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转印工艺及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1008发布日期:2019-07-13 09:1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转印工艺及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印刷的
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热转印工艺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鞋制品的制造厂中对鞋底的表面进行加工的处理,通常在鞋底的表面印刷图案,根据人体工学,鞋底表面为不规则的形状,印刷前,提前将印刷的图案刻制在印刷板上,然后把带有图案的印刷板放在鞋底的表面,往鞋底的表面涂抹胶料,待胶料风干后,此时鞋底的表面就带有图案。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胶料本身呈流动的状态,而印刷板与鞋底表面之间的抵接间隙较大,液态的胶料容易流动到非印刷区域,降低印刷的质量。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转印工艺及其设备,解决了印刷质量较差的问题。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转移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色粉、溶剂和树脂混合形成涂料;b:采用涂料在薄膜上印刷图案,待涂料干燥后形成印花薄膜;c:将待印花的鞋底放置于真空容器,并在鞋底需要印花的部位覆盖印花薄膜,在真空容器开口处覆盖用于压紧印花薄膜的弹性膜,使弹性膜与真空容器形成封闭的空间;d:对真空容器抽真空,弹性膜发生弹性变形与待印花的鞋底外轮廓紧贴并同时对印花薄膜所在的位置进行加热;e:待印花薄膜上的涂料融化后粘附于待印花的鞋底后,停止加热,移开弹性膜,取出鞋底;f:揭开薄膜,完成鞋底的印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带有印花的薄膜放置在鞋底的表面,然后将弹性膜覆盖在真空容器的表面,使弹性膜与真空容器形成密封的空间,对真空容器进行真空的处理,使弹性膜朝鞋底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则弹性膜会使薄膜贴紧鞋底的外轮廓,然后加热使薄膜上的印花转印到鞋底上,该过程中,通过真空的处理,弹性膜使薄膜一直紧贴在鞋底的外轮廓,薄膜和鞋底相互之间不发生位移,有助于提高转印的质量。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a中涂料按质量百分数的配比,色粉是8—12%,溶剂是15—25%,树脂是65—75%,步骤d中,进行真空处理时,弹性膜对工件的鞋底是1—1.5kg,进行加热处理时,加热的时间是50—60s,加热温度是55—6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料按质量百分数的配比,色粉、溶剂和树脂均设定了范围值,在该范围值内的混合的涂料较好,使后期印刷出来更清晰。弹性膜对鞋底的压力过大,会造成薄膜挤压严重形变,导致印花转移到鞋底上出现模糊的现象;当弹性膜对鞋底的压力过小,薄膜和鞋底之间容易产生位移,印花不能准确的转印到鞋底上,容易造成废品。加热时间控制在50—60s,当加热时间过短,会造成部分涂料遗留在薄膜上;当加热时间过长时,涂料转印到鞋底后持续加热,则印花本身的图案容易出现变形,导致印刷质量下降。加热温度是55—65℃之间,温度较低时,会造成部分涂料遗留在薄膜上;当加热温度过高时,涂料转印到鞋底后持续加热,则印花本身的图案容易出现变形,导致印刷质量下降。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真空容器上铰接有与真空容器相配合的盖体,所述弹性膜通过连接架连接在真空容器和盖体的铰接处,所述真空容器内设置有抽气泵,所述真空容器和盖体内均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真空容器与鞋底抵接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抽气泵的抽气管与通孔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体和真空容器相配合,加热的过程中,盖体是盖合在真空容器上,使热传导的效果更佳,有助于提高转印的质量;真空处理的过程中,通过抽气泵上的抽气管与通孔连通,然后将弹性膜与真空容器围成的密闭空间抽空气形成负压的状态,使薄膜与鞋底抵接更紧,有助于提高转印的质量。