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生存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14364发布日期:2019-08-24 09:2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生存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装备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户外生存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户外生存挑战面临的最大困难为:食物、水、临时庇护所以及需要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现有的户外探险装置中大多依靠gps定位以及智能设备进行防护,但当人们深入山区,失去信号传输时,智能设备将失去效用,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且现有的探险设备当中,并没有一个设备是同时兼具解决多种技术问题的多功能且能够在一个正常人重量承担范围内的探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能够同时解决多种户外生存救援问题的户外生存救援装置。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户外生存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存包,其包括第一层储物袋和第二层储物袋;其中,所述第一层储物袋外壁中部竖向开设一条气囊开口,所述第一层储物袋内设置有连通于第一储存袋且充气后体积大于所述储存包的气囊,所述第一层储物袋与所述气囊连通形成一个密闭的气体空间,所述气囊的外部还连通有用于对其充气的气筒,所述气囊充气完成后形成立方体状,所述气囊上位于所述第一层储物袋的表面设置有若干连接孔;所述第二层储物袋的顶部外壁以及两侧侧壁都开设有存储开口,其均通过拉链进行开合;所述第二层储物袋的背面还对称设置一对双肩背带;

一对储存袋,其对称设置在所述储存包的两侧,所述一对储存袋均包括三个独立的储存分袋,三个所述储存分袋的其中两个用于储存支撑架的构件、另一个用于储存拉绳;

其中,所述支撑架的构件组合拼装成完整的支撑架体,其用于支撑在所述气囊的底部,形成立方体状的内部中空的立体空间,所述拉绳的一端为自由端,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另一个储存分袋内。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

一对分架,所述一对分架均包括,两根长度不同且内部中空的主杆,其构成直角梯形状,且两主杆间固定连接有防风布;

若干个第一连接头,立方块状,其顶面和底面中央突出形成圆柱状突出部,左右两侧面内陷形成圆槽状插孔;

其中,所述一对分架上部分之间通过一对分杆连接形成一个立方框体,所述立方框体的顶面为局部下陷形成倾斜面的水平斜面,每个所述主杆的顶部都对应可插接在其中一第一连接头的底面突出部,所述若干第一连接头的顶面突出部均对应插接接在所述气囊的底部的若干连接孔内;

所述防风布沿纵向间隔设置有多条竖直的分杆,所述分杆的杆身上竖向间隔设置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包括沿其本体横向开设的贯穿的通孔,且相邻分杆上的连接头的通孔相对应;

其中,相对应的两通孔内共同插入一根分杆;

若干锁脚锚杆,其可拆卸对应连接在所述若干主杆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主杆、分杆的材料选用铝合金或者钛合金。

优选地,还包括若干第三连接头,其相对间隔设置在所述储存包外侧壁上,所述若干第三连接头均包括,软质连接带,和圆形壳体状且具有内螺纹的塑料盖,其中软质连接带一端固定连接在储存包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塑料盖的非螺纹端,所述塑料盖的内螺纹用于螺接塑料瓶的外螺纹。

优选地,所述第二层储物袋内还固定设置有与其连接形成一体的防护帽和一对防护手套;

所述防护帽包括帽体和与帽体形成一体的披肩,所述披肩底部设置有具有弹性的橡胶皮筋,所述一对防护手套均包括手套本体以及与手套本体连接形成一体的护壁,所述护壁远离手套本体端也设置有具有弹性的橡胶皮筋;

所述防护帽通过第二层储物袋的顶部外壁设置的储存开口进出,所述一对防护手套通过第二层储物袋的两侧侧壁设置的对应储存开口进出;

其中,所述防护帽的顶部设置有加厚的硅胶垫,所述防护手套的抓握面设置有防滑层。

优选地,还包括放线部,其设置在用于储存拉绳的储存分袋的开口处,用于控制拉绳自由端进出的速度,其包括:

固定块,其内具有竖直贯穿的线孔,所述固定块的下部分外侧壁沿高度方向内陷形成凹槽,凹槽的内侧间隔设置有连通线孔的若干贯穿孔,每一个贯穿孔内都水平插入一根推杆,若干推杆伸入线孔的一端共同连接在一块挡板上形成顶推部,若干推杆位于线孔外侧的一端共同连接在一块按压板上形成按压部,每一根推杆上都套设一直径大于贯穿孔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在压板内侧以及凹槽内侧;

线孔内壁位于所述推杆相对侧还设置有凸出的橡胶凸块。

优选地,所述按压板的上端部铰接固定在所述固定块的上段部分的外侧壁上,所述按压板的下端部向外弯曲形成第一倒钩;

所述固定块的下端部分侧壁内还水平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侧壁上水平设置一横向悬置的弹性板,弹性板底部还沿其长度方向水平间隔设置两个第三倒钩;

还包括第二倒钩,其一端为水平杆,另一端为与所述第一倒钩相配合的弯钩状,所述水平杆横向穿入固定块至空腔内,且穿入部分形成通道,水平杆穿入空腔的部分设置有与第三倒钩相互配合的第四倒钩;所述水平杆位于通道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弹簧,弹簧直径大于通道直径,且位于通道内的水平杆靠近第二倒钩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推块,推块用于限制位于通道内的水平杆沿第二倒钩端伸出;

所述弹性板位于第四倒钩端顶部设置竖直的拉线,且拉线穿出固定块至凹槽内,穿出部分通过一拉环限位。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结构稳定,功能多样,通过储存包和储存袋以及该储存装置内预设的构件解决了户外生存当中的会遇到的生存挑战,包括:食物、水、临时庇护所以及能够适应复杂的地形环境等。

2、轻便简装,方便携带,其整体设计为背包状,可以替代原有的户外储物背包,其用于搭建临时庇护所的金属骨架采用铝合金或者钛合金,重量轻硬度好、可以抵抗风雨极大程度适应不同的地形环境。

3、安装拆卸方便,其装置的可拆卸部分通过连接头、连接杆进行拼装,可以快速拆装以适应户外瞬息多变的天气以及地理环境。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户外生存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层储物袋和第二层储物袋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层储物袋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中气囊充气后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中支撑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中分架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中放线部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中标记a的放大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的气囊充气中与第一层储物袋的连接关系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储存包,2、储存袋,3、第一层储物袋,4、第二层储物袋,5、背带,6、支撑架,7、主杆,8、分杆,9、分架,10、气囊开口,11、气筒,2、气囊,13、第一连接头,14、锁脚锚杆,15、第二连接头,16、连接孔,17、第三连接头,18、防护帽,19、防护手套,20、放线部,21、拉绳,201、线孔,202、按压板,203、第一弹簧,204、推杆,205、橡胶凸块,206、第一倒钩,207、第二倒钩,208、推块,209、第二弹簧,210、第四倒钩,211、第三倒钩,212、空腔,213、弹性板,214、拉线,215、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9所示,一种户外生存救援装置,其包括:

储存包1,其包括第一层储物袋3和第二层储物袋4;其中,所述第一层储物袋3外壁中部竖向开设一条气囊12开口10,所述第一层储物袋3内设置有连通于第一储存袋2且充气后体积大于所述储存包1的气囊12,所述第一层储物袋3与所述气囊12连通形成一个密闭的气体空间,所述气囊12的外部还连通有用于对其充气的气筒11,所述气囊12充气完成后形成立方体状,所述气囊12上位于所述第一层储物袋3的表面设置有若干连接孔16;所述第二层储物袋4的顶部外壁以及两侧侧壁都开设有存储开口,其均通过拉链进行开合;所述第二层储物袋4的背面还对称设置一对双肩背带5;

一对储存袋2,其对称设置在所述储存包1的两侧,所述一对储存袋2均包括三个独立的储存分袋,三个所述储存分袋的其中两个用于储存支撑架6的构件、另一个用于储存拉绳21;

