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股动脉操作的医用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0647发布日期:2020-02-07 21:5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股动脉操作的医用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用于股动脉操作的医用裤。



背景技术:

国际通行的测量血压的标准是,正常人的血压测量部位一般选在右上臂。而对于初诊病人,应分别测量左、右两侧上肢血压,以做对照,如果双侧血压相差不大(小于10mmhg),以后只测量右上臂血压就可以了。

如果患者双上肢血压相差在10mmhg以上,则要引起注意,可能存在一些血管疾病,比如血压偏低的一侧可能存在动脉狭窄或大动脉炎。

据美国心脏协会第五次预防学术会议指出,50岁以上或冠心病人群应将测量四肢血压作为常规检查,而对于健康人也应在测量上肢血压的同时定期增加测量下肢血压,如发现上下肢血压差消失、变小或为负值的现象,应考虑周围血管疾病引起大动脉炎症、纤维化、粥样硬化、狭窄甚至闭塞。及时掌握四肢血压的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变的部位,了解病变的程度及治疗效果。

此外,高血压患者一旦感到下肢疼痛、痉挛或冰冷,也应该在测量上肢血压的同时再测量下肢血压。如果测量结果显示上肢血压明显偏高,而下肢血压偏低,甚至无血压,可能存在外周动脉疾病或动脉狭窄等病变。患者需要到医院做超声波扫描及其它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

目前临床在测量下肢血压时,通过探头接触大腿根部的股动脉相应位置的皮肤来测量股动脉压,另外在进行股动脉穿刺或者其他操作时均需要暴露患者大腿附近的皮肤。在进行股动脉相关操作的过程中,脱掉患者的病员裤,非常不方便,而且容易使患者受凉并且暴露患者的隐私。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在进行股动脉相关操作的过程中,脱掉患者的病员裤,非常不方便,而且容易使患者受凉并且暴露患者的隐私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股动脉操作的医用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进行股动脉相关操作的过程中,脱掉患者的病员裤,非常不方便,而且容易使患者受凉并且暴露患者的隐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股动脉操作的医用裤。

一种用于股动脉操作的医用裤,其包括裤体,设置在裤体上沿腹股沟走向的操作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裤体包括裤腰及裤腿,裤腿包括左侧裤腿及右侧裤腿;所述操作开口设置在所述左侧裤腿和/或右侧裤腿的上部;所述裤腿与裤腰一体连接;通过设置操作开口,可以在不脱下患者病员裤的情况下进行股动脉压的测量及其他股动脉相关操作,避免暴露患者的隐私部位,预防患者受凉。

进一步,所述操作开口设置在裤腿上部与人体股动脉对应的位置,操作开口设置为弧形条状开口,弧形条状开口的走向与人体腹股沟的走向吻合;此种设置符合人体解剖特点,便于测量股动脉压。

进一步,设置两个操作开口,所述左侧裤腿及右侧裤腿上各设置一操作开口,左侧操作开口与右侧操作开口对称设置;此种设置便于进行双侧股动脉压的测量及股动脉的相关操作。

进一步,所述左侧裤腿操作开口的左端起源于体表左侧腹股沟的左端,向右下呈弧形走向,终于左侧腹股沟的右端;右侧裤腿操作开口的右端起源于体表右侧腹股沟的右端,向左下呈弧形走向,终于右侧腹股沟的左端;操作开口的面积大于体表腹股沟的面积;此种设置与人体股动脉的走向吻合,便于进行股动脉相关操作。

进一步,设置一用于遮盖操作开口的遮挡结构,遮挡结构覆盖在操作开口上方,遮挡结构与所述裤体一体连接;此种设置可以在平时不进行操作时遮盖住操作开口,保护患者隐私。

进一步,所述遮挡结构设置为遮挡布,遮挡布上端与所述裤体一体连接,遮挡布下端游离,遮挡布的面积大于所述操作开口的面积,遮挡布下端的边缘设置为弧形;此种设置在有效遮挡操作开口的同时,还便于进行掀开遮挡布的操作。

进一步,在所述遮挡布下端的内面即朝向患者皮肤的一面以及所述裤腿上设置魔术贴,在遮挡布的内面设置魔术贴钩面或者粘面,在所述裤腿上对应的位置设置魔术贴粘面或者钩面;此种设置可以将遮挡布很好的固定在裤腿上。

或者,在所述操作开口上设置一拉链结构;通过拉链的方式闭合或者拉开操作开口,操作简单且外观美观。

进一步,所述拉链结构包括拉链布及拉链,拉链布设置在所述操作开口上方,拉链布与所述裤腿一体连接,拉链设置在拉链布上,拉链与拉链布一体连接;此种设置将拉链设置在操作开口上方,便于拉开拉链,且能遮盖操作开口。

