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睡眠背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9765发布日期:2020-07-14 16:54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睡眠背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具体涉及一种睡眠背心。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女性睡眠背心大多数对胸部不具备塑形功能,若需要对胸部塑形,里面需要另外穿着内衣;即使有些睡眠背心上面加了模杯,但其也无法解决闷热、束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同时具备胸部塑形功能但又透气、舒适、无束缚感的睡眠背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睡眠背心,包括背心本体及设于里层的托胸层,托胸层包括前幅及后幅,托胸层的前幅设有一对左右设置的罩杯部,所述罩杯部分别由第一侧片及第二侧片沿着胸部的凸出形状设置于罩杯部的周缘,第一侧片与第二侧片的两端相互连接而于罩杯部的中部围合形成一镂空部,第二侧片对应于人体胸部的下端,在低于人体乳峰点的同一水平线上,第二侧片的宽度至少为第一侧片宽度的两倍,第二侧片面积大于第一侧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片与第二侧片可分别设于罩杯部的上端及下端,或者分别设于罩杯部的左侧及右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片与第二侧片的两端相互重叠。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片的一端自衣领延伸至袖窿位置,另一端自衣领延伸至鸡心位置,第二侧片的一端自袖窿延伸至鸡心位置,另一端自袖窿延伸至衣领位置,且第二侧片的面积大于第一侧片。

优选地,所述罩杯部的下端设有捆碗位,捆碗位为车缝橡筋。

优选地,所述托胸层的下端设有橡筋,橡筋宽度为1cm-2cm。

优选地,所述托胸层对应人体胸部设置,托胸层的上端边缘连接于背心本体袖窿及衣领的缝制边缘。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片及第二侧片采用弹力网布制成。

优选地,所述背心本体后幅及托胸层后幅采用棉布面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睡眠背心,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托胸层罩杯部的设计对胸部会有一个提拉和固定的作用,可以防止胸部移动、下垂变形,罩杯部设有镂空部,可使胸部更透气,避免了多层面料堆积,减少给人体带来燥热和不适,让穿着者更舒适清爽;

2.捆碗位采用橡筋而非钢圈,此捆碗位相对比较柔软和舒适,对胸部会有一个承托和固定的作用,但不会如文胸的钢圈般给胸部明显的束缚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睡眠背心的正面图;

图2是实施例睡眠背心的内层图;

图3是实施例睡眠背心的反面图。

附图标记:

1、睡眠背心本体,2、托胸层,3、第一侧片,4、第二侧片,5、捆碗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睡眠背心,如图1-3所示,包括睡眠背心本体1及设于里层的托胸层2,托胸层2包括前幅及后幅,本实施例的托胸层2对应于人体的胸部位置设置,托胸层2的具体长度可随需要设计,为了减少穿着的衣物厚度,本实施例的托胸层2长度与常规文胸的长度一致。

托胸层2的前幅包括一对左右设置的罩杯部,所述罩杯部分别由第一侧片3及第二侧片4沿着胸部的凸出形状设置于罩杯部的周缘,第一侧片3与第二侧片4的两端相互连接而于罩杯部的中部围合形成一镂空部。第一侧片3与第二侧片4类似于的月牙的形状,其一侧分别与罩杯部的边缘固定连接,另一侧沿着胸部的凸出形状向罩杯部中部延伸,且第一侧片3与第二侧片4的延伸形状与人体胸部相适应,在穿着时会对胸部会有一个提拉和固定的作用,可以防止胸部在睡眠时移动、下垂变形。本实施例的第一侧片3与第二侧片4的两端相互重叠,从而围合形成的镂空部相对较小,第一侧片3与第二侧片4对胸部的承托效果更佳。镂空部的设置增强了胸部的透气效果,因睡眠背心是双层面料,夏天穿着的时候难免会有闷热感,所以要避免多层面料堆积,减少给人体带来燥热和不适,让穿着者更舒适清爽。

所述第一侧片3与第二侧片4可分别设于罩杯部的上端及下端,或者第一侧片3与第二侧片4分别设于罩杯部的左侧及右侧。其中,第一侧片与第二侧片中至少有一片侧片对应于人体胸部的下端,用于从下方承托胸部,为了提高对胸部的承托效果,对应人体胸部下端的侧片面积大于另一侧片。本实施例的第二侧片4对应于人体胸部的下端,如图2所示,若以人体乳峰点为基点画一条水平线,水平线与第一侧片3及第二侧片4边缘的交点分别定义为a、b、c、d点,ab两点间的距离即为第一侧片3在这一水平线上宽度,cd两点间的距离即为第二侧片4在同一水平线上宽度,本实施例在以人体乳峰点为基点的水平线上,第二侧片4的宽度至少为第一侧片3宽度的两倍,即cd两点间的距离至少为ab两点间距离的两倍。同理,在低于人体乳峰点的同一水平线上,本实施例第二侧片4的宽度至少为第一侧片3宽度的两倍,本实施例第二支撑4片面积大于第一侧片3。

本实施例的第一侧片3与第二侧片4相对左右设置,第一侧片3设于靠近鸡心位一侧,第二侧片4设于靠近人体侧边。本实施例的第一侧片3的一端自衣领延伸至袖窿位置,另一端自衣领延伸至鸡心位置,第二侧片4的一端自袖窿延伸至鸡心位置,另一端自袖窿延伸至衣领位置,本实施例对应人体胸部下端的为第二侧片4,第二侧片4的面积大于第一侧片3,使得第二侧片4更能充分有效的承托胸部,增加对侧面副乳的侧推力。

所述罩杯部的下端设有捆碗位5,捆碗位5为车缝橡筋,具体为0.7cm的橡筋,捆碗位5采用橡筋而非钢圈,此捆碗位5相对比较柔软和舒适,对胸部会有一个承托和固定的作用,但不会如文胸的钢圈般给胸部明显的束缚感,增强睡眠舒适感。

所述托胸层2还包括连接于罩杯下端的下扒。所述托胸层2的下端,即前幅下扒的下端及托胸层2后幅的下端均设有橡筋,橡筋宽度为1cm-2cm,本实施例的橡筋为宽橡筋,宽度为1.2cm,可以固定背心,防止背心移动和走位。

所述托胸层2对应人体胸部设置,托胸层2的上端边缘连接于背心本体1袖窿及衣领的缝制边缘。

所述第一侧片3及第二侧片4采用弹力网布制成,布料具有一定的弹性,承托效果优且舒适性更佳。

所述睡眠背心本体的后幅及托胸层的后幅均采用棉布面料制成,棉布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而且棉布也很舒适,穿着后也没有压迫感。整款睡眠背心很适合睡觉穿着,不仅舒适透气、而且可以固定胸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睡眠背心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方法,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