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毛蜡涂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8964发布日期:2019-08-31 01:03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脱毛蜡涂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毛蜡涂敷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简单且安全地将蜡熔化和涂敷的脱毛蜡涂敷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出于皮肤美容或手术等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的脱毛术。作为最近流行的脱毛术,被大众广泛利用的有:利用蜡,去除长在胳膊、腋窝或腿上的毛或者长在鼻子下方的胡须的蜡脱毛法(waxing)。

目前销售的蜡脱毛产品可大致分为脱毛蜡纸(wax strip)、脱毛硬蜡(hard wax)和脱毛蜜蜡(sugar wax)。首先,脱毛蜡纸是在无纺布上涂布松脂酸酯(rosinate)而成的,所以可以通过将其粘接到处理部位后再除去的方式使用起来很方便,但存在如下问题:脱毛性能差,有时在皮肤上留下残留物,而且这种残留物不易用水清除。

与上述不同,脱毛硬蜡在常温下处于固化状态,所以通过如下方式使用:利用所谓温热装置(warmer)的加热器来进行熔化后,再用刮刀(spatula)涂敷在处理部位。然而,在采用这种方式的情况下,必须在脱毛硬蜡熔化后确认是否温度适当后才能使用,而且在熔化的脱毛硬蜡的粘度较低,所以也不方便用刮刀进行涂敷,并在涂敷时也难以调节厚度。另外,不同脱毛硬蜡的物理性质和特性各不相同,考虑到这一点,必须使用以仅适合每种脱毛硬蜡的方式设计的温热装置,所以变得不方便。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有时会使用通用温热装置,但由于与每种脱毛硬蜡的相容性不匹配,所以还存在难以适当地熔化脱毛硬蜡以适合涂敷在皮肤上的问题。另外,存在如下困难:这种现有技术中的温热装置,如果从其尺寸和所销售的脱毛硬蜡的容量等方面考虑,难以用作家庭护理产品。

与脱毛硬蜡同样,脱毛蜜蜡也在常温下处于固化状态,因此通过如下方式使用:利用如微波炉这样的加热器来使其熔化后,使用刮刀涂敷在处理部位上。因此,在使用时总是需要使用加热器来熔化脱毛蜜蜡,此时存在如下问题:加热时间根据脱毛蜜蜡的种类而异,而且也难以控制脱毛蜜蜡温度。尤其是,频繁发生在涂敷蜡的过程中由于高温而导致皮肤受损的问题。另外,在涂敷脱毛蜜蜡后,为了进行脱毛还另外需要如无纺布这样的涂敷物件。

另一方面,就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脱毛蜡而言,由于需要对整个蜡包(wax package)进行加热熔化,脱毛需要很长的等待时间,由此还存在能量效率变低的问题。此外,在用蜡脱毛的过程中需要添加蜡时,必须对新的蜡进行加热熔化,因此再次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而且脱毛过程的连续性也被破坏。还有,由于卫生原因,使用已熔化的蜡后剩下的蜡也难以储存或重复使用。

因此,需要提供用于解决以上问题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且安全地将蜡熔化和涂敷的脱毛蜡涂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并不仅限于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相信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下面记载的内容,能够明确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脱毛蜡涂敷装置。所述装置可包括:壳体,从其一端部收容蜡;加热部,对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所述蜡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加热熔化;排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部,用于将已熔化的所述蜡排出至外部;以及引导部,与所述壳体或所述排出部相结合,用于将被排出的所述蜡涂敷在皮肤上。

优选地,所述排出部由导热材料形成;所述排出部包括:形成有使已熔化的所述蜡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的排出路径的主体,以及能够装卸地与所述加热部相结合的第一结合部。

另外,优选地,所述排出路径在所述另一端其内径变大,由此使经过所述排出部的已熔化的所述蜡的排出角度增大。

另外,优选地,所述排出部还包括与所述引导部相结合的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二结合部是所述主体的至少一部分向外侧突出或向内侧凹陷而形成的,用于与所述引导部相配合。

