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新型安装结构的滑链及其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1083发布日期:2019-06-15 00:0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含新型安装结构的滑链及其制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链,所述滑链可以用于衔接需要相对滑移的两个织物。



背景技术:

滑链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标新立异的一种服装配件,采用滑套结构完成左右布置的链带的结合,完全突破了传统拉链的拉合结构,为需要相互滑移的织物带来便利。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201410658506.1中提出的一种安全滑链,包括上链体和下链体。所述上链体包括设置在基布上的多个夹持环,所述夹持环包括两根连接为一体的弧形夹持臂,所述夹持臂的端部为球形。所述下链体包括长条形的滑槽和设置在所述滑槽下端的基布连接座,所述滑槽为倒梯形滑槽,所述滑槽的四个边沿都设有凸筋,所述滑槽顶端的凸筋延伸出滑槽外端并设有限位台,所述滑槽顶端的凸筋凸起的高度大于其余三个边沿凸筋凸起的高度,所述基布连接座与基布相连接,所述上链体通过所述夹持环夹持在所述滑槽的凸筋上从而与所述下链体相连接。但是该方案中的安全滑链无法实现所述上链体和下链体的分离,在实际使用中带来诸多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发明人发现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721805613中提出了一种破解方案。专利cn201721805613中记载的是一种便捷拆换安全滑链,包括上链体1、下链体2、滑动设置在所述下链体2上的滑链体3,以及能够在所述上链体1、下链体2上滑行的拉头6。所述上链体1包括上链基布12和设置在所述上链基布12的上链齿11。所述下链体2包括下链齿21和将所述下链齿21串联一起的连接带22,所述下链齿21能够与所述上链齿11啮合,在所述下链齿21上还设置有弧形夹持环23。所述滑链体3包括滑链基布32和设置在所述滑链基布32的滑链齿31,所述滑链齿31上设置有能够伸入到所述弧形夹持环23内的滑动头311。这样,可以把帽子衔接于所述上链体1上,而把衣服主体衔接于所述滑链体3上,所述帽子通过所述上链齿11与所述下链齿21的啮合而连接到所述下链体2上,所述下链体2通过所述弧形夹持环23与所述滑动头311的配合滑动设置在所述滑链体3上,使得所述帽子能够相对所述衣服主体滑移。当需要拆卸所述帽子时,拉动所述拉头6脱开所述上链体1、下链体2即可以让所述帽子从所述衣服主体上拆卸下来,非常便捷。但是这样的链条结构非常复杂,整条链条显得十分的笨重,不仅影响衣物的外观,还会增加链条的制造成本。鉴于此,如何以简洁的结构实现滑链的拆卸和安装仍然是需要进一步斟酌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含新型安装结构的滑链,包括沿轴向方向布置的母滑牙和公滑牙,所述母滑牙设置在第一链带上,所述公滑牙设置在第二链带上,所述母滑牙呈开口环状从而具有母滑牙槽和母滑牙槽口,几个前后排列的所述母滑牙的母滑牙槽组合成一个轴向延伸的收纳槽通道;所述公滑牙能够插入到所述母滑牙槽中并能够在所述收纳槽通道中轴向滑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链带上还设置有固定基件,所述固定基件与所述公滑牙沿轴向前后布置并且所述固定基件与相邻的公滑牙之间设置有能够让所述母滑牙脱离所述第二链带的脱轨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链带是用于连接所述母滑牙的构件,其结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可以是轴向连续延伸把轴向相邻布置的所述母滑牙串接一起,或断续布置分成多个小第一链带,每个所述母滑牙分别一对一地设置在一个小第一链带上。

其中,所述公滑牙是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链带轴向滑移并插入到所述母滑牙槽中的滑动体。所述公滑牙可以是沿轴向方向连续延伸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链带上,亦可以是沿轴向方向间隔排列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链带上。所述“轴向”为所述滑链的长度延伸方向,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下面所提及到的“轴向”的含义与此一致。所述公滑牙容纳到所述母滑牙槽中,所述第二链带可以是穿过所述母滑牙槽口直接衔接到所述公滑牙上,或在所述第二链带上设置连接柄,所述连接柄穿过所述母滑牙槽口衔接到所述公滑牙上,当然亦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只要能够让所述公滑牙设置在所述第二链带上即可。

