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恒温伞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1382发布日期:2020-06-05 19:05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款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恒温伞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伞类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雨伞伞柄上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冬天雨天打伞时往往会遭遇手冻僵的问题,冬季雨天打伞对于我们的手无疑是一种折磨。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有很多人都不想花费自己的时间针对打伞进行保暖,冬季雨天打伞时手部无法保暖的问题就一直存在,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智能恒温伞柄的设备来解决这一麻烦。

现有技术中的暖手伞柄,主要包括伞柄主体,在伞柄主体末端连接暖手握柄,暖手握柄由发热部和电源部组成,所述发热部壳体内部设置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包裹有保温棉,电源部内设置可充电直流电源,电源部表面设置电源开关,所述可充电直流电源通过导线与电热装置连接。在打伞时,提供热源达到暖手的目的,同时可观察电源剩余电量,提醒使用者适时充电;保护握持手不受风雨寒冷环境影响的优点。但是在该设计上也有明显的缺点,第一暖手伞柄的制热无即时性,该暖手伞柄的启动方式只有一种(即手动触发方式),这种启动方式只有当人的手掌感到寒冷时才能启功加热装置,一般而言,当人的手感到寒冷时已经是一种轻微的冻伤状态了,也就是说暖手伞柄加热时手已经是轻微冻伤状态了,即其并没有人手一冷就能够加热的即时性功能;第二,该暖手手柄没有实现模块化,可靠性相当差,当其一部分损坏后不能将其替换掉,只能够报废处理,即丧失了加热功能;第三该暖手手柄无实时反馈功能,当加热温度过高时,其并无报警、降温或者直接关机功能,只能靠使用者人为将其关闭,如果使用者不注意,甚至可能造成爆炸的危险后果;第四,该暖手伞柄的防水性能较差,根据他们的设计要求,当暖手伞柄直接浸泡于水中时,此时其内部线路将会被损坏。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恒温伞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热及时、安全性高及防水性好的智能恒温伞柄。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恒温伞柄,包括伞柄主体,伞柄主体外部具有发热握持部;所述智能恒温伞柄还包括发热模块,供电模块及温控系统,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发热模块和温控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发热模块与温控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温控系统包括内部处理模块和感温模块,所述内部处理模块和供电模块均设置于伞柄主体内,所述感温模块设置于发热握持部上。

优选的,所述伞柄主体上设有温度led显示屏、升温按钮、降温按钮及电源开关;所述温度led显示屏、升温按钮、降温按钮及电源开关均与内部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伞柄主体底部设有usb充电接口。

优选的,所述发热握持部表面设有磨砂质感的皮套。

优选的,所述伞柄主体和发热握持部内壁均设有防水隔离层。

优选的,所述发热握持部与伞柄主体的连接端沿发热握持部的圆周方向可拆卸的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表面沿固定台的圆周方向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设有可沿转动槽转动的保温套。

优选的,所述保温套包括空心圆柱筒,所述空心圆柱筒的侧壁沿空心圆柱筒的高度方向开设有入手口,空心圆柱筒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沿连接板的圆周方向连接有转动台,所述转动台伸入转动槽内并可沿转动槽转动;所述空心圆柱筒的内壁沿空心圆柱筒的圆周方向连接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与空心圆柱筒的内壁之间填充有保温棉。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感温模块和内部处理模块的设置可以感受手部和外界的温度并进行自动控温,当加热到舒适温度后自动进入饱和模式进行恒温,使使用者的手部处于一个较为舒服的恒温状态。

2、本实用新型中,保温套的设置可以对使用者的手背进行保温,避免发热握持部只能对手心进行加热,而手背与寒冷的外界接触造成手背寒冷或冻伤;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对手心进行加热的同时对手背进行保温,提高使用者寒冷天气中使用伞的舒适性。

3、本实用新型中,发热握持部上的磨砂质感的皮套的设置可以增加发热握持部与手部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伞掉落,同时,还可以提高使用者使用伞柄的舒适性。

4、本实用新型中,伞柄主体与伞杆可拆卸的连接可以便于对智能恒温伞柄的随时拆卸,便携性强,避免占用太多的空间。

5、本实用新型中,伞柄主体和发热握持部的外壁设置防水皮料,在伞柄主体和发热握持部的内壁设置防水隔离层可以增加智能恒温伞柄的防水性,从而提高智能恒温伞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6、本实用新型中,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便于对各个模块进行检修和更换,避免当其中一个模块损坏而导致整体不能使用的情况,达到节省材料,从而节省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智能恒温手柄温控电路原理图;