另外,优选地,所述引导部能够旋转地结合于所述排出部或所述壳体。

另外,优选地,所述引导部的至少一部分由能够弯曲的热阻物质形成。

另外,优选地,所述引导部包括:连接部,包围所述排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并结合于所述排出部或所述壳体;涂敷部,从所述连接部的上端向前方突出而形成,用于将被排出的所述蜡涂敷在皮肤上,由此使被排出的所述蜡的皮肤涂敷区域增加;以及保护部,从所述连接部的下端向前方突出而形成,用于在涂敷被排出的所述蜡时对所述皮肤进行支撑及保护。

另外,优选地,在所述保护部的底面形成有与所述皮肤接触的倾斜面或弯曲面。

另外,优选地,被排出的所述蜡经由所述保护部的上表面移动,由此使被排出的所述蜡的所述皮肤涂敷区域增大。

另外,优选地,在所述保护部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上沿着排出方向形成有弯曲面,由此使被排出的所述蜡向外侧扩散的同时移动。

另外,优选地,所述涂敷部和所述保护部以能够相互独立弯曲的方式形成。

另外,优选地,所述引导部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形成。

另外,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用于使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所述蜡向所述另一端部侧移动,由此排出已熔化的所述蜡。

另外,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具有相互连通的所述一端部和所述另一端部;把持部,从所述壳体主体向下侧延伸而形成。

另外,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引导所述蜡的插入及移动的引导管;所述引导管包括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所述一端部侧的第一引导管、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的所述另一端部侧位于与所述加热部相邻的位置的第二引导管。

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二引导管中的至少一部分由热阻物质形成,以使位于所述第二引导管的内侧的所述蜡中的至少一部分保持固态。

另外,优选地,通过位于所述第二引导管内的固态的所述蜡,防止被所述加热部熔化的蜡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安全且简单地加热脱毛蜡棒并将熔融状态的脱毛蜡棒涂敷在皮肤上。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仅通过将脱毛蜡棒插入脱毛蜡涂敷装置端部内的操作来简单装填待熔化的脱毛蜡棒,由此能够实现脱毛的便利性和连续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脱毛蜡棒和包围该脱毛蜡棒的加热部,快速加热熔化脱毛蜡棒,由此能够减少蜡熔化所需要的等待时间,并能够改善能量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壳体形成为笔型或枪型,在把持脱毛蜡涂敷装置的状态下能够简单地对操作部进行操作。尤其是,通过控制操作部,能够只熔化及排出所需要量的蜡来使用,由此能够消除如现有技术那样需将整个蜡包熔化的不便性及低效率性,并能够解决残留产品的保管和稳定性降低的问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另外使用如刮刀这样的涂敷工具,而利用排出部及/或引导部,能够使已熔化的脱毛蜡棒的排出范围增大,能够实施均匀的涂敷。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并不将已熔化的脱毛蜡棒直接涂敷在皮肤上,而经由引导部进行涂敷,因此保护皮肤免受热损伤,还能够在将脱毛蜡涂敷装置支撑于皮肤的状态下涂敷蜡。尤其是,通过调节引导部的涂敷部及/或保护部的形状(尤其是,突出程度),能够控制已熔化的脱毛蜡棒的温度、延展性、凝固时间等。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将引导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进行结合,因此通过调节引导部的旋转位置,在不旋转整个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将蜡涂敷在身体的各种部位。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就加热部的加热而言,考虑温度稳定性、使用者的实际使用模式等,采用多种温度变化模式,因此能够改善使用的便利性和能量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引用的附图,提供如下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脱毛蜡涂敷装置。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脱毛蜡涂敷装置的剖视图。

图3A、图3B及图3C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脱毛蜡涂敷装置的排出部。

图4A及图4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脱毛蜡涂敷装置的引导部。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的脱毛蜡涂敷装置。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的脱毛蜡涂敷装置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的脱毛蜡涂敷装置的使用例。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100’:脱毛蜡涂敷装置 110,110’:壳体

112:第一端部 114:第二端部

116:第一引导管 118:第二引导管

120:脱毛蜡棒 130:加热部

140,140’:操作部 150,150’:排出部

152,152’:主体 154:第一结合部

156:第二结合部 160:引导部

162:连接部 164:涂敷部

166:保护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各附图中的各构成要素标注附图标记时,同一构成要素即使出现在不同的附图中,也尽可能标注了同一附图标记。而且,在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说明中,如果判断对相关的公知结构或者功能的具体说明会妨碍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则省略了其详细说明。此外,下面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并不仅限定于此或者受到以下各实施例的限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实施变形以用多种方式来实施。

