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填充流体囊腔的可调节足部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77940发布日期:2019-11-08 21:51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包括填充流体囊腔的可调节足部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以下各项的优先权:(a)标题为“包括填充流体囊腔的可调节足部支撑系统”且于2017年2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463,859;和(b)标题为“包括填充流体囊腔的可调节足部支撑系统”且于2017年2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463,892。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463,859和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463,892中的每一者通过引用以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中。

本发明涉及鞋类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领域中的足部支撑系统。更确切地说,本发明的方面关于例如用于鞋类物品的足部支撑系统,其包括用于改变足部支撑部分的硬度或坚度的系统和/或用于使流体在足部支撑系统、足部接收装置、和/或鞋类物品的不同部分之间选择性地移动的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运动鞋类物品包括两个主要元件:鞋帮和鞋底结构。鞋帮可为足部提供覆盖物,所述覆盖物相对于鞋底结构牢固地接收且定位足部。另外,鞋帮可具有保护足部且提供通气由此使足部凉爽且除汗的构造。鞋底结构可固定到鞋帮的下表面,且通常位于足部与任何接触表面之间。除了减弱地面反作用力和吸收能量之外,鞋底结构可提供牵引力且控制可能有害的足部运动,例如过度内旋。

鞋帮在鞋的内部形成空隙以用于接收足部。该空隙具有足部的大体形状,且在踝部开口处提供进入该空隙的通路。因此,鞋帮在足部的足背和脚趾区域上沿着足部的内侧和外侧且围绕足部的足跟区域延伸。系带系统通常结合到鞋帮中以允许穿用者选择性地改变踝部开口的大小且准许穿用者修改鞋帮的某些尺寸,特别是围长,以适应具有不同比例的足部。另外,鞋帮可包括鞋舌,所述鞋舌在系带系统下方延伸以增强鞋的舒适度(例如调节由系带施加到足部的压力),且鞋帮还可包括足跟稳定器以限制或控制足跟的移动。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鞋类”意味着用于足部的任何类型的服装,且此术语包括但不限于:所有类型的鞋子、靴子、运动鞋、凉鞋、丁字拖、人字拖、无跟鞋、平底拖鞋、拖鞋、运动专用鞋(例如高尔夫球鞋、网球鞋、棒球鞋、足球或橄榄球鞋、滑雪靴、篮球鞋、多功能运动鞋等)和其它。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足部接收装置”意味着使用者将他或她的足部的至少某一部分置于其中的任何装置。除了所有类型的“鞋类”之外,足部接收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在滑雪、越野滑雪、水上滑雪、滑雪板等中固定足部的捆绑物和其它装置;用于在用于与自行车、健身设备等一起使用的踏板中固定足部的捆绑物、夹子或其它装置;用于在玩视频游戏或其它游戏期间接收足部的捆绑物、夹子或其它装置等。“足部接收装置”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足部覆盖构件”(例如,类似于鞋类鞋帮组件),其有助于使足部相对于其它组件或结构定位;和一个或多个“足部支撑构件”(例如,类似于鞋类鞋底结构组件),其支撑使用者足部的足底表面的至少一些部分。“足部支撑构件”可包括用于和/或充当鞋类物品的中底和/或外底的组件(或在非鞋类型足部接收装置中提供对应功能的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内容提供用于以简化形式介绍有关本发明的一些总体概念,所述概念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内容并不意图确定本发明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

本发明的方面涉及例如下文描述和/或要求保护类型和/或附图中所说明类型的足部支撑系统、鞋类物品、和/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此类足部支撑系统、鞋类物品、和/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可包括下文描述和/或要求保护的实例和/或附图中所说明的实例的结构、部件、特征、和/或属性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结构、部件、特征、属性、和/或组合。

虽然根据足部支撑系统描述了本发明的方面,但是本发明的附加方面涉及鞋类物品、制造此类足部支撑系统和/或鞋类物品和方法、和/或使用此类足部支撑系统和/或鞋类物品的方法。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前述概述以及本发明的以下详细描述,其中类似附图标记是指其中出现所述附图标记的所有各种视图中的相同或相似元件。

图1a到图1h(2)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和方面的足部支撑结构、其组件、和/或鞋类物品的多种特征;

图2a到图2f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外实例和方面的足部支撑结构、其组件、和/或鞋类物品的多种特征;

图3a到图3f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例和方面的流体输送和/或流体压力改变的多种特征;

图4a到图4c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例和方面的流体输送和/或流体压力改变的多种特征;且

图5a和图5b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例和方面的另一实例鞋类物品的多种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对根据本发明的鞋类结构和组件的不同实例的描述中,参考形成本发明一部分的附图,且其中通过图示的方式示出在其中可实践本发明的不同实例结构和环境。应理解,可利用其它结构和环境,且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对具体描述的结构和方法进行结构和功能修改。

i.本发明的方面的总体描述

如上文所指出,本发明的方面涉及例如下文描述和/或要求保护类型和/或附图中所说明类型的足部支撑系统、鞋类物品、和/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此类足部支撑系统、鞋类物品、和/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可包括下文描述和/或要求保护的实例和/或附图中所说明的实例的结构、部件、特征和/或属性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结构、部件、特征、属性和/或组合。

作为一些更具体的实例,本发明的方面至少涉及以下编号项目中所描述的主题:

项目1.一种不透流体的足部支撑系统,其包括:

足部支撑囊,所述足部支撑囊用于支撑穿着者足部的至少一部分;

泵;

第一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一流体输送管线在足部支撑囊与泵之间延伸;

第一阀,所述第一阀允许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足部支撑囊到泵进行流体传送,但不允许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足部支撑囊进行流体传送;

流体储器;

第二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二流体输送管线在泵与流体储器之间延伸;

第二阀,所述第二阀允许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流体储器进行流体传送,但不允许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流体储器到泵进行流体传送;

备用储器;

第三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三流体输送管线在备用储器与泵、流体储器或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的至少一者之间延伸;

第一流体流动控制结构,所述第一流体流动控制结构用于使第三流体输送管线在以下各项之间改变:(a)打开条件,其中流体在备用储器与泵、流体储器或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的至少一者之间输送;和(b)关闭条件,其中流体不在备用储器与泵、流体储器或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的任一者之间输送;

第四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四流体输送管线在流体储器与足部支撑囊之间延伸;和

第二流体流动控制结构,所述第二流体流动控制结构用于使第四流体输送管线在以下各项之间改变:(a)打开条件,其中流体在流体储器与足部支撑囊之间输送;和(b)关闭条件,其中流体不在流体储器与足部支撑囊之间输送。

项目2.一种不透流体的足部支撑系统,其包括:

足部支撑囊,所述足部支撑囊用于支撑穿着者足部的至少一部分;

泵;

第一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一流体输送管线在足部支撑囊与泵之间延伸;

流体储器;

第二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二流体输送管线在泵与流体储器之间延伸;

备用储器;

第三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三流体输送管线在备用储器与泵、流体储器或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的至少一者之间延伸;

第四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四流体输送管线在流体储器与足部支撑囊之间延伸;和

流体压力调节系统,所述流体压力调节系统用于使流体在足部支撑囊与流体储器之间移动,且用于使足部支撑囊中的流体压力在第一压力条件、相比第一压力条件处于更低压力的第二压力条件、以及相比第二压力条件处于更低压力的第三压力条件之间改变。

项目3.根据项目2所述的不透流体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在第一压力条件下,流体压力调节系统被构造和布置成:(a)使第三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打开条件下以允许泵与备用储器之间的流体输送,或使第三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关闭条件下以防止备用储器与泵、流体储器或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的每一个之间的流体输送;和(b)使第四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打开条件下以允许流体储器与足部支撑囊之间的流体输送。

项目4.根据项目3所述的不透流体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在第一压力条件下达到稳态之后,足部支撑囊、流体储器和备用储器中的流体压力基本相同。

项目5.根据项目2所述的不透流体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在第二压力条件下,流体压力调节系统被构造和布置成:(a)使第三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打开条件下以允许泵与备用储器之间的流体输送;(b)使第四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关闭条件下以防止流体储器与足部支撑囊之间的流体输送;(c)允许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足部支撑囊到泵进行流体输送,但防止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足部支撑囊进行流体输送;和(d)允许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流体储器进行流体输送,但防止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流体储器到泵进行流体输送。

项目6.根据项目5所述的不透流体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在第二压力条件下达到稳态之后,流体储器中的流体压力大于足部支撑囊中的流体压力。

项目7.根据项目2所述的不透流体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在第三压力条件下,流体压力调节系统被构造和布置成:(a)使第三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关闭条件下以防止备用储器与泵、流体储器或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的每一者之间的流体输送;(b)使第四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关闭条件下以防止流体储器与足部支撑囊之间的流体输送;(c)允许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足部支撑囊到泵进行流体输送,但防止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足部支撑囊进行流体输送;和(d)允许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流体储器进行流体输送,但防止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流体储器到泵进行流体输送。

项目8.根据项目7所述的不透流体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在第三压力条件下达到稳态之后,流体储器中的流体压力大于备用储器中的流体压力,且备用储器中的流体压力大于足部支撑囊中的流体压力。

项目9.根据项目2所述的不透流体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

在第一压力条件下,流体压力调节系统被构造和布置成:(a)使第三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打开条件下以允许泵与备用储器之间的流体输送;和(b)使第四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打开条件下以允许流体储器与足部支撑囊之间的流体输送;

在第二压力条件下,流体压力调节系统被构造和布置成:(a)使第三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打开条件下以允许泵与备用储器之间的流体输送;(b)使第四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关闭条件下以防止流体储器与足部支撑囊之间的流体输送;(c)允许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足部支撑囊到泵进行流体输送,但防止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足部支撑囊进行流体输送;和(d)允许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流体储器进行流体输送,但防止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流体储器到泵进行流体输送;且

在第三压力条件下,流体压力调节系统被构造和布置成:(a)使第三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关闭条件下以防止备用储器与泵、流体储器或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的每一者之间的流体输送;(b)使第四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关闭条件下以防止流体储器与足部支撑囊之间的流体输送;(c)允许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足部支撑囊到泵进行流体输送,但防止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足部支撑囊进行流体输送;和(d)允许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流体储器进行流体输送,但防止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流体储器到泵进行流体输送。

项目10.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不透流体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备用储器包括囊,所述囊具有比用于支撑穿着者足部的至少一部分的足部支撑囊更小的容积。

项目11.一种不透流体的足部支撑系统,其包括:

足部支撑囊,所述足部支撑囊用于支撑穿着者足部的至少一部分,其中足部支撑囊限定第一流体储存容积;

泵,所述泵被构造成限定最大流体泵送容积,其中最大流体泵送容积构成可由泵在泵的单个冲程循环中移动的最大流体容积;

第一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一流体输送管线在足部支撑囊与泵之间延伸,其中第一流体输送管线限定第二流体储存容积;

第一阀,所述第一阀允许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足部支撑囊到泵进行流体传送,但不允许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足部支撑囊进行流体传送;

流体储器,所述流体储器限定第三流体储存容积;

第二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二流体输送管线在泵与流体储器之间延伸,其中第二流体输送管线限定第四流体储存容积;

第二阀,所述第二阀允许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流体储器进行流体传送,但不允许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流体储器到泵进行流体传送;和

气态流体,所述气态流体容纳在第一流体储存容积、第二流体储存容积、第三流体储存容积和第四流体储存容积中,

其中最大流体泵送容积、第三流体储存容积和第四流体储存容积被选择成使得:(a)当流体储器中的流体压力低于第一压力水平时,由泵的单个冲程循环移动的流体将通过第二阀移动到流体储器中;且(b)当流体储器中的流体压力处于或高于第一压力水平时,由泵的单个冲程循环移动的流体将移动到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但由单个冲程循环移动的流体将不足以增大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的流体压力以使流体移动通过第二阀。

项目12.根据项目11所述的不透流体的足部支撑系统,还包括:备用储器,所述备用储器限定第五流体储存容积且与泵、流体储器或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的至少一者处于流体连通,其中最大流体泵送容积、第三流体储存容积、第四流体储存容积和第五流体储存容积被选择成使得:(a)当流体储器中的流体压力低于第三压力水平时,其中所述第三压力水平小于第一压力水平,由泵的单个冲程循环移动的流体将通过第二阀移动到流体储器中;且(b)当流体储器中的流体压力处于或高于第三压力水平时,由泵的单个冲程循环移动的流体将移动到第二流体输送管线或备用储器中的至少一者中,但由单个冲程循环移动的流体将不足以增大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的流体压力以使流体移动通过第二阀。

项目13。一种不透流体的足部支撑系统,其包括:

足部支撑囊,所述足部支撑囊用于支撑穿着者足部的至少一部分;

泵;

第一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一流体输送管线在足部支撑囊与泵之间延伸;

第一阀,所述第一阀允许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足部支撑囊到泵进行流体传送,但不允许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足部支撑囊进行流体传送;

流体储器;

第二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二流体输送管线在泵与流体储器之间延伸;

第二阀,所述第二阀允许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流体储器进行流体传送,但不允许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流体储器到泵进行流体传送;

第三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三流体输送管线在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与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之间延伸;

第四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四流体输送管线在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与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之间延伸,其中第三流体输送管线与第四流体输送管线分离;和

流体流动方向调节系统,所述流体流动方向调节系统用于使流体在以下各项中移动:(a)从足部支撑囊到流体储器的第一路径或(b)从流体储器到足部支撑囊的第二路径,其中当流体在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两者中移动时,流体在从第一流体输送管线的方向上通过泵移动到第二流体输送管线。

项目14.根据项目13所述的不透流体的足部支撑系统:

其中流体流动方向调节系统被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在第一路径中,流体从足部支撑囊被抽吸到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中,通过泵,进入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且进入流体储器中,且第三输送管线和第四流体输送管线被维持在关闭条件下,且

其中流体流动方向调节系统被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在第二路径中:(a)流体从流体储器被抽吸到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进入第三流体输送管线中,进入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中,通过泵,进入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进入第四流体输送管线中,进入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中,且进入足部支撑囊中;(b)第一流体输送管线在关闭条件下被维持在一位置处,以便防止流体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第三流体输送管线直接流入足部支撑囊;和(c)第二流体输送管线在关闭条件下被维持在一位置处,以便防止流体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第二流体输送管线直接流入流体储器。

项目15.根据项目14所述的不透流体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第三流体输送管线在一位置处连接到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使得沿着第二路径从第三流体输送管线流入第一流体输送管线的流体将在到达泵之前穿过第一阀。

项目16.根据项目14或项目15所述的不透流体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第四流体输送管线在一位置处连接到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使得沿着第二路径从泵流入第二输送管线的流体将在到达第四流体输送管线之前穿过第二阀。

项目17.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不透流体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流体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填充流体囊结构。

项目18.一种不透流体的足部支撑系统,其包括:

足部支撑囊,所述足部支撑囊用于支撑穿着者足部的至少一部分;

泵;

第一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一流体输送管线在足部支撑囊与泵之间延伸;

流体储器;

第二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二流体输送管线在泵与流体储器之间延伸;

第三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三流体输送管线在流体储器与足部支撑囊之间延伸;和

流体压力调节系统,所述流体压力调节系统用于使足部支撑囊中的流体压力至少在第一压力条件与相比第一压力条件处于更低压力的第二压力条件之间改变,其中流体压力调节系统包括压力调节器,所述压力调节器包括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其中所述压力调节器在流体入口与流体出口之间产生压差以在第一压力条件与第二压力条件之间改变。

项目19.根据项目18所述的不透流体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压力调节器设置在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

项目20.根据项目18所述的不透流体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压力调节器设置在第三流体输送管线中。

项目21.一种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包括根据项目1到20中任一项所述的不透流体的足部支撑系统。

项目22.一种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包括:

鞋帮或其它足部覆盖构件,所述鞋帮或其它足部覆盖构件包括流体储器;

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所述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与鞋帮或其它足部覆盖构件接合,其中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包括:(a)足部支撑囊,所述足部支撑囊用于支撑穿着者足部的至少一部分;(b)泵,所述泵被布置成由穿着者足部与接触表面之间的接触启动;(c)第一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一流体输送管线在足部支撑囊与泵之间延伸;和(d)第一阀,所述第一阀允许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足部支撑囊到泵进行流体传送,但不允许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足部支撑囊进行流体传送;

第二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二流体输送管线在泵与流体储器之间延伸;

第二阀,所述第二阀允许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流体储器进行流体传送,但不允许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流体储器到泵进行流体传送;

备用储器;

第三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三流体输送管线在备用储器与泵、流体储器或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的至少一者之间延伸;

第一流体流动控制结构,所述第一流体流动控制结构用于使第三流体输送管线在以下各项之间改变:(a)打开条件,其中流体在备用储器与泵、流体储器或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的至少一者之间输送;和(b)关闭条件,其中流体不在备用储器与泵、流体储器或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的任一者之间输送;

第四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四流体输送管线在流体储器与足部支撑囊之间延伸;和

第二流体流动控制结构,所述第二流体流动控制结构用于使第四流体输送管线在以下各项之间改变:(a)打开条件,其中流体在流体储器与足部支撑囊之间输送;和(b)关闭条件,其中流体不在流体储器与足部支撑囊之间输送。

项目23.一种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包括:

鞋帮或其它足部覆盖构件,所述鞋帮或其它足部覆盖构件包括流体储器;

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所述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与鞋帮或其它足部覆盖构件接合,其中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包括:(a)足部支撑囊,所述足部支撑囊用于支撑穿着者足部的至少一部分;(b)泵,所述泵被布置成由穿着者足部与接触表面之间的接触启动;和(c)第一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一流体输送管线在足部支撑囊与泵之间延伸;

第二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二流体输送管线在泵与流体储器之间延伸;

备用储器;

第三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三流体输送管线在备用储器与泵、流体储器或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的至少一者之间延伸;

第四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四流体输送管线在流体储器与足部支撑囊之间延伸;和

流体压力调节系统,所述流体压力调节系统用于使流体在足部支撑囊与流体储器之间移动,且用于使足部支撑囊中的流体压力在第一压力条件、相比第一压力条件处于更低压力的第二压力条件、以及相于比第二压力条件处于更低压力的第三压力条件之间改变。

项目24.根据项目23所述的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中在第一压力条件下,流体压力调节系统被构造和布置成:(a)使第三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打开条件下以允许泵与备用储器之间的流体输送,或使第三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关闭条件下以防止备用储器与泵、流体储器或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的每一者之间的流体输送;和(b)使第四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打开条件下以允许流体储器与足部支撑囊之间的流体输送。

项目25.根据项目24所述的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中在第一压力条件下达到稳态之后,足部支撑囊、流体储器和备用储器中的流体压力基本相同。

项目26.根据项目23所述的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中在第二压力条件下,流体压力调节系统被构造和布置成:(a)使第三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打开条件下以允许泵与备用储器之间的流体输送;(b)使第四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关闭条件下以防止流体储器与足部支撑囊之间的流体输送;(c)允许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足部支撑囊到泵进行流体输送,但防止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足部支撑囊进行流体输送;和(d)允许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流体储器进行流体输送,但防止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流体储器到泵进行流体输送。

项目27.根据项目26所述的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中在第二压力条件下达到稳态之后,流体储器中的流体压力大于足部支撑囊中的流体压力。

项目28.根据项目23所述的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中在第三压力条件下,流体压力调节系统被构造和布置成:(a)使第三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关闭条件下以防止备用储器与泵、流体储器或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的每一者之间的流体输送;(b)使第四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关闭条件下以防止流体储器与足部支撑囊之间的流体输送;(c)允许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足部支撑囊到泵进行流体输送,但防止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足部支撑囊进行流体输送;和(d)允许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流体储器进行流体输送,但防止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流体储器到泵进行流体输送。

项目29.根据项目28所述的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中在第三压力条件下达到稳态之后,流体储器中的流体压力大于备用储器中的流体压力,且备用储器中的流体压力大于足部支撑囊中的流体压力。

项目30.根据项目23所述的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中:

在第一压力条件下,流体压力调节系统被构造和布置成:(a)使第三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打开条件下以允许泵与备用储器之间的流体输送;和(b)使第四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打开条件下以允许流体储器与足部支撑囊之间的流体输送;

在第二压力条件下,流体压力调节系统被构造和布置成:(a)使第三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打开条件下以允许流体储器与备用储器之间的流体输送;(b)使第四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关闭条件下以防止流体储器与足部支撑囊之间的流体输送;(c)允许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足部支撑囊到泵进行流体输送,但防止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足部支撑囊进行流体输送;和(d)允许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流体储器进行流体输送,但防止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流体储器到泵进行流体输送;且

在第三压力条件下,流体压力调节系统被构造和布置成:(a)使第三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关闭条件下以防止备用储器与泵、流体储器或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的每一者之间的流体输送;(b)使第四流体输送管线维持在关闭条件下以防止流体储器与足部支撑囊之间的流体输送;(c)允许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足部支撑囊到泵进行流体输送,但防止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足部支撑囊进行流体输送;和(d)允许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流体储器进行流体输送,但防止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流体储器到泵进行流体输送。

项目31.根据项目23到30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中备用储器包括囊,所述囊具有比用于支撑穿着者足部的至少一部分的足部支撑囊更小的容积。

项目32.一种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包括:

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所述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包括:(a)足部支撑囊,所述足部支撑囊用于支撑穿着者足部的至少一部分,其中足部支撑囊限定第一流体储存容积;(b)泵,所述泵被构造成限定最大流体泵送容积,其中所述最大流体泵送容积构成可由泵在泵的单个冲程循环中移动的最大流体容积;(c)第一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一流体输送管线在足部支撑囊与泵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流体输送管线限定第二流体储存容积;和(d)第一阀,所述第一阀允许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足部支撑囊到泵进行流体传送,但不允许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足部支撑囊进行流体传送;

鞋帮或其它足部覆盖构件,所述鞋帮或其它足部覆盖构件与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接合,其中鞋帮或其它足部覆盖构件包括限定第三流体储存容积的流体储器;

第二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二流体输送管线在泵与流体储器之间延伸,其中第二流体输送管线限定第四流体储存容积;

第二阀,所述第二阀允许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流体储器进行流体传送,但不允许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流体储器到泵进行流体传送;和

气态流体,所述气态流体容纳在第一流体储存容积、第二流体储存容积、第三流体储存容积和第四流体储存容积中,

其中最大流体泵送容积、第三流体储存容积和第四流体储存容积被选择成使得:(a)当流体储器中的流体压力低于第一压力水平时,由泵的单个冲程循环移动的流体将通过第二阀移动到流体储器中;且(b)当流体储器中的流体压力处于或高于第一压力水平时,由泵的单个冲程循环移动的流体将移动到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但由单个冲程循环移动的流体将不足以增大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的流体压力以使流体移动通过第二阀。

项目33.根据项目32所述的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还包括:备用储器,所述备用储器限定第五流体储存容积且与泵、流体储器或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的至少一者流体连通,其中最大流体泵送容积、第三流体储存容积、第四流体储存容积和第五流体储存容积被选择成使得:(a)当流体储器中的流体压力低于第三压力水平时,其中第三压力水平小于第一压力水平,由泵的单个冲程循环移动的流体将通过第二阀移动到流体储器中;且(b)当流体储器中的流体压力处于或高于第三压力水平时,由泵的单个冲程循环移动的流体将移动到第二流体输送管线或备用储器中的至少一者中,但由单个冲程循环移动的流体将不足以增大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的流体压力以使流体移动通过第二阀。

项目34.一种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包括:

鞋帮或其它足部覆盖构件,所述鞋帮或其它足部覆盖构件包括流体储器;

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所述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与鞋帮或其它足部覆盖构件接合,其中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包括:(a)足部支撑囊,所述足部支撑囊用于支撑穿着者足部的至少一部分;(b)泵,所述泵被布置成由穿着者足部与接触表面之间的接触启动;(c)第一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一流体输送管线在足部支撑囊与泵之间延伸;和(d)第一阀,所述第一阀允许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足部支撑囊到泵进行流体传送,但不允许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足部支撑囊进行流体传送;

第二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二流体输送管线在泵与流体储器之间延伸;

第二阀,所述第二阀允许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泵到流体储器进行流体传送,但不允许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流体储器到泵进行流体传送;

第三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三流体输送管线在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与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之间延伸;

第四流体输送管线,所述第四流体输送管线在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与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之间延伸,其中第三流体输送管线与第四流体输送管线分离;和

流体流动方向调节系统,所述流体流动方向调节系统用于使流体在以下各项中移动:(a)从足部支撑囊到流体储器的第一路径或(b)从流体储器到足部支撑囊的第二路径,其中当流体在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两者中移动时,流体在从第一流体输送管线的方向上通过泵移动到第二流体输送管线。

项目35.根据项目34所述的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

其中流体流动方向调节系统被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在第一路径中,流体从足部支撑囊被抽吸到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中,通过泵,进入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且进入流体储器中,且第三和第四流体路径被维持在关闭条件下,且

