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片与衬布粘合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76211发布日期:2019-12-10 23:53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裁片与衬布粘合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裁片与衬布粘合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领域,一般的衣领/袖口部位的加工,需要有衬布在裁片表面通过加热粘合,于衣领/袖口的内层起到加强作用。在传统的制衣工艺中,工人需要人手拿起衬布铺放在裁片(衣领/袖口)上,送入热压的设备中,经过一定的时间和压力使其粘合相对固定。此操作简单且无相关技能要求,但是耗时耗人力,产生的附加价值低,而且工作环境温度比较高,工人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对身体有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极大地节约劳动力资源和节省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的裁片与衬布粘合加工装置。

一种裁片与衬布粘合加工装置,包括机台以及设在所述机台上的第一移料机构、第二移料机构、送料机构、第一图像获取机构、第二图像获取机构、压烫机构、控制机构;所述机台上设置有第一摆放工位以及第二摆放工位;所述第一移料机构用于从获取裁片并移送至所述第一摆放工位处,所述第二移料机构用于获取衬布并移送至所述第二摆放工位处,所述第一图像获取机构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摆放工位处的裁片图像,所述第二图像获取机构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摆放工位处的衬布图像,所述第二移料机构根据所述裁片图像及所述衬布图像之间的偏移信息将所述衬布移动至所述裁片上对位形成重叠裁片,所述送料机构用于输送所述重叠裁片至所述压烫机构处,所述压烫机构用于压烫所述重叠裁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台上设置有第一放料平台、第二放料平台,所述第一移料机构用于从所述第一放料平台处获取裁片并移送至所述第一摆放工位处,所述第二移料机构用于从所述第二放料平台处获取衬布并移送至所述第二摆放工位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摆放工位设在所述送料机构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台上的送料传送带以及送料驱动部件,所述送料传送带朝向所述压烫机构延伸,所述送料驱动部件连接于所述送料传送带以用于驱动所述送料传送带运动,当所述送料传送带停止运动时,所述送料传送带与所述第一图像获取机构相对的位置形成所述第一摆放工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主动轴以及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从动轴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机台上,所述送料传送带呈环状且套设在所述主动轴以及从动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轴的两端部与所述从动轴的两端部均突出于有凸台,所述凸台呈锥面结构,所述凸台的锥面与所述主动轴或者所述从动轴轴向之间具有30°-60°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所述纠偏组件,所述纠偏组件包括纠偏轴、两个固定座、轴承座以及紧固件,两个所述固定座相对设置在所述机台上,两个所述固定座上均连接有所述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相对于所述固定座的位置可调,所述纠偏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轴承座,所述纠偏轴供所述送料传送带套设,所述紧固件用于固定所述轴承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纠偏组件的数量至少有两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料机构包括移料支架、第一静电板以及移料驱动部件,所述移料支架设在所述机台上,所述第一静电板活动连接于所述移料支架,所述移料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静电板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料驱动部件包括导轨、移料座、横向驱动电机以及纵向驱动电机,所述导轨横向安装在所述移料支架上且由所述第一放料平台延伸至所述送料机构,所述移料座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横向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移料座沿水平方向运动,所述纵向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移料座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一静电板,所述纵向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静电板沿竖直方向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料机构包括机器人以及连接于所述机器人的第二静电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烫机构包括设在所述机台上的压机及压烫输送部件,所述压烫传输部件与所述送料机构对接以用于接收所述重叠裁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烫输送部件包括压烫传输带以及传输驱动电机,所述压烫传输带与所述送料机构首尾衔接,所述传输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压烫传输带运转。

