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登山羽绒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0565发布日期:2019-08-13 20:36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登山羽绒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登山服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登山羽绒服。



背景技术:

作为高山攀登必不可少的保暖装备,羽绒服的防护作用尤为显现。从八千米极高海拔的空气稀薄地带,到寒冬凛冽雪漫山野的冰封极寒之境,抵御寒冷、防止失温,羽绒服在该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有的登山用羽绒服主要还是以大容量填充和使用高蓬松度羽绒作为发展方向。但是填充量过大会使衣服的厚度和重量上升,不但行动不便,还会加剧登山人员的体力消耗。使用高蓬松度羽绒不但会使价格急剧上升,而且蓬松度800-900以上的羽绒保温效果上升已经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效果更好的登山羽绒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登山羽绒服,包括上衣,所述上衣内依次设置有隔离层、羽绒层和反射层;

所述隔离层包括与上衣内表面贴合的上支撑层、均布在上支撑层上的支撑单元和贴合在支撑单元上的下支撑层;

所述羽绒层包括顺序设在下支撑层上的羽绒单元;

所述反射层包括设在羽绒单元上的内衬层和均布在内衬层上的反射单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单元间隔粘贴在上支撑层上;

所述下支撑层粘贴在支撑单元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登山羽绒服结构形式,包括隔离层、羽绒层和反射层。其中隔离层能够形成一道空气隔层,阻挡外界冷空气;羽绒层负责保温和隔绝热量交换;反射层能够将人体散发出的热量反射回人体,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通过上述三层设计,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羽绒单元包括分装包和填充在分装包内的羽绒;

所述分装包顺序粘贴在下支撑层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羽绒分装在分装包内后再粘贴到下支撑层13上,各分装包之间相对独立,可以进行批量化生产,生产成本更低。分装包相当于在羽绒上增加了外增加了一道防护,能够进一步提高防钻绒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羽绒单元的数量为两层以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实际的市场需求和定制要求生产不同厚度的羽绒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层所述分装包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层羽绒会将第一层羽绒之间的缝隙堵塞,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射单元包括反射片、粘贴在反射片上表面上的反射层和设在反射片底面上的支撑腿;

所述支撑腿的另一端固定在内衬层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射片可以将人体产生的热量重新反射人体上,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腿设在反射片底面的边缘上;

所述支撑腿围绕反射片的中心圆形阵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射片与内衬层之间形成了一道空气隔层,内衬层与使用者不直接接触,形成第二道空气隔层,能够起到提升保温效果的作用。使用者在登山过程中身体会出汗,当其透过衣服进入到内衬层时,因为有空气隔层的存在,汗液会快速挥发,使用体验更加良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层设计,避免了传统登山服增大充绒量使重量增加和使用高蓬松度羽绒导致价格昂贵的问题,使用隔离层、羽绒层和反射层组合使用来提升保温效果,兼顾了保温性能和价格。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羽绒模块,可以进行批量化的生产,在多种产品中使用,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定制需求快速生产,能够起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速度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在内衬层内特别增加了反射层,可以将人体产生的热量反射到人体上,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保温效果更好。反射单元同时还可以在人体与内衬层形成一个空气隔层,即可以提高保温效果,还能够加快汗液的挥发,提高穿着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羽绒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上支撑层;12、支撑单元;13、下支撑层;14、内衬层;21、分装包;22、羽绒;31、反射片;32、反射层;33、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登山羽绒服,包括左前幅、右前幅、袖子、领子和后背等必要的部分。

参照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包括位于最外侧的上支撑层11,该层为面料层;粘贴在面料层上的支撑单元12,支撑单元12可以顺序粘贴在上支撑层11上,也可以采用喷胶设备将其均匀的喷在上支撑层11上;下支撑层13粘贴在上支撑层11上。这样,在上支撑层11和下支撑层13之间,就会形成一层空气隔层。

下支撑层13的内侧面上为顺序固定在其上的分装包21,分装包21一共有两层,两层分装包21交错固定,这样,第二层分装包21就能够遮挡住第一层分装包21之间的拼接缝隙,保温效果更好。

最里侧为贴合在分装包21上的内衬层14,内衬层14上均匀设置了反射单元。反射单元由塑料制作的反射片31,粘贴在反射片31上表面的反射层32和固定在反射片31下表面上的支撑腿33组成,支撑腿33固定在内衬层14上,反射层32的材料为铝箔膜。支撑腿33的材质为塑料,受到压力时变形,不受力时恢复原状。反射层32能够反射人体产生的热量,降低热量损耗,支撑腿33能在人体和内衬层14之间形成第二道空气隔层,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

参照图4,分装包21有内胆布缝制而成,里面填充有羽绒22。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上支撑层11和下支撑层13之间通过支撑单元12,形成第一道空气隔层;两层由里面填充有羽绒22的分装包21组成的羽绒单元,隔绝热量交换;支撑腿33在人体与内衬层14之间形成第二道空气隔层;同时反射层32将人体产生的热量反射回人体。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有效提升羽绒服的保温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