其中,所述支撑架6的构件组合拼装成完整的支撑架6体,其用于支撑在所述气囊12的底部,形成立方体状的内部中空的立体空间,所述拉绳21的一端为自由端,拉绳2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另一个储存分袋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生存救援装置设计为背包状,方便携带,其中,储存包1分成两层储物袋,第一层储物袋3内储存未充气状态下的气囊12,第二层储物袋4用于储存食物以及户外生存的必需品,所述气囊12充气后可与储存袋2内的构件相配合,组合形成临时庇护所,用于在遇到恶劣天气的环境下遮挡风雨以及夜晚居住使用,其中,储存袋2的其中一个储存分袋中储存有拉绳21,用于遇到坡度较大的地形环境时利用拉绳21进行攀爬和绑接,以增强其安全系数。

设计时,第一层储物袋3和气囊12的材料选用不透气的软质熟胶塑料,然后将气囊12的进气口与第一层储物袋3的气囊开口10相连通,形成密闭的空间,不用时,气囊12压缩放置于第一层储物袋3内;使用时,从气囊开口10慢慢将气囊12的气体容纳部分拉出后,通过人工利用气筒11充气,直至将第一层储物袋3以及气囊12的气体容纳部分充满空气;

其中,气囊12的形状设计成平顶的立方体状,其覆盖面积应可容纳一至两人。

在临时庇护所的搭建中,先将储存分袋当中的支撑架6构件取出,然后拼接成立体的支撑架6,在将充气完成的气囊12固定于支撑架6上,组合成为临时的庇护所。

如图5-6所示,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架6包括:

一对分架9,所述一对分架9均包括,两根长度不同且内部中空的主杆7,其构成直角梯形状,且两主杆7间固定连接有防风布;

若干个第一连接头13,立方块状,其顶面和底面中央突出形成圆柱状突出部,左右两侧面内陷形成圆槽状插孔;

其中,所述一对分架9上部分之间通过一对分杆8连接形成一个立方框体,所述立方框体的顶面为局部下陷形成倾斜面的水平斜面,每个所述主杆7的顶部都对应可插接在其中一第一连接头13的底面突出部,所述若干第一连接头13的顶面突出部均对应插接接在所述气囊12的底部的若干连接孔16内;

所述防风布沿纵向间隔设置有多条竖直的分杆8,所述分杆8的杆身上竖向间隔设置有第二连接头15,所述第二连接头15包括沿其本体横向开设的贯穿的通孔,且相邻分杆8上的连接头的通孔相对应;

其中,相对应的两通孔内共同插入一根分杆8;

若干锁脚锚杆14,其可拆卸对应连接在所述若干主杆7的底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架6拼接形成的顶面具有一定倾斜度的立方体状,然后将充气后的气囊12安设在支撑架6顶,形成倾斜且呈屋顶状,当有雨水或者坠物滑落在气囊12上时,会顺着气囊12的倾斜方向滑落,以保证整个临时庇护所的承重能力始终保持稳态。

其中,主杆7和分杆8通过连接头连接,且气囊12的底面设置有连接孔16,连接头的两端分别连接主杆7的其中一端以及气囊12的连接孔16内;设置时,先将两分架9设置在适合搭建庇护所的地形区域内,然后固定主杆7的底部,用锁脚锚杆14锁紧,在搭设顶部的气囊12。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杆7、分杆8的材料选用铝合金或者钛合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铝合金以及钛合金都具有重量轻、结构稳定抗压的特性,所以特别适合户外搭建临时庇护所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若干第三连接头17,其相对间隔设置在所述储存包1外侧壁上,所述若干第三连接头17均包括,软质连接带,和圆形壳体状且具有内螺纹的塑料盖,其中软质连接带一端固定连接在储存包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塑料盖的非螺纹端,所述塑料盖的内螺纹用于螺接塑料瓶的外螺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连接头17的塑料盖内螺纹型号设置成普通的矿泉水瓶口外螺纹型号,可将矿泉水瓶螺接在该塑料盖上。

如图3所示,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层储物袋4内还固定设置有与其连接形成一体的防护帽18和一对防护手套19;

所述防护帽18包括帽体和与帽体形成一体的披肩,所述披肩底部设置有具有弹性的橡胶皮筋,所述一对防护手套19均包括手套本体以及与手套本体连接形成一体的护壁,所述护壁远离手套本体端也设置有具有弹性的橡胶皮筋;

