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讲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7085发布日期:2019-10-12 23:54阅读:1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讲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通信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讲安全帽。



背景技术:

对讲机的英文名称是two way radio,它是一种双向移动通信工具,有的可以在不需要任何网络支持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话,没有话费产生,如传统对讲机等,也有的通过sim卡进行通信的,如公网对讲机等,对讲机适用于相对固定且频繁通话的场合。而安全帽是用来保护头顶而戴的钢制或类似原料制的浅圆顶帽子,防止冲击物伤害头部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建筑工地、电力施工、井下、隧道工程等均需要佩戴安全帽。而为了便于使用,市场上有将二者相互结合的对讲安全帽,如申请号为201611144923.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帽,包括本体、照明装置和对讲装置,照明装置和对讲装置均设置在本体上。由于发明中的安全帽具有照明装置和对讲装置,可实现夜间工作中解放双手,能够满足夜间工作照明条件的需求,并能够实现多人同时对讲,同时通话,便于为施工和抢修现场争取更多的时间,为抢修人员的安全提供有效保障。但是现有的对讲安全帽往往只是将二者简单的结合,整体性不好,如大多数对讲安全帽的对讲设备通过捆绑等方式安装或者直接挂设于安全帽侧面等,穿戴不便,不便于使用,对讲设备防水防尘效果差,容易造成设备故障;其次,重量配置不合理,影响佩戴舒适性;再者,缺乏针对安全帽使用环境较差的相应设计,特别是针对PTT按键这一对讲设备频繁使用的按键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种对讲安全帽,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讲安全帽,包括帽体以及对讲设备,对讲设备装配于帽体,对讲设备为用于无线通信的对讲设备。上述对讲设备的PTT按键为电容式感应触摸按键, PTT按键设于上述帽体前侧中部, PTT按键的感应面朝向帽体外设置。

进一步地:

上述帽体设有两道加强凸棱,加强凸棱设于帽体内沿中部,加强凸棱首端邻近帽体的帽檐设置,加强凸棱尾端延伸至帽体后沿设置。两道上述加强凸棱并列设置,两道加强凸棱之间形成一个容置槽,容置槽用于容置线路,容置槽由密封条密封设置。

上述PTT按键装配于上述容置槽底部。

上述帽体设有复数道加强折痕,加强折痕设于帽体顶面四周。上述加强折痕呈月牙状设置,复数条加强折痕的月牙状开口分别朝向帽体前后以及两侧设置。

上述PTT按键设于上述加强折痕的月牙状开口中部,该PTT按键所处的加强折痕为月牙状开口朝向上述帽体前方的加强折痕。

一种对讲安全帽还包括麦克风、喇叭以及电源,麦克风设于上述帽体的帽檐底面,喇叭、电源以及上述对讲设备设于上述帽体后部。

上述帽体后部一个呈长方体结构的容置体,容置体与帽体一体成型设置,容置体呈底面敞口结构设置。上述对讲设备、上述喇叭以及上述电源装配于上述容置体内。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由于对讲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按压PTT按键,并且对讲安全帽的使用环境大多比较恶劣,对讲安全帽的使用者大多也需要佩戴手套等,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容式感应触摸按键结构的PTT按键,大大方便了对讲安全帽的使用者的使用过程,并且由于PTT按键装配于帽体内,不会受对讲安全帽外部的使用环境,如尘土、雨水等影响,使用者不直接触碰,也减少使用者手上的尘土等污染、损坏PTT按键的可能,并且易于对对讲安全帽进行清洗养护。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强折痕的结构,特别是PTT按键设于朝向帽体前方的加强折痕的月牙状开口内的结构,可以更好的对PTT按键进行定位,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折痕方便快捷地确定PTT按键,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对讲安全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对讲安全帽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对讲安全帽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对讲安全帽沿图2中A-A方向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局部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一种对讲安全帽,包括帽体1、帽衬、对讲设备、麦克风3、喇叭、照明光源5、电源以及RFID标签7,对讲设备为用于无线通信的对讲设备,帽衬装配于帽体1内,帽衬通过上述帽体1内的帽衬插座10与帽体1连接。上述帽体1设有加强凸棱11、加强折痕12、容置体13、导水槽14以及预留插槽15,加强凸棱11设有两道,加强凸棱11设于帽体1内沿中部,加强凸棱11首端邻近帽体1的帽檐设置,加强凸棱11尾端延伸至帽体1后沿设置;加强折痕12设于帽体1顶面四周;容置体13设于帽体1后部,容置体13呈底面敞口的长方体结构;加强凸棱11、加强折痕12与容置体13均与帽体1一体成型设置;导水槽14由帽体1底沿朝向帽体1外弯曲形成,预留插槽15可以设置多个,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帽体1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的方式进行示意,预留插槽15设于导水槽14上方并沿帽体1侧壁方向贯穿导水槽14设置。加强凸棱11可以增强安全帽顶面的结构强度,加强折痕12通过在安全帽形成一定的弯折结构,也可以增强安全帽整体的结构强度,而底面敞口的容置体13,雨水、污水、尘土等不容易进入,防水防尘效果更好。导水槽14的设置,利于将安全帽顶面淋到的水导流,不会由帽体1两侧滴落,并且配合预留插槽15,可以再安全帽需要增加其他设备的时候有拓展的安装位置,便于拓展安全帽的功能。

