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上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7781发布日期:2020-06-02 18:45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户外上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户外上衣。



背景技术:

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经常户外实习,并且实行环境较为恶劣,在高温天气时,为了防晒和避免蚊虫叮咬,需要穿着长袖的上衣,非常闷热。

然而,现有户外服装一般通过采用轻薄衣服面料、设置通风孔等方式解决人体散热问题,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户外上衣,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户外服装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户外上衣,包括:上衣本体,上衣本体具有容纳躯干的第一容纳腔;袖体,袖体与上衣本体相连接,袖体具有容纳手臂的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相连通并形成穿衣空间;上衣本体和袖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单向进气阀,以通过用户摆动袖体改变穿衣空间内气压与衣体外界气压的压强差,使外界空气通过单向进气阀进入穿衣空间内形成气流。

进一步地,袖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单向进气阀设置于进气口处,单向进气阀包括:盖体,部分的盖体与第二容纳腔的腔壁相连接,另一部分的盖体可活动地覆盖于进气口处;止挡部,止挡部设置于进气口处,以将盖体限制于第二容纳腔内。

进一步地,进气口为方形,盖体的面积大于进气口的面积,盖体的上边沿与进气口的上边沿相连接。

进一步地,盖体下边沿的部分与进气口的下边沿相连接,盖体下边沿的另一部分具有与进气口下边沿相分离的通风位置,以及具有与进气口下边沿相贴合的止风位置。

进一步地,盖体为方形,盖体的上边沿通过第一缝纫线与进气口的上边沿相连接,盖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二缝纫线以将盖体与止挡部相连接,第二缝纫线的两端分别位于进气口的上边沿和进气口的下边沿。

进一步地,第一缝纫线和第二缝纫线呈t型,以将盖体分为第一覆盖部和第二覆盖部。

进一步地,止挡部为网状结构,网状结构覆盖于进气口处。

进一步地,第二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靠近袖口;第二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的第一端与第一容纳空间相连通,第二容纳空间的第二端与第一容纳腔相连通,第二容纳空间的体积大于第一容纳空间的体积,单向进气阀设置于第二容纳空间的腔壁上。

进一步地,沿袖口到上衣本体的方向,第二容纳腔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进气口设置于袖体朝向上衣本体背面的一侧。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上衣本体或袖体上设置单向进气阀,通过用户摆动袖体,以改变上衣本体的第一容纳腔和袖体内的第二容纳腔的体积即穿衣空间内的体积,进而改变穿衣空间内的气压,使穿衣空间内气压与衣体外界气压产生压强差,以使空气通过单向进气阀进入衣体内形成气流,以降低用户身体的温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户外上衣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户外上衣的实施例的单向进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上衣本体;

20、袖体;

30、单向进气阀;31、盖体;311、第一覆盖部;312、第二覆盖部;32、止挡部;33、第一缝纫线;34、第二缝纫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户外上衣。

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户外上衣,包括:上衣本体10和袖体20,上衣本体10具有容纳躯干的第一容纳腔,袖体20与上衣本体10相连接,袖体20具有容纳手臂的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相连通并形成穿衣空间;上衣本体10和袖体20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单向进气阀30,以通过用户摆动袖体20改变穿衣空间内的压强,使外界空气通过单向进气阀30进入穿衣空间内形成气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上衣本体或袖体上设置单向进气阀,用户摆动袖体,以改变上衣本体的第一容纳腔和袖体内的第二容纳腔的体积即穿衣空间内的体积,进而改变上衣本体的穿衣空间内的压强,使外界气压与穿衣空间内的气压具有压强差,以并使空气通过单向进气阀进入衣体内形成气流,以降低用户身体的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袖体20上开设有进气口,单向进气阀30设置于进气口处,单向进气阀30包括:盖体31和止挡部32,部分的盖体31与第二容纳腔的腔壁相连接,另一部分的盖体31可活动地覆盖于进气口处,止挡部32设置于进气口处,以将盖体31限制于第二容纳腔内。通过设置止挡部32使得盖体31只能在第二容纳腔内活动,确保了外部气流只能从外界进入穿衣空间内,而不能反向流动。

另外,盖体31的面积大于进气口的面积,盖体31的上边沿与进气口的上边沿相连接。这样设置便于盖体31的部分在重力的作用下将进气口覆盖,并利用穿衣空间的体积的改变,以使衣体外部气压大于衣体内的气压,以使进气口打开,并使外界气流进入穿衣空间内对用户身体进行降温。优选地,盖体31为柔性材料,如布料等。

在本实施例中,盖体31下边沿的部分与进气口的下边沿相连接,盖体31下边沿的另一部分具有与进气口下边沿相分离的通风位置,以及具有与进气口下边沿相贴合的止风位置。通过将盖体31的上下边沿均与进气口的上下边沿相连接,使得盖体31的稳定性较好,不会因盖体自身柔软而发生弯折导致单向进气阀失效。

如图2所示,盖体31为方形,盖体31的上边沿通过第一缝纫线33与进气口的上边沿相连接,盖体31的中部设置有第二缝纫线34以将盖体31与止挡部32相连接,第二缝纫线34的两端分别位于进气口的上边沿和进气口的下边沿。优选地,第一缝纫线33和第二缝纫线34呈t型,以将盖体31分为第一覆盖部311和第二覆盖部312。这样设置使得单向进气阀30工作稳定,进一步地,止挡部32为网状结构,网状结构覆盖于进气口处。其中,进气口的边长为15厘米,盖体的边长为17厘米,衣外空气压力大于袖内压力的时候,覆盖面料即盖体31可以被气流掀起,气流由衣外经过镶嵌网状面料即止挡部32的方孔进入袖内。穿衣空间内的气压高于衣外气压的时候,覆盖面料即盖体31由于重力或者气流影响,覆盖住镶嵌有网状面料的方孔,空气无法通过,可以发挥空气单向流通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靠近袖口,第二容纳空间的第一端与第一容纳空间相连通,第二容纳空间的第二端与第一容纳腔相连通,第二容纳空间的体积大于第一容纳空间的体积,单向进气阀30设置于第二容纳空间的腔壁上。利用人体走路时胳膊前后摆动或者乘凉时故意张开、放下胳膊,容易改变第二容纳空间的大小,产生衣外和袖内的空气压力差。由于单向进气阀30设置于第二容纳空间的腔壁上,引导空气从后袖即第二容纳空间的腔壁进入第一容纳空间以及第一容纳腔直至整个穿衣空间,即进入上衣,随后再从与第一容纳腔相连通的衣领、下摆,以及从与第一容纳空间相连通的袖口中排出,带走人体热量。

其中,沿袖口到上衣本体10的方向,第二容纳腔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即袖体为蝙蝠袖。在蝙蝠袖的后袖上设置单向进气阀30。这样设置便于人体走路时胳膊前后摆动或者乘凉时故意张开、放下胳膊,容易改变蝙蝠袖内的空间大小,从而与外界产生压差,进而打开单向进气阀30,使得气流进入衣体内。

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口设置于袖体20朝向上衣本体10背面的一侧。这样设置便于用户在户外运动一般在身前进行作业,而户外上衣的身后通常不易遮挡,即进气口不易遮挡,从而使得单向进气阀30作业稳定。

该户外上衣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利用人体活动能量,不需另外能源;成本低廉等优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