其中流体流动方向调节系统被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在第二路径中:(a)流体从流体储器被抽吸到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进入第三流体输送管线中,进入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中,通过泵,进入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中,进入第四流体输送管线中,进入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中,且进入足部支撑囊中;(b)第一流体输送管线在关闭条件下被维持在一位置处,以便防止流体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从第三流体输送管线直接流入足部支撑囊;和(c)第二流体输送管线在关闭条件下被维持在一位置处,以便防止流体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从第二流体输送管线直接流入流体储器。

项目36.根据项目35所述的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中第三流体输送管线在一位置处连接到第一流体输送管线,使得沿着第二路径从第三流体输送管线流入第一流体输送管线的流体将在到达泵之前穿过第一阀。

项目37.根据项目35或项目36所述的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中第四流体输送管线在一位置处连接到第二流体输送管线,使得沿着第二路径从泵流入第二输送管线的流体将在到达第四流体输送管线之前穿过第二阀。

项目38.根据项目23到37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中流体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填充流体囊结构。

项目39.根据项目23到37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中流体储器包括包绕鞋帮或其它足部覆盖构件的足跟区域的至少一个填充流体囊结构。

项目40.一种足部支撑系统,其包括:

第一填充流体囊腔,所述第一填充流体囊腔包括第一主表面、与第一主表面相反的第二主表面、以及第一内腔;

第二填充流体囊腔,所述第二填充流体囊腔包括第三主表面、与第三主表面相反的第四主表面、以及第二内腔,其中第三主表面面向第二主表面;

第一流体流动管线,所述第一流体流动管线将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置于彼此流体连通;和

流体流动控制系统,所述流体流动控制系统用于使第一流体流动管线在打开构造与关闭构造之间选择性地改变,其中在打开构造中出现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之间的流体流动,在关闭构造中,停止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之间的流体流动。

项目41.根据项目40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第一填充流体囊腔的大小和形状设计成提供用于支撑使用者足部的大部分足底表面的支撑表面,且其中第二填充流体囊腔的大小和形状设计成使得第三主表面直接邻近于第二主表面的总表面积的至少60%定位。

项目42.根据权利要求40或项目41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还包括:

泵装置;

第二流体流动管线,所述第二流体流动管线将第一内腔置于与泵装置流体连通;和

第三流体流动管线,所述第三流体流动管线将泵装置置于与第二内腔流体连通。

项目43.根据项目42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还包括:

备用流体腔;和

第四流体流动管线,所述第四流体流动管线将备用流体腔置于与第二内腔、泵装置或第三流体流动管线中的至少一者流体连通。

项目44.根据项目43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流体流动控制系统使第四流体流动管线在打开构造与关闭构造之间选择性地改变,其中在打开构造中出现备用流体腔与第二内腔、泵装置或第三流体流动管线中的所述至少一者之间的流体流动,在关闭构造中,停止备用流体腔与第二内腔、泵装置或第三流体流动管线中的所述至少一者之间的流体流动。

项目45.一种足部支撑系统,其包括:

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和

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所述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密封到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其中将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接合到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的密封线被成形以形成:

第一填充流体囊腔,所述第一填充流体囊腔在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与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之间限定第一内腔;

第二填充流体囊腔,所述第二填充流体囊腔在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与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之间限定第二内腔;和

第一流体流动管线,所述第一流体流动管线将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置于彼此流体连通,

其中第一填充流体囊腔可相对于第二填充流体囊腔移动,其方式为使得在足部支撑系统中:(a)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的外表面的限定第一填充流体囊腔的一部分直接面向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的外表面的限定第二填充流体囊腔的一部分;和(b)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的外表面的限定第一填充流体囊腔的一部分背离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的外表面的限定第二填充流体囊腔的一部分。

项目46.根据项目45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的外表面的限定第一填充流体囊腔的一部分直接接触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的外表面的限定第二填充流体囊腔的一部分。

项目47.根据项目40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第一流体流动管线包括与第一内腔流体连通的第一区段、与第二内腔流体连通的第二区段、以及将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置于彼此流体连通的非线性连接部分。

项目48。一种足部支撑系统,其包括:

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和

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所述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密封到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其中将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接合到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的密封线被成形以形成:

第一填充流体囊腔,所述第一填充流体囊腔在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与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之间限定第一内腔;

第二填充流体囊腔,所述第二填充流体囊腔在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与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之间限定第二内腔;和

第一流体流动管线,所述第一流体流动管线将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置于彼此流体连通,其中第一流体流动管线包括与第一内腔流体连通的第一区段、与第二内腔流体连通的第二区段、以及将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置于彼此流体连通的非线性连接部分,

其中当第一填充流体囊腔被定向成支撑使用者足部的足底表面时,第二流体囊腔被定向成:(a)相对于第一填充流体囊腔至少部分地竖直堆叠,或(b)围绕第一填充流体囊腔的周边边缘的一部分。

项目49.根据项目47或项目48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非线性连接部分包括从第一区段延伸到第二区段的u形管。

项目50.根据项目47或项目48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非线性连接部分在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之间限定至少四个转角,其中所述至少四个转角中的至少两个转角限定60°与120°之间的角度。

项目51.根据项目47或项目48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非线性连接部分限定锯齿形或人字形形状。

项目52.根据项目45、46或48到51中任一项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将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接合到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的密封线被进一步成形以形成:

泵部分,所述泵部分包括内部泵腔;

第二流体流动管线,所述第二流体流动管线将第一内腔置于与内部泵腔流体连通;和

第三流体流动管线,所述第三流体流动管线将内部泵腔置于与第二内腔流体连通。

项目53.根据项目52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将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接合到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的密封线被进一步成形以形成:

备用流体腔;和

第四流体流动管线,所述第四流体流动管线将备用流体腔置于与第二内腔、内部泵腔或第三流体流动管线中的至少一者流体连通。

项目54.根据项目40到53中任一项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还包括: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其中第一填充流体囊腔和第二填充流体囊腔中的至少一者与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接合。

项目55.根据项目54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包括聚合泡沫材料,所述聚合泡沫材料包括覆盖第二填充流体囊腔的底表面的至少大部分的内表面。

项目56.根据项目55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包括外底组件或其它地面接合组件,所述外底组件或其它地面接合组件包括覆盖第二填充流体囊腔的底表面的至少大部分的内表面。

项目57.根据项目54至项目56中任一项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包括上表面和底表面,其中所述上表面包括在所述上表面中限定的凹陷,且其中至少第二填充流体囊腔被接收在凹陷中。

项目58.根据项目54到项目57中任一项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第一填充流体囊腔是足部支撑腔,所述足部支撑腔的大小和形状设计成提供用于支撑使用者足部的大部分足底表面的支撑表面,且其中第二填充流体囊腔在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中位于第一填充流体囊腔下方。

项目59.根据项目40至48中任一项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第一流体流动管线限定从第一内腔延伸到第二内腔的封闭流动通道,且其中流体流动支撑组件设置在封闭流动通道内以防止第一流体流动管线不期望地完全关闭。

项目60.根据项目59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流体流动支撑组件包括张力构件,所述张力构件在限定封闭流动通道的相对的两内表面之间延伸。

项目61.根据项目40到60中任一项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第一流体流动管线是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之间仅有的直接流体连接。

项目62.根据项目40到61中任一项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第一流体流动管线在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之间的位置处具有小于4cm2的内部横截面面积,内部横截面面积横向于穿过第一流体流动管线的流体流动方向。

项目63.根据项目40到62中任一项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第一流体流动管线在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之间限定小于8cm3的内部容积。

项目64.根据项目40到63中任一项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其中第一填充流体囊腔的第一内腔提供足部支撑腔,所述足部支撑腔的大小和形状设计成提供用于支撑使用者足部的大部分足底表面的支撑表面,且其中第二填充流体囊腔的第二内腔提供储藏流体容积,所述储藏流体容积被选择性地保持在第二填充流体囊腔中或选择性地从第二填充流体囊腔释放以准许选择性改变第一内腔中的流体压力。

项目65.一种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包括:

鞋帮或其它足部覆盖构件;和

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足部支撑系统,所述足部支撑系统与鞋帮或其它足部覆盖构件接合。

项目66.一种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包括:

鞋帮或其它足部覆盖构件;

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所述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与鞋帮或其它足部覆盖构件接合;

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和

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所述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密封到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其中将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接合到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的密封线被成形以形成:

第一填充流体囊腔,所述第一填充流体囊腔在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与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之间限定第一内腔,其中第一填充流体囊腔与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接合且形成用于穿着者足部的足底支撑构件的至少一部分,

第二填充流体囊腔,所述第二填充流体囊腔在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与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之间限定第二内腔,其中第二填充流体囊腔:(a)在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中相对于第一填充流体囊腔至少部分地竖直堆叠;或(b)与鞋帮或其它足部覆盖构件接合,和

第一流体流动管线,所述第一流体流动管线将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置于彼此流体连通,其中第一流体流动管线包括与第一内腔流体连通的第一区段、与第二内腔流体连通的第二区段、以及将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置于彼此流体连通的非线性连接部分。

项目67.根据项目66所述的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中第二填充流体囊腔与第一填充流体囊腔接合且相对于第一填充流体囊腔至少部分地竖直堆叠在鞋底结构或其它足部支撑构件中。

项目68.根据项目66所述的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中第二填充流体囊腔与鞋帮或其它足部覆盖构件接合。

项目69.根据项目68所述的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中第二填充流体囊腔围绕第一填充流体囊腔的周边边缘的一部分延伸。

项目70.根据项目66到项目69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中非线性连接部分包括从第一区段延伸到第二区段的u形管。

项目71.根据项目66到项目69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中非线性连接部分在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之间限定至少四个转角,其中所述至少四个转角中的至少两个转角限定60°与120°之间的角度。

项目72.根据项目66到项目69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物品或其它足部接收装置,其中非线性连接部分限定锯齿形或人字形形状。

考虑到根据上文提供的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特征、方面、结构、处理和布置的总体描述,以下为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例足部支撑结构、鞋类物品和方法的更详细描述。

ii.根据本发明的实例足部支撑系统和其它组件/特征的详细描述

参考图和以下论述,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足部支撑系统的不同实例。图1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的第一实例足部支撑系统100;图1b示出并入鞋类物品1000中的此足部支撑系统100;图1c和1d提供鞋类物品1000的鞋底结构1004中的足部支撑系统100的一部分的视图(在这些图中省略了流体储器囊104以提供鞋底结构1004的更清楚视图);图1e提供图1a所示的区域的特写视图;且图1f到1h(2)提供说明用于可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例中使用的流体流动管线的各种防夹结构的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些方面的足部支撑系统100可为不透流体的(例如,利用封闭气体密封),以及任选地封闭系统(例如,不会从外部源(例如周围大气)吸入/接收流体(例如,气体)和/或不会将流体(例如,气体)释放到外部环境的系统)。提供足部支撑囊102(包括其内腔102i)。虽然各种大小和/或形状是可能的,但此类型的至少一些足部支撑囊102的大小和形状将被设定成以便支撑使用者足部的大部分足底表面(例如,提供至少足跟支撑部分102h和前足支撑部分102f;连续地延伸以提供足跟支撑部分102h、足中段支撑部分102m和前足支撑部分102f;和/或在这些支撑部分102h、102m和/或102f中的一个或多个中从外侧边缘延伸到内侧边缘;等)。作为一些另外选项,此类型的足部支撑囊102可支撑使用者足部的足底表面的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或甚至高达100%.

