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8466发布日期:2019-11-12 21:40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拉链,属于拉链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拉链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它不仅能应用于衣物,而且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它能代替各种繁琐的结构,通过简单的构造即可将物品锁扣起来,深深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拉链头作为其中的部件,也被人们所熟知,它不仅能作为一种锁合部件,又能起到装饰作用。现有的拉链头一般包括有拉链头本体和其上设有的拉片,而拉链拉片均为实心结构,因此,拉链拉片存在用料较多的缺陷,并且设置的拉链设计复杂,使得整体的安装变成繁琐的问题,不利于大批量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拉链拉片均为实心结构,因此,拉链拉片存在用料较多的缺陷,并且设置的拉链设计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用料省的拉链。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拉链,包括两条布带以及拉链头,两条所述布带上分别连接有前码、后码,所述前码与所述后码经所述拉链头活动连接用于闭合或分开两条布带,所述拉链头上套设有拉片,所述拉片内部空心,所述拉链头的两侧连接有卡紧片,所述卡紧片的内侧壁上粘接有防滑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侧所述卡紧片与所述拉链头经粘接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侧所述卡紧片压紧所述前码和所述后码的一侧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码与所述后码均呈U形,所述前码的前端端口位置设有齿槽,所述后码的前端端口位置设有齿块,所述齿块与所述齿槽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码以及所述后码分别与所述布带通过车缝线缝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条所述布带的两端分别设有防止所述拉链头从所述前码和所述后码上脱落的上止具和下止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层的表面设有若干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片呈环形,且拉片的外部套设有方便拉动所述拉片的拉环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2.通过把拉链拉片设置成的环形,相比实心的拉链拉片节省了更多的用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3.通过设置的凸起可以增加拉链头和前码以及后码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在拉动拉链头之后,可以有效防止拉链头下滑,起到很好的锁位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拉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拉链的拉链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布带;2、拉链头;3、前码;4、后码;5、拉片;6、卡紧片;7、凸起;8、齿槽;9、齿块;10、上止具;11、下止具;12、拉环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一种拉链,包括两条布带1以及拉链头2,两条布带1上分别连接有前码3、后码4,并且前码3与后码4均呈U形,前码3的前端端口位置设置有齿槽8,后码4的前端端口位置设置有齿块9,通过齿块9与齿槽8活动连接可以紧密的配合在一起,并且前码3和后码4均是采用永嘉县大昌金属材料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前码丝和后码丝经加工定型制成,同时前码3以及后码4分别与布带1通过车缝线缝合连接,车缝线在前码3以及后码4上与布带1相接触的位置来回缝合有双条,可以有效增加固定强度,并且两条布带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止拉链头2从前码3和后码4上脱落的上止具10和下止具11,当拉链头2需要往上拉合或往下拉开时,通过上止具10以及下止具11的设置可以很好的防止前码3或后码4脱离布带1,起到很好的限制位置的作用,并且前码3以及后码4与拉链头2的连接可以方便的实现闭合或分开两条布带1,在拉链头2上套设有拉片5,拉片5的内部空心,并且拉片5呈环形,在拉片5的外部套设有方便拉动拉片5的拉环套12,设置拉环套12可以方便使用者拉动,另外设置的拉片5相比实心的拉链拉片节省了更多的用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拉链头2的两侧连接有卡紧片6,两侧卡紧片6与拉链头2经粘接一体成型,两侧卡紧片6压紧前码3和后码4的一侧平行设置,可以防止在拉链头2内部的前码3和后码4偏离位置拉合不起来,同时卡紧片6的内侧壁上粘接有防滑层,防滑层的表面设有若干凸起7,通过设置的凸起7增加拉链头2和前码3以及后码4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在拉动拉链头2之后,可以有效防止拉链头2下滑,起到很好的锁位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