进一步,所述拉链布的形状与所述操作开口的形状相同,拉链布的面积大于操作开口的面积,拉链布覆盖在操作开口上方,拉链的长度小于拉链布的长度;此种设置可以覆盖操作开口,且操作方便。

进一步,在所述操作开口周围设置一吸水结构;吸水结构可以使腹股沟周围的皮肤保持干燥,尤其在进行有创操作时可以吸收液体。

进一步,所述吸水结构包括粘贴层及吸水层,所述吸水层包绕操作开口并且覆盖在操作开口内面即与皮肤接触的一面;此种设置在进行有创操作时,可以将血液或者渗出液吸进吸水层内。

进一步,所述粘贴层设置为胶贴,胶贴设置在吸水层的四周及包绕所述操作开口的吸水层的背面;胶贴粘贴在裤腿上,从而固定在裤腿上。

进一步,所述吸水层设置为轻薄透气的吸水棉,所述粘贴层设置为医用胶贴;此种设置可以保护患者的皮肤免受损伤。

进一步,所述医用裤、遮挡布及拉链布采用透气柔软的布料制作,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同时避免患者皮肤出现损伤。

使用时,患者穿上医用裤,需要进行股动脉压测量或者股动脉其他相关操作时,掀开遮挡布或者拉开拉链,通过操作开口接触患者股动脉附近的皮肤,从而进行股动脉压测量或者股动脉其他相关操作;操作完成后,将遮挡布上的魔术贴与裤腿上的魔术贴粘在一起,或者将拉链拉上,从而遮盖住操作开口,整个过程只会暴露患者腹股沟附近的皮肤,很好的保护了患者的隐私部位,并且能避免患者着凉。

与现有技术的病员裤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在不暴露患者隐私部位的情况下,进行股动脉压测量或者股动脉相关的其他操作,很好的保护了患者隐私,并且能避免患者着凉,具有很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股动脉操作的医用裤设置有遮挡布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股动脉操作的医用裤设置有遮挡布的整体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股动脉操作的医用裤遮挡布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股动脉操作的医用裤操作开口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股动脉操作的医用裤设置有拉链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股动脉操作的医用裤拉链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股动脉操作的医用裤吸水结构的正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股动脉操作的医用裤吸水结构的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裤腿;11、操作开口;111、吸水结构;1111、粘贴层;1112、吸水层;12、遮挡布;13、拉链布;131、拉链;14、魔术贴;2、裤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用于股动脉操作的医用裤

一种用于股动脉操作的医用裤,其包括裤体,设置在裤体上沿腹股沟走向的操作开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裤体包括裤腰2及裤腿1,裤腿1包括左侧裤腿1及右侧裤腿1;所述操作开口11设置在所述左侧裤腿1及右侧裤腿1的上部;所述裤腿1与裤腰2一体连接;通过设置操作开口11,可以在不脱下患者病员裤的情况下进行股动脉压的测量及其他股动脉相关操作,避免暴露患者的隐私部位,预防患者受凉。

所述操作开口11设置在裤腿1上部与人体股动脉对应的位置,操作开口11设置为弧形条状开口,弧形条状开口的走向与人体腹股沟的走向吻合;此种设置符合人体解剖特点,便于测量股动脉压。

设置一用于遮盖操作开口11的遮挡结构,遮挡结构覆盖在操作开口11上方,遮挡结构与所述裤体一体连接;此种设置可以在平时不进行操作时遮盖住操作开口11,保护患者隐私。

所述遮挡结构设置为遮挡布12,遮挡布12上端与所述裤体一体连接,遮挡布12下端游离,遮挡布12的面积大于所述操作开口11的面积,遮挡布12下端的边缘设置为弧形;此种设置在有效遮挡操作开口11的同时,还便于进行掀开遮挡布12的操作。

使用时,患者穿上医用裤,需要进行股动脉压测量或者股动脉其他相关操作时,掀开遮挡布12,通过操作开口11接触患者股动脉附近的皮肤,从而进行股动脉压测量或者股动脉其他相关操作。

实施例2一种用于股动脉操作的医用裤

一种用于股动脉操作的医用裤,其包括裤体,设置在裤体上沿腹股沟走向的操作开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裤体包括裤腰2及裤腿1,裤腿1包括左侧裤腿1及右侧裤腿1;所述操作开口11设置在所述左侧裤腿1及右侧裤腿1的上部;所述裤腿1与裤腰2一体连接;通过设置操作开口11,可以在不脱下患者病员裤的情况下进行股动脉压的测量及其他股动脉相关操作,避免暴露患者的隐私部位,预防患者受凉。

