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不同硬度的第一和第二缓冲体的放入式一体式鞋类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18211发布日期:2020-05-06 20:2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具有不同硬度的第一和第二缓冲体的放入式一体式鞋类鞋底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0月23日提交的第62/575,922号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该美国临时申请据此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

本公开总体上包括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

背景

鞋类通常包括鞋底结构,该鞋底结构被构造成定位在穿着者的足部下方,以将足部与地面间隔开。运动鞋类中的鞋底结构被构造成提供期望的缓冲、运动控制和回弹性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附图简述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鞋中底的平面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2是图1的鞋中底的仰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3是图1的鞋中底的内侧部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4是图1的鞋中底的外侧部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5是图1的鞋中底的前透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6是图1的鞋中底的另一个前透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7是在图1中的线7-7处截取的图1的鞋中底的示意性横截面图示。

图8是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鞋中底的可替代实施方案的示意性横截面图示。

图9是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鞋中底的另一个可替代实施方案的示意性横截面图示。

图10是鞋类物品的外侧部视图的示意性图示,示出了被插入到足部接纳腔中的图1的鞋中底。

图11是沿图10中的线11-11截取的图10的鞋类物品的横截面视图的示意性图示,其中鞋中底完全插入。

描述

一种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其包括用于插入鞋类物品的足部接纳腔中的一体式鞋底(unitarysole)。一体式鞋底具有鞋前部区、鞋中部区和鞋跟区。换句话说,一体式鞋底是全长鞋底。一体式鞋底提供缓冲,并被构造为“放入式(drop-in)”一体式鞋底,其能够通过鞋类物品的踝部开口可移除地插入鞋类物品的足部接纳腔中。因此,一体式鞋底被构造成既用作鞋中底并且又用作鞋内底。一体式鞋底在本文总体上被称为鞋中底,但是也可以被称为鞋内底或整体鞋底(unisole)。

一体式鞋底包括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第一缓冲体具有第一硬度,并且第二缓冲体具有大于第一硬度的第二硬度。例如,第一缓冲体的硬度可以但不限于比第二缓冲体的硬度大从大约5硬度级(durometer)至大约15硬度级。第一缓冲体可包括第一泡沫材料并由其形成,并且第二缓冲体可包括不同于第一泡沫材料的第二泡沫材料并由其形成。

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都在一体式鞋底的周边处暴露。一体式鞋底的周边位于一体式鞋底的外表面处,并且如果缓冲体形成一体式鞋底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则缓冲体在周边处暴露。换句话说,即使较软的第一缓冲体也形成一体式鞋底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例如,在本公开的方面,只有第一缓冲体沿着周边的第一部分暴露,并且第二缓冲体沿着周边的剩余部分暴露。第一缓冲体暴露的周边的第一部分可以是鞋前部区中的一体式鞋底的内侧部外表面。

在本公开的方面,第一缓冲体可以包括在周边的第一部分处的第一向上延伸的凸缘,并且第二缓冲体可以包括在周边的第二部分处的第二向上延伸的凸缘。第一向上延伸的凸缘和第二向上延伸的凸缘在面向足部的外表面处部分地界定了足床凹部(footbedrecess)。

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两者可以各自是在鞋前部区中、在鞋中部区中和在鞋跟区中延伸的连续构型,其中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的一些部分相对于彼此在竖直方向上分层,并且在一些其他部分处,仅第一缓冲体或仅第二缓冲体形成一体式鞋底的整个厚度,而没有竖直分层。还在侧向方向上(即,垂直于一体式鞋底的竖直方向并且垂直于纵向中线),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可以在不同部分处不同地并列放置(juxtaposed)。这使得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的不同硬度能够有利地单独使用或一起使用,以对一体式鞋底上的足部的竖直载荷和侧向载荷作出反应。

例如,在本公开的方面,第二缓冲体在鞋前部区中位于第一缓冲体的一部分之下,并在第一缓冲体的该部分下方在鞋前部区中构建一体式鞋底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

第一缓冲体可以具有连续的构型,该构型沿着一体式鞋底的面向足部的外表面从鞋前部区中的周边的第一部分延伸,穿过鞋中部区并进入鞋跟区,并且还沿着一体式鞋底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从鞋前部区中的周边的第一部分延伸,穿过鞋中部区并进入鞋跟区。

第一缓冲体可以具有外侧极限(lateralextremity),该外侧极限在鞋前部区中的面向足部的外表面处位于一体式鞋底的纵向中线和一体式鞋底的外侧部外表面之间,并且第二缓冲体可以在鞋前部区中的面向足部的外表面处从一体式鞋底的外侧部外表面延伸到第一缓冲体的外侧极限。

