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红外发热的环保型防护衣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3573发布日期:2020-07-29 01:45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红外发热的环保型防护衣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发热技术,具体说是一种利用红外发热的环保型防护衣料。



背景技术:

利用远红外发热或防护面料已得到的应用,但目前已使用的很少能实现两者兼顾,所用原料多为合成纤维,不具有环保性,且在某些特殊领域比如救生领域还有待开发。然而地震,坍塌,建筑物的倒塌总是来的猝不及防,且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征服雪山、野生滑雪、穿越原始森林等极限挑战,特殊救生衣繁琐不轻便,现有便服又没有防护救生功能。此外,保暖救生衣依旧是以加保温片或者加热装置为主,也影响了衣物的质量和穿着舒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采用材料先进,以实现面料利用红外发热,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红外发热的环保型防护衣料,用做服装里料,包括负载有光热转化纳米材料的光热反应层和基础功能层,所述光热反应层作为服装里料的外层,所述基础功能层作为服装的内层。

进一步的,所述光热反应层为加载了光热转化剂纳米材料的聚羟基丁酸酯熔喷层。

进一步的,所述加载了光热转化剂纳米材料的聚羟基丁酸酯熔喷层的面密度为8~15g/m2

进一步的,所述光热转化剂纳米材料采用改性碳基材料、改性半导体材料、改性贵金属材料其中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光热转化剂纳米材料具有多孔线性结构,其温度升高范围在40-60℃。

进一步的,所述基础功能层为木棉/粘胶纤维混纺水刺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木棉/粘胶纤维混纺水刺材料的面密度为25~35g/m2

进一步的,所述木棉/粘胶纤维混纺水刺材料中和木棉纤维占比为10-30%,所述木棉纤维采用吉贝属木棉。

有益效果:本发明以环保为原则,采用环保型聚羟基丁酸酯、木棉纤维、粘胶纤维为主要原料,采用熔喷、水刺等非织造技术,制备一种利用红外发热的环保型防护衣料,材料来源广,成本低,衣料制备出来的质量现对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柔软,舒适,并带有自发热功能,提高面料的保暖与抗寒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红外发热的环保型衣料形成示意图;

图2为负载有稳定、转化率高的光热转化材料的复合纤维;

图3为聚羟基丁酸酯分子结构图;

1、光热反应层2、基础功能层3、纳米材料4、复合超细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表述;

如图1-3所示,一种利用红外发热的环保型防护衣料,用做服装里料,包括基础功能层2及铺叠在上面的负载有光热转化剂的光热反应层1,所述光热反应层1作为服装里料的外层,所述基础功能层2作为服装的内层。

本实例中,所述光热反应层1为加载了光热转化剂纳米材料3的聚羟基丁酸酯熔喷层。

本实例中,所述加载了光热转化剂纳米材料3的聚羟基丁酸酯熔喷层的面密度为8~15g/m2

本实例中,所述光热转化剂纳米材料3采用改性碳基材料、改性半导体材料、改性贵金属材料其中一种。

本实例中,所述光热转化剂纳米材料3具有多孔线性结构,其温度升高范围在40-60℃。

本实例中,所述基础功能层2为木棉/粘胶纤维混纺水刺材料。

本实例中,所述木棉/粘胶纤维混纺水刺材料的面密度为25~35g/m2

本实例中,所述木棉/粘胶纤维混纺水刺材料中和木棉纤维占比为10-30%,所述木棉纤维采用吉贝属木棉。

本实例所述的光热转化剂纳米材料3采用cus纳米材料3为例,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首先,采用木棉纤维和粘胶纤维混纺,木棉纤维占比为10~30%,通过干法梳理后交叉铺网进行水刺预刺,获得基础功能层2;

然后,室温下将cucl2·h2o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完全溶解,获得cus纳米材料3,将聚羟基丁酸酯纺丝液与制得的cus纳米材料3的均匀混合通过熔融纺丝热牵伸制得负载有cus纳米材料3的复合超细纤维4,经摆丝装置成网平铺在基础功能层2上获得光热反应层1;cus纳米材料3生物添加量为2-5%。熔融纺丝条件为真空60-80℃干燥6-8h,然后升高温度,在100-130℃下干燥6-8h,纺丝温度控制在200-210℃,拉伸速度为620-640m/min,拉伸倍数在3.2-3.8。在红外照射下,可以短时间内快速升温,温度可达40-60℃;在光照情况下,温度可达28-45℃。

最后,将光热反应层1与基础功能层2复合层叠材料,通过水刺结合成红外发热的环保型防护衣料。

所述木棉纤维还可以采用棉、聚乳酸、粘胶、天丝等纤维进行替换。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红外发热的环保型防护衣料,用做服装里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有光热转化纳米材料的光热反应层(1)和基础功能层(2),所述光热反应层(1)作为服装里料的外层,所述基础功能层(2)作为服装的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红外发热的环保型防护衣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反应层(1)为加载了光热转化剂纳米材料的聚羟基丁酸酯熔喷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红外发热的环保型防护衣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了光热转化剂纳米材料的聚羟基丁酸酯熔喷层的面密度为8~15g/m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红外发热的环保型防护衣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转化剂纳米材料采用改性碳基材料、改性半导体材料、改性贵金属材料其中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利用红外发热的环保型防护衣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转化剂纳米材料具有多孔线性结构,其温度升高范围在40-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红外发热的环保型防护衣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功能层(2)为木棉/粘胶纤维混纺水刺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红外发热的环保型防护衣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棉/粘胶纤维混纺水刺材料的面密度为25~35g/m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红外发热的环保型防护衣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棉/粘胶纤维混纺水刺材料中的木棉纤维采用吉贝属木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红外发热的环保型防护衣料,用做服装里料,包括负载有光热转化纳米材料的光热反应层和基础功能层,所述光热反应层作为服装里料的外层,所述基础功能层作为服装的内层,所述光热反应层为加载了光热转化剂纳米材料的聚羟基丁酸酯熔喷层,所述光热转化剂纳米材料具有多孔线性结构,其温度升高范围在40‑60℃,所述基础功能层为木棉/粘胶纤维混纺水刺材料。本实用新型采用环保生物可降解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获得所述产品利用红外产热,易被红外生命探测仪准确识别,可用于救生领域,使用价值高。

技术研发人员:孙信;胡华;戴家木;李素英;刘树森;臧传锋;王任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金三发卫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6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