在说明书全文中所描述的某一部分和其他部分“连接”,不仅包括“直接连接”的情况,而且还包括在两者之间经由其他构件连接的“间接连接”的情况。说明书全文中所描述的某一部分“包括”某一构成要素,除非有特别的相反说明,意味着可以包括其他构成要素,并不排除包括其他构成要素。另外,在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成要素的说明中,会使用第一、第二、A、B、(a)、(b)等描述,但使用这些描述的目的仅在于将相应的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区别开,而不可视为对相应构成要素的本质或者顺序的限定。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脱毛蜡涂敷装置,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脱毛蜡涂敷装置的剖视图,图3A、图3B及图3C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脱毛蜡涂敷装置的排出部,图4A及图4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脱毛蜡涂敷装置的引导部。

参照图1至图4A及图4B,脱毛蜡涂敷装置100可包括壳体110、加热部130、操作部140、排出部150以及引导部160。

壳体110能够在其内部及外部收容脱毛蜡涂敷装置100的各种结构。壳体110可具备能够相互连通的第一端部112和第二端部114,脱毛蜡棒120经由第一端部112插入后,在壳体110的内部得以熔化后通过第二端部114排出。

在此,在壳体110的内部可形成有引导管116、118,引导管116、118用于连接第一端部112和第二端部114,并用于引导脱毛蜡棒120的插入和移动。引导管116、118用于在壳体110内稳定地支撑脱毛蜡棒120,可具有与脱毛蜡棒120的外径相对应的内径,如图所示,可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引导管116和第二引导管118。第一引导管116位于壳体110的第一端部112侧,能够控制脱毛蜡棒120的插入方向和姿势。另外,第二引导管118位于壳体110的第二端部114侧尤其是与加热部130相邻的位置,能够使插入壳体110内部的脱毛蜡棒120朝向加热部130和排出部150。

在此,第二引导管118的至少一部分(尤其是,第一引导管116侧)由导热性较低的热阻物质形成,因此即使通过加热部130进行加热,插入第二引导管118的脱毛蜡棒120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保持固态。由此,能够防止加热部130和排出部150内的已熔化的脱毛蜡棒120经由第二引导管118流进壳体110内部,并且能够使脱毛蜡棒120不会从引导管116、118脱离而继续被引导管116、118支撑。

另外,并不是脱毛蜡棒120的整体被加热部130熔化,而仅使移动至加热部130侧的一部分脱毛蜡棒120得以熔化。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与将全部的蜡或者相当量的蜡都熔化来使用的现有技术不同,在本实用新型中仅使所需要量的蜡熔化并用于脱毛,由此能够避免所熔化的脱毛蜡棒120剩余的情况。

以上仅仅是示例,引导管的数量和形状、材质均可采用多种形式。例如,第一引导管116和第二引导管118可形成为一体,可从壳体110的第一端部112侧向第二端部114侧延伸。

另外,如图所示,脱毛蜡涂敷装置100可形成为枪型(gun-type)。也就是说,壳体110可包括:壳体主体,具有相互可连通的第一端部112和第二端部114;以及把持部,从壳体主体的下端向下侧延伸形成。把持部用于给使用者提供把持脱毛蜡涂敷装置100的空间,为了便于使用,可在把持部形成操作部140,以便在把持的同时进行操作。

根据不同实施例,壳体110的至少一部分可采用容易把持的形状、材质。例如,壳体110的表面的一部分区域上可涂覆热阻物质,因此在使用者把持壳体110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由于热而客户体验下降。

脱毛蜡棒(或者蜡)120可呈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多种形状,例如圆柱棒等,并可经由壳体110的第一端部112插入,然后以被加热部130熔化的状态从第二端部114排出。脱毛蜡棒120从第二端部114排出后涂敷在使用者的皮肤上,用于使用者脱毛。

仅通过将脱毛蜡棒120插入壳体110的第一端部112内的操作,能够简单地装填待熔化的脱毛蜡棒120。因此,即使在使用脱毛蜡涂敷装置100的过程中需要追加脱毛蜡棒120时,也能仅通过补充插入脱毛蜡棒120的操作来连续地熔化脱毛蜡棒120并进行脱毛。

