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押扣与雌押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40481发布日期:2021-06-18 20:3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雄押扣与雌押扣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雄押扣与雌押扣,且特别涉及一种包含用于在贯穿衣服等的坯料后进行紧固的多个爪部的基本上为金属制的雄押扣与雌押扣。



背景技术:

包含多个爪部的金属制的押扣,例如在国际公开第wo2018/029765号(专利文献1)等中有公开。专利文献1的押扣包括:包含雄侧卡合部或雌侧卡合部的雄押扣本体或雌押扣本体(押扣本体)、及固定构件,在固定构件上设置有多个爪部,在押扣本体上设置有容纳多个爪部的爪部收容部。当将押扣本体及固定构件安装于坯料上时,使固定构件的爪部贯穿坯料后,将爪部紧固并收容于押扣本体的爪部收容部内,由此将押扣本体与固定构件一同固定于坯料上。但是,所述押扣因在押扣本体侧设置有爪部收容部,故存在于坯料上押扣本体的厚度(高度)变得比爪部收容部分厚这一问题。

在日本专利特公平6-61289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一种将多个爪部设置于押扣本体侧的雌押扣。在所述雌押扣中,将爪部收容部设置于固定构件侧,由此可使坯料上的押扣本体的厚度变薄。

因将押扣安装于衣服等的坯料上而部分地遮挡坯料,但存在极力减小所述遮挡坯料的部分来使坯料更显眼、或使押扣变得更不显眼这一要求。此种要求通过将树脂在坯料上射出成形而形成的树脂制的押扣来实现。但是,现状是基本上为金属制的押扣未实现此种要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wo2018/029765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公平6-6128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已被安装于坯料上的状态下,可使坯料更显眼的基本上为金属制的雄押扣及雌押扣。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雄押扣,其是包括金属制的雄押扣本体、及用于将所述雄押扣本体固定于坯料上的固定构件的雄押扣,所述雄押扣本体包含能够装卸自如地与雌押扣的雌侧卡合部卡合的环状的雄侧卡合部、及多个爪部,所述雄侧卡合部在其半径方向内侧规定使所述坯料露出的开口,所述开口的直径比自所述开口的半径方向外侧端至所述雄押扣本体的半径方向外侧端为止的沿着半径方向的长度大,且所述固定构件包含容纳所述多个爪部的爪部收容部。

在本发明中,雄押扣包含金属制的雄押扣本体与固定构件。雄押扣本体包括雄侧卡合部与多个爪部,固定构件包含容纳多个爪部的爪部收容部。雄侧卡合部在其半径方向内侧规定使坯料露出的开口,所述开口的直径比自开口的半径方向外侧端至雄押扣本体的半径方向外侧端为止的沿着半径方向的长度大。自开口的半径方向外侧端至雄押扣本体的半径方向外侧端为止的沿着半径方向的长度,换言之,也可称为包围开口的雄押扣本体的沿着半径方向的宽度(因此,以下也称为“雄押扣本体宽度”)。当将雄押扣安装于坯料上时,使雄押扣本体的多个爪部自坯料的一面侧贯穿至另一面侧,在坯料的另一面侧,将多个爪部紧固并收容于固定构件的爪部收容部内。由此,将雄押扣本体与固定构件一同安装于坯料上。在所述坯料安装状态下,作为雄押扣本体的爪部以外的部分的雄侧卡合部出现在坯料的一面侧,且自坯料的另一面侧应用固定构件。在雄押扣已被安装于坯料上的状态下,坯料面自开口朝外部露出,但由于所述开口的直径比雄押扣本体宽度大,因此可在雄押扣本体侧使坯料的一面侧比较大地露出。如此,可使坯料显眼,另一方面,由于雄押扣本体宽度比使坯料露出的开口的直径小,因此可使雄押扣本体在坯料上不显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雄侧卡合部包含规定所述开口的内侧周壁,所述多个爪部自所述内侧周壁延长。在本实施方式中,雄侧卡合部的内侧周壁在雄押扣本体中位于半径方向最内侧并规定开口。另外,各爪部自内侧周壁延长。因此,各爪部的基端在半径方向上位于与内侧周壁相同的位置上。由此,在雄押扣本体中,在比内侧周壁及爪部的基端更靠近半径方向内侧不存在雄押扣本体的其他部分,可极力地将用于使坯料露出的内侧周壁的开口设定得大。