第二缓冲体可以具有内侧极限(medialextremity),该内侧极限在鞋前部区中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处位于一体式鞋底的纵向中线和内侧部外表面之间,并且第一缓冲体可以在鞋前部区中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处从一体式鞋底的内侧部外表面延伸到第二缓冲体的内侧极限。第一缓冲体在面向足部的外表面处的外侧极限可以比第二缓冲体在面向地面的外表面处的内侧极限更靠近一体式鞋底的外侧部外表面。第一缓冲体可以在鞋前部区中在第二缓冲体的内侧极限和第一缓冲体的外侧极限之间覆盖第二缓冲体。

第二缓冲体可以具有楔形表面(wedgesurface),该楔形表面在第一缓冲体的外侧极限处与第一缓冲体接合。例如,楔形表面可以从覆盖第二缓冲体的第一缓冲体的下部内表面到一体式鞋底的面向足部的外表面朝向一体式鞋底的外侧部外表面向上且侧向地向外成角度。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楔形表面和竖直轴线之间的角度可以从大约5度到大约45度。在这样的范围内的角度下,楔形表面经受向下和/或侧向地向外延伸的多种载荷,从而允许较硬的第二缓冲体反作用于这样的载荷。楔形表面可以在鞋前部区、鞋中部区和鞋跟区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中沿着第一缓冲体的外侧极限延伸。楔形表面和竖直轴线之间的角度可以随着楔形表面沿着外侧极限延伸而变化。例如,鞋前部区的角度可以不同于鞋中部区中的角度或不同于鞋跟区中的角度。

第一缓冲体可以具有内表面,该内表面在鞋前部区中的第二缓冲体的内侧极限处与第二缓冲体的内表面接合。第一缓冲体的内表面可以竖直地延伸,可以相对于竖直轴线从第一缓冲体之下的第二缓冲体的上部内表面到一体式鞋底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侧向地向外和向下成角度(即,向下并朝向一体式鞋底的内侧部外表面倾斜),或者可以相对于竖直轴线从第一缓冲体之下的第二缓冲体的上部内表面到一体式鞋底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侧向地向内成角度(即,向下并远离一体式鞋底的内侧部外表面倾斜)。

在本公开的方面,第一缓冲体可以在鞋中部区中和在鞋跟区中从面向足部的外表面延伸到面向地面的外表面,并且可以在鞋中部区中和在鞋跟区中在第一缓冲体的周边处以从面向足部的外表面延伸到面向地面的外表面的第二缓冲体为边界。因此,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第一缓冲体居中定位在鞋中部区中和鞋跟区中,并且第二缓冲体侧向地包裹并围绕鞋中部区中和鞋跟区中的第一缓冲体的外部(例如,侧部和后外部)。

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可以具有复杂的三维构型,其中它们在一体式鞋底的不同区中以不同的竖直和侧向布置彼此相互配合,但是在它们邻接一体式鞋底的外表面的地方仍然可以彼此齐平,所述外表面包括面向足部的外表面、面向地面的外表面、内侧部外表面和外侧部外表面。

在本公开的方面,鞋类物品包括鞋外底、鞋面和一体式全长鞋中底。鞋面固定到鞋外底,并界定足部接纳腔和踝部开口。一体式全长鞋中底具有鞋前部区、鞋中部区和鞋跟区,并且被构造为穿过踝部开口可移除地插入到足部接纳腔中。鞋中底包括具有第一硬度的第一缓冲体和具有大于第一硬度的第二硬度的第二缓冲体。第二缓冲体在鞋中底的鞋前部区的一部分中位于第一缓冲体之下,使得:在第一缓冲体覆盖第二缓冲体的位置处,第一缓冲体构建鞋中底的面向足部的外表面,并且第二缓冲体构建鞋中底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第一缓冲体在鞋中底的鞋跟区的中央部分中构建鞋中底的面向足部的外表面和鞋中底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两者。

在本公开的方面,第一缓冲体在鞋前部区中的鞋中底的内侧部外表面处暴露于鞋中底的周边处,并且第二缓冲体在鞋前部区中的鞋中底的外侧部外表面处暴露于鞋中底的周边处。当鞋中底插入到足部接纳腔中时,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如所描述的保持暴露在鞋中底的外表面处(例如,形成外表面),尽管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除非可能通过从踝部开口向下看到足部接纳腔中,否则它们可以不暴露在视野中。

