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0720发布日期:2019-08-13 20:3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套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新型手套。



背景技术:

人们生活或者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表面光滑的杆件物体,需要带着手套用食指和拇指去拿捏,由于杆件物体表面光滑,摩擦系数非常小,容易打滑人们不容易捏住它,就容易掉在地上,砸变形或者弄脏。针对此情况,本实用新型设计新型手套来拿捏杆件物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戴在手上,用食指和拇指容易拿捏住表面光滑的杆件物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手套,包括有外层本体,所述外层本体包括有手心面和手背面,所述手心面对应食指指肚的位置设有第一防滑部,所述手心面对应拇指指肚的位置设有第二防滑部。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手套上对应食指、拇指指肚的位置设置防滑部,这样在相同的拿捏力度下,可以增大手套与光滑杆件物体之间的摩擦力,这样相对于没有防滑部的手套来说更容易拿捏住光滑杆件物体,就更不容易掉地上,极大程度上杜绝了掉地上砸变形或者弄脏的情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防滑部和第二防滑部分别为均匀分布的若干橡胶凸点。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橡胶凸点增加了摩擦系数,在相同拿捏力度下,可以增大摩擦力。且凸点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出来。如果手套是橡胶制成的,可以与橡胶手套一体成型,生产非常方便;如果手套是尼龙材质制成的,也只需要凸点与一片橡胶一体注塑成型,然后把这片橡胶粘接在手套对应拇指和食指指肚的对应位置上即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防滑部为第一电磁铁,所述手背面对应手背的位置连接有安装盒,安装盒内安装有电池和控制电路板,安装盒远离手背面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控制按键,所述第一控制按键、第一电磁铁和电池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有些杆件物体为铁或镍或钴制成的,此时把第二防滑部设置为第一电磁铁,这样第二防滑部就可以吸引上述杆件物体,这样使得人们更容易拿住杆件物体。如果第二防滑部采用吸铁石,由于吸铁石一直有吸引力,使得第二防滑部不易与杆件物体分离,又会带来分离的麻烦;而本实用新型第二防滑部采用电磁铁,按压一下第一控制按键,电磁铁通电,电磁铁可以吸引杆件物体,再按压一下第一控制按键,电磁铁断电,就不再吸引杆件物体,如此可以控制电磁铁吸引力的有无,既方便了拿捏杆件物体,有方便手套与杆件物体分离。因此第二防滑部采用电磁铁比采用吸铁石更合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所述第一防滑部为薄铁片,薄铁片外端设有点状凸起。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有些杆件物体不会被磁体吸引,这时候第一电磁铁就失去了作用,为了能把第一电磁铁利用其来,把第一防滑部设置为了薄铁片,第一电磁铁通电后就会吸引薄铁片,这样就增大了拿捏杆件物体的力度,且薄铁片外端设有点状凸起,摩擦系数大,进一步确保了更好地拿捏住杆件物体。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第一导线,所述外层本体内设有内层本体,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控制电路板通过第一导线连接,第一导线处于外层本体和内层本体之间。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如果第一导线裸露在手套外,容易被弄断、弄脏,且容易短路;如果第一导线处于手套与手之间,会导致阻碍手穿戴手套。因此本实用新型把第一导线设在外层本体和内层本体之间,这样就解决了上述问题,方便人使用本手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手心面对应手心的位置设有第二电磁铁,安装盒远离手背面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控制按键,第二电磁铁和第二控制按键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如果杆件物体能被磁体吸引,直径有比较大的时候,此时需要整个手把其握住,这时候按压第二控制按键,第二电磁铁通电,第二电磁铁就可以吸引杆件物体,使得人们更容易拿住杆件物体,杆件物体不易滑落。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电磁铁和控制电路板通过第二导线连接,第二导线处于外层本体和内层本体之间。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如果第二导线裸露在手套外,容易被弄断、弄脏,且容易短路;如果第二导线处于手套与手之间,会导致阻碍手穿戴手套。因此本实用新型把第二导线设在外层本体和内层本体之间,这样就解决了上述问题,方便人使用本手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有益效果为以下方面:通过橡胶凸点增大摩擦系数、第一电磁铁吸引杆件物体、第一电磁铁吸引薄铁片增加拿捏力度或者第二电磁铁吸引杆件物体等方式来实现更容易拿住杆件物体,使得杆件物体不易滑落到地上,更好地杜绝掉在地上而砸变形或弄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手心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手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4为个电子元件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层本体;11、手心面;111、第一防滑部;112、第二防滑部;113、第二电磁铁;12、手背面;121、安装盒;1211、第一控制按键;1212、第二控制按键;2、内层本体;21、第一导线;22、第二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一种新型手套,包括有外层本体1,所述外层本体1包括有手心面11和手背面12,所述手心面11对应食指指肚的位置设有第一防滑部111,所述手心面11对应拇指指肚的位置设有第二防滑部112。