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架包括矩形架和弧形架,所述弧形架连接在矩形架相邻的侧边之间,所述弹性膜连接在矩形架上且靠近真空容器,所述弹性膜与弧形架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真空处理时,弹性膜不断朝机身运动的过程中,对矩形架会造成一定的压力,通过设置弧形架,有助于增强矩形架相邻的侧边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有助于增长矩形架的使用寿命。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架和真空容器连接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锁紧块和与锁紧块相配合的锁紧环,所述锁紧环位于连接架相对于真空容器和盖体铰接的侧边,所述锁紧环位于真空容器的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锁紧环和锁紧块的相互配合,使真空容器和弹性膜之间形成的密闭空间,真空处理时,使密闭空间内形成的负压效果更佳,使薄膜更贴紧在鞋底的外轮廓上,有助于提高转印的质量。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真空容器与鞋底抵接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受热面积,使真空容器表面的每一个点的温度都均匀,有助于提高印刷的质量。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真空的处理,弹性膜使薄膜一直紧贴在鞋底的外轮廓,薄膜和鞋底相互之间不发生位移,有助于提高转印的质量;2.通过限定涂料质量百分数的配比,加热的时间和温度,有助于提高转印的质量;3.通过设置锁紧装置,真空处理时,使密闭空间内形成的负压效果更佳,使薄膜更贴紧在鞋底的外轮廓上,有助于提高转印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中的热转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真空容器;2、盖体;3、连接架;31、矩形架;32、弧形架;4、通孔;5、锁紧块;6、锁紧环;7、密封圈;8、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热转印工艺及其设备,真空容器1上铰接有与真空容器1相配合的盖体2。弹性膜通过连接架3连接在真空容器1和盖体2的铰接处,弹性膜位于真空容器1和盖体2之间。弹性膜为软质的材料,具体是硅胶。连接架3包括矩形架31和弧形架32,弹性膜连接在矩形架31上,弹性件靠近真空容器1,弹性膜与弧形架32抵接但不连接,即弧形架32只起到支撑的效果。真空容器1和盖体2内均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具体为若干加热管。为了使真空容器1内的传热效果更佳,在真空容器1和鞋底抵接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凸起8,凸起8的竖截面呈半圆形,凸起8使真空容器1与鞋底抵接的端面的温度均相同,有助于提高转印的质量。为了使弹性膜和真空容器1之间形成密闭的空间,在连接架3和真空容器1上设置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包括锁紧块5和与锁紧块5相配合的锁紧环6,锁紧环6位于连接架3相对于真空容器1和盖体2铰接的侧边,锁紧环6铰接在真空容器1的侧壁上,当弹性膜盖合在真空容器1的开口时,通过转动锁紧环6使锁紧环6卡紧在锁紧块5上,然后将盖体2盖合在弹性膜的上方;为了使密闭的空间的密闭性更佳,真空容器1与连接架3的抵接处设置有密封圈7。真空容器1与鞋底抵接的表面开设有通孔4,抽气泵的抽气管与通孔4连通。通过抽气泵和通孔4的连通使密闭空间达到负压的状态,然后驱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的处理;当转印结束后,盖体2朝远离真空容器1的方向转动,通过转动锁紧环6使锁紧环6远离锁紧块5,弹性膜朝远离真空容器1的方向转动,转印结束,将鞋底取出,然后撕下薄膜。热转印工艺,包括步骤:a:将色粉、溶剂和树脂混合形成涂料;树脂具体是热熔性树脂,溶剂具体是稀释剂,通过增加稀释剂能增加图案的光滑度和明暗度,涂料混合的过程中,首先依次放入质量百分数为65%树脂和15%溶剂进行搅拌,投料的过程中,要边搅拌边投料,待以上混合的溶剂和树脂基本搅拌均匀后再投放色料,根据颜色的需要,选择不同颜色的色粉,往搅拌均匀的溶剂和树脂内放入8%的色粉。b:采用涂料在薄膜上印刷图案,待涂料干燥后形成印花薄膜;根据印刷的需要,预制带有图案的印刷板,将印刷板覆盖在薄膜的表面,将涂料涂至薄膜的表面,等待涂料干燥后观察印花在薄膜上印刷的情况,通过量尺测量印花的尺寸大小是否符合印刷的要求,检测结束后在往薄膜上进行批量的印刷。