在本公开的方面,第二缓冲体具有楔形表面,该楔形表面与第一缓冲体的外侧极限接合。楔形表面向上且侧向地向外成角度(即,从楔形表面的下部延伸部到楔形表面的上部延伸部向上并朝向鞋中底的外侧部外表面倾斜)。

当结合附图理解时,根据以下对实施本公开的模式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

参考附图,其中在全部视图中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示出了用于鞋类物品12的一体式鞋底10,其在图10和图11中示出。一体式鞋底10在本文中也简称为鞋底10,并且因为一体式鞋底10被构造成既用作鞋中底并且又用作鞋内底,所以它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鞋中底、鞋内底或整体鞋底。鞋类物品12也可以简称为鞋类12。鞋底10是鞋类物品12的鞋底结构14的一部分。鞋底结构14还包括固定到鞋面18的鞋外底16。鞋面18界定足部接纳腔20和踝部开口22。

参照图1,鞋底10可以被分成三个大致区:鞋前部区24、鞋中部区26和鞋跟区28,其支撑搁置在鞋底10上的足部的相应的区。这样,鞋底10可以被称为全长鞋底,并且是单一式的全长鞋中底。鞋前部区24大致包括鞋底10的对应于趾部和连接跖骨与趾骨的跖趾关节的部分。鞋中部区26大致包括鞋底10的对应于足部的足弓区域的部分,并且鞋跟区28包括鞋底10的对应于足部的包括跟骨的后部部分的部分。

鞋底10具有纵向中线lm,该纵向中线lm从鞋前部区24前后延伸至鞋跟区28。鞋底10设置在纵向中线lm和鞋底10的外侧部外表面46之间的部分可以被认为是鞋底10的外侧部27。鞋底10设置在纵向中线lm和内侧部外表面44之间的部分可以被认为是鞋底10的内侧部29。

鞋前部区24、鞋中部区26、鞋跟区28,外侧部27和内侧部29并不意图划分鞋底10的精确区域,而是意图表示鞋底10的大致区域以有助于下面的讨论。除了鞋底10之外,鞋前部区24、鞋中部区26和鞋跟区28、外侧部27和内侧部29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应用于鞋外底16、以及鞋面18和其它部件及其单独的元件。

鞋底10被构造成通过踝部开口22可移除地插入足部接纳腔20中。在图10中,鞋底10被示出为处于插入足部接纳腔20中的过程中,并且在箭头a的方向上被引导到足部接纳腔20中。因此,鞋底10被称为“放入式”鞋中底。如图11中示出的,鞋底10由鞋外底16支撑,并且如果鞋面18包裹在足部下方,则鞋底10可以搁置在鞋面18的下部部分上。如图10中示出的,鞋外底16的侧壁可以向上延伸,并设置在鞋底10的周边p的侧向外部,以围绕鞋底10的整个周边提供支撑。然而,鞋底10并不永久地固定到鞋外底16、固定到鞋面18或固定到足部接纳腔20内的任何其他部件,诸如通过粘合剂或其他方式,并且因此可以通过在鞋跟区28处提起鞋底10并通过踝部开口22抽出鞋底10而从足部接纳腔20移除,而不会损坏鞋类物品12。

鞋底10被构造成缓冲鞋类物品12的穿着者的足部,当定位在足部和地面g之间时,反作用于足部的负载力。更具体地,鞋底10包括第一缓冲体30和第二缓冲体32。在附图中,第一缓冲体30被描绘成具有大致比第二缓冲体32更浅的阴影,以易于区分该主体30、32。第一缓冲体30具有第一硬度,并且第二缓冲体32具有大于第一硬度的第二硬度。例如,第一缓冲体30的硬度可以但不限于比第二缓冲体32的硬度大从大约5硬度级至大约15硬度级,诸如肖氏a、肖氏d或askerc硬度等级。第一缓冲体30和第二缓冲体32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但是具有不同的密度以实现不同的硬度,或者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在所示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缓冲体30包括第一泡沫材料并由其形成,并且第二缓冲体32包括不同于第一泡沫材料的第二泡沫材料并由其形成。可以形成第一缓冲体30和第二缓冲体32的示例泡沫材料包括热塑性聚合物泡沫或热固性聚合物泡沫。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第一泡沫材料和第二泡沫材料可以各自是以下任何一种:聚氨酯(pu)泡沫(也称为基于pu的泡沫);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泡沫(也称为基于eva的泡沫),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包括热膨胀和模制的eva泡沫颗粒;或eva泡沫和橡胶的组合;cushlon的被称为phylon、phylite的泡沫;或其它泡沫,其中所得的第二缓冲体比第一缓冲体更硬。