此实例足部支撑系统100还包括流体储器囊104(包括其内腔104i)。第一流体输送管线106使足部支撑囊102的内腔102i与流体储器囊104的内腔104i互连且将这些囊(及其内腔)置于彼此处于流体连通。在此说明的实例中,此第一流体输送管线106是足部支撑囊102的内腔102i与流体储器囊104的内腔1041之间仅有的直接流体连接。流体流动控制系统108(例如,阀、管“夹止”结构等,参见图1b)可被提供以使第一流体输送管线106在(a)打开条件(其中发生足部支撑囊102的内腔102i与储器囊104的内腔104i之间的流体流动);和(b)关闭条件(其中停止足部支撑囊102的内腔102i与流体储器囊104的内腔104i之间的流体流动)之间选择性地改变。

图1a和1d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些方面的可设置在足部支撑系统100中的泵110。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使用任何所期望类型的泵110,包括换向泵、足部启动泵和球式泵等。泵110可安置在一位置处以便由使用者的足部启动,例如,在鞋底结构1004的足跟区域或前足区域处,使得当使用者迈步(例如,使他/她的足跟落地,使脚趾离地等)时,泵110被启动以将流体从其腔推出。此外,如图1a和1d所示,流体输送管线112可被设置成在足部支撑囊102的内腔102i与泵110的内腔之间延伸以实现从足部支撑囊102到泵110的流体输送。阀114(例如,任何所期望设计或构造的单向阀)可例如设置在流体输送管线112内,设置在通向流体输送管线112的入口处,设置在流体输送管线112的出口处等,以允许经由流体输送管线112从足部支撑囊102到泵110中进行流体传送,但不允许经由流体输送管线112从泵110到足部支撑囊102中进行流体传送。

另一流体输送管线116可被设置成在泵110与流体储器囊104之间延伸(且允许流体从泵110流动到流体储器囊104的内腔104i)。另一阀118(例如,任何所期望设计或构造的单向阀)可例如设置在流体输送管线116内,设置在通向流体输送管线116的入口处,设置在流体输送管线116的出口处等,以允许经由流体输送管线116从泵110到流体储器囊104中进行流体传送,但不允许经由流体输送管线116从流体储器104到泵110中进行流体传送。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的至少一些实例足部支撑系统100将进一步包括系统100中的备用储器120。当存在时,此备用储器120可连接到泵110、流体储器囊104、和/或泵110与流体储器囊104之间的流体输送管线116中的任一个(例如,通过流体输送管线122)。在此说明的实例中,备用储器120经由流体输送管线122连接到泵110与流体储器104之间的流体输送管线116。流体流动控制系统108(例如,阀、管“夹止”结构等,参见图1b)可被提供以用于使流体输送管线122在(a)打开条件(其中流体在备用储器120与泵110、流体储器104或流体输送管线116中的至少一个之间输送);和(b)关闭条件(其中流体不在备用储器120与泵110、流体储器囊104或流体输送管线116中的任一个之间输送)之间改变。用于控制去往/来自备用储器120的流体输送的流体流动控制系统108可为用于控制流体储器囊104与足部支撑囊102之间的流体输送的相同流体控制系统108或结构的部件,或其可为不同系统或结构。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例中,备用储器120将具有流体储器104的总容积的小于25%的总容积,且在一些实例中为流体储器104的总容积的小于20%、小于15%、小于10%、小于5%、或甚至小于2.5%的总容积。另外或替代地,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例中,备用储器120将具有足部支撑囊102的总容积的小于25%的总容积,且在一些实例中为足部支撑囊102的总容积的小于20%、小于15%、小于10%、小于5%、或甚至小于2.5%的总容积。

在更详细地描述以下提供的本发明的不同实例结构和特征之后,以下将例如结合图3a至图4c更详细地描述用于改变足部支撑硬度/坚度和/或改变压力/使流体在系统100中移动的足部支撑系统100的各种组件的实例操作。

图1b到1d说明并入鞋类物品1000中的足部支撑系统100(但附图标记1000可表示任何类型的足部接收装置)。此实例的鞋类物品1000包括鞋帮1002和与鞋帮1002接合的鞋底结构1004。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鞋类鞋帮1002可具有任何所期望构造,可由任何所期望材料制成,和/或可具有任何所期望数目的组件部件,包括如常规已知且在鞋类领域中使用的构造、材料、和/或组件部件。在最终组合件中,流体储器囊104相对于足部支撑囊102沿着流体输送管线106和116(从图1a所示的构造)移动或弯折,围绕鞋类1000的足跟区域成形成弯曲形状(例如,u形),且与例如如图1b所示的鞋类鞋帮1002和/或鞋底结构1004接合(或一体地形成鞋类鞋帮1002和/或鞋底结构1004的部件)。以此方式,流体储器囊104被移动,使得其底部周边边缘104e邻近于且围绕足部支撑囊102的周边边缘102e的一部分延伸(例如,围绕鞋帮1002的后部足跟区域至少延伸到鞋帮1002的外侧足跟区域和/或内侧足跟区域,且任选地延伸到鞋帮1002的外侧足中段区域或外侧前足区域和/或任选地延伸到鞋帮1002的内侧足中段区域或内侧前足区域)。虽然图1b示出流体储器囊104形成鞋帮1002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但是这并不是必要的。另外或替代地,根据需要,流体储器囊104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鞋类1000的内部足部接收腔中,设置在鞋帮1002的层之间,沿着鞋帮1002的鞋面区域(鞋面的层内部、外部或之间)设置、设置在鞋舌结构中、和/或设置在鞋帮1002的任何其它所期望部分处。

图1a进一步说明此说明的实例的流体储器囊104包括形成在其中的足弓支撑部分104a。足弓支撑部分104a经由流体输送管线124与流体储器囊104的内腔104处于流体连通。在最终组合件中,流体储器囊104沿着流体输送管线124折叠/弯折,且足弓支撑部分104a配合到设置在此实例足部支撑囊102中的足弓间隙1026中。以此方式,流体储器囊104还可提供足部支撑系统100的总体足部支撑功能的至少一部分(和足底支撑表面的一部分)。还参见图1c和1d。在此说明的实例中,足弓支撑部分104a“嵌套”在由足部支撑囊102限定的区域或容积内(例如,足弓间隙102g内)。如本文中在此上下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嵌套(nest、nests、nested)”意味着一个囊至少部分地包围另一囊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一个囊包围另一囊的外侧周边或外侧壁/表面的50%或更多)和/或两个囊部分否则具有紧密地或紧凑地配合在一起的互补形状的表面(例如,至少侧表面或壁)。虽然嵌套囊可使其侧壁/表面的至少一些部分被另一囊“包围”,但嵌套囊也可使其顶部和/或底部主表面的一些部分被另一囊“包围”。

此实例足部支撑系统100的至少足部支撑囊102可安装在鞋底结构1004中或其上,如图1c和1d所示。鞋底结构1004可构成中底1004m(例如,由一个或多个聚合泡沫材料部件制成)、外底组件、和/或两者。鞋底结构1004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具有任何所期望构造,可由任何所期望材料制成,且可具有任何所期望数目的组件部件,包括如常规已知且在鞋类领域中使用的构造、材料、和/或组件部件。在此说明的实例中,鞋底结构1004包括形成在其上表面1004u中的凹陷1004r,且足部支撑囊102的至少某一部分接收在凹陷1004r内(且任选地与此凹陷1004r内的鞋底结构1004接合,例如与鞋底结构1004的底部内表面1004a接合)。虽然在图1c和1d的实例中未示出,但是鞋底构件1004的上表面1004u和足部支撑囊102的顶表面可例如由斯创贝尔(strobel)构件、纺织物、鞋帮1002的底表面、薄聚合泡沫层、和/或其它所期望组件覆盖。替代地,根据需要,使用者的足部(例如,在袜子中)可直接接触图1c和1d所示的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图1c和1d所示的结构中的至少一些可形成鞋子1000的底部内部足部接收腔)。

图1c和1d进一步示出此实例足部支撑系统100包括泵启动器126,所述泵启动器126在此结构中被形成为板。泵启动器126可安装到鞋底结构1004(例如,通过铰链安装在鞋底结构1004的支撑表面或凸缘1004l上)。泵启动器126例如在穿着者足部在迈步循环或跳跃的“脚趾离地”阶段的力下向下移动以压缩泵110球,以使流体在足部支撑系统100中潜在地移动,如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虽然泵110和泵启动器126被示出在此实例鞋底结构1004的前足/脚趾区域中,但是其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设置在其它区域中,例如在足跟区域中(以用于在步伐落地或跳跃等时启动)。

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例中,足部支撑囊102、流体储器囊104、足弓支撑囊部分104a、泵110、备用储器120、流体输送管线106、流体输送管线112、流体输送管线116、流体输送管线122、和/或流体输送管线124中的两个或多个可被制造为一体的一件式构造。更确切地说,这些部件中的任何所期望两个或多个(且任选地所有部件)可由例如通过粘合剂、焊接技术(例如,rf焊接、超声波焊接、热焊接等)等密封在一起的两个热塑性弹性体片材构件(其可构成折叠的单个热塑性弹性体片材)形成。注意例如图1g(1)和1h(1)所示的片材130a和130b。片材130a和130b例如围绕其外周边边缘和其它密封位置(例如,除期望有流体流动的位置以外的位置)在密封线130c(或焊接接头)处接合。囊结构、其构造、材料和制造方法可以是常规的,如在鞋类领域中已知且使用的那样。囊结构还可包括内部张力组件,例如,以控制囊形状(例如,以提供相对光滑的和/或波状的表面),如同样在鞋类领域中已知且使用的那样。

在用于鞋类物品的填充流体囊中使用的类型的热塑性材料可为相对柔性和柔韧的。但,如上文所指出,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例中,流体输送管线(其可一体地形成为整体囊/足部支撑系统100结构的部件),例如管线106、116、和/或124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被“弯折”、折叠或折曲以允许流体储器囊104部分相对于彼此和/或相对于最终足部支撑系统100结构中的足部支撑囊102的期望定位。此类弯折在上文例如结合图1a和1e所示的区域a以及图1a所述的区域b而描述。根据必要或需要,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例,结构和/或组件可被提供以防止这些相对小而薄的流体输送管线在弯折/折叠位置处的所不期望的关闭(例如,夹止、扭结等)。

图1a和1e到1h(2)说明结构/组件的实例,该结构/组件可提供以帮助防止整体囊系统100的各种区域,例如诸如在相对小而薄的流体输送管线106、116、和/或124处、在弯折/折曲位置处的所不期望的关闭(例如,夹止、扭结等)。作为一个实例,如图1e和1f所示,连接两个囊的内腔(例如,连接囊102/104、囊104/104a、泵腔110和囊104/120等)的流体输送管线可包括与一个内腔(例如,腔102i)处于流体连通的第一区段140a、与另一内腔(例如,腔104i)处于流体连通的第二区段140b、以及将第一区段104a和第二区段104b置于彼此处于流体连通的非线性连接部分140c。在一些更具体的实例中,如图1e所示,非线性连接部分140c可包括从第一区段140a延伸到第二区段140b的u形管。作为一些其它选项和/或实例,非线性连接部分140c可在第一区段140a与第二区段140b之间限定至少四个转角140t,其中至少四个转角140t中的至少两个转角140t(且任选地至少四转角和/或所有转角)限定60°与120°之间的角度α。注意图1f(其示出类似于图1e的另一实例流体输送管线和连接部分140c结构的顶部朝下视图)。以此方式,根据需要,非线性连接部分140c可限定“锯齿形”或“人字形”形状。此非线性形状可帮助防止流体输送管线的内部通道的所不期望的关闭或“夹止”。任选地,这些成形特征可结合下文结合图1g(1)到1h(2)所描述的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使用。

图1g(1)和1g(2)示出用以帮助防止整体囊系统100例如弯折/折曲位置处、在流体输送管线中等处的所不期望的关闭(例如,夹止。扭结等)的另一实例结构。在图1g(1)和1g(2)的实例中,一个或多个张力构件150设置在由流体输送/流动管线106、116、122、124限定的封闭流动通道内。张力构件150设置在由囊外部包封片材130a/130b限定的内部容积132内部。在此说明的实例中,张力构件150包括附接到片材130a/130b的内部表面134a/134b(例如,通过焊接、粘合剂等)的底部150b,且底部150b通过多个纤维或股线152互连。纤维或股线152帮助通过当囊充气时限制包封片材130a/130b的分离而使囊结构维持所期望形状。底部150b和纤维或股线152还趋于彼此且与内部表面134a/134b交互以防止例如当流体输送/流动管线106、116、122、124在垂直于其纵向轴线156的方向上被弯折、折叠或旋转时内部容积132的完全“夹止”、“扭结”或其它所不期望的关闭(纵向轴线156通过被标为156的中心“x”而被示为进出图1g(1)的页面)。以此方式,底部150b和/或纤维/股线152穿过弯折或旋转区域(例如,如图1a所示的区域a和b)提供用于流体流动通过流体输送/流动管线106、116、122、124的连续路径。图1g(2)的顶视图示出多个张力构件150可沿着纵向方向设置。

在图1h(1)和1h(2)中示出了设置在流体输送/流动管线(例如,106、116、122、124)的封闭流动通道132内以防止流体输送/流动管线不期望地完全关闭的另一示例性流体流动支撑组件。在此说明的实例中,一个或多个内部管状组件160设置在由热塑性片材130a/130b限定的内腔132内。管状组件160具有穿过其限定的通孔162且可由硬质塑料材料制成。管状组件可具有比侧面到侧面宽度尺寸w更短的轴向尺寸(沿着进出图1h(1)的页面的轴线156)。在此类结构中,当流体输送/流动管线106、116、122、124在垂直于其纵向轴线156的方向上被弯折或旋转时,管状组件160的通孔162仍穿过弯折或旋转区域(例如,如图1a所示的区域a和b)提供用于流体流动通过流体输送/流动管线106、116、122、124的连续路径,且由此防止流体输送/流动管线106、116、122、124的完全扭结或夹止。图1h(2)的顶视图示出多个管状组件160可沿着管状构件纵向或轴向方向156设置。