参考图1、图2,上述照明光源5、上述麦克风3以及上述RFID标签7设于帽檐,照明光源5为设有灯珠51的灯座结构,照明光源5帽檐顶面前端,照明光源5可以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为安全帽使用者提供照明,而设于帽檐顶面前端的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光源。麦克风3与RFID标签7设于帽檐底面,麦克风3设于帽檐与帽体1邻接一侧,麦克风3所处位置便于安全帽使用者的说话声音的采集,麦克风3与RFID标签7设于帽檐底面的结构可以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RFID标签7可以用来作为考勤、安全帽使用者工作位置定位等。RFID标签7可以采用直接设于帽檐内,也可以采用将RFID标签7封装成一个纽扣状,该RFID标签7与帽檐底面的安装孔通过螺纹、卡接等方式连接。如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将RFID标签7封装成纽扣状,并与帽檐底面螺纹连接,RFID标签7底面有便于拆装的一字型凹槽71。将RFID标签7封装成纽扣状可以便于RFID标签7的更换,如不同的使用者可以将自己的RFID标签7装入安全帽内即可实现RFID标签7与对讲安全帽的结合,并且不需要安全帽的状态下,也可以拆出RFID标签7单独携带,更加方便。

参考图2、图3、图4、图5,两道上述加强凸棱11并列设置,两道加强凸棱11之间形成一个容置槽111,上述照明光源5的电源线路、上述麦克风3电源以及信号线路以及上述RFID标签7的电源线路(如果RFID标签7为有电源的RFID标签7)通过该容置槽111延伸至上述帽体1后部。上述容置槽111由密封条112密封设置,加强凸棱11相对的侧壁均设有安装卡槽113,密封条112两侧侧沿嵌设于该安装卡槽113内。容置槽111的设置可以收纳线路,方便布线以及装配,密封条112可以采用柔性密封条112,可以固定容置槽111内线路并能够维持容置槽111内整洁,防止线路腐蚀、损坏等。上述容置体13的底面敞口内设有容置腔以及电源插槽,容置腔与电源插槽并列设置。上述电源为电池电源6,该电池电源6插设于上述电源插槽内。上述喇叭与上述对讲设备装配于上述容置腔内,对讲设备天线21沿竖直方向延伸地凸出上述容置体13顶面设置。上述容置腔附设有喇叭通孔4以及一个盖板20,盖板20锁固于容置体13底面敞口处,喇叭通孔4贯穿帽体1侧壁地延伸至帽体1内设置,喇叭安装于喇叭通孔4处,且其发声面朝向喇叭通孔4设置。该结构可便于喇叭声音传至安全帽内。

参考图1、图2、图3,上述对讲设备的使用按键与显示屏21以及上述照明电源的开关设于上述容置体13背离上述帽体1一侧的侧壁以及上述盖板20内。该对讲设备的PTT按键22为电容式感应触摸按键,该PTT按键22设于帽体1前侧中部,该PTT按键22装配于上述容置槽111底部,PTT按键22的感应面朝向帽体1外设置。上述加强折痕12呈月牙状设置,复数条加强折痕12月牙状开口分别朝向帽体1前后以及两侧设置。该PTT按键22设于朝向帽体1前方的加强折痕12的月牙状开口内,并且PTT按键22设于该月牙状开口中部。由于对讲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按压PTT按键22,并且对讲安全帽的使用环境大多比较恶劣,对讲安全帽的使用者大多也需要佩戴手套等,该电容式感应触摸按键结构的PTT按键22,大大方便了对讲安全帽的使用者的使用过程,并且由于PTT按键22装配于帽体1内,不会受对讲安全帽外部的使用环境,如尘土、雨水等影响,使用者不直接触碰,也减少使用者手上的尘土等污染、损坏PTT按键22的可能,并且易于对对讲安全帽进行清洗养护。而该加强折痕12的结构,特别是PTT按键22设于朝向帽体1前方的加强折痕12的月牙状开口内的结构,可以更好的对PTT按键22进行定位,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折痕12方便快捷地确定PTT按键22,便于使用。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