在本发明中,雄押扣本体由铝、铝合金、铜、铜合金、铁、不锈钢等金属形成,但并不限定于这些金属。固定构件可由与雄押扣本体相同的金属或热塑性树脂等形成。固定构件所具有的爪部的数量至少为两根,优选为三根以上,特别优选为四根~六根,但并不限定于这些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雌押扣,其是包括雌押扣本体、及用于将所述雌押扣本体固定于坯料上的固定构件的雌押扣,所述雌押扣本体包括可装卸自如地与雄押扣的雄侧卡合部卡合的环状的雌侧卡合构件、包含保持所述雌侧卡合构件的保持部的金属制的环状构件、及金属制的多个爪部,所述雌侧卡合构件或所述环状构件在其半径方向内侧规定使所述坯料露出的开口,所述开口的直径比自所述开口的半径方向外侧端至所述雌押扣本体的半径方向外侧端为止的沿着半径方向的长度大,且所述固定构件包含容纳所述多个爪部的爪部收容部。

在本发明中,雌押扣包含雌押扣本体与固定构件。雌押扣本体包括雌侧卡合构件、金属制的环状构件、及金属制的多个爪部,环状构件包含保持雌侧卡合构件的保持部。雌侧卡合构件或环状构件在其半径方向内侧规定使坯料露出的开口,所述开口的直径比自开口的半径方向外侧端至雌押扣本体的半径方向外侧端为止的沿着半径方向的长度(以下,也称为“雌押扣本体宽度”)大。当将雌押扣安装于坯料上时,使雌押扣本体的多个爪部自坯料的一面侧贯穿至另一面侧,在坯料的另一面侧,将多个爪部紧固并收容于固定构件的爪部收容部内。由此,将雌押扣本体与固定构件一同安装于坯料上。在所述坯料安装状态下,作为雌押扣本体的爪部以外的部分的利用保持部保持雌侧卡合构件的环状构件出现在坯料的一面侧,且自坯料的另一面侧应用固定构件。在雌押扣已被安装于坯料上的状态下,坯料面自开口朝外部露出,但由于所述开口的直径比雌押扣本体宽度大,因此可在雌押扣本体侧使坯料的一面侧比较大地露出。如此,可使坯料显眼,另一方面,由于雌押扣本体宽度比使坯料露出的开口的直径小,因此可使雌押扣本体在坯料上不显眼。

在本发明中,当雌侧卡合构件规定开口时,雌侧卡合构件的半径方向内侧端位于比环状构件的半径方向内侧端更靠近半径方向内侧。另外,当环状构件规定开口时,环状构件的半径方向内侧端位于比雌侧卡合构件的半径方向内侧端更靠近半径方向内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环状构件包含底壁,所述多个爪部自所述底壁的半径方向内侧端延长,所述底壁的半径方向内侧端及所述多个爪部的基端规定所述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构件的底壁在雌押扣本体中朝半径方向最内侧延长,各爪部自底壁的半径方向内侧端延长,底壁的半径方向内侧端及多个爪部的基端规定开口。因此,在雌押扣本体中,在比底壁及爪部的基端更靠近半径方向内侧不存在雌押扣本体的其他部分或构件,可极力地将用于使坯料露出的开口设定得大。

在本发明中,作为雌侧卡合构件以外的雌押扣本体的环状构件及爪构件由铝、铝合金、铜、铜合金、铁、不锈钢等金属形成,但并不限定于这些金属。雌侧卡合构件由热塑性树脂或热硬化性树脂或者与环状构件及爪构件相同的金属形成,但并不限定于这些材料。固定构件可由与环状构件及爪构件相同的金属或热塑性树脂等形成。固定构件所具有的爪部的数量至少为两根,优选为三根以上,特别优选为四根~六根,但并不限定于这些数量。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基本上为金属制的雄押扣及雌押扣中,将使坯料露出的开口的直径变得比雄押扣本体宽度或雌押扣本体宽度大,由此坯料可不由雄押扣本体或雌押扣本体极力遮挡而使坯料自开口比较大地露出,从而使坯料更显眼。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已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雄押扣安装于坯料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雄押扣的剖面图。