手套上对应食指、拇指指肚的位置设置分别设置第一防滑部111、第二防滑部112,所述第一防滑部111和第二防滑部112分别为均匀分布的若干橡胶凸点。橡胶凸点增加了摩擦系数,这样在相同的拿捏力度下,可以增大手套与光滑杆件物体之间的摩擦力,这样相对于没有防滑部的手套来说更容易拿捏住光滑杆件物体,就更不容易掉地上,极大程度上杜绝了掉地上砸变形或者弄脏的情况。如果手套是橡胶制成的,可以与橡胶手套一体成型,生产非常方便;如果手套是尼龙材质制成的,也只需要凸点与一片橡胶一体注塑成型,然后把这片橡胶粘接在手套对应拇指和食指指肚的对应位置上即可。

实施例2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第二防滑部112为第一电磁铁,所述手背面12对应手背的位置连接有安装盒121,安装盒121与手背面12粘接。安装盒121内安装有电池和控制电路板,安装盒121远离手背面1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控制按键1211,所述第一控制按键1211、第一电磁铁和电池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有些杆件物体为铁或镍或钴制成的,此时把第二防滑部112设置为第一电磁铁,这样第二防滑部112就可以吸引上述杆件物体,这样使得人们更容易拿住杆件物体。如果第二防滑部112采用吸铁石,由于吸铁石一直有吸引力,使得第二防滑部112不易与杆件物体分离,又会带来分离的麻烦;而本实用新型第二防滑部112采用电磁铁,按压一下第一控制按键1211,电磁铁通电,电磁铁可以吸引杆件物体,再按压一下第一控制按键1211,电磁铁断电,就不再吸引杆件物体,如此可以控制电磁铁吸引力的有无,既方便了拿捏杆件物体,有方便手套与杆件物体分离。因此第二防滑部112采用电磁铁比采用吸铁石更合适。

所述第一防滑部111为薄铁片,薄铁片与手心面11粘接,薄铁片外端设有点状凸起。有些杆件物体不会被磁体吸引,这时候第一电磁铁就失去了作用,为了能把第一电磁铁利用起来,把第一防滑部111设置为了薄铁片,第一电磁铁通电后就会吸引薄铁片,这样就增大了拿捏杆件物体的力度,且薄铁片外端设有点状凸起,摩擦系数大,进一步确保了更好地拿捏住杆件物体。

还包括有第一导线21,所述外层本体1内设有内层本体2,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控制电路板通过第一导线21连接,第一导线21处于外层本体1和内层本体2之间。如果第一导线21裸露在手套外,容易被弄断、弄脏,且容易短路;如果第一导线21处于手套与手之间,会导致阻碍手穿戴手套。因此本实用新型把第一导线21设在外层本体1和内层本体2之间,这样就解决了上述问题,方便人使用本手套。

所述手心面11对应手心的位置粘接第二电磁铁113,安装盒121远离手背面12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控制按键1212,第二电磁铁113和第二控制按键1212分别与控制电路板通过电连接。如果杆件物体能被磁体吸引,直径有比较大的时候,此时需要整个手把其握住,这时候按压第二控制按键1212,第二电磁铁113通电,第二电磁铁113就可以吸引杆件物体,使得人们更容易拿住杆件物体,杆件物体不易滑落。

还包括有第二导线22,第二导线22连接第二电磁铁113和控制电路板,第二导线22处于外层本体1和内层本体2之间。如果第二导线22裸露在手套外,容易被弄断、弄脏,且容易短路;如果第二导线22处于手套与手之间,会导致阻碍手穿戴手套。因此本实用新型把第二导线22设在外层本体1和内层本体2之间,这样就解决了上述问题,方便人使用本手套。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