脱毛蜡棒120例如可包括植物蜡、动物蜡、石油蜡、矿物蜡、天然树脂、聚合物树脂、香料、色素、油、表面活性剂、多元醇等,但并不仅限于此,根据不同实施例可使用多种蜡成分。

加热部130可以加热熔化壳体110内的脱毛蜡棒120。为此,加热部130可位于壳体110的第二端部114侧。因此,加热部130可以加热熔化插入壳体110内的脱毛蜡棒120中位于第二端部114侧的脱毛蜡棒120。尤其是,加热部130包围脱毛蜡棒120的至少一部分而成,能够快速加热脱毛蜡棒120。但是,这仅仅是示例,也可以使得以能够与加热部130热传导的方式连接的排出部150及/或引导管118包围脱毛蜡棒120的至少一部分而成。固态脱毛蜡棒120通过加热部130熔化而变为液态,能够将其简单涂敷在使用者的皮肤上。

加热部130能够产生适合于使熔化脱毛蜡棒120熔化的温度的热量,但这种温度会根据脱毛蜡棒120的种类而不同。因此,加热部130根据使用者的输入或设定,可以将脱毛蜡棒120加热至适当温度,为此可具备温度传感器,但并不仅限于此。

另外,根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加热部130可以采用各种温度变化模式。一实施例中,加热部130可以按规定时间间隔周期性地进行加热。这是为了防止因持续的加热而内部温度上升过高,而且还考虑到在使用蜡来进行实际脱毛操作时发生时间间隔。另外,例如,还可以以如下方式控制加热部130:在装置100运行初期,以相对高温的方式进行加热,经过规定时间或者达到规定温度后,再以相对低温的方式进行加热。

操作部140能够使壳体110内的脱毛蜡棒120(尤其是,脱毛蜡棒120中的固态部分)向第二端部114移动,从而能够排出已熔化的脱毛蜡棒120。具体而言,操作部140的一部分露出在壳体110的外部以便由使用者施加压力,在被施加压力时,能够使脱毛蜡棒120向前方(即,第二端部114侧)移动。

操作部140的转动范围或者移动范围,会与使用者施加于操作部140的外力(或施加压力)成正比地变化,并且脱毛蜡棒120的移动基于此得以调节。也就是说,使用者能够通过控制操作部140来精细地控制脱毛蜡棒120的移动以及与此相应的熔化及排出量(也就是说,蜡的涂敷量)。

操作部140形成在壳体110的把持部侧,以便使用者能够在把持的同时简单控制操作部140。在此,在壳体110的表面中与操作部140相邻的区域上涂覆有热阻物质,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操作部140被手动驱动的情况,但这只是示例,根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操作部140可以由马达来驱动,而且其形状和设置位置也可以不同。

排出部150设置在壳体110的第二端部114侧,能够使已熔化的脱毛蜡棒120得以排出。排出部150的至少一部分由导热材料形成,而且与壳体110内部的加热部130相结合,由此能够使由加热部130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排出部150。因此,被加热部130熔化的蜡经由排出部150排出的过程中不会因冷却而固化,能够保持熔融状态。

具体而言,参照图3A及图3B,排出部150可包括:主体152,形成有用于使已熔化的脱毛蜡棒120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的排出路径;第一结合部154,形成在主体152的一端,并与加热部130相结合;以及第二结合部156,形成在主体152的另一端,并能够装卸地与引导部160相结合。

在此,第一结合部154可以通过螺纹结合与加热部130相结合,但并不仅限于此,可以采用用于实现与加热部130的结合的多种结构。另外,排出部150可以利用第一结合部154来简单结合于装置100或简单地从装置100分离。因此,可以准备排出路径的直径互不相同的多个排出部150,供使用者选择并替换这些排出口150。

