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外两用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0891发布日期:2020-02-07 21:58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室内外两用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外两用鞋。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进入室内或是办公区域时,通常需要更换拖鞋或是穿上鞋套,以保持室内的清洁,而当需要从办公室或是室内向外界活动时,又需要更换鞋子或是将鞋套脱下,非常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内外两用鞋,旨在方便用户于室内和室外之间活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室内外两用鞋,包括:

鞋底组件,所述鞋底组件包括第一鞋底和第二鞋底,所述第一鞋底通过拉链连接于所述第二鞋底,所述第二鞋底包括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本体前端的鞋头,所述鞋头与本体围合形成一端开口的容置腔,用以容纳人体的前脚掌,所述鞋头和所述本体的周缘设有拉链上止;

鞋面,所述鞋面的周缘设有与所述拉链上止相适配的拉链下止,所述鞋面通过拉链下止和拉链上止连接于所述第二鞋底,并与其围合形成容腔,用以容纳人体的脚掌。

可选地,所述鞋头边缘与所述本体形成的夹角为a,30°≤a≤40°。

可选地,所述本体的长度为l1,所述鞋头连接于所述本体上的长度为l2,l2=1/3l1。

可选地,所述鞋底组件还包括连接层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层的至少一弹性件,所述连接层通过魔术贴,贴合于所述本体背离所述鞋头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件于所述连接层的表面间隔设置,以适应人体穴位。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的高度为h,3mm≤h≤5mm。

可选地,所述拉链为尼龙拉链且\或树脂拉链。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增加可拆卸的鞋面和鞋底组件使得室内外两用鞋具有两种形态,第一形态为鞋面还未与第二鞋底的鞋头相连接时,此时鞋底组件整体为一拖鞋的形状,在此状态下,用户可以将其应用于一些非正式的生活场景,并且在室外进行活动时,第一鞋底通过拉链连接于第二鞋底,第二鞋底由于被第一鞋底隐藏因而得以保持清洁,当用户需要在室内进行活动时,即需要保持室内的清洁时,可以将第一鞋底拆卸,将第二鞋底显露即可,第二形态下鞋面通过拉链连接于的第二鞋底的本体,使得室内外两用鞋可以应用于日常正式的工作与生活场景,用户于室内和室外活动的活动也可以通过拆装第一鞋底后实现,并且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更换鞋面,如此使用本申请的室内外两用鞋可以较大程度的方便用户于室内和室外间活动,并且第一鞋底的拆装较为方便,方便了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室内外两用鞋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室内外两用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鞋底组件的主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见图1至图3,本申请提出的室内外两用鞋10,包括:

鞋底组件100,所述鞋底组件100包括第一鞋底110和第二鞋底120,所述第一鞋底110通过拉链130连接于所述第二鞋底120,所述第二鞋底120包括本体121以及连接于所述本体121前端的鞋头122,所述鞋头122与本体121围合形成一端开口的容置腔100a,用以容纳人体的前脚掌,所述鞋头122和所述本体121的周缘设有拉链上止;

鞋面200,所述鞋面200的周缘设有与所述拉链上止相适配的拉链下止,所述鞋面200通过拉链下止和拉链上止连接于所述第二鞋底120,并与其围合形成容腔200a,用以容纳人体的脚掌。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本申请的室内外两用鞋10具有两种形态,第一形态为鞋面200还未与第二鞋底120的鞋头122相连接时,此时鞋底组件100整体为一拖鞋的形状,在此状态下,用户可以将其应用于一些非正式的生活场景,并且在室外进行活动时,第一鞋底110通过拉链130连接于第二鞋底120,第二鞋底120由于被第一鞋底110隐藏因而得以保持清洁,当用户需要在室内进行活动时,即需要保持室内的清洁时,可以将第一鞋底110拆卸,将第二鞋底120显露即可,第二形态下鞋面200通过拉链130连接于的第二鞋底120的本体121,使得室内外两用鞋10可以应用于日常正式的工作与生活场景,用户于室内和室外活动的活动也可以通过拆装第一鞋底110后实现,并且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更换鞋面200,如此使用本申请的室内外两用鞋10可以较大程度的方便用户于室内和室外间活动,并且第一鞋底110的拆装较为方便,方便了用户使用。

可选地,所述鞋头122边缘与所述本体121形成的夹角为a,30°≤a≤40°。

所述本体121的长度为l1,所述鞋头122连接于所述本体121上的长度为l2,l2=1/3l1。

所述拉链130为尼龙拉链130且\或树脂拉链130。

本申请中,第一鞋底110和第二鞋底120采用泡沫鞋底制成,泡沫鞋底透气性能好,并且较柔软,增加用户穿上后的舒适度,鞋头122通过胶水或是缝合的方式连接于第二鞋底120的本体121前端,形成容置腔100a,鞋头122和鞋面200的采用透气网布制成,一方面增加室内外两用鞋10的透气性能,另一方面方便拉链130缝合于鞋面200的边缘,方便生产制造。

鞋头122边缘和本体121形成夹角为a,30°≤a≤40°,本实施中a=35°,该角度契合人体行走时,脚掌弯曲的角度,因此鞋面200和第二鞋底120通过拉链130拉合后不易受脚掌的作用力进而撑开,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鞋底组件100还包括连接层300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层300的至少一弹性件400,所述连接层300通过魔术贴,贴合于所述本体121背离所述鞋头122的一侧。

所述弹性件400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件400于所述连接层300的表面间隔设置,以适应人体穴位。

所述弹性件400的高度为h,3mm≤h≤5mm。

具体地,该弹性件400由硅橡胶材料制成的圆柱体,圆柱体的直径10mm-15mm,硬度为65-75度之间,该尺寸和硬度的弹性件400具有较好的支撑和缓冲性能,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400除了起支撑作用之外,还可以起到按摩人体脚掌穴位的效果,本申请中弹性件400的数量为六个,穿上室内外两用鞋10后,六个弹性件400对应脚掌前部、中部以及后部的穴位,对其进行按摩,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弹性件400通过魔术贴贴合于第二鞋底120,方便于弹性件400的拆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