c:将待印花的鞋底放置于真空容器1,并在鞋底需要印花的部位覆盖印花薄膜,在真空容器1开口处覆盖用于压紧印花薄膜的弹性膜,使弹性膜与真空容器1形成封闭的空间;为了使薄膜上的印花更容易转印到鞋底的外轮廓上,鞋底进行转印之前,用滚筒毛刷对鞋底印刷的表面进行清理,减少灰尘附着在鞋底的外轮廓。根据鞋底的规格,裁剪大小不同的薄膜,将薄膜覆盖在鞋底需要转印的部位,为了减少薄膜与鞋底之间产生的位移,裁剪薄膜的面积与鞋底表面的面积相同,使薄膜更好地贴服在鞋底的表面。d:对真空容器1抽真空,弹性膜发生弹性变形与待印花的鞋底外轮廓紧贴并同时对印花薄膜所在的位置进行加热;弹性膜和真空容器1形成密闭的空间,真空处理时,弹性膜不断朝薄膜的方向弯曲,进而使薄膜不断贴紧鞋底,该过程限定了薄膜与鞋底相互之间的位置,弹性膜对工件的压力是1kg,真空处理后,通过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是55℃。e:待印花薄膜上的涂料融化后粘附于待印花的鞋底后,停止加热,移开弹性膜,取出鞋底;设定加热时间是50s,将弹性膜朝远离真空容腔的方向运动,及时将鞋底取出,减少余热对鞋底造成影响。f:揭开薄膜,完成鞋底的印花。鞋底取出后,需要马上撕开薄膜。实施例2根据质量百分数的配比,色粉是10%,溶剂是20%,树脂是70%;真空处理时,弹性膜对鞋底的压力是1.2kg;加热处理时,加热时间是55s,加热温度是60℃。除上述操作的数据有改变外,其余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根据质量百分数的配比,色粉是12%,溶剂是25%,树脂是75%;真空处理时,弹性膜对鞋底的压力是1.5kg;加热处理时,加热时间是60s,加热温度是65℃。除上述操作的数据有改变外,其余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根据质量百分数的配比,色粉是6%,溶剂是10%,树脂是60%。除上述操作的数据有改变外,其余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2弹性膜对鞋底的压力是1.7kg,除上述操作的数据有改变外,其余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3弹性膜对鞋底的压力是0.5kg,除上述操作的数据有改变外,其余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4加热时间是40s,除上述操作的数据有改变外,其余操作与实施例2相同。对比例5加热温度为50℃,除上述操作的数据有改变外,其余操作与实施例3相同。将实施例1—3中转印的工艺对鞋底进行转印,分别标记为a1—a3,将对比例1—5中转印的工艺对鞋底进行转印,分别标记为b1—b5,印花的清晰度和印花在鞋底上的偏移量来衡量转印的质量。印花的清晰度的测量标准是:观察鞋底上印花是否出现模糊的情况进行评分,10—8分为印花清晰,7—5分为印花出现轻微的模糊,5—0分为印花出现看不清楚的情况。印花在鞋底上的偏移量的测量标准是:通过测量印花边缘和中心与鞋底中心的偏移量进行评分,10—9分为可忽略的偏移程度,8—6分为轻微的偏移程度;5—0分为严重的偏移程度。表1转印质量的结果表实验组别测试的鞋底印花的清晰度印花在鞋底上的偏移量实施例1a19.39实施例2a29.19.2实施例3a39.49.3对比例1b169对比例2b278.8对比例3b376对比例4b479对比例5b56.59分析表1中的数据可知,利用本发明的转印工艺所转印出来的印花质量较佳,实施例1—3中,选取的数据均为本发明的范围内,则印花的清晰度较高,印花在鞋底上的偏移量也较小;对比例1比实施例1涂料的质量百分数的配比降低,会导致印花的清晰度下降;对比例2比实施例1的压力大,压力过大对涂料的压紧力过强,会导致印花的清晰度降低;对比例3比实施例1的压力低,则薄膜与鞋底相互之间容易发生移动,则印花在鞋底上的偏移量较大;对比例4比实施例2的加热时间短,加热时间太短使薄膜上的印花未能转印到鞋底上,会导致印花的清晰度下降;对比例5比实施例3的加热温度低,印花的转印不充分,会导致印花的清晰度下降。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色粉、溶剂和树脂混合形成涂料;采用涂料在薄膜上印刷图案,待涂料干燥后形成印花薄膜;将待印花的鞋底放置于真空容器1,并在鞋底需要印花的部位覆盖印花薄膜,在真空容器1开口处覆盖用于压紧印花薄膜的弹性膜,使弹性膜与真空容器1形成封闭的空间;将盖体2和真空容器1相配合,对真空容器1抽真空,弹性膜发生弹性变形与待印花的鞋底外轮廓紧贴并同时对印花薄膜所在的位置进行加热;待印花薄膜上的涂料融化后粘附于待印花的鞋底后,停止加热,移开弹性膜,取出鞋底;揭开薄膜,完成鞋底的印花。该过程通过真空的处理,弹性膜使薄膜一直紧贴在鞋底的外轮廓,薄膜和鞋底相互之间不发生位移,有助于提高印刷的质量。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