图3是从固定构件侧观察已被安装于坯料上的雄押扣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安装于坯料上之前的雄押扣本体与固定构件的立体图。

图5是雄押扣本体的平面图。

图6是沿着图5的a-a线的雄押扣本体的剖面图。

图7是固定构件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已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雌押扣安装于坯料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雌押扣的剖面图。

图10是表示安装于坯料上之前的雌押扣本体与固定构件的立体图。

图11是雌押扣本体的平面图。

图12是沿着图11的b-b线的雌押扣本体50的剖面图。

图13是表示雄押扣与雌押扣已卡合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4是表示已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雌押扣安装于坯料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安装于坯料上之前的雌押扣本体的立体图。

图16是雌押扣本体的平面图。

图17是沿着图16的c-c线的雌押扣本体的剖面图。

图18是表示固定构件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19是表示雌押扣本体的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20是沿着图19的d-d线的雌押扣本体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种实施方式,可在专利权利要求及均等的范围内进行适宜变更等。

图1及图2是表示已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雄押扣10安装于坯料1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及剖面图。雄押扣10包含雄押扣本体20与固定构件30这两个零件。图3是从固定构件30侧观察已被安装于坯料1上的雄押扣10的平面图。图4是表示安装于坯料1上之前的雄押扣本体20与固定构件30的立体图。图5是雄押扣本体20的平面图。图6是沿着图5的a-a线的雄押扣本体20的剖面图。图7是固定构件30的剖面图。

在以下的雄押扣本体20的说明中,将上下方向设为基于图6的纸面的方向。雄押扣本体20是对金属制的板材进行拉深加工等而形成的单一构件,包括圆环状的雄侧卡合部21、及自雄侧卡合部21朝轴方向下方延长的例如五根爪部27。雄侧卡合部21是装卸自如地与作为后述的雌押扣40的雄侧卡合部的雌侧卡合构件60卡合的部分。在已将雄押扣10安装于坯料1上的状态下,雄侧卡合部21出现在坯料1的上表面(一面)1a侧。固定构件30被应用于坯料1的下表面(另一面)1b侧。参照图2、图6等,雄押扣本体20的雄侧卡合部21包括:外侧周壁22,内侧周壁23,将外侧周壁22、内侧周壁23的上端间连结的连结部24,及自外侧周壁22的下端朝半径方向外侧延长的环状凸缘部25。环状凸缘部25在雄押扣本体20中朝半径方向最外侧延长。在外侧周壁22与内侧周壁23之间存在间隙。外侧周壁22在上端部具有其外径变成最大的卡合头部26。

内侧周壁23在雄侧卡合部21中位于半径方向最内侧,内侧周壁23的内周面23a规定上下开放的圆形的开口28。参照图5,开口28的直径d1比自开口28的半径方向外侧端至雄押扣本体20的半径方向外侧端为止,即环状凸缘部25的半径方向外侧端为止的沿着半径方向的长度(雄押扣本体宽度)w1大。在本实施方式中,d1为w1的约3倍。在雄押扣本体20已被安装于坯料1上的状态下,坯料1的上表面1a自开口28朝外部露出(参照图1)。因此,使用者可看见出现在比内侧周壁23更靠近半径方向内侧的坯料1的上表面1a。各爪部27自雄侧卡合部21的内侧周壁23的下端23b连续地朝下方延长。爪部27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设置于内侧周壁23的下端23b上。各爪部27的沿着圆周方向的宽度自上方的基端朝下方缩小,下端(前端)变得锋利。在本例中,各爪部27实质上平行于雄押扣本体20的轴线进行延长。各爪部27的基端(上端)的在半径方向上的位置与雄侧卡合部21的内侧周壁23的半径方向位置实质上相同。因此,在雄押扣本体20中,内侧周壁23及爪部27的基端存在于半径方向最内侧,在比内侧周壁23及爪部27的基端更靠近半径方向内侧不存在雄押扣本体20的其他部分。由此,在已将雄押扣本体20安装于坯料1上的状态下,可不由雄侧卡合部21大幅地遮挡坯料1的上表面1a,而使坯料在比内侧周壁23及爪部27更靠近半径方向内侧的圆形区域中比较大地露出。当将雄押扣10安装于坯料1上时,各爪部27自上表面1a侧朝下表面1b侧贯穿坯料1后,弯曲并被容纳于固定构件30的后述的爪部收容部33内。

