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鞋底及通风透气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8942发布日期:2020-05-22 20:39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风鞋底及通风透气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风鞋底及通风透气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使鞋子在行走时让用户感觉更舒服,通常采用较软的材料做鞋垫,此外,也有采用气囊等方式使鞋底更具有弹性。但是,上述方式的避震缓冲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易造成塌陷,形变回复能力较差。此外,现有的鞋子的通风透气通常依靠鞋面透气孔和鞋面材料的吸汗,在长时间行走后常常会让用户感到闷热,产生异味和滋生细菌,对脚部健康不利。

现有技术中公开一种防臭鞋底(cn208403420u),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的前脚掌端和后脚跟端分别设有两个呈间隙设置的透气孔,透气孔的一端延伸至鞋底本体上表面设有开口一,开口一上覆盖设有纱网,透气孔的另一端延伸至鞋底本体侧面设有开口二,开口二上设有除臭件,除臭件包括旋拧块和除臭包,旋拧块通过螺纹连接拧设在开口二上,旋拧块上设有贯穿块身的至少一个通孔,通孔的两端均设有无纺布,旋拧块一端设有两根朝向透气孔延伸的支撑杆,支撑杆的端部设有带勾面的魔术条一,除臭包上设有与魔术条一相配合的带绒面的魔术条二,除臭包通过魔术条二和魔术条一的配合固定在透气孔内。该实用新型的鞋底具有一定的透气除臭的功能,但仅仅在鞋底两侧面的开口二内设置除臭件,除臭件上设有通孔,这些细小的通孔很容易被堵塞,堵塞的开口二内就很难有空气流入,较难达到通风效果,而臭包内的香烟灰或薰衣草的除臭效果不可循环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通风鞋底及通风透气鞋,其中,通风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上表面设有若干首尾连接的凹槽,鞋底本体足弓部侧面设有若干透气通路,所述透气通路与凹槽连通;鞋底本体足跟部设有气囊透气通路,包括进气气囊和输气管,输气管与所述凹槽连通,使得鞋底本体在两种透气通路的作用下,保持鞋底的持续通风,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同时采用两种通风通路,减少某个透气孔因为堵塞而不能通风透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上表面设有若干首尾依次连接的凹槽,

所述鞋底本体足弓部侧面设有若干透气通路,所述透气通路与部分凹槽连通;

鞋底本体足跟部设有气囊透气通路,包括进气气囊和输气管,所述鞋底本体足跟部侧面至少设有一个进气孔,与进气气囊进气口连通,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与进气气囊出气口连接,另一端朝向鞋底本体脚尖方向设在鞋底本体中部,所述输气管上设有若干开口,所述若干开口与凹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首尾依次连接的凹槽组成菱形或者圆形或者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首尾依次连接的凹槽之间相互连通,构成循环通风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通路包括贯通鞋底本体宽度方向的透气孔和与凹槽连通的透气凹槽孔。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凹槽孔的长度至少为鞋底本体宽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气囊为弹性气囊。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孔内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若干开口上分别设有第二单向阀。

具体的,气囊透气通路的进气通风过程如下:人体脚跟挤压进气气囊,第一单向阀打开进气,人体脚跟抬起,进气气囊上的压力释放,第一单向阀关闭,进气气囊内的压力气体打开开口内的第二单向阀,完成一次通风,伴随着人体行走实现持续进风。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通风透气鞋,包括鞋面,上述通风鞋底和鞋垫,所述鞋面与通风鞋底固定连接,所述鞋垫设在鞋底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鞋垫包括透气层,透气层的下表面设有透气橡胶,用于增加鞋垫和鞋底的摩擦力,使得鞋垫和鞋底更加贴合;所述透气层的周边设有软钢丝,用于保持鞋垫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层为两层上下相叠的透气网布。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本申请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通风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上表面设有若干首尾连接的凹槽,鞋底本体足弓部侧面设有若干透气通路,所述透气通路与凹槽连通;鞋底本体足跟部设有气囊透气通路,包括进气气囊和输气管,输气管与所述凹槽连通,使得鞋底本体在两种透气通路的作用下,保持鞋底的持续通风,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同时采用两种通风通路,减少某个透气孔因为堵塞而不能通风透气。