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例中,例如与内腔102i和104i的容积相比,流体输送/流动管线106、116、122、124可具有相对小的横截面积或容积。作为一些更具体的实例,(足部支撑囊102的内腔102i/104i与流体储器囊104之间、泵腔110与流体储器囊104之间、流体输送管线116与备用储器120之间、流体储器囊104与其足弓支撑部分104a之间等的)流体输送/流动管线106、116、122、124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可具有在其轴向长度的至少大部分(例如,由图1g(1)和1h(1)的视图所示的区域)上横向于流体流动方向的内部横截面积,所述内部横截面积小于10cm2,且在一些实例中小于6cm2、小于4cm2、或甚至小于2.5cm2。作为另外或替代潜在特征,流体输送/流动管线106、116、122、124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在其连接的囊腔之间(或在囊腔与流体输送管线的阀结构之间)可具有内部容积,所述内部容积小于20cm3,且在一些实例中小于16cm3、小于10cm3、小于8cm3、或甚至小于6cm3

图2a到2d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和方面的足部支撑系统200的另一实例。在图2a和2b的实例系统200包括与图1a到1h(2)的系统100的部件相同或类似的部件的情况下,使用相同附图标记,且这些相同或类似部件的详细对应和重复描述将被省略。图2a和2b的足部支撑系统200与图1a到1h(2)所示的系统之间的一个差异涉及流体储器囊104在最终鞋类/足部接收装置组合件中的定位。虽然图1a到1h(2)示出其中流体储器囊104的至少大部分围绕鞋帮1002定位和/或作为鞋帮1002的部件的系统100,但是在图2a和2b的实例系统200中,流体储器囊104在四周被折叠到足部支撑囊102下方和鞋底结构1004内的位置,如图2b所示。以此方式,在最终鞋类结构1000中,流体储器囊104被折叠/竖直堆叠在足部支撑囊102下方,使得当囊104被形成时流体储器囊104的顶部主表面104t将直接面向(且任选地直接接触)足部支撑囊102的底部主表面102b(且当囊104被形成时流体储器囊104的底部主表面104b将背对最终鞋类1000组合件中的足部支撑囊102的顶部主表面102t)。而且,如图2a所示,在此说明的实例中,流体储器囊104的足弓支撑部分104a“嵌套”在由足部支撑囊102限定的区域或容积内(例如,足弓间隙1026内)。

如图1a到1h(2)的系统100一样,此实例足部支撑系统200被成形以包括流体输送管线作为整体囊构造的组成部件。例如,图2a说明用于使流体从足部支撑囊102移动到泵110的内部泵腔中的流体输送管线112(其也一体地形成为系统200的整体囊构造的部件),且阀114设置在此流体输送管线112内或此流体输送管线112的一个末端处。然而,在图2a的系统200中,三个流体输送管线206、210和216在流体流动控制系统108处汇合。更确切地说:(a)一个流体输送管线206从足部支撑囊102延伸到流体流动控制系统108;(b)另一流体输送管线210从泵110延伸到流体流动控制系统108;且(c)另一流体输送管线216从流体流动控制系统108延伸到流体储器囊104。另外,在此说明的实例系统200中,备用储器120设置为流体流动控制系统108处或流体流动控制系统108附近的囊容积(且其经由短的流体输送管线222连接到其它流体输送管线)。流动控制系统108包括结构(例如,物理元件),所述结构用于选择性地“夹止”或关闭电控或手动控制的流动停止构件(例如夹止元件或阀)等)以控制通过流体输送管线206、210、216、和/或222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流体输送,如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流动控制系统108可包括开关108s(例如,转盘),所述开关108s用于物理和/或手动移动“夹止”结构或以其它方式选择性地打开/关闭流体输送管线206、210、216、和/或222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可包括输入系统108i,所述输入系统108i用于接收输入命令(例如,无线地或经由从例如智能电话等电子装置170的有线连接等)以用于改变足部支撑压力,如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

为了在图2a到2d的系统200中的囊102与囊104之间移动,流体移动通过管线206,通过流体流动控制系统108,且通过管线216或在相反方向上移动。为了从图2a到2d的系统200中的泵110移动到囊104,流体移动通过管线210,通过流体流动控制系统108,且通过管线216。为了在泵110与备用储器120之间移动,流体移动通过管线210,通过流体流动控制系统108,且通过管线222或在相反方向上移动。为了在流体储器104与备用储器120之间移动,流体移动通过管线216,通过流体流动控制系统108,且通过管线222或在相反方向上移动。流体控制系统108可选择性地互连管线206、210、216、和/或222(例如,通过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例如,夹紧关闭)任何管线或管线组合)以允许这些所期望流动路径管线互连中的任一个。

上述足部支撑系统100和200的囊腔/不透流体的囊可例如由热塑性材料片材形成,如在鞋类领域中常规已知且使用的。组件中的两个或多个(例如,足部支撑囊102、流体储器囊104、足弓支撑部分104a、备用储器囊120、泵腔110中的任何两个或多个,和/或各种流体输送/流动路径106、112、116、122、124、206、210、216中的一个或多个)可由在缝合或焊接管线130c处密封在一起的两片热塑性材料130a/130b一体地形成为一体的一件式构造(在图1a和2a所示的视图中,热塑性片材130b由热塑性片材130a覆盖)。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例中,足部支撑囊102、流体储器囊104、足弓支撑部分104a、备用储器囊120、泵腔110以及流体输送/流动路径(例如,106、112、116/210、122/222、124、106/206、116/216)中的全部将由在缝合或焊接管线130c处密封在一起的两片热塑性材料130a/1a0b形成为一体的一件式构造。

图2c和2d的横截面视图提供关于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例的系统100、200的囊组件的生产/成形(例如,经折叠囊构造和/或竖直“堆叠的”囊构造)的另外细节。如所示,腔(例如,足部支撑囊腔102和流体储器囊腔104或流体储器囊腔104和足弓支撑部分囊腔104ai)首先由顶部热塑性片材130a彼此并排地横向形成,所述顶部热塑性片材130a经由密封线130c密封到底部热塑性片材130b(例如,通过“焊接”或热成形操作)。在囊生产过程期间,顶部热塑性片材130a使足部支撑囊腔102(或足弓支撑部分囊腔104a)的顶部主表面102m1以及流体储器囊104的顶部主表面104m1形成为连续片材,如图2c所示。类似地,同样如图2c所示,底部热塑性片材130b使足部支撑囊腔102(或足弓支撑部分囊腔104a)的底部主表面102m2以及流体储器囊104的底部主表面104m2形成为连续片材。内腔102i(或104ai)和104i限定在焊接片材130a、130b之间。流体流动管线106/124同样一体地形成在两个片材130a与130b之间,由此将内腔102i(或104ai)和内腔104i置于彼此处于流体连通。

接着,在足部支撑生产过程期间,如图2c和2d所示,流体储器囊腔104在足部支撑囊腔102(或足弓支撑部分104a)下方围绕流体输送管线106(或管线124)被折叠或移动(由箭头270所示),从而使得流体储器囊腔104的底部主表面104m2旋转以面向且紧邻足部支撑囊腔102的底部主表面102m2(或足弓支撑部分104a)定位。这产生竖直堆叠的囊腔构造,如图2d所示。如进一步所示,在最终的竖直堆叠的囊腔构造中,足部支撑囊腔102的顶部主表面102m1(或足弓支撑部分104a)(其最靠近穿着者足部的足底表面的至少某一部分定位且支撑足底表面的至少某一部分)背对流体储器囊腔104的原始项部主表面104m1。

如图1a、1c、1d和2a所示,此类型的足部支撑囊腔102的大小和形状可被设定成以便提供用于支撑使用者足部的大部分足底表面的支撑表面。在图2a到2d所示的结构中,流体储器填充流体囊腔104的大小和形状可被设定成使得其主表面104m2面向和/或直接邻近于(且任选地直接接触)足部支撑囊腔102的主表面(或足弓支撑部分104a)的总表面积的至少60%定位(且任选地面向、直接邻近、和/或直接接触足部支撑囊腔102的主表面102m2(或足弓支撑部分104a)的总表面积的至少70%、至少80%、至少90%、或甚至100%)。

单独足部支撑系统100/200和/或鞋类物品1000中存在的足部支撑囊腔102和流体储器囊腔104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可具有任何所期望相对大小和/或容积(例如,假设存在足够容积以形成下文例如相对于图3a至图4c更详细描述的压力改变特征)。在本发明的一些更具体的实例中,单独足部支撑系统100/200和/或鞋类物品1000中所存在的流体储器囊腔104与足部支撑囊腔102之间的容积比(例如,v104i/v102i,其中“v”表示相应内腔的流体容积)可在至少0.75、且在一些实例中至少1、至少1.25、至少1.5、至少1.75、或甚至至少2的范围内。在一些实例中,单独足部支撑系统100/200和/或鞋类物品1000中的此容积比(例如,v104i/v102i)可在从0.75到8的范围内,且在一些实例中在从1到6、从1.25到5、从1.25到4、或甚至从1.25到2.5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例中,流体储器囊腔104将限定比单独足部支撑系统100/200和/或鞋类物品1000中的足部支撑囊腔102更大的内部容积。这些相对大小/容积特征可适用于图1a到1h所示的足部支撑系统100、图2a到2f所示的足部支撑系统200、和/或下文更详细描述的足部支撑系统和/或鞋类物品中的任一个。

在图2a到2d所示的本发明的具体实例中,热塑性材料的两个片材130a和130b在密封线130c处密封在一起且成形为形成至少:(a)第一填充流体囊腔(例如,足部支撑囊腔102或足弓支撑部分104a),其在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130a与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130b之间限定第一内腔(例如,腔102i或腔104ai);(b)第二填充流体囊腔(例如,流体储器腔104),其在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130a与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130b之间限定第二内腔(例如,腔104i);和(c)第一流体流动管线(例如,流体输送管线106(图1a)或图2a的管线206和216,或图2a中的管线124),其将第一内腔102i(或104ai)与第二内腔104i置于彼此处于流体连通。在本发明的此方面的至少一些实例中,此第一流体流动管线(例如,流体输送管线106(或管线124))可为第一内腔(例如,腔102i(或腔104ai))与第二内腔(例如,腔104i)之间的仅有的直接流体连接。此步骤中形成的流体流动管线(例如,流体输送管线106(或管线124))可具有上文针对流体输送管线所描述的大小、形状、横截面面积、和/或容积特征中的任一个。

根据需要,如图1a和2a进一步所示,两个热塑性片材130a和130b可在密封线130c处接合在一起,所述密封线130c的形状被设定成以便另外形成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a)泵部分110,其包括内部泵腔(例如,可由穿着者足部压缩的泵腔,例如球式泵腔);(b)第二流体流动管线(例如,管线112),其将(例如,足部支撑囊102的)第一内腔102i置于与泵110的内腔处于流体连通;(c)第三流体流动管线(例如,管线116(图1a)或管线210和216(图2a)),其将泵110的内腔置于与(例如,流体储器囊104的)第二内腔104i处于流体连通;(d)备用流体腔(例如,腔120);(e)第四流体流动管线(例如,管线122(图1a)或管线222(图2a),其将备用流体腔120置于与第二内腔(104i)、泵110的内腔、或第三流体流动管线(例如,管线116(图1a)或管线210和216(图2a))中的至少一个处于流体连通);(f)足弓支撑部分104a;和/或(g)流体流动管线(例如,管线124),其将内腔104i与足弓支撑部分104a的内腔104ai连接。图2a进一步示出两个热塑性片材130a和130b可接合在一起以形成一个或多个充气入口250,流体源(例如,压缩气体源)可接合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充气入口250以准许囊腔的充气。充气入口250可在囊腔充气到所期望充气压力之后被永久密封(例如,通过焊接操作)或可释放地密封(例如,利用阀或夹止装置)。