第一缓冲体30和第二缓冲体32两者各自是在鞋前部区24、鞋中部区26和鞋跟区28中延伸的连续构型。第一缓冲体30和第二缓冲体32可以注射模制或以其他方式一起形成,使得鞋底10是包括两个缓冲体30、32的一体式(即,一件式)部件。第一缓冲体30和第二缓冲体32具有复杂的三维构型,它们在鞋底10的不同区中以不同的竖直布置和侧向布置彼此相互配合。这使得具有它们的不同硬度的第一缓冲体30和第二缓冲体32能够有利地单独或一起使用,以反作用足部的竖直载荷和侧向载荷。第一缓冲体30和第二缓冲体32在鞋底10的外表面处的它们各自的极限处彼此齐平,在那里它们彼此邻接,包括在面向足部的外表面40、面向地面的外表面42、内侧部外表面44和外侧部外表面46处。

参照图1和图2,第一缓冲体30和第二缓冲体32的仅一些部分相对于彼此在竖直方向上分层。例如,如图7所示,在鞋前部区24中,第二缓冲体32的一部分48位于第一缓冲体30的部分50之下,并在其直接位于第一缓冲体30的部分50之下的位置在鞋前部区24中构建鞋底10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42。部分48、50的竖直堆叠构型可以为鞋底10的不同区提供不同的缓冲性质,诸如相对于较软的第一缓冲体30占据从面向足部的外表面40(如图1所示)到面向地面的外表面42(如图2所示)的鞋底10的整个厚度的部分和相对于较硬的第二缓冲体32占据从面向足部的外表面40到面向地面的外表面42的鞋底10的整个厚度的部分的不同的回弹性或刚度。

第一缓冲体30和第二缓冲体32都在鞋底10的周边p处被暴露。例如,如图3中最佳示出的,只有第一缓冲体30在鞋前部区24中沿着鞋底10的内侧部外表面44处的周边p的第一部分p1暴露。换句话说,即使较软的第一缓冲体30也形成鞋底1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如同第二缓冲体32一样,第一缓冲体30也暴露于面向足部的外表面40和面向地面的外表面42的一部分处并形成该部分。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缓冲体32沿着周边p的剩余部分p2暴露。剩余部分p2也可以被称为周边p的第二部分p2。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可以一起形成整个周边p。第二部分p2比第一部分p1延伸更长,使得较硬的第二缓冲体32比第一缓冲体30覆盖更大范围的侧面外表面44、46。第二缓冲体32形成整个外侧部的侧面外表面46,以便在鞋底10的外侧部27处提供比如果第一缓冲体30设置在外侧部的侧面外表面46处更大的刚度。

如图6中最佳示出的,第一缓冲体30包括在周边p的第一部分p1处的第一向上延伸的凸缘43。第二缓冲体32包括在周边p的第二部分p2处的第二向上延伸的凸缘45。第一向上延伸的凸缘43和第二向上延伸的凸缘45在鞋前部区24中的面向足部的外表面40处部分地界定了足床凹部47,如图7中最佳示出的。第二向上延伸的凸缘45大致围绕周边p的整个剩余部分(即,第二部分p2),包括在鞋中部区26和鞋跟区28中继续,如图6中最佳示出的。凸缘43、45一起围绕整个面向足部的外表面40,以将足部套在或嵌套在足床凹部47中。第二缓冲体32的较硬材料承受鞋底10的外侧部27上的凸缘45的侧向载荷。凸缘43具有内侧凹口55并且凸缘45具有外侧凹口57。两个凹口55、57大致设置成在鞋前部区24中邻近于足部的跖趾关节,以提高柔韧性和背屈的容易程度。

第一缓冲体30具有连续构型,其沿着鞋底10的面向足部的外表面40从鞋前部区24中的周边的第一部分p1延伸,穿过鞋中部区26并进入鞋跟区28,如图1中最佳示出的。第一缓冲体30的连续构型还使得第一缓冲体30沿着鞋底10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42从鞋前部区24中的周边的第一部分p1延伸,穿过鞋中部区26并进入鞋跟区28,如图2中最佳示出的。第一缓冲体30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42和内侧部外表面44可以具有表面纹理(未示出)。此外,鞋底10可以包括帮助增加鞋底10的柔韧性的凹槽、凹部和突出部,诸如图2的仰视图中的鞋前部区24中所示的横向延伸的凹槽。