关于以下的固定构件30的说明,将上下方向设为基于图7的纸面的方向。固定构件30包括:实质上平坦且为圆形的中央部31、自中央部31的半径方向外侧端朝半径方向外侧且下方延长的环状倾斜部32、及自环状倾斜部32进一步朝半径方向外侧延长后朝上方且半径方向内侧弯曲成c字状的爪部收容部33。也可通过印刷、镀敷、刻印等而将文字、记号、图形等附加至中央部31的下表面上。在刻印的情况下,可在中央部31的上下表面上产生凹凸。另外,如后述那样中央部31可开口(参照图18),或者虽然未图示,但能够以文字、记号、图形等的形状将中央部31挖通而对中央部31赋予贯穿孔状的设计。爪部收容部33包含大致平坦的末端部34。末端部34在上下方向(轴方向)上位于中央部31的略微上方。末端部34的末端34a在半径方向上位于环状倾斜部32与爪部收容部33的边界附近。爪部收容部33的末端34a与环状倾斜部32(及其他固定构件30的部分)分离,末端34a与环状倾斜部32之间的环状的间隙(35)成为当将雄押扣10安装于坯料1上时,将已朝下方贯穿坯料1的雄押扣本体20的爪部27容纳于固定构件30的爪部收容部33的内部的容纳口35。

在已将安装于坯料1上之前即初期状态的雄押扣本体20与固定构件30配置成同心状的情况下,内侧周壁23及爪部27在半径方向上,位于与固定构件30的环状倾斜部32的上下端间对应的位置上。另外,固定构件30的爪部收容部33的末端34a在半径方向上,位于比内侧周壁23及爪部27略微外侧。雄押扣本体20的最大外径即环状凸缘部25的半径方向外侧端的外径与固定构件30的最大外径即爪部收容部33的最大外径大致相同。

在以下的将雄押扣10安装于坯料1上的说明中,将上下方向设为基于图2的纸面的方向。在将雄押扣10如图2所示那样安装于坯料1上的情况下,使雄押扣本体20保持于未图示的钮扣安装装置的上模中,将固定构件30设置于下模中,进而将坯料1配置于固定构件30上。若自所述状态使上模下降,则雄押扣本体20的各爪部27朝下方贯穿坯料1后,各爪部27的前端撞上固定构件30的环状倾斜部32。各爪部27继而沿着环状倾斜部32的倾斜的上表面朝半径方向外侧弯曲,并被自容纳口35引导至爪部收容部33的内部,且以沿着爪部收容部33的内表面弯曲成c字状的方式得到紧固。通过如所述那样将雄押扣本体20的各爪部27在爪部收容部33内紧固,而将雄押扣本体20与固定构件30一同安装于坯料1上(参照图2)。在已被安装于坯料1上的状态下,雄侧卡合部21呈圆环状地出现在坯料1的上表面1a上(参照图1),环状凸缘部25接触坯料1的上表面1a。另外,雄侧卡合部21的内侧周壁23的下端23b接触坯料1的上表面1a,坯料1的上表面1a自内侧周壁23的内周面23a所规定的开口28朝外部露出。如上所述,开口28的直径d1>雄押扣本体宽度w1,因此雄押扣本体20的雄侧卡合部21在坯料1上比较不显眼,几乎不遮挡上表面1a而使其露出,因此与之前的押扣相比可使坯料1显眼。进而,通过将爪部27设置于雄押扣本体20侧,将爪部收容部33设置于固定构件30上,可使坯料1上的雄侧卡合部21的厚度(高度)变薄。

图8及图9是表示已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雌押扣40安装于坯料2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及剖面图。雌押扣40包含雌押扣本体50与固定构件30这两个构件。固定构件30是与已述的雄押扣10的固定构件30相同者。图10是表示安装于坯料2上之前的雌押扣本体50与固定构件30的立体图。图11是雌押扣本体50的平面图。图12是沿着图11的b-b线的雌押扣本体50的剖面图。

