米,优选为0.5~5毫米。相邻的两条纬纱之间的距离为0.5~10毫米,优选为2~8毫米。经纱和纬纱的直径可以均为50~5000微米,优选为100~500微米。这样可以保证良好的亲肤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松散的纤维织物可以为松散的针织布。针织布具有线圈,所述线圈的纱线直径为50~5000微米,优选为100~500微米。线圈之间的距离为1~10毫米,优选为2~5毫米。线圈之间的距离表示相邻两个线圈之间的最小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亲肤层与防水透气层之间形成若干离散的复合点,从而将二者固定在一起。所谓离散表示各个复合点之间距离较大。这样可以避免二者之间发生较大位移,保证防风效果,且不影响亲肤性。所谓复合点,表示亲肤层的纤维与防水透气层的纤维发生融合而牢固地结合在一起的部位。为了改善舒适性和防风效果,复合点以周期性或花纹图案状的形式排列。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复合点之间的距离为0.5~100毫米,优选为1~50毫米,更优选为5~25毫米。可以通过超声波复合法或者热压法将亲肤层以“点”接触的形式固定在防水透气层上。“点”固定的形式,减少了两个层之间的位移及其发生位移的可能性,从而避免二者发生滑移,增加使用舒适度。

为了避免防水透气层和亲肤层在复合工艺中产生让液体(主要为雨滴)穿过的孔洞,复合方法采用超声复合或者热压法。防水透气层和亲肤层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或者熔点类似的材料。

例如,作为防水透气层的闪蒸法无纺布使用高密度聚乙烯(HEPD)材料,其熔点在130℃附近,亲肤层可以选用聚乙烯纤维布(如凯泰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聚乙烯复合纤维布)或者具有聚乙烯涂层的纺织品。在闪蒸法无纺布中,纤维呈现缎带状,厚度在0.5~2微米。缎带结构使得材料本身紧致,纤维和纤维交错排布形成的贯穿的孔洞的直径小于0.3微米,从而能有效阻隔液体。与闪蒸法无纺布复合的亲肤层可以采用松散的机织物或者针织物。机织物或者针织物具有柔软的纱线,与皮肤接触。纱线的直径控制在50~5000微米,纱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0.5~5毫米。

对于不需要增加透气性能的防风面料,亲肤层和用防水透气层可以采取热压合的方式进行“点”固定。热压合处的亲肤层和防水透气层的部分高聚物熔融,冷却后形成不透气的热压斑点(复合点)。热压斑点可形成定向排列的热压图案。

对于需要增加透气性能的防风面料,亲肤层和防水透气层可以采取超声复合的方式进行“点”固定。超声复合处的超声模头的震动使得亲肤层和防水透气层的部分高聚物熔融形成具有微孔结构的超声复合点(复合点)。超声复合点可形成定向排列的图案。超声复合形成的孔径小于0.5微米、且又大于原始“多孔膜”或者“闪蒸法无纺布”的孔径的孔。通过控制超声波复合点的分布和复合工艺,可以调节防水透气性能。一般而言,复合点的分布较密或者超声复合工艺中的复合速度越慢、频率越高或者超声设备中超声模头和布卷距离较近时,复合点的防水性能下降、透气性能增加。

如图5所示,复合点一般近似圆点,也可以由特殊形状构成。复合点之间构成的复合图案包含且不限于三角形、长方形(含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特殊图形的复合点可以和普通复合点交相排布。复合图案的可以每个角上都有复合点,也可以部分角上有复合点。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风面料的结构示意图。防风面料101包括防水透气层103和亲肤层102。防水透气层103由建筑用防水透气材料层闪蒸法无纺布形成。如图2所示,防水透气层103与亲肤层102之间形成若干个周期性排列的复合点201,从而将二者固定地结合在一起,避免二者发生位移。

如图3所示,亲肤层由机织布30形成。机织布30包括相互交错的经纱302和纬纱301,二者的直径均为100微米,相邻的两条经纱302之间的距离为5毫米;相邻的两条纬纱301之间的距离为8毫米。通过热熔法将经纱302和纬纱301的一些交接处与闪蒸法无纺布20形成周期性排列的复合点201。

实施例2

将闪蒸法无纺布替换为由聚乙烯多孔膜和涤纶纺粘无纺布形成的建筑用防水透气材料层,涤纶纺粘无纺布与亲肤层之间形成若干个周期性排列的复合点,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将闪蒸法无纺布替换为由聚乙烯多孔膜和丙纶纺粘无纺布形成的建筑用防水透气材料层,丙纶纺粘无纺布与亲肤层之间形成若干个周期性排列的复合点,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亲肤层102由针织布50形成。针织布50包括若干个线圈501,线圈501的纱线直径为200微米,相邻的两个线圈之间的距离为2毫米。通过超声波复合法将线圈501与防水透气层103形成周期性排列的复合点201。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将闪蒸法无纺布替换为由聚乙烯多孔膜和涤纶纺粘无纺布形成的建筑用防水透气材料层,涤纶纺粘无纺布与亲肤层之间形成若干个周期性排列的复合点,其余与实施例4相同。

实施例6

将闪蒸法无纺布替换为由聚乙烯多孔膜和丙纶纺粘无纺布形成的建筑用防水透气材料层,丙纶纺粘无纺布与亲肤层之间形成若干个周期性排列的复合点,其余与实施例4相同。

实施例7

一种户外运动服装,由包括实施例1的防水面料的材料制成。

实施例8

一种户外运动服装,由包括实施例6的防水面料的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