第二结合部156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主体152向外侧突出或者向内侧凹陷而形成,由此能够与引导部160进行配合。另外,第二结合部156也可以具有圆形截面,从而能够使引导部160可旋转地结合于排出部150。由此,使用者在不进行将壳体110整体旋转的操作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简单地仅使旋转引导部160来调整引导部160的涂敷部164和保护部166的位置,由此能够使蜡的涂敷变得更简单。例如,使用者通过只旋转引导部160而不旋转整个壳体110,能够一个人独立地在不同的身体部位上使用脱毛蜡涂敷装置100。这仅仅是示例,根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可以采用多种结合方式和形状。

根据不同实施例,如图3C所示,在排出部150’的主体152’中,排出路径可以形成为在另一端其直径变宽。由此,能够进一步使已熔化的脱毛蜡棒120通过排出部150’排出时的排出角度增大,并能够进一步使皮肤的涂敷区域增加。

另外,根据不同实施例,也可以在排出部150不形成第二结合部156。根据此方案,引导部160可以直接与壳体110相结合而不是与排出部150的第二结合部156。在此,壳体110,与排出部150的第二结合部156相同地,可形成有从第二端部114侧向外侧突出或者向内侧凹陷而成的结合部,由此能够与引导部160可旋转地配合,但是并不仅限于此。

引导部160包围排出部150的至少一部分且设置在排出部150的前端,从而能够在将排出的脱毛蜡棒120涂敷在皮肤上的同时,防止排出部150与皮肤接触,由此能够防止因热引起的皮肤损伤。为此,引导部16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能够弯曲的热阻物质(例如,硅树脂,橡胶(特别是硅橡胶等),PTFA(Polytetrafluoroalkane:聚四氟乙烯烷烃)、PFA(Perfluoroalkoxy:全氟烷氧基)、FEP(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等含氟树脂或聚酰亚胺(PI)材料,聚醚醚酮(PEEK)材料,PES(Polyether sulfone:聚醚砜),PAR(Polyarylate:聚芳酯),PSU(Poly sulfon:聚砜),LCP(Liquid crystal polymer:液晶聚合物),mPPO(modified Polyphenylene oxide:改性聚苯醚),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PBT/PET(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M(Polyoxymethylene:聚甲醛),PA(Polyamide:聚酰胺),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U(polyurethane:聚亚安酯))等形成。也就是说,引导部160的至少一部分在受到外力时能够弯曲,从而能够适应各种皮肤曲线进行有效的涂敷。另外,为了防止排出部150的热量传递至皮肤,可以由热阻物质形成引导部160。

具体而言,引导部160可以包括:连接部162,以覆盖排出部150的露出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包围排出部150并与排出部150相结合;涂敷部164,从连接部162的上端向前方突出,用于将排出的脱毛蜡棒120涂敷在皮肤上;以及保护部166,从连接部162的下端向前方突出,用于在涂敷脱毛蜡棒120时对皮肤进行支撑及/或保护。

保护部166的底面形成有与皮肤接触的倾斜面或弯曲面,由此能够将引导部160支撑在皮肤上,因此能够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并能够改善与皮肤接触时的客户体验。另外,可以使从排出部150排出的脱毛蜡棒120在涂敷于皮肤之前经由保护部166的上表面移动。其目的在于,在排出和涂敷之间设定规定的时间间隔,由此防止皮肤受到被加热的脱毛蜡棒120损伤,同时,脱毛蜡棒120在经过保护部166的上表面的移动过程中向外侧扩散,从而能够使涂敷范围进一步增大。

在被排出的脱毛蜡棒120临时涂敷于皮肤的状态下,涂敷部164擦拭该脱毛蜡棒120或涂敷有脱毛蜡棒120的皮肤,由此能够将脱毛蜡棒120进一步均匀地涂敷在更宽的皮肤区域。尤其是,由于涂敷部164能够弯曲,因此使这种涂敷变得更加自然和平滑。

涂敷部164和保护部166可形成为能够分别独立弯曲。也就是说,并不是涂敷部164和保护部166形成为一体而其中一结构的弯曲会影响另一结构的弯曲,而是涂敷部164和保护部166可以分别独立形成而互不干涉。因此,能够防止发生如下情况:例如,在保护部166接触皮肤时保护部166发生弯曲,使得涂敷部164也发生弯曲,从而难以进行精细的操作。