本发明的裁片与衬布粘合加工装置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极大地节约劳动力资源和节省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时,只需要工人将裁片与衬布放置在预定位置,无需对裁片和衬布的摆放方向做调整,由第一移料机构获取裁片并移送至第一摆放工位处,由第二移料机构获取衬布并移送至第二摆放工位处,第一移料机构与第二移料机构可以同时工作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接着第一图像获取机构获取第一摆放工位处的裁片图像,第二图像获取机构获取所述第二摆放工位处的衬布图像,比对裁片图像及衬布图像之间的偏移信息,第二移料机构根据偏移信息将衬布移动至裁片上进行重叠对位形成重叠裁片,通过送料机构用于输送重叠裁片至压烫机构处,通过压烫机构压烫重叠裁片,实现裁片与衬布的粘合,减少人工干预,无需传统方法中人工参与压合工序,避免工作环境温度高对工人身体产生的伤害,另外,裁片与衬布的移料是同时进行的,可以节约加工时间,当裁片与衬布被移送后,即可进行下一个裁片和衬布的铺放,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本发明的裁片与衬布粘合加工装置通过设置主动轴的两端部与从动轴的两端部的呈锥面结构的凸台,能够有效防止送料传送带的偏移。当送料传送带运转时往一侧偏移时,送料传送带的该侧会逐渐爬向主动轴或者从动轴的锥面结构上,此时送料传送带与锥面结构接触的面积增加,受到的拉力增加,由于送料传送带整体没有完全张紧,因此,此时送料传送带相对主动轴和从动轴会发生轻微打滑的现象,从而使得送料传送带爬上主动轴或者从动轴的锥面结构的部分滑落下来,纠正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裁片与衬布粘合加工装置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裁片与衬布粘合加工装置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裁片与衬布粘合加工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裁片与衬布粘合加工装置的送料机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送料机构安装状态时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送料机构侧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裁片与衬布粘合加工装置;100:机台;110:第一摆放工位;120:第二摆放工位;130:第一放料平台;140:第二放料平台;200:第一移料机构;210:移料支架;220:第一静电板;230:导轨;240:移料座;250:横向驱动电机;260:纵向驱动电机;300:第二移料机构;310:第二静电板;320:机器人;400:送料机构;410:送料传送带;420:送料驱动部件;430:主动轴;440:从动轴;450:纠偏组件;451:纠偏轴;452:固定座;453:轴承座;454:紧固件;500:第一图像获取机构;600:第二图像获取机构;700:压烫机构;710:压机;720:压烫传输带;800:控制机构;21:裁片;22:衬布;23:重叠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裁片21与衬布22自动粘合加工装置10,其包括机台100以及设在机台100上的第一移料机构200、第二移料机构300、送料机构400、第一图像获取机构500、第二图像获取机构600、压烫机构700、控制机构800。

机台100上设置有第一摆放工位110以及第二摆放工位120。

第一移料机构200用于从获取裁片21并移送至第一摆放工位110处。第二移料机构300用于获取衬布22并移送至第二摆放工位120处。第一移料机构200及第二移料机构300均电性连接于控制机构800。

参见图1所示,第一图像获取机构500用于获取第一摆放工位110处的裁片21图像。参见图3所示,第二图像获取机构600用于获取第二摆放工位120处的衬布22图像。第一图像获取机构500、第二图像获取机构600均电性连接于控制机构800。

进一步地,第一图像获取机构500可以是工业相机,第二图像获取机构600可以是工业相机。

控制机构800比对裁片21图像及衬布22图像之间的偏移信息。第二移料机构300根据偏移信息将衬布22移动至裁片21上进行重叠对位形成重叠裁片23。

送料机构400电性连接于控制机构800。送料机构400用于输送重叠裁片23至压烫机构700处。其中,上述的控制机构800可以是plc、pid等。

压烫机构700送料机构400电性连接于控制机构800。压烫机构700用于压烫重叠裁片23。

进一步地,参见图1所示,机台100上设置有第一放料平台130、第二放料平台140。第一移料机构200用于从第一放料平台130处获取裁片21并移送至第一摆放工位110处。参见图2所示,第二移料机构300用于从第二放料平台140处获取衬布22并移送至第二摆放工位120处。

进一步地,第一摆放工位110设在送料机构400上。

具体地,送料机构400包括安装在机台100上的送料传送带410以及送料驱动部件420。送料驱动部件420与控制机构800电性连接。送料传送带410朝向压烫机构700延伸,送料驱动部件420连接于送料传送带410以用于驱动送料传送带410运动。当送料传送带410停止运动时,送料传送带410与第一图像获取机构500相对的位置形成第一摆放工位110。

