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梭织仿针织空气层运动服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6818发布日期:2019-08-16 21:38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梭织仿针织空气层运动服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梭织仿针织空气层运动服装。



背景技术:

针织空气层面料受到广大设计师及消费者喜爱,不仅给服装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力,也在实用性方面得到了肯定。针织空气层面料自身的特性优势打破了厚重型面料的局限性,例如良好的塑型性、耐磨性、免熨烫、易缝合等,同时面料更加柔软、舒适、亲肤性较好。这些优势使它迅速在服装界流行,并对时尚流行趋势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但是针织面料也有其局限性,虽然针织空气层面料的挺括性、保型性、保暖性及防风性与普通针织面料相比具有相当程度的提高,但是与梭织面料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针织空气层面料是在双面针织大圆机(多功能双面机和提花双面机)上进行编织,采用单面编织和双面编织相结合,在针盘织针、针筒织针分别进行单面编织,在形成的夹层中衬入不参加(或部分织针参加)编织的纬纱,然后再由双面编织成缝。两个表面层的间隔距离即织物的厚度,可以在编制时通过调整圆纬机针盘与针筒的垂直距离(筒口距)来改变。中间衬入纬纱的高度以及针盘和针筒之间的距离是影响空气层面料厚度的主要参数。纬编间隔织物由两个表面层和中间的间隔纱连接构成,间隔纱线通常采用抗弯曲以及刚度较高的涤纶或锦纶单丝,将两个表面层撑起隔开,形成一定厚度以至于可以储存较多静止空气的中间层。

目前市场上提高针织空气层面料的挺括性与防风性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使用更加硬挺的纱线进行织造,但织造成的空气层面料手感较硬,柔软性较差,亲肤性较差。

二是提高针织物的密度,但是提高针织物密度增加了织物的重量,同时织造难度增加,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所织造出的空气层面料性价比较低。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易,挺括性、保型性、防风性以及保暖性均较佳的梭织仿针织空气层运动服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梭织仿针织空气层运动服装,包括由面料拼接而成的服装本体,所述面料包括底层和复合在底层上的面层,所述面层由经纱和纬纱以梭织方式交织而成,经纱和纬纱均为包芯纱,包芯纱为40D/34F的锦纶FDY纱包覆40D的氨纶,所述底层由50D/72F的涤纶DTY纱以针织方式交织而成,所述底层靠近所述面层的一面为刷毛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经纱的经密为120根/英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纬纱的纬密为100根/英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面层的克重为105g/m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底层的克重为230g/m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面层与所述底层通过贴合方式复合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面层与所述底层通过缝合方式复合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装本体为上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装本体为裤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经纱与所述纬纱以平纹组织交织。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面层复合在底层的刷毛面上,面层与底层之间为刷毛层,蓬松度高,里面充满空气,非常保暖,得到的梭织仿空气面料层的保暖性与相同克重的空气层面料相媲美,但是挺括性与防风性比针织空气层面料相比有大幅度的提高;面层采用含有氨纶的弹性面料,底层针织物由于织物结构的因素带有弹性,将两种有弹性的面料进行复合,得到的复合织物手感更好,与市面上普通不带弹的梭织面料与针织面料复合相比,面料手感有大幅度提升,面料的舒适性,亲肤性优势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面层的组织图;

图中:

10-服装本体 10-面层

11-纬纱 12-经纱

20-底层 21-刷毛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3,一种梭织仿针织空气层运动服装,包括由面料拼接而成的服装本体,具体可以将多块面料通过缝接的方式制成服装本体。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面料包括底层20和复合在底层20上的面层10,所述面层10由经纱12和纬纱11以梭织方式交织而成,经纱12和纬纱11均为包芯纱,包芯纱为40D/34F的锦纶FDY纱包覆40D的氨纶,所述底层20由50D/72F的涤纶DTY纱以针织方式交织而成,所述底层20靠近所述面层10的一面为刷毛面21。其中,FDY为全拉伸丝,DTY为拉伸变形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经纱12的经密为120根/英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纬纱11的纬密为100根/英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面层10的克重为105g/m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底层20的克重为230g/m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面层10与所述底层20通过贴合方式复合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面层10与所述底层20通过缝合方式复合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装本体为上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装本体为裤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经纱12与所述纬纱11以平纹组织交织。

本实用新型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制造:

步骤1、坯布织造:面层10使用梭织设备对锦纶FDY 40D/34F+40D氨纶包芯纱进行织造,底层20使用针织设备对涤纶DTY 50D/72F进行织造同时进行刷毛处理,形成刷毛面21,刷毛工序为纺织领域中的公知技术。

步骤2、退浆精炼:去除纱线在织造前上的浆料及在纺丝过程中沾上的油剂;

步骤3、染色定型及复合:用酸性染料对面层锦纶织物进行染色定型,用分散染料对底层涤纶织物进行染色定型,将定型后的织物进行复合;

步骤4、制版:依据设计款式图,制版排唛,打印纸样;

步骤5、裁剪:根据纸样剪裁面料,获取成衣裁片;

步骤6、车缝整烫:将准备好的成衣裁片,搭配相关辅料,进行缝制、整烫。

本实用新型使用梭织面料与针织面料复合不仅达到针织空气层面料的保暖效果,同时挺括性与防风性比针织空气层面料相比有大幅度的提高;将两种有弹性的面料进行复合,得到的复合织物手感更好,面料的舒适性,亲肤性优势明显。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