为此,如图所示,涂敷部164和保护部166可以相互分开设置在连接部162的不同区域上,互不接触或连接。但是,这仅仅是示例,涂敷部164和保护部166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相互连接,但是尽管采用这种相连接的结构,只要一结构的弯曲对另一结构的弯曲不产生实质性影响,也应该理解为以可分别独立弯曲的方式形成。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脱毛蜡棒120一边与引导部160的涂敷部164及保护部166接触一边被涂敷在皮肤上,所以通过调节涂敷部164及/或保护部166向前方突出的程度,能够控制已熔化的脱毛蜡棒120的温度、延展性、凝固时间等。为此,可以准备至少一个具有多种规格的引导部160,供使用者选择并简单进行替换。

另外,引导部160的至少一部分(尤其是,涂敷部164)可由透明材质或半透明材质形成。由此,使用者能够一边确认从排出部150排出的蜡借助引导部160涂敷的状态或信息,一边使用脱毛蜡涂敷装置100。但并不仅限于此,根据不同实施例,也可以由不透明的材质形成引导部160。

在图1至图4A及图4B中,涂敷部164和保护部166形成为相互独立的结构,但这只是示例,根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涂敷部164和保护部166可形成为一体。同样,虽然示出了加热部130和排出部150形成为相互独立的结构的情况,但根据不同实施例,也可以形成为一体。

另外,虽然未图示在图1至图4A及图4B中,但根据不同实施例,为了增加脱毛蜡棒120的涂敷范围,可以在保护部166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上沿着排出方向形成弯曲面。所述弯曲面用于使从排出部150排出的脱毛蜡棒120向外侧扩散的同时向前方移动,例如,弯曲面在保护部166的上表面具有沿着脱毛蜡棒120的排出方向连续的脊部,其弯曲程度可以越到前方(也就是说,越远离排出部150)越小。也就是说,弯曲面呈沿着脱毛蜡棒120的排出方向延伸的山脉的形状,越远离排出部150越平坦。另外,例如,弯曲面可以仅形成在保护部166的上表面中与排出部150相邻的区域上。

另外,虽然未图示在图1至图4A及图4B中,但脱毛蜡涂敷装置100可以还包括用于提供加热部130运转所需的电力的电源部。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的脱毛蜡涂敷装置,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的脱毛蜡涂敷装置的剖视图。

对图1至图4A及图4B中示出的脱毛蜡涂敷装置100的说明,同样适用于在图5和图6中示出的脱毛蜡涂敷装置100’中,以下仅对两者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脱毛蜡涂敷装置100’可形成为笔型(pen-type)。在此,壳体110’可以起到供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壳体110’上,可合并形成有壳体主体和把持部。另外,操作部140’设置在壳体110’的第一端部112和第二端部114之间,能够在把持壳体110’时进行操作。

在图5和图6中所示出的脱毛蜡涂敷装置100’仅是示例,根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也可以采用多种形状和类型。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的脱毛蜡涂敷装置的使用例。

如图所示,使用脱毛蜡涂敷装置,可以简单地熔化蜡,并将其涂敷在皮肤上。由于脱毛蜡涂敷装置形成为笔型,因此能够在把持状态下简单地对操作部施加压力来将已熔化的蜡涂敷在皮肤上。

在排出已熔化的蜡时,脱毛蜡涂敷装置的排出部和引导部能够使涂敷角度(范围)增大,从而能够简单地将大量的蜡涂敷在大面积的皮肤上。

另外,可以在借助保护部将脱毛蜡涂敷装置支撑于皮肤的状态下进行涂敷操作,因此能够降低使用者在涂敷作业时的疲劳程度,在此,由于保护部采用热阻物质,因此能够防止皮肤因加热部及/或排出部产生的热而受到损伤的情况。另外,通过涂敷部,能够使排出的蜡更宽且更均匀地涂敷在皮肤上。

在涂敷的蜡固化后,在去除蜡的同时能去除皮肤上的毛。在此,未涂敷于皮肤上的残留蜡可能会留在引导部并固化,但可以通过弯曲引导部来容易去除残留蜡,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便利性。

如上所述,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公开了最佳实施例。在这里使用的特定术语,仅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含义或者限制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只要是具有本领域通常知识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就应该理解:在此基础上能够进行多种变形,并可以存在与此等同的其他实施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真正的技术保护范围,必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书的技术思想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