参照图1,第一缓冲体30在鞋前部区24中的面向足部的外表面40处具有外侧极限52,外侧极限52位于鞋底10的纵向中线lm和鞋底10的外侧部外表面46之间。外侧极限52还在面向足部的外表面40处延伸穿过鞋中部区26和鞋跟区28。如图1所示,第二缓冲体32在鞋前部区24中的面向足部的外表面40处,以及在鞋中部区26和鞋跟区28中,从第二缓冲体32的外侧部外表面46延伸至外侧极限52。

如图2所示,第二缓冲体32在鞋前部区24中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42处具有内侧极限54,内侧极限54位于鞋底10的纵向中线lm和内侧部外表面44之间。内侧极限54也在面向地面的外表面42处延伸穿过鞋中部区26和鞋跟区28。第一缓冲体30在鞋前部区24中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42处从鞋底10的内侧部外表面44延伸到第二缓冲体32的内侧极限54,并在鞋中部区26和鞋跟区28中延伸。至少在鞋前部区24中,第一缓冲体30在面向足部的外表面40处的外侧极限52比第二缓冲体32在面向地面的外表面42处的内侧极限54更靠近鞋底10的外侧部外表面46,如通过图1中的外侧极限52和内侧极限54(用隐藏线示出)的比较可以看出。

类似地,至少在鞋前部区24中,第二缓冲体32在面向地面的外表面42处的内侧极限54比第一缓冲体30在面向足部的外表面40处的外侧极限52更靠近鞋底10的内侧部外表面44,如在图2中通过外侧极限52(用隐藏线示出)和内侧极限54的比较可以看出。

在鞋前部区24中在第二缓冲体32的内侧极限54和第一缓冲体30的外侧极限52之间,第一缓冲体30覆盖第二缓冲体32(例如,在第一缓冲体30的部分50和第二缓冲体32的部分48处,如参照图7所描述的)。

在侧向方向(例如,垂直于纵向中线lm的横向方向)上,第一缓冲体30和第二缓冲体32可以在不同的部分或区处不同地并列放置。例如,如图7所示,第二缓冲体32具有楔形表面60,其在第一缓冲体30的外侧极限52处与第一缓冲体30的表面64相接。楔形表面60从覆盖第二缓冲体32的部分48的第一缓冲体30的部分50的下部内表面66到鞋底10的面向足部的外表面40侧向地向外和向上(相对于设置在楔形表面60和下部内表面66的相交处的竖直轴线v1)成角度。换句话说,楔形表面60从楔形表面60的下部极限60a到楔形表面60的上部极限60b朝向外侧部外表面46侧向地向上和向外成角度。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楔形表面60对竖直轴线v1的角度θ1可以从大约5度到大约45度。在这样的范围内的角度允许楔形表面60正交于多种向下和侧向地向外指向的载荷,从而允许较硬的第二缓冲体32反作用于这样的载荷。例如,在某些活动期间,诸如篮球期间的侧向急停移动,楔形表面60可以反作用于这样的载荷,并且因此提供增加的侧向支撑。

楔形表面60可以在鞋前部区24、鞋中部区26和鞋跟区28中沿着第一缓冲体30的外侧极限52延伸。楔形表面60对竖直轴线v1的角度θ1可以随着楔形表面60沿着外侧极限52延伸而变化。例如,角度θ1在鞋前部区24中可以不同于在鞋中部区26中或者不同于在鞋跟区28中。

进一步参照图7,第一缓冲体30具有内表面70,该内表面70在鞋前部区24中的第二缓冲体32的内侧极限54处与第二缓冲体32的内表面72接合。内表面70可以相对于竖直轴线v2从位于第一缓冲体30的部分50之下的第二缓冲体32的部分48的上部内表面74到面向地面的外表面42侧向地向外和向下成角度(即,大致向下并朝向鞋底10的内侧部外表面44)。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内表面70和竖直轴线v2之间的角度θ2可以从大约5度到大约45度。

参考图8,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鞋底110的另一个可替代实施方案中,其可以用作鞋底10的替代物,作为鞋类物品12中的放入式鞋中底,内表面70可以相对于竖直轴线v2从位于第一缓冲体30的部分50之下的第二缓冲体32的部分48的上部内表面74到鞋底110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42侧向地向内成角度(即,大致向下并远离鞋底110的内侧部外表面44)。作为非限制性示例,鞋底110的第一缓冲体30的内表面70和在表面70和表面66的相交处延伸的竖直轴线v2之间的角度θ3可以从大约5度到大约45度。鞋底110在所有其他方面都与鞋底10相似。