进一步地,送料机构400还包括主动轴430以及从动轴440。主动轴430与从动轴440可转动连接在机台100上,送料传送带410呈环状且套设在主动轴430以及从动轴440上。

更进一步地,参见图6所示,主动轴430的两端部与从动轴440的两端部均突出于有凸台。凸台呈锥面结构,凸台的锥面与主动轴430或者从动轴440轴向之间具有30°-60°夹角。本发明的裁片21与衬布22自动粘合加工装置10通过设置主动轴430的两端部与从动轴440的两端部的呈锥面结构的凸台,能够有效防止送料传送带410的偏移。当送料传送带410运转时往一侧偏移时,送料传送带410的该侧会逐渐爬向主动轴430或者从动轴440的锥面结构上,此时送料传送带410与锥面结构接触的面积增加,受到的拉力增加,由于送料传送带410整体没有完全张紧,因此,此时送料传送带410相对主动轴430和从动轴440会发生轻微打滑的现象,从而使得送料传送带410爬上主动轴430或者从动轴440的锥面结构的部分滑落下来,纠正偏移。

进一步地,参见图4及图5所示,送料机构400还包括纠偏组件450。纠偏组件450包括纠偏轴451、两个固定座452、轴承座453以及紧固件454。两个固定座452相对设置在机台100上。两个固定座452上均连接有轴承座453。轴承座453相对于固定座452的位置可调。纠偏轴451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两个轴承座453,纠偏轴451供送料传送带410套设,紧固件454用于固定轴承座453。

优选地,纠偏组件450的数量至少有两个。参见图4及图5所示,纠偏组件450的数量有两个。

参见图1所示,第一移料机构200包括移料支架210、第一静电板220以及移料驱动部件。移料支架210设在机台100上,第一静电板220活动连接于移料支架210,移料驱动部件用于驱动第一静电板220运动。移料驱动部件与控制机构800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参见图1及图2所示,移料驱动部件包括导轨230、移料座240、横向驱动电机250以及纵向驱动电机260。横向驱动电机250以及纵向驱动电机260均与控制机构800电性连接。导轨230横向安装在移料支架210上且由第一放料平台130延伸至送料机构400,移料座240滑动连接在导轨230上,横向驱动电机250用于驱动移料座240沿水平方向运动,纵向驱动电机260安装在移料座240上且连接于第一静电板220,纵向驱动电机260用于驱动第一静电板220沿竖直方向运动。

参见图1及图2所示,第二移料机构300包括机器人320以及连接于机器人320的第二静电板310。机器人320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机器人320能够进行多方位运动。

参见图1所示,压烫机构700包括设在机台100上的压机710及压烫输送部件。压烫传输部件与送料机构400对接以用于接收重叠裁片23。压机710及压烫输送部件均电性连接控制机构800。

进一步地,压烫输送部件包括压烫传输带720以及电性连接控制机构800的传输驱动电机。压烫传输带720与送料机构400首尾衔接,传输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压烫传输带720运转。传输驱动电机在附图1-5中均未示出。

本发明的裁片21与衬布22自动粘合加工装置10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极大地节约劳动力资源和节省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时,只需要工人将裁片21与衬布22放置在预定位置,无需对裁片21和衬布22的摆放方向做调整,由第一移料机构200获取裁片21并移送至第一摆放工位110处,由第二移料机构300获取衬布22并移送至第二摆放工位120处,第一移料机构200与第二移料机构300可以同时工作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接着第一图像获取机构500获取第一摆放工位110处的裁片21图像,第二图像获取机构600获取第二摆放工位120处的衬布22图像,比对裁片21图像及衬布22图像之间的偏移信息,第二移料机构300根据偏移信息将衬布22移动至裁片21上进行重叠对位形成重叠裁片23,通过送料机构400用于输送重叠裁片23至压烫机构700处,通过压烫机构700压烫重叠裁片23,实现裁片21与衬布22的粘合,减少人工干预,无需传统方法中人工参与压合工序,避免工作环境温度高对工人身体产生的伤害,另外,裁片21与衬布22的移料是同时进行的,可以节约加工时间,当裁片21与衬布22被移送后,即可进行下一个裁片21和衬布22的铺放,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