关于以下的雌押扣本体50的说明,将上下方向设为基于图12的纸面的方向。雌押扣本体50包括:圆环状或c字状的雌侧卡合构件60、包含保持雌侧卡合构件60的圆环状的保持部51的金属制的环状构件51a、及自环状构件51a朝轴方向下方延长的例如五根金属制的爪部57。雌侧卡合构件60为树脂制或金属制,其是装卸自如地与所述雄押扣10的雄侧卡合部21卡合的构件。图13是表示雄押扣10与雌押扣40已卡合的状态的剖面图。雌侧卡合构件60在比上下方向中间略微上方具有其内径变成最小的卡合端61。当雄押扣10与雌押扣40的装卸卡合时,雌侧卡合构件60当雄侧卡合部21的卡合头部26朝轴方向一侧或另一侧超越雌侧卡合构件60的卡合端61时,可暂时朝半径方向外侧弹性地扩张。环状构件51a及爪部57是对金属制的板材进行拉深加工等而形成的单一构件。在已将雌押扣40安装于坯料2上的状态下,环状构件51a与雌侧卡合构件60一同来到坯料2的上表面(一面)2a侧。固定构件30被应用于坯料2的下表面(另一面)2b侧。参照图9、图12等,环状构件51a包含保持雌侧卡合构件60的保持部51。保持部51包括:周侧壁52、自周侧壁52的上端朝半径方向内侧延长的上壁53、及自周侧壁52的下端朝半径方向内侧延长的底壁54。雌侧卡合构件60被收容于上壁53与底壁54之间。上壁53覆盖雌侧卡合构件60的半径方向外侧部分。底壁54超越雌侧卡合构件60的半径方向宽度朝半径方向内侧延长。底壁54中的朝比雌侧卡合构件60更靠近半径方向内侧延长的部分严格来说是环状构件51a的一部分,但不是保持部51的一部分。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构件51a包含保持部51、及底壁54中的朝比雌侧卡合构件60更靠近半径方向内侧延长的部分。在图12等的初期状态下,在雌侧卡合构件60与周侧壁52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所述间隙容许雄侧卡合构件60朝半径方向外侧的弹性扩张。

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壁54朝比上壁53更靠近半径方向内侧延长。再者,也可能存在底壁54与上壁53朝半径方向内侧延长至大致相同的程度的情况。各爪部57自底壁54的半径方向内侧端54a连续地朝下方延长。底壁54的半径方向内侧端54a与各爪部57的基端(上端)57a一同规定上下开放的大致圆形的开口58。参照图11,开口58的直径d2比自开口58的半径方向外侧端至雌押扣本体50的作为半径方向外侧端的周侧壁52为止的沿着半径方向的长度(雌押扣本体宽度)w2大。在本实施方式中,d2为w2的约3倍。在雌押扣40已被安装于坯料2上的状态下,坯料2的上表面2a自开口58朝外部露出(参照图8),在坯料2上,各爪部57的基端57a存在于比底壁54的半径方向内侧端54a略微靠近半径方向内侧。使用者可看见自开口58露出的坯料2的上表面2a。爪部57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设置于底壁54的半径方向内侧端54a上。各爪部57的沿着圆周方向的宽度朝下方缩小,下端(前端)变得锋利。各爪部57实质上平行于雌押扣本体50的轴线进行延长。因此,各爪部57的在半径方向上的位置与保持部51的底壁54的半径方向内侧端54a的半径方向位置大致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爪部57以自底壁54的半径方向内侧端54a朝半径方向内侧略微突出的方式弯曲,并朝下方延长。因此,在雌押扣本体50中,爪部57的基端57a存在于半径方向最内侧,在比基端57a更靠近半径方向内侧不存在雌押扣本体50的其他部分。另外,如上所述,开口58的直径d2>雌押扣本体宽度w2,因此在已将雌押扣本体50安装于坯料2上的状态下,环状构件51a及雌侧卡合构件60不大幅地遮挡上表面2a,可使上表面2a自开口58露出而使坯料2显眼。当将雌押扣40安装于坯料2上时,各爪部57自上表面2a侧朝下表面2b侧贯穿坯料2后,弯曲并被容纳于固定构件30的爪部收容部33内。