参照图9,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鞋底210的另一个可替代实施方案中,其可以用作鞋底10的替代物,内表面70可以从位于第一缓冲体30的部分50之下的第二缓冲体32的部分48的上部内表面74直接向下延伸到鞋底110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42。换句话说,内表面70在鞋底210中沿着竖直轴线v2延伸,使得分别参照图7和图8定义的任何角度θ2或θ3具有零的数值。

参照图1和图2,在鞋底10远离堆叠部分48、50的其他部分中,第一缓冲体30或第二缓冲体32形成从面向足部的外表面40到面向地面的外表面42的鞋底10的整个厚度(例如,在这些部分中没有第一缓冲体30和第二缓冲体32的任何竖直分层)。例如,在第一缓冲体30的外侧极限52和第二缓冲体32的内侧极限54之间,在鞋中部区26的大部分中和鞋跟区28中,第一缓冲体30从面向足部的外表面40延伸到面向地面的外表面42,并且在两个表面40、42处暴露。第一缓冲体30的该部分以第二缓冲体32为边界,第二缓冲体32在鞋中部区26中和在鞋跟区28中在第一缓冲体30的周边处(例如,在内侧极限54和外侧部外表面46之间,并且还在第一缓冲体30的内侧极限80(图2中示出)和内侧部外表面44之间)从面向足部的外表面40延伸到面向地面的外表面42。

因此,第一缓冲体30居中地定位在鞋中部区26和鞋跟区28中,并且第二缓冲体32在鞋中部区26和鞋跟区28中围绕第一缓冲体30的内侧极限80、围绕外侧极限82和围绕后部84包裹。第一缓冲体30的外侧极限82在外侧位置中靠近鞋中部区26中和鞋跟区28中的外侧极限52,并且可以与该外侧极限52重合。第一缓冲体30在鞋中部区26中和鞋跟区28中暴露在面向足部的外表面40处和面向地面的外表面42处。事实上,第一缓冲体30单独在鞋底10的鞋中部区26和鞋跟区28的中央部分86中构建鞋底10的面向足部的外表面40和鞋底10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42两者,其中中央部分86通过第二缓冲体32与两个侧面外表面44、46间隔开。除了在堆叠部分48、50和中央部分86处之外,在鞋底10的所有部分处,第二缓冲体32单独构建面向足部的外表面40和面向地面的外表面42两者。

以下条款提供了本文公开的鞋底结构和鞋类物品的示例构型。

条款1:一种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鞋类物品具有足部接纳腔,鞋底结构包括:一体式鞋底,一体式鞋底被构造成用于插入到足部接纳腔中并具有鞋前部区、鞋中部区和鞋跟区;其中一体式鞋底包括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第一缓冲体具有第一硬度并且第二缓冲体具有大于第一硬度的第二硬度;并且其中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都在一体式鞋底的周边处暴露。

条款2:如条款1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只有第一缓冲体沿着周边的第一部分暴露,并且第二缓冲体沿着周边的剩余部分暴露。

条款3:如条款2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周边的第一部分位于鞋前部区中的一体式鞋底的内侧部外表面处。

条款4:如条款1-3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第二硬度比第一硬度大从大约5硬度级至大约15硬度级。

条款5:如条款1-4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第二缓冲体在鞋前部区中位于第一缓冲体的一部分之下,并且在第一缓冲体的该部分下方在鞋前部区中构建一体式鞋底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

条款6:如条款5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第一缓冲体具有连续的构型,构型沿着一体式鞋底的面向足部的外表面从鞋前部区中的周边的第一部分延伸,穿过鞋中部区并进入鞋跟区,并且沿着一体式鞋底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从鞋前部区中的周边的第一部分延伸,穿过鞋中部区并进入鞋跟区。

条款7:如条款5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第一缓冲体具有外侧极限,该外侧极限在鞋前部区中的面向足部的外表面处位于一体式鞋底的纵向中线和一体式鞋底的外侧部外表面之间,并且第二缓冲体在鞋前部区中的面向足部的外表面处从一体式鞋底的外侧部外表面延伸至第一缓冲体的外侧极限。

条款8:如条款7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第二缓冲体具有内侧极限,该内侧极限在鞋前部区中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处位于一体式鞋底的纵向中线和内侧部外表面之间的内侧极限,并且第一缓冲体在鞋前部区中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处从一体式鞋底的内侧部外表面延伸至第二缓冲体的内侧极限,第一缓冲体在面向足部的外表面处的外侧极限比第二缓冲体在面向地面的外表面处的内侧极限更靠近一体式鞋底的外侧部外表面。