其中,所述固定基件与相邻的公滑牙之间设置有能够让所述母滑牙脱离所述第二链带的脱轨通道。该特征首先定义了所述脱轨通道的布置位置,所述脱轨通道形成于所述固定基件与相邻的公滑牙之间,所述相邻的公滑牙是指在所述第二链带上轴向最为靠近所述固定基件的公链牙。另外,就所述脱轨通道相对所述第二链带的位置而言,所述脱轨通道可以布置于所述第二链带的正面侧和背面侧,亦可以仅仅布置于所述第二链带的正面侧或背面侧,具体根据所述公链牙的结构而定。其次,该特征还定义了所述脱轨通道至少具有足够大的轴向宽度让所述母滑牙侧身通过。当所述母滑牙可侧身相对倾斜甚至垂直所述公滑牙时,所述母滑牙的至少部分牙体可滑进所述脱轨通道内进而使得所述母滑牙整体脱离所述第二链带,继而可以使得所述第一链带与所述第二链带分离而不再通过所述公滑牙和所述母滑牙安装一起。同样地所述母滑牙还可以通过侧身滑进所述脱轨通道的方式重新衔接所述第二链带并与所述公滑牙进行滑套结合,继而可以使得所述第一链带与所述第二链带重新组装一起。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由于所述固定基件与相邻的公滑牙之间设置有所述脱轨通道,所述脱轨通道的设置为所述母滑牙脱离或重新安装到所述第二链带上提供了便利条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脱轨通道的设置大大简化了所述第一链带和所述第二链带之间的分离结构和安装结构,也减少了所述分离结构和安装结构的设置对整条滑链造成不良外观影响。

在人手握持所述母滑牙并操控其脱离或安装到所述第二链带的过程中,如果需要大幅度地扭转所述母滑牙让其侧身在所述脱轨通道中滑行,在所述第一链带的牵引下所述母滑牙具有归正扭转力矩(回归到原始方向布置的力矩),所述母滑牙被扭转的角度越大,所述归正扭转力矩则越大,人手需要施加的扭转力也越大。鉴于此本发明进一步提出如下的改进方案,所述固定基件的朝向所述公滑牙的一端呈台阶状从而具有基件本体及与所述基件本体连接的低位阶梯部,所述低位阶梯部的侧部空间至少属于部分的所述脱轨通道,所述台阶用于为所述母滑牙提供脱离导向。

其中,所述低位阶梯部的侧部空间至少属于部分的所述脱轨通道是指,所述低位阶梯部的侧部空间可以是属于整个所述脱轨通道,或者仅仅是属于所述脱轨通道的一部分。另外,所述低位阶梯部可以成为其覆盖范围内的所述第二链带的保护层,避免在所述脱轨通道中滑行的所述母滑牙刮划所述第二链带而导致所述第二链带出现破损。

其中,所述台阶是所述母滑牙在所述脱轨通道中滑移的导向器,利用所述台阶的形状可以改变所述母滑牙在所述脱轨通道中的滑移轨迹引导所述母滑牙顺畅地脱离所述第二链带。例如可以把所述台阶设置为倾斜状,所述母滑牙在所述台阶的引导作倾斜滑移,此时所述母滑牙可以倾斜布置,所形成的归正扭转力矩比较小,人手可以比较便捷并省力地让所述母滑牙滑进所述脱轨通道并顺畅地在所述脱轨通道中滑移。由此可见,所述台阶的设置为所述母滑牙顺畅地、轻便地通过所述脱轨通道而脱离所述第二链带提供了技术基础。

在所述脱轨通道中滑移的所述母滑牙难免会碰撞到所述固定基件上,经过长期多次的碰撞摩擦后,所述固定基件极有可能从所述第二链带中剥落下来,为了提高所述固定基件与所述第二链带之间的结合力,避免所述固定基件轻易地剥离所述第二链带,还可以进一步单独或混搭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种防剥落技术方案:所述低位阶梯部夹持住所述第二链带。

第二种防剥落技术方案:所述低位阶梯部连接到相邻的公滑牙从而让所述相邻的公滑牙的朝向所述固定基件的一端也呈台阶状,所述基件本体通过所述低位阶梯部与所述相邻的公滑牙连为一体。

至于所述固定基件的位置可以有多种可选方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第二链带的一个侧边至少设置有两个以上并前后布置的所述公滑牙,前后布置的几个所述公滑牙形成公滑牙阵列,所述固定基件位于所述公滑牙阵列的中间或两端。这样在所述公滑牙阵列的中间或两端分别形式有所述脱轨通道。其中,所述公滑牙的数量可以两个、三个或更多个也是可行。

为了有条件地让所述母滑牙通过到所述脱轨通道脱离所述第二链带,可以进一步采用如下的改进方案:

第一种限制性方案:所述脱轨通道的最小轴向固有宽度小于所述母滑牙的轴向宽度。其中,所述脱轨通道的轴向固有宽度可以解读为通过所述脱轨通道自身所具有的机械结构所形成的固定不变的轴向宽度。通过设定所述脱轨通道的最小轴向固有宽度小于所述母滑牙的轴向宽度,限制了所述母滑牙滑进所述脱轨通道的条件,所述母滑牙只能侧身通过所述脱轨通道,保证了所述母滑牙在正常滑行过程中不会轻易地通过所述脱轨通道而意外脱离所述第二链带,保证了所述滑链的正常使用。

第二种限制性方案:在所述第二链带上还活动设置有活动柄,移动所述活动柄时能够辅助调节所述脱轨通道的轴向实际通过宽度;当所述活动柄移动到止挡位置时,所述活动柄的至少部分柄体延伸到所述脱轨通道中,让所述脱轨通道的轴向实际通过宽度变窄到能够阻挡所述母滑牙借助于所述脱轨通道脱离所述第二链带;当所述活动柄移开后让所述脱轨通道的轴向实际通过宽度变宽到能够让所述母滑牙借助于所述脱轨通道脱离所述第二链带。

其中,所述脱轨通道的轴向实际通过宽度是指,除去被所述活动柄在所述脱轨通道内所占据的空间后所剩余的脱轨通道在轴向方向上的尺寸宽度,所述脱轨通道的轴向实际通过宽度跟随所述活动柄的移动而变化。

其中,所述活动柄的至少部分柄体延伸到所述脱轨通道中,该特征定义的是,可以是所述活动柄的部分柄体延伸到所述脱轨通道中,亦可以是所述活动柄的整体延伸到所述脱轨通道中。

其中,当所述活动柄移开后让所述脱轨通道的轴向实际通过宽度变宽到能够让所述母滑牙借助于所述脱轨通道脱离所述第二链带。该特征定义了可以通过调整所述活动柄的位置减少其在所述脱轨通道内的占用空间从而变宽所述脱轨通道的轴向实际通过宽度,具体可选择把所述活动柄整体移离所述脱轨通道,或仅仅把原先延伸到所述脱轨通道中的柄体部分地移离所述脱轨通道。据此可在实际设计中选择设置通过移动所述活动柄让所述脱轨通道的轴向实际通过宽度变宽到接近或大于所述母牙头部的轴向宽度,这样在不大幅度地扭转所述母滑牙的情况下亦可以让其通过所述脱轨通道,操作更为便捷、省力。

所述活动柄的移动方式有多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活动柄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链带上或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链带上。

在所述活动柄采用转动设置的技术方案中,为了能够让所述活动柄稳定地定位在所述止挡位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活动柄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基件上,在所述固定基件上设置有左、右分置的定位凸起和卡臂,所述活动柄布置在所述定位凸起和卡臂之间,所述卡臂能够卡接所述活动柄让所述活动柄保持在所述止挡位置,但所述卡臂能够通过被向上撬起的方式脱离所述卡臂而离开。其中,在所述卡臂卡接所述活动柄的情况下,所述定位凸起和卡臂成为所述活动柄旋转的阻碍,当向上撬起所述活动柄后,所述活动柄可以越过所述定位凸起或卡臂而离开。

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所述含新型安装结构的滑链的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物和衔接在所述织物上的所述含新型安装结构的滑链。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含新型安装结构的滑链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的虚线部分表示母滑牙;

图4是所述固定基件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述双滑套式滑链100a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所述滑套式滑链100b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所示滑链100d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所述固定基件4d与所述活动柄5的组合件的立体图;

