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病员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1437发布日期:2020-04-21 17:17阅读:783来源:国知局
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病员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病人用衣,特别涉及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病员服。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常用的外周血管穿刺途径为桡动脉穿刺途径与股动脉穿刺途径;桡动脉穿刺途径在拔除鞘管后对穿刺点局部压迫4-6小时后可以拆除加压绷带;股动脉入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可即刻拔管,常规压迫穿刺点20分钟后,若穿刺点无活动性出血,可进行制动并加压包扎,18-24小时后可以拆除绷带开始轻度活动。如果使用封堵器,患者可以在平卧制动后6小时开始床上活动。

术后,医护人员需要注意穿刺点有无渗血、红肿及杂音,观察穿刺的肢体动脉搏动情况、皮肤颜色、张力、温度及活动有无异常。还需安放连接心电监护仪进行监护。普通的病员服难以适用该手术后特殊护理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病员服,在不需要穿脱的情况下进行桡动脉穿刺或者股动脉穿刺以及术后护理,起到了保暖以及保护了患者的隐私作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病员服,包括上衣和裤子,所述上衣包括后片、左前襟、右前襟、左袖和右袖,所述后片两侧分别与左前襟、右前襟缝合形成衣身,左前襟与右前襟分合式活动对接,左袖、右袖与衣身两侧缝合;所述裤子包括裤前片和裤后片,所述裤前片与裤后片缝合形成裤身,所述右袖的肘弯部至袖口分成袖前片和袖后片,所述袖前片与袖后片分合式活动连接,所述左前襟的心脏部位下方横开导连线穿过缝,缝的上片与下片采用分合式活动连接;所述裤前片与裤后片的外侧腰部缝合处下方至大腿部位为分合式活动连接,所述裤前片裆部至外侧开口下方斜向开缝,形成左挡片和右挡片。

进一步的,所述裤前片与裤后片的顶端分别设置松紧带。

进一步的,所述右袖肩至肘弯部设有拉绳,所述拉绳一端固定于右袖肘弯部,另一端穿过设于右袖的固定环与右袖肩部分合式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分合式活动连接为布带系结、纽扣连接或魔术贴粘接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左前襟、右前襟围成的正面领口为v形或呈u形或半圆形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病员服,右袖的肘弯部至袖口分成袖前片和袖后片,袖前片与袖后片分合式活动连接,通过桡动脉穿刺时,病人不需要脱去衣服,只需打开袖前片与袖后片的情况下,进行桡动脉穿刺的操作,利于病人的保暖,而且术后便于对穿刺部位的护理以及观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病员服,左前襟的心脏部位下方横开导连线穿过缝,缝的上片与下片采用分合式活动连接,用于心电监护仪导线连接通过,整个病员服服贴,不因导线穿插而支起衣服,也不因安装及拆除胸前导联而穿脱病员服,保暖同时保护了病人的隐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病员服,裤前片与裤后片的外侧腰部缝合处下方至大腿部位为分合式活动连接,所述裤前片裆部至外侧开口下方斜向开缝,形成左挡片和右挡片,当患者右上肢浮肿,没有办法进行桡动脉穿刺时,选择股动脉穿刺,只需掀起左挡片或右挡片进行穿刺操作,保护了病人的隐私并确保病人不受凉,而且术后便于对穿刺部位的护理以及观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病员服,右袖肩至肘弯部设有拉绳,当病人右臂出现肿胀等现象时,需要将整个右臂漏出来,病人不需要脱去衣服,只需抽拉拉绳,挽起衣袖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其中,1-后片,2-左前襟,21-缝,3-右前襟,4-左袖,5-右袖,51-袖前片,52-袖后片,6-裤前片,7-裤后片,511-左挡片,512-右挡片,8-松紧带,9-拉绳,10-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病员服,包括上衣和裤子,上衣包括后片(1)、左前襟(2)、右前襟(3)、左袖(4)和右袖(5),后片(1)两侧分别与左前襟(2)、右前襟(3)缝合形成衣身,左前襟(2)与右前襟(3)通过纽扣对接,左前襟(2)、右前襟(3)围成的正面领口为v形,左袖(4)、右袖(5)与衣身两侧缝合;裤子包括裤前片(6)和裤后片(7),裤前片(6)与裤后片(7)缝合形成裤身。