条款9:如条款8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第一缓冲体在鞋前部区中在第二缓冲体的内侧极限和第一缓冲体的外侧极限之间覆盖第二缓冲体。

条款10:如条款7-9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第二缓冲体具有楔形表面,楔形表面在第一缓冲体的外侧极限处与第一缓冲体接合。

条款11:如条款10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楔形表面从覆盖第二缓冲体的第一缓冲体的下部内表面到面向足部的外表面朝向一体式鞋底的外侧部外表面向上且侧向地向外成角度。

条款12:如条款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楔形表面和竖直轴线之间的角度为从大约5度至大约45度。

条款13:如条款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楔形表面在鞋前部区、鞋中部区和鞋跟区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中沿着第一缓冲体的外侧极限延伸。

条款14:如条款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第一缓冲体在鞋中部区中和在鞋跟区中从一体式鞋底的面向足部的外表面延伸到一体式鞋底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并且在鞋中部区中和在鞋跟区中在第一缓冲体的周边处以从面向足部的外表面延伸到面向地面的外表面的第二缓冲体为边界。

条款15:如条款1-14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第一缓冲体包括位于一体式鞋底的周边的第一部分处的第一向上延伸的凸缘,并且第二缓冲体包括位于一体式鞋底的周边的第二部分处的第二向上延伸的凸缘,第一向上延伸的凸缘和第二向上延伸的凸缘在一体式鞋底的面向足部的外表面处部分地界定了足床凹部。

条款16:如条款1-15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第一缓冲体包括第一泡沫材料,并且第二缓冲体包括第二泡沫材料。

条款17:如条款1-16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与界定足部接纳腔和踝部开口的鞋类鞋面相组合;其中一体式鞋底被构造成能够穿过踝部开口可移除地插入到足部接纳腔中。

条款18:如条款1-17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在一体式鞋底的面向足部的外表面处彼此齐平。

条款19:一种鞋类物品,包括:鞋外底;鞋面,鞋面固定到鞋外底并界定足部接纳腔和踝部开口;一体式全长鞋中底,一体式全长鞋中底具有鞋前部区、鞋中部区和鞋跟区,并且被构造为穿过踝部开口可移除地插入到足部接纳腔中;其中鞋中底包括具有第一硬度的第一缓冲体和具有大于第一硬度的第二硬度的第二缓冲体;其中第二缓冲体在鞋中底的鞋前部区的一部分中位于第一缓冲体之下,使得:在第一缓冲体覆盖第二缓冲体的位置处,第一缓冲体构建鞋中底的面向足部的外表面,并且第二缓冲体构建鞋中底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并且其中第一缓冲体在鞋中底的鞋跟区的中央部分中构建鞋中底的面向足部的外表面和鞋中底的面向地面的外表面两者。

条款20:如条款19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第一缓冲体在鞋前部区中的鞋中底的内侧部外表面处暴露在鞋中底的周边处;并且其中第二缓冲体在鞋前部区中的鞋中底的外侧部外表面处暴露在鞋中底的周边处。

条款21:如条款19-20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第二缓冲体具有楔形表面,楔形表面与第一缓冲体的外侧极限接合;并且其中楔形表面从楔形表面的下部延伸部到楔形表面的上部延伸部朝向鞋中底的外侧部外表面向上且侧向地向外成角度。

为了帮助和澄清各个实施方案的描述,本文定义了多个术语。除非另有指示,否则以下的定义在整个本说明书(包括权利要求书)中适用。此外,所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鞋类物品”、“鞋类制造物品”和“鞋类”可以被认为既是装置并且又是制造品。组装好的、准备用于穿着的鞋类物品(例如鞋、凉鞋、靴子等)以及鞋类物品的分立部件(诸如鞋中底、鞋外底、鞋面部件等)在最终组装成准备穿着的鞋类物品之前,在本文中被认为或可替代地以单数或复数形式称为“鞋类物品”。

“一(a)”、“一个(an)”、“该(the)”、“至少一个”和“一个或更多个”可互换使用,以指示存在项中的至少一个项。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则可以存在多个这样的项。除非考虑到上下文另外明确或清楚地指示,否则在本说明书(包括所附权利要求书)中的参数(例如,量或条件)的所有数值应当被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下均由术语“大约”修饰,不管“大约”是否实际出现在该数值之前。“大约”指示所述的数值允许一些轻微的不精确性(在一定程度上靠近准确的值;近似或适度地接近于该值;几乎)。如果由“大约”所提供的不精确性在本领域中没有以这种普通含义被理解,那么如本文所使用的“大约”至少指示可能由测量和使用这样的参数的普通方法引起的变化。如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如果一个值既不大于所述值超出百分之5,又不小于所述值超出百分之5,则该值被认为“近似”等于所述值。另外,范围的公开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该范围内的所有值和进一步划分的范围。