如这些图进一步所示,第一填充流体囊腔(例如,足部支撑腔102或足弓支撑部分104a)可相对于第二填充流体囊腔(例如,流体储器囊104)移动,其方式为使得在足部支撑系统200中:(a)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130b的外表面102m2的限定第一填充流体囊腔(例如,足部支撑囊腔102或足弓支撑部分104a)的一部分直接面向(且任选地直接接触)第二热塑性材料片材130b的外表面104m2的限定第二填充流体囊腔(例如,流体储器囊104)的一部分;和(b)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130a的外表面102m1的限定第一填充流体囊腔(例如,足部支撑囊腔102或足弓支撑部分104a)的一部分背离第一热塑性材料片材130a的外表面104m1的限定第二填充流体囊腔(例如,流体储器腔104)的一部分。对于第一流体流动管线(例如,流体输送管线106或管线124),囊可例如以上文参考图1e到1h(2)所描述的方式中的任一个被成形以包括呈u形、锯齿形或人字形结构、具有流动支撑系统、防夹/防扭结构等的非线性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

替代地,而非图2a到2d的“竖直堆叠的”布置,在足部支撑系统100的生产期间,第一填充流体囊腔(例如,足部支撑腔102)可被定向为支撑使用者足部的足底表面,且第二填充流体囊腔(例如,流体储器腔104)可被移动/折叠例如约90°,以便围绕第一填充流体囊腔102的周边边缘102e的一部分延伸,例如如图1a和1b所示。

在图1a到2d所示的本发明的实例中,第一填充流体囊腔(例如,足部支撑囊102和/或足弓支撑部分104a)和第二填充流体囊腔(例如,104)中的至少一个与鞋底结构1004接合,且在图2a到2d所示的竖直堆叠的布置中,至少第二填充流体囊腔(例如,流体储器囊104)与鞋底结构1004接合。如图2b所示,此鞋底结构1004可包括聚合泡沫材料(例如,当形成为中底时)和/或橡胶或热塑性材料(例如,当形成为外底时),所述鞋底结构1004具有覆盖(且任选地直接接触)第二填充流体囊腔(例如,流体储器囊104)的底表面104b(图2b)、104m1(图2d)的至少大部分(且任选地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或甚至100%)的内表面1004a。如图1c、1d和2b的实例中所示,这些实例鞋底结构1004包括上表面1004u和底表面1004b,其中上表面1004u包括在该上表面中限定的凹陷1004r,且其中至少第一填充流体囊腔(例如,足部支撑囊102或足弓支撑部分104a)和/或至少第二填充流体囊腔(例如,流体储器囊104)被接收在凹陷1004r中。最下面的足部支撑系统100、200组件(例如,流体储器囊104的底表面104b/104m1或足部支撑囊102/足弓支撑部分104a的底表面102b/102m2)可与鞋底组件1004的凹陷1004r中的底部内表面1004a接合(例如,通过粘合剂或胶合剂、通过机械连接器等)。

图2a到2d说明实例足部支撑系统200和鞋类物品1000,其中足部支撑囊102的主表面(例如,底表面102b)直接邻近于流体储器囊104的主表面(例如,顶表面104t)定位且任选地与所述主表面直接接触。其它选项是可能的,例如,如图2e所示。图2e说明类似于图2a到2d的足部支撑系统的实例足部支撑系统260,且类似附图标记在图2e中与图2a到2d中一样使用,且大多数冗余描述被省略。图2e的足部支撑系统260可具有上文参考图2a到2d所描述的实例足部支撑系统200的具体特征、特性、属性、结构、选项和其它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然而,在图2e的足部支撑结构260中,一个或多个独立构件262设置在足部支撑囊102与流体储器囊104之间(例如,足部支撑囊102的底表面102b与流体储器囊104的顶表面104t之间)。因此,在此实例构造中,足部支撑囊102的底部主表面102b在其相应面向表面区域的至少一些部分上方(例如,在其面向表面区域的至少50%上方、在其面向表面区域的至少75%上方、在其面向表面区域的至少90%上方、在其面向表面区域的至少95%上方、或甚至在其面向表面区域的100%上方)不会直接邻近于流体储器囊104的顶部主表面104t定位且不会直接接触流体储器囊104的顶部主表面104t。独立构件262可为:(a)一个或多个相对坚硬或硬质板构件(例如,碳纤维板、热塑性和/或热固的聚氨酯板、玻璃纤维板、其它慢化剂板等),其用于使力在更宽泛的区域上方分散;(b)一个或多个泡沫构件(例如,醋酸乙烯酯泡沫、聚氨酯泡沫等),其用于提供附加冲击力衰减;(c)板和泡沫的组合(例如,在其面向表面区域上方的分离区域处竖直堆叠和/或存在);和/或(d)其它组件。此类独立构件262可例如用于控制足部支撑系统260的冲击力衰减、“感觉”、和/或响应特性。

图2a到2e说明包括竖直堆叠的囊的实例足部支撑系统200/260和鞋类物品1000,其中足部支撑囊102最靠近穿着者足部定位且流体储器囊104位于足部支撑囊102下方。这些囊102/104可被竖直颠倒,例如,如图2f的实例足部支撑结构280中所示(其中流体储器囊104竖直堆叠且位于足部支撑囊102上方)。类似附图标记在图2f中与图2a到2f中一样使用且大多数冗余描述被省略。图2f的足部支撑系统280可具有上文参考图2a到2e所描述的实例足部支撑系统200/260的具体特征、特性、属性、结构、选项和其它中的任一个或多个。而且,虽然图2f示出其中独立构件262存在于囊面向表面104b/102t之间的实例,但是独立构件262在一些或所有面向表面区域上方可被省略,且流体储器囊104的底部主表面104b可在其面向表面区域的至少某一范围上方直接邻近于足部支撑囊102的顶表面102t定位且任选地直接接触足部支撑囊102的顶表面102t。

在图1a到2f的实例结构中,足部支撑系统100/200/260/280可各自包括至少一个“嵌套部分”,例如,其中一个囊的一部分(例如,流体储器囊104的部分104a)“嵌套”在由另一囊限定的区域(例如,面积或容积)(例如,足部支撑囊的间隙区域1026)内。根据需要,附加和/或其它“嵌套部分”可设置在足部支撑系统100/200/260/280中。作为一些更具体的实例,流体储器囊104(例如,如部分104a)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可嵌套在足部支撑囊102(例如,如间隙102g)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区域内,例如,在足部支撑系统100/200/260/280的足跟区域中,前足区域中,和/或足中段区域中。单独足部支撑系统100/200/260/280可包括任何所期望区域处和/或具有任何所期望形状的这些嵌套部分104a/间隙1026类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另外或其它替代实例,根据需要,一个或多个间隙可设置在流体储器囊104(例如,如间隙102g)中,且一个或多个嵌套部分(例如,如部分104a)可设置在足部支撑囊102中且“嵌套”在流体储器囊104间隙内。作为其它潜在特征,足部支撑囊102可包括分别与设置在流体储器囊104中的至少一个“嵌套”部分和至少一个间隙配合在一起的至少一个间隙和至少一个“嵌套”部分。间隙和嵌套部分的任何所期望组合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设置在足部支撑结构中。

如上所述,组件中的两个或多个(例如,足部支撑囊102、流体储器囊104、足弓支撑部分104a、备用储器囊120、泵腔110中的任何两个或多个(且任选地所有),和/或各种流体输送/流动路径106、112、116、122、124、206、210、216中的一个或多个)可由在缝合或焊接管线130c处密封在一起的两个热塑性材料片材130a/130b一体地形成为一体的一件式构造(在图1a和2a所示的视图中,热塑性片材130b由热塑性片材130a覆盖)。然而,在本发明的其它实例中,这些组件中的至少一些(且任选地所有这些组件),例如,足部支撑囊102、流体储器囊104、足弓支撑部分104a、备用储器囊120、囊腔110、和流体输送/流动路径(例如,106、112、116/210、122/222、124、106/206、116/216)可形成为接合在一起的独立部件。作为一些更具体的实例,足部支撑囊102可与流体储器囊104单独形成,且这些单独部件可例如通过管线106连接(管线106也可为与囊102和104分离的部件或可与囊102或104中的一个一体地形成)。连接器,例如,类似于入口250(图2a),可与管(例如,用于管线106)一起使用以连接囊102和104(例如,其中管线106被粘合或可释放地连接到连接器250)。另外或替代地,泵腔110可与足部支撑囊102(例如,经由单独或一体形成的管线112)和流体储器囊104(例如,经由单独或一体形成的管线116)中的任一个或两个单独形成且连接到足部支撑囊102和流体储器囊104中的任一个或两个。另外或替代地,备用储器囊120可与泵腔120(例如,经由单独或一体形成的管线122)和流体储器囊104(例如,经由单独或一体形成的管线)中的任一个或两个单独形成且连接到泵腔120和流体储器囊104中的任一个或两个。各种囊和/或管线可形成为包括连接端口(如入口250),和/或各种部件可以其它方式(例如,经由胶合剂或粘合剂、经由热成形或焊接等)连接。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各种囊(例如,足部支撑囊102和流体储器囊104)可通过相同或不同生产过程制成和/或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结构/构造。作为一些实例,根据需要,囊102/104可通过热成形、rf焊接、超声焊接、激光焊接或其它成形。内部焊接可用于(例如,将囊表面的内表面焊接在一起,例如,如例如美国专利号6,571,490中所示)控制一些实例囊中的囊的形状。在其它实例中,张力构件(例如,包括内部纤维结构,例如如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15/0013190中所示)可用于控制囊的形状。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单独实例足部支撑系统100/200/260/280和/或鞋类物品1000中,一个囊(例如,足部支撑囊102)可通过热成形和/或焊接过程(例如,利用内部焊接)而成形和形状控制,而另一囊(例如,流体储器囊104)可使用张力构件而成形和形状控制。囊构造和形状控制方法的任何所期望组合可在单独足部支撑系统100/200/260/280和/或鞋类物品1000中使用。美国专利号6,571,490和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15/0013190中的每一者通过引用以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中。

现在将结合图3a到3c更详细地描述至少一些实例足部支撑系统100、200中的流体移动。在这些明确说明的实例系统100、200中,系统100、200是封闭系统,在于其不会有目的地从外部环境吸收流体(例如,空气或其它气体)且其不会有目的地将流体释放到外部环境。相反,流体在各种不同囊腔或与系统100、200处于流体连通的其它结构(例如,足部支撑囊102、流体储器囊104、和/或备用储器120)之间移动以便使足部支撑囊102放置和保持处于三个离散压力设定(且因此三个离散足部支撑硬度设定)。

图3a示出这些实例系统100、200的一个构造,其中足部支撑囊102处于其最高(或最坚固)足部支撑压力且储器囊104处于其最低压力。虽然其它压力是可能的,但在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的一个实例系统中,整体囊系统100、200的压力在此构造中可为恒定的,例如,其中流体能够流动通过流体输送管线112;116;210/216;122、222;116、210/216;和106、206/216。阀114(例如,单向阀)防止流体从泵110经由管线112回流到足部支撑囊102中,且阀118(例如,单向阀)防止流体经由管线116、210/216从流体储器囊104回流到泵110中。在泵110将流体从泵腔推动到管线116、210/216中时(通过利用使用者的足部经由启动器126启动泵110),流体自由移动通过系统100、200到达备用储器122和流体储器104且在流体储器104与足部支撑囊102之间移动(经由流体输送管线106、206/216),直到整体系统100、200达到恒定流体压力为止。作为更具体的实例,在图3a的构造中,足部支撑囊102、储器囊104、备用囊120、和泵110可处于相对恒定的压力,例如,25psi(±10%或±5psi)。因此,在此构造中,足部支撑囊102可处于其最高足部支撑压力条件(例如,25psi(±10%)、在20psi与30psi之间等),流体储器囊104可处于其最低压力条件(例如,25psi(±10%)、在20psi与30psi之间等),且备用储器囊120可处于其最低压力条件(例如,25psi(±10%)、在20psi与30psi之间等)。

根据需要,止回阀可设置在流体输送管线106、206/216中,在储器囊104与足部支撑囊102之间。与当储器104与足部支撑囊102之间的流体输送管线106、206/216处于打开条件时将存在的情况相比,此止回阀当存在时可帮助足部支撑囊102感觉稍微更坚固。

在使用中,使用者接着可使系统100、200从其最坚固足部支撑条件(图3a)改变为“中等坚度”足部支撑条件,如图3b所示。这可例如通过将图1b和2a中的开关108s从“25”或“f”(坚固)设定旋转到“17”或“m”(中等)设定来完成。作为其它选项,坚度设定可以电子方式改变(例如,使用输入系统,例如图2b的输入装置170)。当作出此改变时,系统100、200改变到图3b所示的构造。更确切地说,在此改变中,流体控制系统108切断流体储器囊104与足部支撑囊102之间的流体输送管线106、206/216(但其它流体输送管线(例如,116、210/216和122、222)保持打开)。在此构造中,流体经由管线112从足部支撑囊102移动到泵110中,通过使用启动器126使流体从泵110泵送以进一步使备用储器囊120和流体储器囊104充气。但是,因为流体被防止从流体储器囊104回流到足部支撑囊102中(通过止动件108m),因此此泵送作用从足部支撑囊102取走一些流体(由此降低其压力)且将流体添加到流体储器囊104和备用储器囊120中(由此增大其压力)。