图9是图8所示的组合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含新型安装结构的滑链100,包括左、右布置并分别轴向延伸的第一链带1和第二链带2,在所述第一链带1的一个侧边10设置有沿轴向方向间隔排列的母滑牙11,所述母滑牙11呈开口环状从而具有母滑牙槽113和母滑牙槽口114,几个前后间隔排列的所述母滑牙11的母滑牙槽113组合成一个轴向延伸的收纳槽通道。在所述第二链带2的一个侧边20设置有多个前后间隔布置的所述公滑牙21,前后布置的多个所述公滑牙21形成公滑牙阵列。所述公滑牙21沿轴向方向延伸并且能够整体容纳到所述母滑牙槽113中,所述第二链带2穿过所述母滑牙槽口114直接衔接到所述公滑牙21上。所述公滑牙21的高度h2大于所述母滑牙槽口114的高度h3而小于所述母滑牙槽113的高度h1,当所述公滑牙21插入到所述母滑牙槽113中时所述公滑牙21能够在所述收纳槽通道中轴向滑移。其中,所述公滑牙21是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链带1轴向滑移并插入到所述母滑牙槽113中的牙体。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公滑牙21与所述第二链带2之间可以不直接衔接,而在所述第二链带2上设置连接柄,所述连接柄穿过所述母滑牙槽口114衔接到所述公滑牙21上。另外,所述公滑牙还可以采用轴向连续延伸的结构形式,此时所述第二链带2上设置1个所述公滑牙即可。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所述第二链带2的一个侧边20还设置有固定基件4,所述固定基件4位于所述公滑牙阵列的右端。所述固定基件4与所述公滑牙21沿轴向前后布置并且所述固定基件4与相邻的公滑牙21’(所述公滑牙21’属于所述公滑牙21中最为接近所述固定基件4的公滑牙)之间设置有能够让所述母滑牙11脱离所述第二链带2的脱轨通道6,所述脱轨通道6布置于所述第二链带2的正面侧和背面侧,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亦可以仅布置于所述第二链带2的正面侧或背面侧,具体根据所述公链牙的结构而定。这样当所述母滑牙可侧身相对倾斜甚至垂直所述公滑牙时,所述母滑牙的部分牙体可滑进所述脱轨通道内进而使得所述母滑牙整体脱离所述第二链带,继而可以使得所述第一链带与所述第二链带分离而不再通过所述公滑牙和所述母滑牙衔接组装一起。同样地所述母滑牙还可以通过可侧身滑进所述脱轨通道的方式重新衔接所述第二链带并与所述公滑牙进行滑套结合,继而可以使得所述第一链带与所述第二链带重新衔接组装一起。在所述公滑牙阵列的左端还设置有固定基件4',所述固定基件4'与所述固定基件4具有类似的结构。所述固定基件4'与其相邻公滑牙之间同样也设置有脱轨通道。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是在所述公滑牙阵列的中间设置一个所述固定基件4,或仅仅在所述公滑牙阵列的一端设置所述固定基件4也是可行的。

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有条件地让所述母滑牙11通过到所述脱轨通道6脱离所述第二链带2,所述脱轨通道6的最小轴向固有宽度w1小于所述母牙头部112的轴向宽度w2。这样,通过对所述脱轨通道6的尺寸限制,形成所述母滑牙11能够穿过所述脱轨通道6的条件,即在扭转所述母滑牙11使其侧身布置时才能够穿过所述脱轨通道6继而完成所述第一链带1和第二链带2的安装和分离,保证了所述母滑牙11在正常滑行过程中不会轻易地通过所述脱轨通道6而意外脱离所述第二链带2,保证了所述滑链100的正常使用。由此可见,所述脱轨通道6的最小轴向固有宽度w1小于所述母牙头部112的轴向宽度w2为所述母滑牙11脱离或重新组装到所述第二链带2上提供了便利条件,亦保证了所述滑链100的正常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脱轨通道6的设置大大简化了所述第一链带1和所述第二链带2的分离结构和组装结构,也减少了所述分离结构和组装结构的设置对整条滑链100造成不良外观影响。

在人手握持所述母滑牙11并操控其脱离或安装到所述第二链带2的过程中,如果需要大幅度地扭转所述母滑牙11侧身在所述脱轨通道6中滑行,在所述第一链带1的牵引下所述母滑牙11具有归正扭转力矩(回归到原始方向布置的力矩),所述母滑牙11扭转的角度越大,所述归正扭转力矩则越大,人手需要施加的扭转力也越大。鉴于此,本发明进一步提出如下的改进方案,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固定基件4的朝向所述公滑牙21'的一端呈台阶状从而具有基件本体41及与所述基件本体41连接的低位阶梯部42,所述低位阶梯部42的侧部空间属于部分的所述脱轨通道6。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低位阶梯部42的侧壁空间亦可以属于整个所述脱轨通道6。所述低位阶梯部42成为其覆盖范围内的所述第二链带2的保护层,避免在所述脱轨通道6中滑行的所述母滑牙11刮划所述第二链带2而导致所述第二链带2出现破损。所述固定基件4的台阶43呈倾斜状,所述母滑牙11在所述台阶43的引导下作倾斜滑移,此时所形成的归正扭转力矩比较小,人手可以比较便捷并省力地让所述母滑牙11滑进所述脱轨通道6并顺畅地在所述脱轨通道6中滑移。由此可见,所述台阶43能够为所述母滑牙11顺畅地、轻便地通过所述脱轨通道6而脱离或重新安装到所述第二链带2提供滑动导向。

