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发用线绳打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2200发布日期:2020-06-20 14:34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发用线绳打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发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接发用线绳打结装置。



背景技术:

接头发是一种常见的美发方式,可以将短发变成长发,也可以使长发变得更长,满足顾客的需求。接头发时需要将原头发分束,在原发束的根部搭接一束新的头发,从而形成新的发束,再将新的发束用线绳捆扎后打结,线绳捆扎及打结方式如下:先用线绳在发束的搭接部位缠绕几圈,再将线绳的两端并拢后固定,由于线绳具有一定的弹性,并拢后的线绳可在其中间部位打结,打结完成后将多余部分切断即可。由于线绳较细,用手来打结比较困难,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线绳打结的装置,帮助人们进行线绳打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接发用线绳打结装置,将线绳缠绕在发束上之后的进行打结,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可转动的竖向转轴,机架上设有用于驱使竖向转轴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竖向转轴上铰接有可向一侧摆动的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具有侧弯杆,侧弯杆的端部设有线绳锁定机构。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于线绳的打结,用于代替手工打结,提高接头发的工作效率。

所述线绳锁定机构包括设在侧弯杆端部的侧弯钩,侧弯杆上铰接有摆动杆,当摆动杆摆动到设定位置时能压靠在侧弯钩的钩端部位并且摆动杆与侧弯杆的靠近侧弯钩的部位呈锐角。当侧弯钩勾住线绳后利用支撑杆的侧向摆动可使其穿过绳环,在穿过绳环的过程中摆动杆受到阻挡而摆动从而使其压靠在侧弯钩的钩端部位,此时摆动杆与侧弯杆靠近侧弯钩的部位呈锐角,便于其顺利的穿过绳环。

所述机架上铰接有可绕前后方向的轴线上下摆动的摆动臂,摆动臂上设有线绳顶块,当摆动臂向上摆动到设定位置并且支撑杆竖立时线绳顶块靠近侧弯杆并且高于线绳锁定机构。通过摆动臂向上摆动的动作,线绳顶块将线绳顶起,方便线绳锁定机构对线绳进行锁定。

所述机架上安装有能在滑块驱动装置驱动下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机架上位于第一滑块下方的部位安装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设有贯通顶面和底面的长滑孔,第一滑块的底面上设有向下凸出的拨块,拨块插入到长滑孔内,长滑孔内安装有可向下翻转的翻转卡块,机架上位于第二滑块下方的部位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端部设有缺口,第一滑块具有前后两个滑动行程,当第一滑块处于前一个滑动行程时可推动翻转卡块使第二滑块运动,当第一滑处于后一个滑动行程时翻转卡块可翻转至缺口处使第二滑块不受第一滑块的作用力,第二滑块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齿条,竖向转轴上设有与第一齿条相啮合的从动齿轮,第一滑块上设有当其位于后一个滑动行程时可将摆动臂将上顶起的楔块。上述结构能实现侧弯杆扭转线绳和摆动臂顶起线绳的连续动作,有利于绳结的快速形成。

所述摆动臂包括基体和连接在基体上的向上的从基体到端部逐渐向上弯曲的弯折部,基体上设有当第一滑块上位于第二个工作段时可与楔块接触的工作面。当第一滑块上处于后一个滑动行程时楔块与基体上的工作面接触,由此可使摆动臂向上摆动,弯折部具有一定的弯度,可以避免与线绳引出及固定机构发生干涉,线绳顶块对线绳具有更好的顶靠作用。

所述滑块驱动装置包括设在第一滑块上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齿条,机架上安装有与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机架上安装有用于驱使第二主动齿轮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可驱使第二主动齿轮转动,利用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齿条的配合可驱使第一滑块横向运动,采用齿轮齿条结构可准确控制第一滑块的行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接头发过程中线绳的自动打结,使用该实用新型后能够提高接头发的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线绳锁定机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向发束上缠绕线绳及线绳打结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能实现的线绳打结方式的具体步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头发时需要将原头发分束,在原发束的根部搭接一束新的头发,从而形成新的发束,再将新的发束用线绳捆扎后打结,线绳捆扎及打结方式可参照图6:先用线绳50在发束41的搭接部位缠绕几圈,再将线绳50的两端并拢后固定,由于线绳50具有一定的弹性,并拢后的线绳50可在其中间部位打结,打结完成后将多余部分切断即可。由于线绳较细,用手来打结比较困难,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接发用线绳打结装置。

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中,该接发用线绳打结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可转动的竖向转轴16,机架1上设有用于驱使竖向转轴16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第一动力装置可以为电动机也可以为其他能输出动力的装置,竖向转轴16上铰接有可向一侧摆动的支撑杆17,支撑杆17的顶端具有侧弯杆18,侧弯杆18的端部设有线绳锁定机构19。本实用新型的的工作方式可参照图7,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支撑杆17与侧弯杆18相连接的部位形成类似钩子的结构用于勾住线绳50;步骤二、竖向转轴16转动带动支撑杆17转动,从而将线绳50扭转形成绳环;步骤三、由线绳锁定机构19将线绳50靠近绳环的部位锁定;步骤四、利用侧弯杆18的侧向摆动带动锁定后的线绳50穿过绳环形成绳结,形成绳结后将绳结与线团的连接处断开即可。通过以上描述不难看出,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于线绳的打结,用于代替手工打结,提高接头发的工作效率。