图中标记:1-伞柄主体;2-螺纹凹槽;3-发热握持部;4-温度led显示屏;5-升温按钮;6-降温按钮;7-电源开关;8-发热模块;9-感温模块;10-供电模块;11-内部处理模块;12-usb充电接口;13-固定台;14-转动槽;15-空心圆柱筒;16-连接板;17-转动台;18-无纺布;19-保温棉;20-入手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恒温伞柄,包括伞柄主体1,伞柄主体外部具有发热握持部3;所述智能恒温伞柄还包括发热模块8,供电模块10及温控系统,所述供电模块10分别与发热模块8和温控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发热模块8与温控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温控系统包括内部处理模块11和感温模块9,所述内部处理模块11和供电模块10均设置于伞柄主体1内,所述感温模块9设置于发热握持部3上。所伞柄主体1上设有温度led显示屏4、升温按钮5、降温按钮6及电源开关7;所述温度led显示屏4、升温按钮5、降温按钮6及电源开关7均与内部处理模块11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使用时,所述发热模块8为pl发热片,所述内部处理模块11为内嵌式80c51系列单片机,所述感温模块9包括温度传感器ds18b20,所述供电模块10为带有ic芯片的可充电聚合物锂电池。当用户将电源开关7打开后,温度传感器ds18b20将对实时温度进行监测,并传送给内部处理模块11进行数模转换处理,处理后将温度数据传动给温度led显示屏4进行实时显示。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升温按钮5或降温按钮6来调节发热握持部3的温度时,控制信息将被传到内部处理模块11,由内部处理模块11进行数据处理,转化为设定的对应的处理方案,调节pl发热片的实时功率,调节温度的高低。当用户不需要使用智能恒温伞柄时,可以直接将电源开关7关闭,即将智能恒温伞柄关闭。使用者在打开电源开关7时握住发热伞柄便能获得pl发热片制造出来的热量来达到暖手的目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中采用at89c51芯片作为温度采集的主控芯片,该芯片共有40个引脚,包含左侧的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以及电源和接地的电路。右侧通过p3.2引脚连接温度传感器ds18b20,该传感器紧贴发热伞柄内部的金属片,感应当前金属片通过电源加热后的温度。当未达到设定温度时持续供电,达到设定温度后自动切断电源。其中设定温度可通过左侧的三个按键:加温度、减温度和确定按键进行调节。

此外,所述感温模块9还包括微型温度传感器,微型温度传感器感知外部环境温度和撑伞者的皮肤表面温度,当使用者没有启用升温按钮5和降温按钮6时,内部处理模块11根据微型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息进行处理,并得到一个参考结果,然后控制发热模块8进行加热。因此,本实施例可以根据手的温度自动开启加热模式,当加热到舒适温度后自动进入饱和模式进行恒温,让手处于一种较为舒适的恒温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伞柄主体1的一端设有连接伞杆的螺纹凹槽2,伞柄主体1的另一端连接有手柄握持部3。

在寒冷天气中需要使用智能恒温伞柄时,将伞杆与伞柄主体1中的螺纹凹槽2连接实现伞杆与智能恒温伞柄的可拆卸连接,伞杆与伞柄主体1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对智能恒温伞柄进行随时拆卸,不想使用时可直接放入包里携带,便携性强,避免占用太多的空间。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伞柄主体1底部设有usb充电接口12。

本实施例使用时,usb充电接口12的设置可以在当智能恒温伞柄电量不足时,用户能通过数据线连接usb充电接口12进行充电。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发热握持部3表面设有磨砂质感的皮套。

本实施例使用时,发热握持部3上的磨砂质感的皮套的设置可以增加发热握持部3与手部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伞掉落,同时,还可以提高使用者使用伞柄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发热握持部3上不限于设置磨砂质感的皮套,其他能够增强其舒适性的皮料均可,如在皮料上设置格子花纹、动漫人物花纹或其他符合自己风格的花纹。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伞柄主体1和发热握持部3内壁均设有防水隔离层。

本实施例使用时,伞柄主体1和发热握持部3的外壁设置防水皮料,在伞柄主体1和发热握持部3的内壁设置防水隔离层可以增加智能恒温伞柄的防水性,从而提高智能恒温伞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发热握持部3与伞柄主体1的连接端沿发热握持部3的圆周方向连接有可拆卸的固定台13,所述固定台13上表面沿固定台13的圆周方向设有转动槽14,转动槽14内设有可沿转动槽14转动的保温套。所述保温套包括空心圆柱筒15,空心圆柱筒15的侧壁沿空心圆柱筒15的高度方向开设有入手口20,空心圆柱筒15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的下表面沿连接板16的圆周方向连接有转动台17,所述转动台17伸入转动槽14内并可沿转动槽14转动;所述空心圆柱筒15的内壁沿空心圆柱筒15的圆周方向连接有无纺布18,所述无纺布18与空心圆柱筒15的内壁之间填充有保温棉19。

本实施例使用时,保温套的设置可以对使用者的手背进行保温,避免发热握持部3只能对手心进行加热,而手背与寒冷的外界接触造成手背寒冷或冻伤;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在对手心进行加热的同时对手背进行保温,提高使用者寒冷天气中使用伞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固定台13与发热握持部3可拆卸的连接便于将固定台13及设置于固定台13上的保温套取下,避免不适用保温套时保温套占用空间和增加伞柄的重量。保温套通过转动台17与转动槽14的配合与固定台13可转动的连接可以保证保温套的活动性,防止保温套在使用过程中位置固定而造成使用者的不舒适性或造成使用者手部受伤。空心圆柱筒15上入手口20的设置可以便于使用者伸入空心圆柱筒15中握住发热握持部3。通过无纺布18在无纺布18与空心圆柱筒15内壁之间填充保温棉19,保温棉19的设置可以对使用者的手背起到一个保温作用。同时,由于保温棉19具有可变形性,因此,无纺布18与发热握持部3外壁之间的空间可变,从而满足不同手型的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机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专利较佳的实施例,但本专利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