所述操作开口11设置在裤腿1上部与人体股动脉对应的位置,操作开口11设置为弧形条状开口,弧形条状开口的走向与人体腹股沟的走向吻合;此种设置符合人体解剖特点,便于测量股动脉压。

设置两个操作开口11,所述左侧裤腿1及右侧裤腿1上各设置一操作开口11,左侧操作开口11与右侧操作开口11对称设置;此种设置便于进行双侧股动脉压的测量及股动脉的相关操作。

所述左侧裤腿1操作开口11的左端起源于体表左侧腹股沟的左端,向右下呈弧形走向,终于左侧腹股沟的右端;右侧裤腿1操作开口11的右端起源于体表右侧腹股沟的右端,向左下呈弧形走向,终于右侧腹股沟的左端;操作开口11的面积大于体表腹股沟的面积;此种设置与人体股动脉的走向吻合,便于进行股动脉相关操作。

设置一用于遮盖操作开口11的遮挡结构,遮挡结构覆盖在操作开口11上方,遮挡结构与所述裤体一体连接;此种设置可以在平时不进行操作时遮盖住操作开口11,保护患者隐私。

所述遮挡结构设置为遮挡布12,遮挡布12上端与所述裤体一体连接,遮挡布12下端游离,遮挡布12的面积大于所述操作开口11的面积,遮挡布12下端的边缘设置为弧形;此种设置在有效遮挡操作开口11的同时,还便于进行掀开遮挡布12的操作。

使用时,患者穿上医用裤,需要进行股动脉压测量或者股动脉其他相关操作时,掀开遮挡布12,通过操作开口11接触患者双下肢股动脉附近的皮肤,从而进行股动脉压测量或者股动脉其他相关操作。

实施例3一种用于股动脉操作的医用裤

一种用于股动脉操作的医用裤,其包括裤体,设置在裤体上沿腹股沟走向的操作开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裤体包括裤腰2及裤腿1,裤腿1包括左侧裤腿1及右侧裤腿1;所述操作开口11设置在所述左侧裤腿1及右侧裤腿1的上部;所述裤腿1与裤腰2一体连接;通过设置操作开口11,可以在不脱下患者病员裤的情况下进行股动脉压的测量及其他股动脉相关操作,避免暴露患者的隐私部位,预防患者受凉。

所述操作开口11设置在裤腿1上部与人体股动脉对应的位置,操作开口11设置为弧形条状开口,弧形条状开口的走向与人体腹股沟的走向吻合;此种设置符合人体解剖特点,便于测量股动脉压。

设置两个操作开口11,所述左侧裤腿1及右侧裤腿1上各设置一操作开口11,左侧操作开口11与右侧操作开口11对称设置;此种设置便于进行双侧股动脉压的测量及股动脉的相关操作。

所述左侧裤腿1操作开口11的左端起源于体表左侧腹股沟的左端,向右下呈弧形走向,终于左侧腹股沟的右端;右侧裤腿1操作开口11的右端起源于体表右侧腹股沟的右端,向左下呈弧形走向,终于右侧腹股沟的左端;操作开口11的面积大于体表腹股沟的面积;此种设置与人体股动脉的走向吻合,便于进行股动脉相关操作。

设置一用于遮盖操作开口11的遮挡结构,遮挡结构覆盖在操作开口11上方,遮挡结构与所述裤体一体连接;此种设置可以在平时不进行操作时遮盖住操作开口11,保护患者隐私。

所述遮挡结构设置为遮挡布12,遮挡布12上端与所述裤体一体连接,遮挡布12下端游离,遮挡布12的面积大于所述操作开口11的面积,遮挡布12下端的边缘设置为弧形;此种设置在有效遮挡操作开口11的同时,还便于进行掀开遮挡布12的操作。

在所述遮挡布12下端的内面即朝向患者皮肤的一面以及所述裤腿1上设置魔术贴14,在遮挡布12的内面设置魔术贴14钩面或者粘面,在所述裤腿1上对应的位置设置魔术贴14粘面或者钩面;此种设置可以将遮挡布12很好的固定在裤腿1上。

在所述操作开口11周围设置一吸水结构111;吸水结构111可以使腹股沟周围的皮肤保持干燥,尤其在进行有创操作时可以吸收液体。

所述吸水结构111包括粘贴层1111及吸水层1112,所述吸水层1112包绕操作开口11并且覆盖在操作开口11内面即与皮肤接触的一面;此种设置在进行有创操作时,可以将血液或者渗出液吸进吸水层1112内。