2、本实用新型的若干首尾依次连接的凹槽之间相互连通,构成循环通风通道,使得只要有一个透气通路或进气孔能够进气,就能实现鞋底的通风换气。

3、本实用新型的透气通路包括贯通鞋底本体宽度方向的透气孔和与凹槽连通的透气凹槽孔,且透气凹槽孔的长度至少为鞋底本体宽度的一半,使得两边相对的进气口形成空气对流,达到更好的散热通风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通风鞋底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局部剖视图。

图3为通风鞋底的俯视图。

图4为透气通路示意图。

上述附图标记:

1、鞋底本体;11、凹槽;12、透气通路;121、透气孔;122、透气凹槽孔;13、气囊透气通路;131、进气气囊;132、输气管;1321、开口;14、进气孔;15、第一单向阀;16、第二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风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鞋底本体1上表面设有若干首尾依次连接的凹槽11,

鞋底本体1足弓部侧面设有若干透气通路12,透气通路12与部分凹槽11连通;

鞋底本体1足跟部设有气囊透气通路13,包括进气气囊131和输气管132,鞋底本体1足跟部侧面至少设有一个进气孔14,与进气气囊131进气口连通,输气管132的一端与进气气囊131出气口连接,另一端朝向鞋底本体1脚尖方向设在鞋底本体1中部,输气管132上设有若干开口1321,若干开口1321与凹槽11连通,使得鞋底本体1在两种透气通路的作用下,保持鞋底的持续通风,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同时采用两种通风通路,减少某个透气孔因为堵塞而不能通风透气。

优选地,鞋底本体1足跟部侧面对称设有两个进气孔14。

优选地,所述首尾依次连接的凹槽11组成菱形或者圆形或者方形,在本实施例子中,首尾依次连接的凹槽11组成菱形。

优选地,参照图1,所述若干首尾依次连接的凹槽11之间相互连通,构成循环通风通道在本实施例中,首尾依次连接的凹槽11组成两个完整的菱形,且沿鞋底本体宽度方向设有横凹槽,菱形被横凹槽分割呈两个三角形;且在鞋底本体的足弓部上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相对的首尾相接的三角形凹槽;同时在鞋底本体的足弓部上表面,沿着鞋底本体底部长度方向设有竖凹槽与横凹槽连通,由此,首尾依次连接的凹槽11、横凹槽和竖凹槽构成循环通风通道,使得凹槽之间相互连通,只要有一个通风口能够进气通风,就可实现鞋底本体上表面的通风换气。

优选地,参照图1和图4,透气通路12包括贯通鞋底本体宽度方向的透气孔121和与凹槽11连通的透气凹槽孔122。

优选地,参照图4,透气凹槽孔122的长度至少为鞋底本体宽度的一半,使得通风的面积加大,提高通风效果。

优选地,进气气囊131为弹性气囊,在保证进气的同时,增加鞋底本体足跟部的舒适度。

优选地,参照图1、图2和图3,进气孔14内设有第一单向阀15,若干开口1321上分别设有第二单向阀16。

具体的,气囊透气通路13的进气通风过程如下:人体脚跟挤压进气气囊131,第一单向阀15打开进气,人体脚跟抬起,进气气囊131上的压力释放,第一单向阀15关闭,进气气囊131内的压力气体打开开口1321内的第二单向阀16,完成一次通风,伴随着人体行走实现持续进风。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通风透气鞋,包括鞋面,所述通风鞋底和鞋垫,所述鞋面与通风鞋底固定连接,所述鞋垫设在鞋底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鞋垫包括透气层,透气层的下表面设有透气橡胶,用于增加鞋垫和鞋底的摩擦力,使得鞋垫和鞋底更加贴合;所述透气层的周边设有软钢丝,用于保持鞋垫形状。

优选地,所述透气层为两层上下相叠的透气网布。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以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