在流体储器囊104和备用储器囊120中压力增大(经由泵110的迈步循环泵送作用),直到这些囊中的压力足够高而使得通过单个泵冲程循环而启动泵110(例如,启动器126的单次向下按压)不足以使更多流体移动到备用储器120和/或流体储器104中。更确切地说,在此说明的实例中,泵110一体地形成为填充流体囊系统100、200的部件,使得泵是由足部启动(例如,当使用者迈步时)的“球”式泵。换句话说,使用者的迈步将压缩泵110的球,且由于阀114,此压缩将迫使一定容积的流体离开泵110腔且进入流体输送管线116、210/216中。因此,此实例的泵110腔被构造成限定“最大流体泵送容积”,其构成在泵110的单个冲程循环中(即,在单次迈步或压缩中)可由泵110移动的最大流体容积。等于或小于最大流体泵送容积的流体的容积将在泵110的单个冲程循环中移动(例如,并非每个单独泵冲程都需要移动最大流体泵送容积)。在附加流体被泵送到管线116、210/216中时,附加流体使管线116、210/216和122、222以及囊104和120中的流体压力增大且阀118将防止流体在进入流体储器104之后返回到管线116、210/216。在一个或多个泵110球压缩循环之后,在泵110冲程循环期间移动的流体的容积将不足以使附加流体越过阀118且移动到流体储器囊104中。换句话说,随时间推移和充分泵循环,流体储器囊104内的压力将变得足够高,从而使得在泵冲程循环期间移动的最大流体容积将不足以增大管线116、210/216和122、222中的流体压力以使更多流体越过阀118移动。在此阶段,系统100、200达到其第二“稳态”(中等足部支撑坚度)压力水平。在此构造(图3b的构造中的稳态)下,足部支撑囊102将处于其“中等”坚度压力(例如,17psi(±10%)、在12psi与22psi之间等),且流体储器囊104、备用囊120、和泵110(以及其连接管线116、210/216和122、222)将处于恒定但更高的压力,例如,31psi(±10%)、在26psi与36psi之间等。流体输送管线116、210/216和122、222以及囊104和120的容积可相对于泵110最大泵循环容积选定,从而使得中等压力条件在所期望压力水平下达到其稳态压力。

在进一步使用中,使用者还可使系统100、200从此中等压力足部支撑条件(图3b)改变为“最低坚度”足部支撑条件,如图3c所示。这可例如通过将图1b和2a中的开关108s从“17”或“m”(中等)设定旋转到“10”或“s”(柔软)设定来完成。同样,作为其它选项,坚度设定可以电子方式改变(例如,使用输入系统,例如图2b的输入装置170)。当作出此改变时,系统100、200改变到图3c所示的构造。更确切地说,在此改变中,流体控制系统108另外切断到备用储器囊120的流体输送管线122、222,但流体输送管线116、210/216保持打开。因此,在此构造中,流体从足部支撑囊102移动到泵110中,使流体从泵110泵送以进一步使流体储器囊104充气。但是,因为流体被防止从流体储器囊104回流到足部支撑囊102中(通过止动件108m)且因为流体被防止从泵110移动到备用储器囊120中(通过止动件108b),此泵送作用从足部支撑囊102取走一些附加流体(由此进一步降低其压力)且将流体添加到流体储器囊104中(由此进一步增大其压力)。备用储器120在切换到图3c的构造之前停留在其先前压力下。

流体储器囊104中的压力被增大(经由泵110的迈步循环泵送作用),直到囊104中的压力足够高而使得通过单个泵冲程循环对泵110的启动不足以使更多流体移动到流体储器104中。更确切地说,使用者的迈步的压缩力将压缩泵110球,且由于阀114,此压缩将迫使一定容积的流体离开泵110腔且进入流体输送管线116、210/216中。在附加流体被泵送到管线116、210/216中时,附加流体由于止动件108b而不会进一步增大管线122/222和/或备用储器囊120中的流体压力,但将增大管线116、210/216和流体备用囊104中的流体压力,且阀118将防止流体在其进入流体储器104之后返回到管线116、210/216。在一个或多个泵110球压缩循环之后,在泵110冲程循环期间移动的流体的容积将不足以使附加流体越过阀118且移动到流体储器囊104中。换句话说,随时间推移,流体储器囊104内的压力将变得足够高,从而使得在泵110压缩/冲程循环期间移动的最大流体容积将不足以增大管线116、210/216中的流体压力以使更多流体越过阀118移动。在此阶段,系统100、200达到其第三“稳态”(最低足部支撑坚度)压力水平。在此构造下(图3c的构造中的稳态),足部支撑囊102将处于其“最温和”坚度压力(例如,10psi(±10%)、在5psi与15psi之间等),备用囊120将维持在当开关108a从中等坚度设定移动到最柔软坚度设定时其所处的压力下(例如,31psi(±10%)、在20psi与36psi之间等,根据图3b),且流体储器囊104和泵110(以及其连接管线116、210/216)可处于恒定但更高的压力,例如,40psi(±10%)、在35psi与50psi之间等。流体输送管线116、210/216和122、222以及囊104和120的容积可相对于泵110最大泵循环容积选定,从而使得最柔软足部支撑压力条件在所期望压力水平下达到其稳态压力。

在此实例中,开关108a的进一步移动将使其从“10”或“s”设定旋转到图1b和2a所示的“25”或“f”设定。当此发生时,止动件108m和108b被打开,其使系统100、200从图3c所示的构造切换到图3a所示的构造。此改变允许流体从最高压力流体储器囊104流动到更低压力足部支撑囊102(经由管线106、206/216)且允许备用囊120与管线116、210/216之间的流体交换,以由此使整个系统100、200上的压力相等。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例中,当止动件108m和108b被打开时使用者可能听到和/或感觉到系统100、200上的此相对快速的压力改变。

虽然上文结合图3a到3c所描述的系统100、200和方法是封闭系统,但是根据需要,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例的系统100、200和方法可从外部源/区域,例如周围大气吸入新的流体(例如,空气或其它气体)和/或将流体排放到外部源/区域。此可能性在图2b中例如示出为虚线箭头240。另外或替代地,根据需要,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例的系统100、200和方法可允许使用者例如通过与使用者界面(其可设置为输入装置170的部件)交互而“微调”坚度设定水平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更具体的实例,输入装置170和/或鞋子1000可包括“压力增大”按钮和“压力降低”按钮,使用者可与所述按钮交互以调节足部支撑囊102中的压力(例如,以相对小的增量,例如每次与界面交互为±0.5psi)。流体可被移进或移出囊104和/或移进或移出外部环境或其它源以便以此方式更改支撑囊102压力。

在上述实例系统100、200中,泵110可继续在每一步由与泵启动器126的使用者交互来启动。然而,如果超出泵110的压力水平(在流体流动方向上)充分高(如上所述),那么流体将基本不会移出泵110和/或将不会继续输送到囊104和/或120中。因此,其它流体将不会从足部支撑囊102抽出,由此使其维持在所期望足部支撑压力水平下。替代地,根据需要,一旦足部支撑囊102针对选定设定而处于所期望压力水平,那么阀可被启动(或阀114可被设计)以停止流体从足部支撑囊102的进一步输送,至少直到使用者与系统100、200交互以指示足部支撑囊102压力的所期望改变为止。

上述具体实例足部支撑系统100、200具有三个离散足部支撑压力设定(例如,如结合图3a到3c所描述)。其它选项是可能的。例如,可提供类似足部支撑系统,其具有仅两个足部支撑囊102压力设定(例如,“柔软”设定和“坚固”设定)。这可例如通过消除备用储器囊120而实现。在此潜在布置中,足部支撑系统100、200可在两个指出的条件之间简单地切换。作为另一潜在选项,根据需要,止回阀和/或单向阀(例如,阀114、118、其它存在的止回阀等)可在图3a到3c的系统中颠倒,例如以形成使流体从储器104移动到足部支撑囊102的系统。

然而,图3d说明具有两个或多个备用储器120a、120b…120n的另一实例足部支撑系统300。通过选择性地启动零个或更多个止动件108m、108b、108c…108n(且因此将零个或更多个备用储器120a、120b…120置于系统300的有效流体容积中),足部支撑囊102中的不同离散步伐或硬度设定可例如以上文结合图3a到3c所描述的一般方式而实现。一般地,备用储器120a、120b…120n的数目越大(或可供用于接受来自泵110的流体的备用储器容积的可用组合容积越大),则足部支撑囊102中的压力设定就越低(由于更多流体可从囊102泵送出去,变成更高可用备用储器容积)。备用储器120a、120b…120n可彼此具有相同或不同容积,且其可单独启动或以任何所期望组合启动,以便更改可供用于在泵启动循环期间接受来自泵110的流体的备用储器容积。虽然可想象的是n可为任何所期望数目,但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例中,n将在0与8之间,且在一些实例中,在0与6之间、在0与4之间、或甚至在0与3之间。

图3e和3f分别说明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例使用(例如,在图1b、2b、2e和2f所示类型的鞋类结构中使用)的其它实例足部支撑系统320、340。这些实例足部支撑系统320、340可包括例如上述各种类型和功能(例如,且潜在地呈上述各种定向和结构布置)的足部支撑囊102和流体储器囊104。当图3e和3f中使用的附图标记与上文图1a到图3d中所使用的附图标记相同时,参考相同或类似部件,且各种部件的完整/详细描述可被省略。图3e和/或3f的足部支撑系统320/340可具有上文参考图1a到3d所描述的实例的具体特征、特性、属性、结构、选项和其它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在图1a到3d的实例中,足部支撑系统包括系统中的备用储器120/120a-120n以使得能够选择附加足部支撑囊102压力/坚度设定,如上所述。备用储器120作为到独立囊腔的分支(经由管线122)包括在系统中,例如,从泵腔110、流体管线116、210/216、和/或流体备用储器104的分支。作为另一选项,根据需要,如图3e和3f所示,分支连接的备用储器120/120a到120n中的一个或多个(且任选地所有)可例如在一个或多个串联压力调节器322(由控制系统108机械或电子控制)的情况下被省略。串联压力调节器322可例如设置在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两个中:(a)流体储器囊104与足部支撑囊102之间的流体流动管线106、206/216,例如如图3e所示;和/或(b)泵腔110与流体储器囊104之间的流体流动管线116、210/216,例如如图3f所示。可商购获得的此类型的压力调节器322允许流体流动,直到调节器322的入口端与出口端之间形成预定压差(δp)为止,此时经过调节器322的进一步的流体流动得以停止。这些类型的压力调节器322可用于提供任何所期望不同数目的足部支撑囊102压力水平设定,例如,从2到20个设定,且在一些实例中从2到15个设定、从2到10个设定、或甚至从3到8个设定。作为另一选项,而非离散的单独或阶梯式压力设定,此类型的压力调节器322可用于允许使用者自由选择任何所期望设定水平。

图4a至图4c说明可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例使用(例如,在图1b、2b、2e和2f所示类型的鞋类结构中使用)的其它实例足部支撑系统400。这些实例足部支撑系统400可包括例如上述各种类型(例如,且潜在地呈上述各种定向和布置)的足部支撑囊102和流体储器囊104。当图4a和4c中使用的附图标记与上文图1a到3f中所使用的附图标记相同时,参考相同或类似部件,且各种部件的完整/详细描述可被省略。实例足部支撑系统400包括用于支撑穿着者足部的至少一部分的足部支撑囊102以及流体储器囊104。流体流动方向调节系统408设置在此系统400中以用于通过泵110(其可为上述各种类型的“步伐启动的”泵/球泵)的作用控制流体(例如,气体)在以下各项中的移动:(a)从足部支撑囊102到流体储器囊104的第一路径(图4a)或(b)从流体储器囊104到足部支撑囊102的第二路径(图4b)。流体流动方向调节系统408可为物理开关型结构(例如,类似于上文的组件108和108a)、电控阀或其它系统(例如,包括输入装置170以及有线或无线通信)、用于物理“夹止”或关闭囊结构中的流体路径和/或其它。

