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3336发布日期:2020-01-10 14:2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拖鞋。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减压或放松人们经常会出入一些健身房、澡堂或者针灸按摩等公共场合,而这些场合为了保持室内的整洁和舒适性,通常要求顾客换上他们提供的拖鞋。

由于上述拖鞋长期接触水渍,使得人体脚部与拖鞋之间存在一水层,进而导致人体脚部与拖鞋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以至于使用者存在滑倒的风险。而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拖鞋,为了提高鞋底上表面与脚底之间的摩擦力,往往会在鞋底上表面上设置一些凸起或凸棱,相应的,除去凸棱或凸起之外的地方则是凹陷或凹槽,而这些凹陷和凹槽恰恰就是非常容易存水之处,而且所存的水很难即使的挥发或排出,反而有可能造成不干净的水积累在鞋底上表面,对脚底造成二次污染,因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拖鞋,这种拖鞋在保证人体脚部与拖鞋之间摩擦力的基础上,将位于拖鞋表面的积水迅速排尽,使得穿着过程安全、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拖鞋,包括鞋底以及与鞋底相连接的鞋面,所述鞋底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块,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防滑块与鞋底共同围合以形成凹槽,所述鞋底内置有吸水海绵,每个所述凹槽均设置有通向吸水海绵的入水孔,所述鞋底的下表面设置有通向吸水海绵的出水孔,每个所述入水孔均内置有可将凹槽内的积水至吸水海绵的第一单向阀,每个所述出水孔均内置有可将吸水海绵内的水受压挤出鞋底外的第二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面朝着鞋底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凸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面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底的后脚跟处设置有第一置物槽,所述第一置物槽上设置有可供人识别的标识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标识贴上可设置有图案、字母以及数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底的脚后跟处设置有与第一置物槽相连通的第二置物槽,所述第二置物槽内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挂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置物槽位于第二置物槽的顶端,当所述标识贴置于第一置物槽内时,可将所述挂环封堵在第二置物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底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使用者穿着本申请所述的拖鞋在澡堂、浴室或游泳池等水源丰富地区行走时,防滑块可增加与脚底表面的摩擦力,同时凹槽内会存在积水。而凹槽内的积水会通过吸水海绵将凹槽内的积水吸入,使得凹槽内的积水大量减少,避免脚部与拖鞋产生打滑现象,同时避免积水对脚部造成二次污染,第一单向阀可控制积水从凹槽内进入吸水海绵;当人体脚部落下并对拖鞋施压时,吸水海绵所吸收的水由出水孔排出,第二单向阀可控制积水只能从吸水海绵挤出至出水孔。通过上述过程,实现重复吸收并排出凹槽内积水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除标示贴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1、鞋底;2、鞋面;3、防滑块;4、凹槽;5、吸水海绵;6、入水孔;7、出水孔;8、第一单向阀;9、第二单向阀;10、凸起;11、透水孔;12、第一置物槽;13、标识贴;14、第二置物槽;15、固定杆;16、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拖鞋,包括鞋底1以及与鞋底1相连接的鞋面2,鞋底1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块3,任意相邻两个防滑块3与鞋底1共同围合以形成凹槽4。鞋底1内置有吸水海绵5,每个凹槽4均设置有通向吸水海绵5的入水孔6,鞋底1的下表面设置有通向吸水海绵5的出水孔7。每个入水孔6均内置有可将凹槽4内的积水至吸水海绵5的第一单向阀8,每个出水孔7均内置有可将吸水海绵5内的水受压挤出鞋底1外的第二单向阀9。

当使用者穿着本申请所述的拖鞋在澡堂、浴室或游泳池等水源丰富地区行走时,防滑块3可增加与脚底表面的摩擦力,同时凹槽4内会存在积水。而凹槽4内的积水会通过吸水海绵5将凹槽4内的积水吸入,使得凹槽4内的积水大量减少,避免脚部与拖鞋产生打滑现象,同时避免积水对脚部造成二次污染,第一单向阀8可控制积水从凹槽4内进入吸水海绵5;当人体脚部落下并对拖鞋施压时,吸水海绵5所吸收的水由出水孔7排出,第二单向阀9可控制积水只能从吸水海绵5挤出至出水孔7。通过上述过程,实现重复吸收并排出凹槽4内积水的功能。

进一步的,鞋面2朝着鞋底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凸起10,凸起10用于与人体脚部发生摩擦以去除脚面的污垢。

进一步的,鞋面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11。通过透水孔11对人体脚部进行冲刷,水流可将凸起10与脚部摩擦所产生的污垢进行清除。

进一步的,鞋底1的后脚跟处设置有第一置物槽12,第一置物槽12上设置有可供人识别的标识贴13。由于相同款的拖鞋外形一致,在公共场所特别是澡堂中穿着时容易混杂,当多双拖鞋放在一起时,无法找到自己的拖鞋,进而造成安全隐患,如会传染的脚部疾病。通过标识贴13的设置可便于识别,避免混穿,保障个人安全卫生。

进一步的,标识贴13上可设置有图案、字母以及数字。

进一步的,鞋底1的脚后跟处设置有与第一置物槽12相连通的第二置物槽14,第二置物槽14内置有固定杆15,固定杆1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挂环16。在需要对拖鞋晾晒的时候通过挂环16挂在衣架上,通过悬挂的方式将拖鞋充分暴露在阳光中,有助于消毒杀菌。在不使用时,挂环16转动置于第二置物槽14内。

进一步的,第一置物槽12位于第二置物槽14的顶端,当标识贴13置于第一置物槽12内时,可将挂环16封堵在第二置物槽14内。

进一步的,鞋底1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进一步的,每个凸起均由海绵或浴棉制成。

进一步的,第一置物槽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置物槽的横截面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