在已将安装于坯料2上之前即初期状态的雌押扣本体50与固定构件30配置成同心状的情况下,爪部57在半径方向上,位于与固定构件30的环状倾斜部32的上下端间对应的位置上。

在以下的将雌押扣40安装于坯料2上的说明中,将上下方向设为基于图9的纸面的方向。在将雌押扣40如图8所示那样安装于坯料2上的情况下,使雌押扣本体50保持于未图示的钮扣安装装置的上模中,将固定构件30设置于下模中,进而将坯料2配置于固定构件30上。若自所述状态使上模下降,则雌押扣本体50的各爪部57朝下方贯穿坯料2后,各爪部57的前端撞上固定构件30的环状倾斜部32。各爪部57继而沿着环状倾斜部32的倾斜的上表面朝半径方向外侧弯曲,并被自容纳口35引导至爪部收容部33的内部,且以沿着爪部收容部33的内表面弯曲成c字状的方式得到紧固。通过如所述那样将雌押扣本体50的各爪部57在爪部收容部33内紧固,而将雌押扣本体50与固定构件30一同安装于坯料2上(参照图9)。在已被安装于坯料2上的状态下,利用保持部51保持雌侧卡合构件60的环状构件51a呈圆环状地出现在坯料2的上表面2a上(参照图8),环状构件51a的底壁54接触坯料2的上表面2a。另外,坯料2的上表面2a自底壁54的半径方向内侧端54a及各爪部57的基端57a所规定的开口58朝外部露出。如上所述,开口58的直径d2>雌押扣本体宽度w2,因此环状构件51a及雌侧卡合构件60几乎不遮挡坯料2的上表面2a而使其露出,因此与之前的押扣相比,雌押扣本体50在坯料2上不显眼,而可使坯料2显眼。进而,通过将爪部57设置于雌押扣本体50侧,将爪部收容部33设置于固定构件30上,可使坯料2上的保持部51的厚度(高度)变薄。

图14是表示已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雌押扣140安装于坯料2(由于是与图8的坯料2相同者,因此使用相同的参照编号)上的状态的立体图。雌押扣140包含雌押扣本体150、及与已述的固定构件30相同的固定构件30这两个构件。图15是表示安装于坯料2上之前的雌押扣本体150的立体图。图16是雌押扣本体150的平面图。图17是沿着图16的c-c线的雌押扣本体150的剖面图。关于以下的雌押扣本体150的说明,将上下方向设为基于图17的纸面的方向。雌押扣本体150与所述雌押扣本体50同样地包括:雌侧卡合构件60、包含保持部51的环状构件151a、及自环状构件151a朝轴方向下方延长的例如五根爪部157。雌押扣本体150与雌押扣本体50相比,雌押扣本体150中的爪部157的基端157a、及环状构件151a的底壁154的半径方向内侧端154a如以下所述那样不同。除这些不同点以外,雌押扣本体150是与雌押扣本体50实质上相同的结构。因此,关于雌侧卡合构件60以及保持部51的周侧壁52及上壁53,使用相同的参照编号,并省略相同部分的说明。