右袖(5)的肘弯部至袖口分成袖前片(51)和袖后片(52),袖前片(51)与袖后片(52)通过布带系结连接,左前襟(2)的心脏部位下方横开导连线穿过缝(21),缝(21)的上片与下片采用布带系结连接;裤前片(6)与裤后片(7)的外侧腰部缝合处下方至大腿部位为布带系结连接,裤前片(6)裆部至外侧开口下方斜向开缝,形成左挡片(511)和右挡片(512);裤前片(6)与裤后片(7)的顶端分别设置松紧带(8);右袖(5)肩至肘弯部设有拉绳(9),拉绳(9)一端固定于右袖(5)肘弯部,另一端穿过设于右袖(5)的固定环(10)与右袖(5)肩部布带系结连接。

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穿着本实用新型的病员服时:若通过桡动脉穿刺,病人不需要脱去衣服,只需打开袖前片(51)和袖后片(52)的情况下,进行桡动脉穿刺的操作,利于病人的保暖,而且术后便于对穿刺部位的护理以及观察。当需要心电监护时,心电监护仪导线连接通过缝(21),整个病员服服贴,不因导线穿插而支起衣服,也不因安装及拆除胸前导联而穿脱病员服,保暖同时保护了病人的隐私。当患者右上肢浮肿,没有办法进行桡动脉穿刺时,选择股动脉穿刺,只需掀起左挡片(511)或右挡片(512)进行穿刺操作,保护了病人的隐私并确保病人不受凉,而且术后便于对穿刺部位的护理以及观察。当病人右臂出现肿胀等现象时,需要将整个右臂漏出来,病人不需要脱去衣服,只需抽拉拉绳(9),挽起衣袖即可。



技术特征:

1.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病员服,包括上衣和裤子,所述上衣包括后片(1)、左前襟(2)、右前襟(3)、左袖(4)和右袖(5),所述后片(1)两侧分别与左前襟(2)、右前襟(3)缝合形成衣身,左前襟(2)与右前襟(3)分合式活动对接,左袖(4)、右袖(5)与衣身两侧缝合;所述裤子包括裤前片(6)和裤后片(7),所述裤前片(6)与裤后片(7)缝合形成裤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袖(5)的肘弯部至袖口分成袖前片(51)和袖后片(52),所述袖前片(51)与袖后片(52)分合式活动连接,所述左前襟(2)的心脏部位下方横开导连线穿过缝(21),缝(21)的上片与下片采用分合式活动连接;所述裤前片(6)与裤后片(7)的外侧腰部缝合处下方至大腿部位为分合式活动连接,所述裤前片(6)裆部至外侧开口下方斜向开缝,形成左挡片(511)和右挡片(5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裤前片(6)与裤后片(7)的顶端分别设置松紧带(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袖(5)肩至肘弯部设有拉绳(9),所述拉绳(9)一端固定于右袖(5)肘弯部,另一端穿过设于右袖(5)的固定环(10)与右袖(5)肩部分合式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合式活动连接为布带系结、纽扣连接或魔术贴粘接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襟(2)、右前襟(3)围成的正面领口为v形或呈u形或半圆形中的一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病员服,包括上衣和裤子,所述上衣包括后片、左前襟、右前襟、左袖和右袖;所述裤子包括裤前片和裤后片,所述右袖的肘弯部至袖口分成袖前片和袖后片,所述袖前片与袖后片分合式活动连接,所述左前襟的心脏部位下方横开导连线穿过缝,缝的上片与下片采用分合式活动连接;所述裤前片与裤后片的外侧腰部缝合处下方至大腿部位为分合式活动连接,所述裤前片裆部至外侧开口下方斜向开缝,形成左挡片和右挡片。本实用新型在不需要穿脱的情况下进行桡动脉穿刺或者股动脉穿刺以及术后护理,起到了保暖以及保护了患者的隐私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香;熊丽芹;石华凤;徐巧侠;刘红梅;陈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春香
技术研发日:2019.07.26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