在所述脱轨通道6中滑移的所述母滑牙11难免会碰撞到所述固定基件4上,经过长期多次的碰撞后,所述固定基件4极有可能从所述第二链带2中剥落下来,为了提高所述固定基件4与所述第二链带2之间的结合力,如图3所示,所述低位阶梯部42包括下阶梯部421和上阶梯部422,所述下阶梯部421和上阶梯部422协同夹持住所述第二链带2。这样,提高了所述固定基件4与所述第二链带2之间的结合力,避免所述固定基件4轻易地剥离所述第二链带2。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进一步让所述低位阶梯部42连接到相邻的公滑牙21’从而让所述相邻的公滑牙21’的朝向所述固定基件4的一端也呈台阶状,所述基件本体41通过所述低位阶梯部42与所述相邻的公滑牙21’连为一体。这样可以通过所述公滑牙21’进一步提高所述固定基件4与所述第二链带2之间的结合力。

在配置了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增设第三链带形成双滑套式滑链,如图5所显示的是双滑套式滑链100a。所述双滑套式滑链100a包括第一链带1a、第二链带2a和第三链带3a。在所述第一链带1a的两个侧边分别设置有母滑牙(11a'、11a),所述母滑牙(11a'、11a)与所述母滑牙1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论述。在所述第二链带2a上设置有公滑牙21a,在所述公滑牙21a形成的公滑牙阵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基件4a',所述固定基件4a'与所述固定基件4的结构相同,所述公滑牙21a与所述公滑牙2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论述。在所述第三链带3a上设置有公滑牙31a,在所述公滑牙31a形成的公滑牙阵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基件4a,所述公滑牙31a与所述公滑牙2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论述。所述固定基件4a'与所述固定基件4的结构类似,主要区别在的朝向所述公滑牙31a的一端并不是呈台阶状。

如图6所显示的是滑链100b,所述滑链100b与所述滑链100的结构类似主要区别在于第一链带1c的结构不同,所述第一链带1c并不是轴向连续延伸而是断续布置并分成多个小第一链带,每个所述母滑牙11c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小第一链带上。

为了有条件地让所述母滑牙通过到所述脱轨通道脱离所述第二链带,除了限制脱轨通道的最小轴向固有宽度外,还可以采用如图7~图9中所显示的滑链100d结构。所述滑链100d与所述滑链100具有相似之处,下面着重论述它们之间的区别点:如图7~图9所示,在所述滑链100d的第二链带2d的侧边20b上设置有固定基件4d以及活动设置有活动柄5。所述活动柄5可以采用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链带2d上或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链带2d上的方式移动。具体到本实施方案,所述活动柄5是转动设置的。所述活动柄5包括有柄主体52和圈体51,在所述固定基件4d上设置有转轴41d,所述活动柄5通过所述圈体51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基件4d上。移动所述活动柄5时能够辅助调节所述脱轨通道6d的轴向实际通过宽度;当所述活动柄5移动到止挡位置时,所述柄主体52的部分柄体延伸到所述脱轨通道6d中,让所述脱轨通道6d的轴向实际通过宽度变窄到能够阻挡所述母滑牙11d借助于所述脱轨通道6d脱离所述第二链带2d。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柄主体52可整体延伸到所述脱轨通道6d中也是可行的。当所述活动柄5移开后让所述脱轨通道6d的轴向实际通过宽度变宽到能够让所述母滑牙11d借助于所述脱轨通道6d脱离所述第二链带2d。据此可在实际设计中选择通过移动所述活动柄5让所述脱轨通道6d的轴向实际通过宽度变宽到接近或大于所述母牙头部11d的轴向宽度,这样可以在不大幅度地扭转所述母滑牙的情况下也可以让其通过所述脱轨通道6d,操作更为便捷、省力。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固定基件4d与所述固定基件4具有类似的结构,在此不再重复论述。为了能够让所述活动柄5稳定地定位在所述止挡位置,在所述固定基件4d上设置有左、右分置的定位凸起42d和卡臂43d,所述活动柄5布置在所述定位凸起42d和卡臂43d之间,所述卡臂43d能够卡接所述活动柄5让所述活动柄5保持在所述止挡位置,但所述卡臂43d能够通过被向上撬起的方式脱离所述卡臂43d而离开。其中,在所述卡臂43d卡接所述活动柄5的情况下,所述定位凸起42d和卡臂43d成为所述活动柄5旋转的阻碍,当向上撬起所述活动柄5后,所述活动柄5可以越过所述定位凸起42d或卡臂43d而离开。

最后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所述含新型安装结构的滑链(100、100a、100b或100d)的制品(图中未画出),包括织物和衔接在所述织物上的所述含新型安装结构的滑链(100、100a、100b或100d)。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