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语音识别系统的盲人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4619发布日期:2019-09-20 21:00阅读:10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语音识别系统的盲人手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手环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语音识别系统的盲人手环。



背景技术:

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通过这款手环,用户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部分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平板、ipod touch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

智能手环作为目前备受用户关注的科技产品,其拥有的强大功能正悄无声息地渗透和改变人们的生活。其内置的电池可以坚持10天,振动马达非常实用,简约的设计风格也可以起到饰品的装饰作用。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手环都是戴在手腕上,然后进行机器设置,设置完之后,表体内部的监测元件通过底壳表面的监测端对人体进行监测,但是现有的内部没有设置语音识别系统,且没有报警器和超声波测距电路,盲人就不能够使用手环,使得手环的适用人群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语音识别系统的盲人手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盲人无法使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语音识别系统的盲人手环,包括表体和连接端,所述表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上环带,所述上环带的表面外侧设置有固定圈,且上环带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圈,所述上环带的右端转动连接有控制环,所述控制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表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下环带,所述下环带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圈也位于下环带的右端外侧。

优选的,所述表体包括外壳、调试屏、报警按钮、音响口、急救按钮、外出按钮和语音按钮,所述外壳的表面设置有调试屏,且外壳的右侧面设置有报警按钮,所述报警按钮的下方设置有音响口,所述音响口的下方设置有急救按钮,所述调试屏的下方设置有外出按钮,所述外出按钮的右侧设置有语音按钮。

优选的,所述表体的背面包括底壳、电话卡槽、充电口和监测端,所述底壳的表面设置有电话卡槽,所述电话卡槽的下方设置有监测端,所述监测端的右侧设置有充电口。

优选的,所述连接端共设置有四个,两个所述连接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表体的顶部两侧,且两个所述连接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表体的底部两侧,所述上环带位于顶部两个连接端的中间,所述下环带位于底部两个连接端的中间。

优选的,所述上环带的左端内部设置有转轴,且上环带通过左端内部的转轴与表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下环带的左端内部设置有转轴,且下环带通过左端内部的转轴与表体的底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音响口和急救按钮都位于外壳的右侧,且音响口位于报警按钮和急救按钮之间,所述外出按钮和语音按钮都位于外壳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充电口位于电话卡槽和监测端的右侧,且充电口的内部设置有磁石。

优选的,所述表体的内部设置有语音识别系统、超声波测距电路、光敏报警器、语音录放电路和电源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语音识别系统的盲人手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盲人手环在表体的内部设置了语音识别系统、超声波测距电路、光敏报警器、语音录放电路和电源电路,当盲人用户外出时,按动外出按钮后,超声波测距电路就会检测出人体里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同时GPS定位系统也会跟着工作,从而将路线从语音播报系统传出,进而帮助盲人用户导航,当按动语音按钮后,语音识别系统会开始工作,只需对着手环说出指令,手环就会将想了解的信息播报出来,方便盲人用户的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语音识别系统的盲人手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表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表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中:1、表体;11、外壳;12、调试屏;13、报警按钮;14、音响口;15、急救按钮;16、外出按钮;17、语音按钮;101、底壳;102、电话卡槽;103、充电口;104、监测端;2、连接端;3、上环带;4、固定圈;5、固定柱;6、控制环;7、下环带;8、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语音识别系统的盲人手环,包括表体1和连接端2,表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端2,连接端2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上环带3,上环带3的表面外侧设置有固定圈4,且上环带3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圈4,上环带3的右端转动连接有控制环6,控制环6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柱5,表体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下环带7,下环带7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孔8,固定圈4也位于下环带7的右端外侧。

进一步,表体1包括外壳11、调试屏12、报警按钮13、音响口14、急救按钮15、外出按钮16和语音按钮17,外壳11的表面设置有调试屏12,且外壳11的右侧面设置有报警按钮13,报警按钮13的下方设置有音响口14,音响口14能够收集使用者的声音和播报信息,从而给使用者更好的体验,音响口14的下方设置有急救按钮15,调试屏12的下方设置有外出按钮16,外出按钮16的右侧设置有语音按钮17。

进一步,表体1的背面包括底壳101、电话卡槽102、充电口103和监测端104,底壳101的表面设置有电话卡槽102,电话卡槽102能够将电话卡插入,使得手环具有通话的功能,电话卡槽102的下方设置有监测端104,监测端104能够对使用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监测端104的右侧设置有充电口103。

进一步,连接端2共设置有四个,两个连接端2分别固定连接在表体1的顶部两侧,且两个连接端2分别固定连接在表体1的底部两侧,上环带3位于顶部两个连接端2的中间,下环带7位于底部两个连接端2的中间,上环带3和下环带7通过两侧的连接端2连接更稳定,且便于更换。

进一步,上环带3的左端内部设置有转轴,且上环带3通过左端内部的转轴与表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下环带7的左端内部设置有转轴,且下环带7通过左端内部的转轴与表体1的底部转动连接,就能够通过转轴转动上环带3好下环带7,从而调整环带的松紧。

进一步,音响口14和急救按钮15都位于外壳11的右侧,且音响口14位于报警按钮13和急救按钮15之间,外出按钮16和语音按钮17都位于外壳11的表面,这些按钮的表面都设置有盲文,便于盲人用户进行使用。

进一步,充电口103位于电话卡槽102和监测端104的右侧,且充电口103的内部设置有磁石,只需要将充电器的充电头靠近充电口103,充电头就会被吸住,从而进行充电。

进一步,表体1的内部设置有语音识别系统、超声波测距电路、光敏报警器、语音录放电路和电源电路,这些系统和电路使用起来方便,能够给予用户极大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首先将表体1放置到手腕上,使得底壳101表面的监测端104与手腕皮肤接触,之后通过转轴转动下环带7,使得下环带7从上环带3右端的控制环6内穿出,之后再转动固定柱5,使得固定柱5从下环带7表面的固定孔8中穿过,最后将下环带7的右端穿过固定圈4,手环就被固定在手腕上,如感到过于松或紧,就将固定柱5穿过不同位置的固定孔8,就能够调整手环的松紧,之后监测端104就能够对人体健康进行监测,先将监测出的数据传输给处理器,处理器再将数据进行收集转化,传输给语音录放电路,最后由音响口14将人体的脉搏、血压等数据播报出来,方便于盲人用户的使用,当用户需要出门时,只需按动外出按钮16,手环开启导盲模式,当用户手伸向前方,手环通过超声波判断前方路面,并通过光敏报警器提醒用户,当用户按动语音按钮17时,手环开启语音识别模式,用户通过语音向手环提示,手环自动识别读出用户想要的信息,该模式可帮助用户随时随地掌握时间和自身身体状况等信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