所述粘贴层1111设置为胶贴,胶贴设置在吸水层1112的四周及包绕所述操作开口11的吸水层1112的背面;胶贴粘贴在裤腿1上,从而固定在裤腿1上。

所述吸水层1112设置为轻薄透气的吸水棉,所述粘贴层1111设置为医用胶贴;此种设置可以保护患者的皮肤免受损伤。

使用时,患者穿上医用裤,需要进行股动脉压测量或者股动脉其他相关操作时,掀开遮挡布12,通过操作开口11接触患者股动脉附近的皮肤,从而进行股动脉压测量或者股动脉其他相关操作;操作完成后,将遮挡布12上的魔术贴14与裤腿1上的魔术贴14粘在一起,从而遮盖住操作开口11,整个过程只会暴露患者腹股沟附近的皮肤,很好的保护了患者的隐私部位,并且能避免患者着凉。

实施例4一种用于股动脉操作的医用裤

一种用于股动脉操作的医用裤,其包括裤体,设置在裤体上沿腹股沟走向的操作开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裤体包括裤腰2及裤腿1,裤腿1包括左侧裤腿1及右侧裤腿1;所述操作开口11设置在所述左侧裤腿1及右侧裤腿1的上部;所述裤腿1与裤腰2一体连接;通过设置操作开口11,可以在不脱下患者病员裤的情况下进行股动脉压的测量及其他股动脉相关操作,避免暴露患者的隐私部位,预防患者受凉。

所述操作开口11设置在裤腿1上部与人体股动脉对应的位置,操作开口11设置为弧形条状开口,弧形条状开口的走向与人体腹股沟的走向吻合;此种设置符合人体解剖特点,便于测量股动脉压。

设置两个操作开口11,所述左侧裤腿1及右侧裤腿1上各设置一操作开口11,左侧操作开口11与右侧操作开口11对称设置;此种设置便于进行双侧股动脉压的测量及股动脉的相关操作。

所述左侧裤腿1操作开口11的左端起源于体表左侧腹股沟的左端,向右下呈弧形走向,终于左侧腹股沟的右端;右侧裤腿1操作开口11的右端起源于体表右侧腹股沟的右端,向左下呈弧形走向,终于右侧腹股沟的左端;操作开口11的面积大于体表腹股沟的面积;此种设置与人体股动脉的走向吻合,便于进行股动脉相关操作。

在所述操作开口11上设置一拉链131结构;通过拉链131的方式闭合或者拉开操作开口11,操作简单且外观美观。

所述拉链131结构包括拉链布13及拉链131,拉链布13设置在所述操作开口11上方,拉链布13与所述裤腿1一体连接,拉链131设置在拉链布13上,拉链131与拉链布13一体连接;此种设置将拉链131设置在操作开口11上方,便于拉开拉链131,且能遮盖操作开口11。

所述拉链布13的形状与所述操作开口11的形状相同,拉链布13的面积大于操作开口11的面积,拉链布13覆盖在操作开口11上方,拉链131的长度小于拉链布13的长度;此种设置可以覆盖操作开口11,且操作方便。

在所述操作开口11周围设置一吸水结构111;吸水结构111可以使腹股沟周围的皮肤保持干燥,尤其在进行有创操作时可以吸收液体。

所述吸水结构111包括粘贴层1111及吸水层1112,所述吸水层1112包绕操作开口11并且覆盖在操作开口11内面即与皮肤接触的一面;此种设置在进行有创操作时,可以将血液或者渗出液吸进吸水层1112内。

所述粘贴层1111设置为胶贴,胶贴设置在吸水层1112的四周及包绕所述操作开口11的吸水层1112的背面;胶贴粘贴在裤腿1上,从而固定在裤腿1上。

所述吸水层1112设置为轻薄透气的吸水棉,所述粘贴层1111设置为医用胶贴;此种设置可以保护患者的皮肤免受损伤。

所述医用裤、遮挡布12及拉链布13采用透气柔软的布料制作,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同时避免患者皮肤出现损伤。

使用时,患者穿上医用裤,需要进行股动脉压测量或者股动脉其他相关操作时,拉开拉链131,通过操作开口11接触患者股动脉附近的皮肤,从而进行股动脉压测量或者股动脉其他相关操作;操作完成后,将拉链131拉上,从而遮盖住操作开口11,整个过程只会暴露患者腹股沟附近的皮肤,很好的保护了患者的隐私部位,并且能避免患者着凉。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