所述防护帽18通过第二层储物袋4的顶部外壁设置的储存开口进出,所述一对防护手套19通过第二层储物袋4的两侧侧壁设置的对应储存开口进出;

其中,所述防护帽18的顶部设置有加厚的硅胶垫,所述防护手套19的抓握面设置有防滑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护帽18用于防护有临时的小雨以及顶部坠落重物,通过帽体顶部的加厚的硅胶垫形成弹性防护,防护手套19的抓握面设置防滑层方便抓握受力,且在防护帽18和防护手套19连接在第二层储物袋4的连接部分处都设置有橡胶皮筋,可以适应不同人的身高和体型。

如图7-8所示,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放线部20,其设置在用于储存拉绳21的储存分袋的开口处,用于控制拉绳21自由端进出的速度,其包括:

固定块,其内具有竖直贯穿的线孔201,所述固定块的下部分外侧壁沿高度方向内陷形成凹槽,凹槽的内侧间隔设置有连通线孔201的若干贯穿孔,每一个贯穿孔内都水平插入一根推杆204,若干推杆204伸入线孔201的一端共同连接在一块挡板上形成顶推部,若干推杆204位于线孔201外侧的一端共同连接在一块按压板202上形成按压部,每一根推杆204上都套设一直径大于贯穿孔的第一弹簧203,第一弹簧203的两端分别抵在压板内侧以及凹槽内侧;

线孔201内壁位于所述推杆204相对侧还设置有凸出的橡胶凸块20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放线部20设置在控制拉绳21所在的储存分袋出口位置,设置时,将拉伸的自由端沿线孔201穿出,当遇到比较陡峭的地形且需要从上往下移动时,将穿出线孔201的拉绳21自由端固定在地形高位的固定建筑物上,然后两只手握住相应侧按压部,对推杆204施加压力,使得顶推部对位于线孔201内的拉绳21形成挤压,按压力度决定了拉绳21穿出线孔201的速度。

其中,橡胶凸块205与顶推部的位置相对应,在与拉绳21接触的时候增大其摩擦力。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按压板202的上端部铰接固定在所述固定块的上段部分的外侧壁上,所述按压板202的下端部向外弯曲形成第一倒钩206;

所述固定块的下端部分侧壁内还水平开设有空腔212,所述空腔212的内侧壁上水平设置一横向悬置的弹性板213,弹性板213底部还沿其长度方向水平间隔设置两个第三倒钩211;

还包括第二倒钩207,其一端为水平杆,另一端为与所述第一倒钩206相配合的弯钩状,所述水平杆横向穿入固定块至空腔212内,且穿入部分形成通道,水平杆穿入空腔212的部分设置有与第三倒钩211相互配合的第四倒钩210;所述水平杆位于通道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弹簧209,第二弹簧209直径大于通道直径,且位于通道内的水平杆靠近第二倒钩207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推块208,推块208用于限制位于通道内的水平杆沿第二倒钩207端伸出;

所述弹性板213位于第四倒钩210端顶部设置竖直的拉线214,且拉线214穿出固定块至凹槽内,穿出部分通过一拉环215限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按压板20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倒钩206,当按压按压部的时候,第一倒钩206沿施力方向水平移动至第二倒钩207,并勾住第二倒钩207,固定第一倒钩206的位置进而使顶推部接触拉绳21形成稳定的摩擦力,进而保持拉绳21自由端稳定的放线速度,如果在放线中需要临时固定拉绳21,可推动第二倒钩207至顶推部顶推方向,将使第四倒钩210沿施力方向推动至空腔212内与第三倒钩211形成临时钩挂,此时,顶推部顶推拉伸将其卡死在线孔201内,形成临时的固定状态。当需要松懈第四倒钩210与第三倒钩211的钩挂时,可竖直拉动拉环215,带动拉线214,使弹性板213被拉端发生弹性形变,第四倒钩210通过第二弹簧209形成回弹,脱离与第三倒钩211的钩挂状态。

其中,第三倒钩211的钩挂部设置成圆形倒角状,以方便第四倒钩210脱钩时更加顺利。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