术语“包括(comprising)”、“包含(including)”和“具有(having)”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或部件的存在或添加。步骤、工艺和操作的顺序可以在可能的时候被改变,并且可以采用另外的或可替代的步骤。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包括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何一个和所有的组合。术语“任何”被理解为包括所引用项的任何可能组合,包括所引用项的“任何一个”。术语“任何”被理解为包括所附权利要求的所引用权利要求的任何可能组合,包括所引用权利要求的“任何一个”。

为了一致性和方便起见,对应于图示的实施方案,在整个本详细描述中可以使用方向性形容词。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诸如“上方”、“下方”、“向上”、“向下”、“顶部”、“底部”等术语可以相对于附图描述性地被使用,不表示对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术语“纵向”是指延伸部件的长度的方向。例如,鞋的纵向方向在鞋的鞋前部区和鞋跟区之间延伸。术语“向前(forward)”或“前部(anterior)”用来指从鞋跟区朝向鞋前部区的大致方向,并且术语“向后(rearward)”或“后部(posterior)”用来指相反的方向,即,从鞋前部区朝向鞋跟区的方向。在一些情况下,部件可以用纵向轴线以及沿着该轴线的向前的纵向方向和向后的纵向方向来识别。纵向方向或纵向轴线也可以称为前后方向或前后轴线。

术语“横向”是指延伸部件的宽度的方向。例如,鞋的横向方向在鞋的外侧部和内侧部之间延伸。横向方向或横向轴线也可以称为侧向方向或侧向轴线或中间向外侧的方向或中间向外侧的轴线。

术语“竖直”是指大致垂直于侧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两者的方向。例如,在鞋底被平放在地表面上的情况下,竖直方向可以从地表面向上延伸。将理解的是,这些方向性的形容词中的每一个可以应用于鞋底的单独的部件。术语“向上(upward)”或“向上地(upwards)”是指指向部件的顶部的竖直方向,该部件可以包括鞋背(instep)、紧固区和/或鞋面的鞋喉。术语“向下(downward)”或“向下地(downwards)”是指与向上方向相反指向的竖直方向,指向部件的底部并且可以大致指向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的底部。

鞋类物品诸如鞋的“内部”是指当鞋被穿着时被穿着者的足部占据的空间处的部分。部件的“内侧”是指部件的在组装好的鞋类物品中朝向(或将朝向)部件或鞋类物品的内部定向的侧或表面。部件的“外侧”或“外部”是指部件的在组装好的鞋中远离(或将远离)鞋的内部定向的侧或表面。在一些情况下,其他部件可以在部件的内侧和组装好的鞋类物品的内部之间。类似地,其他部件可以在部件的外侧和组装好的鞋类物品的外部空间之间。此外,术语“向内的”和“向内地”是指朝向部件或诸如鞋的鞋类物品的内部的方向,并且术语“向外的”和“向外地”是指朝向部件或诸如鞋的鞋类物品的外部的方向。此外,术语“近侧”是指当随着鞋类物品由使用者穿着而足部插入鞋类物品中时更靠近鞋类部件的中心或者更靠近地朝向足部的方向。同样,术语“远侧”是指当随着鞋类物品由使用者穿着而足部插入鞋类物品中时进一步远离鞋类部件的中心或进一步远离足部的相对位置。因此,术语近侧和远侧可以被理解为提供大致相反的术语来描述相对的空间位置。

尽管已经描述了多种实施方案,但是本描述意图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明显的是,在实施方案的范围内的更多的实施方案和实现方式是可能的。任何实施方案的任何特征可以组合地或取代任何其它实施方案中的任何其它特征或元件来使用,除非特别限制。因此,除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之外,实施方案不受限制。此外,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做出多种修改和改变。

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用于实施本教导的许多方面的数种模式,但是熟悉这些教导所涉及的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实施本教导的多种可替代的方面。意图是,包含在以上描述中或示出在附图中的所有内容应被解释为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的可替代实施方案的整个范围的说明性和示例性,这些可替代实施方案由所包含的内容暗示、在结构上和/或功能上等同于所包含的内容,或者基于所包含的内容以其他方式变得明显,并且不仅仅限制于那些明确描绘和/或描述的实施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