参照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线绳锁定机构19包括设在侧弯杆18端部的侧弯钩20,侧弯杆18上铰接有摆动杆21,当摆动杆21摆动到设定位置时能压靠在侧弯钩20的钩端部位并且摆动杆21与侧弯杆18靠近侧弯钩20的部位呈锐角α。当侧弯钩20勾住线绳后利用支撑杆17的侧向摆动可使其穿过绳环,在穿过绳环的过程中摆动杆21受到阻挡而摆动从而使其压靠在侧弯钩20的钩端部位,此时摆动杆21与侧弯杆18靠近侧弯钩20的部位呈锐角α,便于其顺利的穿过绳环。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线绳锁定机构19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例如在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线绳锁定机构19包括设在侧弯杆18端部的穿线孔,将线绳置入到穿线孔中也可以实现对线绳的锁定。另有一种实施例:线绳锁定机构19包括铰接在侧弯杆18端部且相对设置的两瓣片,两瓣片相靠近的一侧各有一半圆槽,两瓣片合在一起时就会将线绳锁定在两半圆槽共同形成的空间内,由此实现线绳锁定的功能。

参照图1至图4,机架1上铰接有可绕前后方向的轴线上下摆动的摆动臂22,摆动臂22上设有线绳顶块32,当摆动臂22向上摆动到设定位置并且支撑杆17竖立时线绳顶块32靠近侧弯杆18并且高于线绳锁定机构19。在图7中的步骤二之后、步骤三之前可通过摆动臂22向上摆动的动作,线绳顶块32将线绳顶起,方便线绳锁定机构19对线绳进行锁定。

参照图1至图4,机架1上安装有能在滑块驱动装置驱动下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23,机架1上位于第一滑块23下方的部位安装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二滑块24,第二滑块24上设有贯通顶面和底面的长滑孔25,第一滑块23的底面上设有向下凸出的拨块26,拨块26插入到长滑孔25内,长滑孔25内安装有可向下翻转的翻转卡块27,机架1上位于第二滑块24下方的部位设有固定板28,固定板28的端部设有缺口29,第一滑块23具有前后两个滑动行程,当第一滑块23处于前一个滑动行程时可推动翻转卡块27使第二滑块24运动,当第一滑处于后一个滑动行程时翻转卡块27可翻转至缺口29处使第二滑块24不受第一滑块23的作用力,第二滑块24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齿条34,竖向转轴16上设有与第一齿条34相啮合的从动齿轮35,第一滑块23上设有当其位于后一个滑动行程时可将摆动臂22将上顶起的楔块33。采用上述结构后,第一滑块23可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左右滑动,第一滑块23的滑动分为前后两个行程,当处于前一个滑动行程时,拨块26对翻转卡块27具有推动作用,从而推动第二滑块24向前运动,第二滑块24上的第一齿条34可驱动从动齿轮35旋转,使支撑杆17随之旋转,由侧弯杆18勾住线绳对其拧转形成绳环;当第一滑块23处于后一个滑动行程时时,翻转卡块27可翻转至缺口29处而失去对拨块26的阻挡,因此第二滑块24会停止运动,同时楔块33对摆动臂22具有向上顶起的作用力,可将线绳向上顶起,便于线绳锁定机构19锁定线绳,线绳锁定后再利用侧弯杆18的侧向摆动可使锁定后的线绳穿过绳环形成绳结。通过以上描述不难看出,上述结构能实现侧弯杆18扭转线绳和摆动臂22顶起线绳的连续动作,有利于绳结的快速形成。

参照图4,摆动臂22包括基体30和连接在基体30上的向上的从基体30到端部逐渐向上弯曲的弯折部31,基体30上设有当第一滑块23上处于后一个滑动行程时可与楔块33接触的工作面43。当第一滑块23上处于后一个滑动行程时楔块33与基体30上的工作面接触,由此可使摆动臂22向上摆动,弯折部31具有一定的弯度,可以与线绳引出及固定机构产生干涉,线绳顶块32对线绳具有更好的顶靠作用。

参照图1、图2,滑块驱动装置包括设在第一滑块23上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齿条36,机架1上安装有与第二齿条36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37,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驱使第二主动齿轮37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可以是电动机或其它能输出动力的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可驱使第二主动齿轮37转动,利用第二主动齿轮37与第二齿条36的配合可驱使第一滑块23横向运动,采用齿轮齿条结构可准确控制第一滑块23的行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所有这些变化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