雌押扣本体150的环状构件151a的底壁154在其半径方向内侧端154a上,在各爪部157的基端157a的圆周方向两侧(环状构件151a的圆周方向上的基端157a的两侧)设置有沿着半径方向的两个一组的狭缝159。各狭缝159自底壁154的半径方向内侧端154a朝半径方向外侧略微陷入。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爪部157在底壁154的各组的狭缝159间,以朝半径方向内侧略微突出的方式弯曲,并朝下方延长。在底壁154的各组的狭缝159间部分(以下,称为“狭缝间部分”)中,底壁154的半径方向内侧端154a是将各组的狭缝159的半径方向外侧端连结的沿着圆周方向的假想线,各爪部157自所述假想线开始延长。与雌押扣本体50相比,在雌押扣本体150中设置狭缝159,相应地各爪部157的基端157a的半径方向位置朝半径方向外侧略微移动。底壁154的狭缝间部分以外的部分(以下,称为“非狭缝间部分”)中的底壁154的半径方向内侧端154a位于比狭缝间部分的半径方向内侧端154a(所述假想线)更靠近半径方向内侧。在雌押扣本体150已被安装于坯料2上的状态下,如根据图16而可知那样,各爪部157的基端157a位于与非狭缝间部分的底壁154的半径方向内侧端154a大致相同的半径方向位置上。各爪部157的基端157a与底壁154的非狭缝间部分的半径方向内侧端154a规定上下开放的大致圆形的开口158。参照图16,开口158的直径d3比自开口158的半径方向外侧端至雌押扣本体150的作为半径方向外侧端的周侧壁52为止的沿着半径方向的长度(雌押扣本体宽度)w3大。在本实施方式中,d3为w3的约3倍。在雌押扣140已被安装于坯料2上的状态下,坯料2的上表面2a自开口158朝外部露出(参照图14)。由于开口158的直径d3>雌押扣本体宽度w3,因此在已将雌押扣本体150安装于坯料2上的状态下,环状构件151a及雌侧卡合构件60不大幅地遮挡上表面2a,可使上表面2a自开口158露出而使坯料2显眼。

图18是作为固定构件30的变形例的固定构件30a的剖面图。固定构件30a是将已述的固定构件30的与中央部31对应的部分切除而设为开口31a。固定构件30a除开口31a以外,与固定构件30相同,因此关于环状倾斜部32与爪部收容部33,使用相同的参照编号并省略说明。当使用所述固定构件30a时,在已将雌押扣140安装于坯料2上的状态下,可使坯料2的下表面2b自开口31a露出而显眼。

在以上所说明的雌押扣40、雌押扣140中,环状构件51a、环状构件151a与爪部57、爪部157的基端57a、基端157a一同规定使坯料2露出的开口58、开口158,但本发明的雌押扣并不限定于此种实施方式,如以下所述那样,雌侧卡合构件260也可规定开口258。图1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雌押扣中的雌押扣本体250的平面图。图20是图19的d-d线剖面图。再者,与雌押扣本体250一同构成雌押扣的固定构件30与已述的固定构件30实质上相同。雌押扣本体250包括:环状的雌侧卡合构件260、包含保持部251的环状构件251a、及自环状构件251a朝轴方向下方延长的例如五根爪部257。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构件251a的所有部分变成保持部251,保持部251的上壁53及周侧壁52与雌押扣40相同,因此使用相同的参照编号。在本实施方式中,雌侧卡合构件260的作为半径方向内侧端的卡合端261位于比保持部251(环状构件251a)的底壁254的半径方向内侧端254a更靠近半径方向内侧。另外,卡合端261位于比上壁53的半径方向内侧端53a更靠近半径方向内侧。因此,雌侧卡合构件260的卡合端261规定使坯料露出的开口258。参照图19,开口258的直径d4比自开口258的半径方向外侧端至雌押扣本体250的作为半径方向外侧端的周侧壁52为止的沿着半径方向的长度(雌押扣本体宽度)w4大。在本实施方式中,d4为w4的约4倍。虽然未图示,但在已将雌押扣本体250安装于坯料上的状态下,坯料的上表面自开口258朝外部露出。此时,各爪部257的基端257a因雌侧卡合构件260而无法被使用者看见、或难以被使用者看见。由于开口258的直径d4>雌押扣本体宽度w4,因此环状构件251a及雌侧卡合构件260不大幅地遮挡坯料的上表面,可使坯料的上表面自开口258露出而使坯料显眼。

符号的说明

1、2:坯料

10:雄押扣

20:雄押扣本体

21:雄侧卡合部

22:外侧周壁

23:内侧周壁

23a:内侧周壁的内周面

23b:内侧周壁的下端

26:卡合头部

27:爪部

28:开口

30:固定构件

32:环状倾斜部

33:爪部收容部

40、140:雌押扣

50、150、250:雌押扣本体

51、151、251:保持部

51a、151a、251a:环状构件

54、154、254:底壁

54a、154a、254a:底壁的半径方向内侧端

57、157、257:爪部

57a、157a、257a:爪部的基端

58、158、258:开口

60、260:雌侧保持构件(雌侧保持部)

61、261:卡合端

159:狭缝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