第一流体输送管线410在足部支撑囊102与泵110之间延伸,且第一阀114(例如,单向阀)被设置成允许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410从足部支撑囊102到泵110进行流体传送,但不允许从泵110返回到足部支撑囊102中进行流体传送(例如,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410)。第二流体输送管线412在泵110与流体储器104之间延伸,且第二阀118(例如,单向阀)被设置成允许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412从泵110到流体储器104进行流体传送,但不允许从流体储器104返回到泵110中进行流体传送(例如,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412)。第三流体输送管线414在第一流体输送管线410与第二流体输送管线412之间延伸,且独立第四流体输送管线416在第一流体输送管线410与第二流体输送管线412之间延伸。各流体输送管线410至416可被形成为整体系统400的形成囊102和/或104和/或形成泵110(例如,通过如上所述的热成形/热塑性片材焊接过程)的组成部件。

在此实例系统400中,当流体移动通过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两者时,流体在一方向上通过泵110从第一流体输送管线410流动到第二流体输送管线412。更确切地说,图4a示意性地示出系统400布置和构造以用于提供通过上文确定的第一流体流动路径的流体流动。如图4a所示,在此构造中,流体流动方向调节系统408被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在第一路径中,流体从足部支撑囊102被抽吸到第一流体输送管线410中,通过阀114,通过泵110,进入第二流体输送管线412中,通过阀118,且进入流体储器104中。注意流体流动箭头420a。在此构造和流体流动路径布置中,第三流体输送管线414和第四流体输送管线416例如分别通过止动构件414a和416a以及流体流动方向调节系统408维持在关闭条件下。流动管线的容积(例如,流体输送管线412、414、和/或416的容积)可被选择成使得当流体储器囊104达到所期望压力时,由泵110在单个泵循环(例如,单个使用者步伐)中移动的流体的量将不足以克服跨阀118的压力(且因此不足以使更多流体移动到流体储器104中)。

另一方面,图4b示出流体流动方向调节系统408,其被构造和布置成允许通过上文确定的第二路径的流体流动。在此构造和流体路径布置中:流体从流体储器104被抽吸到第二流体输送管线412中,进入第三流体输送管线414中(由于止动构件412a和/或阀118防止经由管线412流入泵110),且进入第一流体输送管线410。由于止动构件410a,流体从这里移动通过阀114,通过管线410,通过泵110,进入第二流体输送管线412中,且通过阀118。由于止动构件412a,流体从这里移动到第四流体输送管线416中,进入第一流体输送管线410,且进入足部支撑囊102(由于止动构件410a防止经由管线410流入泵110中)。注意流体流动箭头420b。在此布置中:(a)第一流体输送管线410在关闭条件下(经由止动构件410a)被维持在一位置处,以便防止流体经由第一流体输送管线410从第三流体输送管线414直接流入足部支撑囊102;和(b)第二流体输送管线412在关闭条件下(经由止动构件412a)被维持在一位置处,以便防止流体经由第二流体输送管线412从第二流体输送管线412直接流入流体储器104中。如图4a和4b所示,在此足部支撑系统400中:(a)第三流体输送管线414在一位置处连接到第一流体输送管线410,使得沿着第二路径从第三流体输送管线414流入第一流体输送管线410的流体将在到达泵110之前穿过第一单向阀114,和/或(b)第四流体输送管线416在一位置处连接到第二流体输送管线412,使得沿着第二路径从泵110流入第二输送管线412中的流体将在到达第四流体输送管线416之前穿过第二单向阀118。

图4a和4b所示的足部支撑系统400和流体控制系统408允许使用简易的单向泵(例如,由使用者的足部在迈步期间启动的球式泵)来使流体在系统400中在两个整体不同的方向上移动。更确切地说,如上所述,系统400可允许流体始终通过一个入口区域(例如,经由流体输送管线410)进入泵110,且始终通过一个出口区域(例如,经由流体输送管线412)离开泵110,同时仍准许从足部支撑囊102到流体储器囊104或从流体储器囊104到足部支撑囊102的流体输送。打开所有止动构件410a、412a、414a、416a可允许使跨系统400的流体压力相等。

图4c示出另一足部支撑系统450,其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图4a和4b所示的系统400(例如,其中单向泵110能够使流体沿着上述两个路径/方向移动)。与上述特征相同或类似的特征由与图1a至图4b中所使用的相同附图标记示出,且这些相同或类似特征的更详细解释被省略。然而,如图3a到3d的系统100、200、260、280、300,系统450包括例如上文参考图3a到3d的元件120、120a、120b…120n所描述类型的一个或多个备用储器囊440。至少当系统450呈图4a所示的第一流体路径布置时(其中止动构件414a和416a关闭),备用储器囊450可由止动构件440a(例如,经由流动控制系统408)选择性地控制以允许足部支撑囊102中的压力改变,如上所述(例如,离散、逐步压力改变)。打开所有止动构件410a、412a、414a、416a、440a可允许跨系统450的流体压力相等。另外或替代地,备用储器囊440中的一个或多个(且任选地所有)可由例如结合图3e和3f所描述类型的一个或多个串联调节器(例如,串联410、412、414、和/或416)替换。

图5a和5b分别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例的另一实例鞋类物品结构500的侧视图和底视图。鞋类物品500包括鞋帮502,所述鞋帮502可具有任何所期望构造、结构、和/或部件数且可通过任何所期望方法制成,包括常规构造、结构、部件数、和/或生产方法和/或上述任何构造、结构、部件数、和/或生产方法。鞋类物品500还包括鞋底结构504,所述鞋底结构504例如通过粘合剂或胶合剂、通过机械连接器、和/或通过缝合或缝接与鞋帮502接合(且可以如已知且本领域中使用的常规方式连接)。下文将更加详细地描述此鞋底结构504的某些特征。

图5a和5b进一步说明此实例鞋底结构504包括足部支撑系统,所述足部支撑系统例如可具有上文结合图1a至图4c所描述的足部支撑系统的结构、特征、特性、属性、流体流动连接、和/或选项中的任一个。在此明确说明的实例鞋类结构500中,足部支撑系统包括与一个或多个(图5a和5b中示出为三个)足部支撑囊102处于流体连通的一个或多个流体储器囊104(图5a和5b中示出为一个流体储器囊104)。在此说明的实例鞋类结构500中,流体储器囊104竖直堆叠和定位在鞋类结构500中的足部支撑囊102上方,类似于上文结合图2f所描述的结构,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也可使用竖直颠倒的布置(其中一个或多个足部支撑囊102竖直堆叠在鞋类结构500中的一个或多个储器囊104上方)。

如上文所指出,图5a和5b说明此实例的足部支撑囊102包括三个独立足部支撑囊区域。确切地说,足跟定向的足部支撑囊102bh位于鞋类物品500的足跟支撑区域中,外侧前足支撑囊102bl位于鞋类物品500的外侧前足支撑区域中(例如,竖直下方且定位成支撑穿着者足部的至少第五跖骨头部区域且任选地还有第三和/或第四跖骨头部区域),且内侧前足支撑囊102bm位于鞋类物品500的内侧前足支撑区域中(例如,竖直下方且被定位成支撑至少穿着者足部的第一跖骨头部区域且任选地还有第二和/或第三跖骨头部区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更多或更少单独足部支撑囊102可设置在鞋类结构中的任何附加或替代的所期望位置处,包括足部支撑囊102的一个或多个嵌套布置。这些图进一步示出与足部支撑囊102bh、102bl、和102bm中的每一个的外部主表面接合和/或以其它方式覆盖所述外部主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外底元件504s(例如,由橡胶、tpu、或常规外底材料制成)(但根据需要可提供更多、更少、和/或不同类型的外底元件504s,不包括独立外底元件)。根据需要,外底元件504s被设置成完全覆盖足部支撑系统的填充流体囊(例如,囊102bh、102bl、102bm和104)的至少底部(且任选地至少侧面的一些部分)。外底元件504s当存在时可由材料制成和/或包括合适的结构以增强与接触表面的牵引,例如,适合鞋类物品500的所期望终端使用的牵引特征。

虽然其它选项是可能的,但是图5a和5b说明彼此互连(由虚线流体输送管线506示出)的三个囊区域102bh、102bl、和102bm。以此方式,除非阀调,否则(例如,在管线506中的一个或多个中)提供压力调节器或其它压力控制设备,三个囊区域102bh、102bl、和102bm中的压力将相同。作为其它选项,当多个囊区域设置为单独足部支撑系统中的足部支撑囊102的部件时,任何所期望数目的囊区域(例如,102bh、102bl、和102bm中的两个或多个)可维持在相同压力下和/或任何所期望数目的囊区域(例如,102bh、102bl、和102bm中的一个或多个)可维持在不同于其它囊区域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的压力下。可(例如,在流体输送管线506中)提供止回阀(或其它适当的流体流动控制组件)以使得能够控制各种囊区域(例如,102bh、102bl、和102bm)中的流体流动和/或压力。

图5a和5b进一步示意性地示出泵腔110,所述泵腔110经由管线112与一个足部支撑囊(在此说明的实例中为囊区域102bm)处于流体连通且经由管线116与流体储器囊104处于流体连通。另外或替代地,泵腔110可与足部支撑囊区域102bh和/或102bl中的一个或两个(或与任何其它存在的足部支撑囊102)处于直接流体连通。尽管图5a和5b未示出,但备用储器(例如,如120)和与所述备用储器的流体流动连接(例如,如上文参考图1a至图4c所描述)可设置在鞋底结构504中。囊区域102bh、102bl、和102bm中的任一个或多个还可具有与流体储器囊104的连接(例如,类似于上述管线106)。当囊区域102bh、102bl、和102bm中的多于一个具有与泵腔110和/或流体储器囊104的独立连接,所述独立连接管线可包括其自身的单独(及自身单独控制的)阀114和/或止动构件108m。

图5a和5b进一步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例的可包括在鞋底结构504和/或鞋类物品500中的附加组件。如图5a所示,鞋类500/鞋底结构504可包括中底元件510(例如,由泡沫材料制成),所述中底元件510延伸以支撑穿着者足部的所有或任何所期望部分/比例。作为另一选项,组件510可构成斯创贝尔构件和/或鞋帮502的其它底部组件。调节器板512(例如,由碳纤维、热塑性聚氨酯、玻璃纤维等制成)可设置在中底(或斯创贝尔)元件510下方,且此调节器板512可延伸以支撑穿着者足部的所有或任何所期望部分/比例。任选地,根据需要,调节器板512和中底元件510可竖直颠倒,从而使得调节器板512将比中底元件510更靠近佩戴者的足部定位。附加泡沫材料514(或其它填充材料)可竖直设置在调节器板512下方,例如以提供用于接合流体储器囊104的底部和/或填充由于各种其它部件的结构所致的穿过鞋底结构504的任何间隙或孔。部件502、510、512、514、104、和/或102可以任何所期望方式接合在一起,例如经由粘合剂或胶合剂、机械连接器、缝合或缝接等。

此实例鞋底结构504的前部脚趾部分516可例如类似于图1c和1d所示的区域而被构造成包括内腔以用于容纳泵腔110和/或包括泵启动器126以用于启动泵腔110(通过穿着者足部的移动)。限定前部脚趾部分516的腔的外部或覆盖材料可由泡沫、橡胶、tpu、或任何其它所期望材料(包括鞋类领域中常规使用的材料)制成。另外或替代地,同样如图1c和1d所示,中底(或斯创贝尔)元件510、调节器板512、和/或附加泡沫材料514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可被构造成允许穿着者足部压缩泵腔110。作为一些更具体的实例,中底(或斯创贝尔)元件510、调节器板512、和/或附加泡沫材料514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可充分柔韧以允许穿着者足部向下移动以压缩泵腔,和/或一个或多个铰链、折曲管线或其它结构可被提供以实现中底(或斯创贝尔)元件510、调节器板512、和/或附加泡沫材料514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前部脚趾区域与前足区域之间的相对旋转移动(例如,围绕轴线518向上和向下)。因此,中底(或斯创贝尔)元件510、调节器板512、和/或附加泡沫材料514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前部脚趾区域可充当图1c和1d所示的泵启动器126。作为另一选项或实例,根据需要,泵腔110和/或泵启动器126结构可设置在鞋底结构504和/或鞋类物品500的另一区域处,例如设置在足跟区域中。

上文参考图3a至图4c所描述的流体压力改变控制系统和/或流体流动控制系统可结合任何类型的鞋类结构和/或鞋类组件使用,包括上文例如参考图1a到2f、5a和5b所描述的类型中的任一个,且上述系统可以上述各种方式中的任一个布置在鞋类结构和/或鞋类组件中。

iii.总结

在上文且在附图中参考各种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而,本公开所服务的目的是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多种特征和概念的实例,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如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