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安装及更换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3543发布日期:2020-03-31 16:28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方便安装及更换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安装及更换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伞。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在近代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而走向市场、走进人们视野的太阳能伞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应用实例。太阳能伞作为一种需要在户外应用,又装载了太阳能电池;是一种资源的完美利用和精益结合。太阳能伞作为太阳能电池板的载体,遮阳的同时利用太阳能电池进行光电转换,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输送给储能电池以备后用。

如专利号2011820966036.9的文件中,记载了一种太阳能伞,具体包括伞面和太阳能电池片,所述伞面的顶面设有容纳机构,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容纳机构内,所述容纳机构远离所述伞面的一侧为透光面。文件指出其通过在伞面设置了一个容纳机构来容纳电池片,再将电池片塞入容纳机构中,但是存在几个缺陷,如在下雨天气时,由于容纳机构的存在,可能会使电池片长期处于雨水浸泡的环境,极易损坏电池片;由于透光层的存在,会对电池片的效率造成一定减弱,同时在透光层长期使用过程中,如果产生脏污,虽然可以拆卸太阳能电池片,但是同样需要报废整把伞具,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在目前市场上,太阳能伞的太阳能电池板多为缝制在伞布或者伞底上,存在资源浪费以及更换不便的问题,因为在实际应用中,现有的太阳能伞具的电池量是固定的,但是对于太阳能电池板损坏,和其它需要拆卸电池的情况发生时,这种缝制的方式就是维修的最大障碍,导致维护成本较高;并且很难扩容。所以,市面上亟需一种结构更加巧妙的太阳能伞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安装及更换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伞,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太阳能伞具无法方便更换太阳能电池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安装及更换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伞,具体为:一种方便安装及更换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伞,包括伞面和利用胶膜层封装压制后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伞面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靠近伞面边缘一侧设有开口;所述伞面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靠近伞顶一侧设有开口,所述伞面上还设置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伞面形成供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穿过的空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夹持部和第二容纳腔沿伞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容纳腔容置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接线端与太阳能伞的接线端,所述第二容纳腔容置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尾端;所述夹持部压紧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紧贴所述伞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容纳腔靠近伞面边缘的一侧设置有出水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部可以为束带、弹性绑带和按扣带其中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部为按扣带,所述按扣带一端缝制在所述伞面上,另一端设有第一按扣部,所述伞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按扣部对应的第二按扣部,所述第一按扣部与第二按扣部扣合形成供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的空腔。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部为束带,所述束带两端缝制在所述伞面上以形成空腔供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穿过。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为收束袋,所述收束袋缝制在所述伞面上,所述收束袋的袋口设置有弹性松紧带。

作为优选,所述收束袋内壁设置有防滑纹。

作为优选,所述伞面上方还设置有一层顶布,所述顶布与所述伞面形成夹层空间;所述第一容纳腔设置在所述顶布与所述伞面形成的夹层空间内,所述顶布遮盖住所述第一容纳腔。

作为优选,还包括转换电路板,所述转换电路板设置有输入接头与输出接头,所述输出接头设置在伞顶,所述输入接头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接线端适配;所述输出接头用于与外部用电设备连接;所述输入接头与所述接线端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并存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所述储能装置安装于伞中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技术中,太阳能伞具上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方式普遍为缝制法,也就是利用缝制线将太阳能电池板缝制在伞面上,但是这种安装方式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缝制过后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更换非常的不便,也会带来一些资源上的浪费,如果一片太阳能电池板损害,往往需要将整个伞面拆卸去进行更换和维修,这就带来了很多资源的浪费和效能的降低。而上述内容,就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太阳能伞的表面设置了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设置在伞顶,其开口方向指向伞面边缘;第二容纳腔设置在伞面的边缘,其开口方向指向伞顶,并且在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之间的伞面上还设置了束带,在装配时先将太阳能电池板穿过所述束带和伞面形成的夹持腔,然后将太阳能电池板的接线端插入到第一容纳腔中,在将尾端插入到第二容纳腔中,最后在第一容纳腔中将太阳能电池板的插头与太阳能伞中转换电路板的输入接头连接;可以看出,这种安装方式非常的简便,并且不会减弱太阳能电池板接收的光能,安装上以后也是非常的稳固,紧贴着伞面;在后续不需要这么多数量的太阳能电池板时只需将其拆下,也非常方便后续扩容和减容;整体结构巧妙,经济实惠,资源利用率高;并且在第二容纳腔还设置了出水孔,防止潮湿天气时太阳能电池板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伞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伞面无顶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1/8伞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持部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伞面;11、第一容纳腔;12、第二容纳腔;121、出水通孔;13、夹持部;2太阳能电池板;3、顶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安装及更换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伞,请参阅图1-图3,包括伞面1和利用胶膜层封装压制后的太阳能电池板2,伞面1的顶部设置有靠近伞面边缘一侧开口第一容纳腔11;伞面的边缘设置有靠近伞顶一侧开口的第二容纳腔12,伞面上还设置有夹持部13,夹持部13与伞面1形成供太阳能电池板穿过的空腔,其中夹持部具体可以为束带、弹性束带和按扣带其中的一种,若为束带时,只需将束带两端都缝制在伞面上形成一个可以供太阳能电池板穿过的空腔;若为弹性束带,也如束带式装配方法将其两端缝制在伞面上;若为按扣带时,一端缝制在伞面上,另一端设置有按扣中的公扣,在伞面上缝制按扣中的母扣,扣合时就形成了供太阳能电池板穿过的空腔;第一容纳腔11、夹持部13和第二容纳腔12沿伞骨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容纳腔容置太阳能电池板的接线端与太阳能伞的接线端,具体可以在第一容纳腔11的一侧开有出线孔,方便太阳能电池板电源线穿过;第二容纳腔12容置太阳能电池板2的尾端;夹持部13压紧太阳能电池板2紧贴伞面1;众所周知,用于太阳能伞具的太阳能电池板由多片太阳能电池片集成,并由特定材料包裹经过封装压制制得,其大多数都为长条形形状。其中,这种材料可以为pet、pp、etfe等材料,并且在现有技术中,只有经由包裹和封装工艺处理后的太阳能电池板才能应用在太阳能伞具上。一般情况下,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都是紧挨着伞骨处进行安装的,所以对应的第一收纳腔、夹持部和第二收纳腔是沿着伞骨方向进行布置的,并且在太阳能电池板上还有接线盒和插头等零件,但这个都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技术,也就是利用接线盒和插头将太阳能电池板采集的太阳能输送到其余组件中进行利用。夹持部也不限制为一根,而是可以由多根配合达到使太阳能电池板紧贴伞面的目的。

设计这种固定方式,请参阅图1-图4,是出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的考虑来进行的;就如在户外的太阳能遮阳伞具上应用时,如果是缝制的方式进行固定,那么在电池板发生故障时,必须将整个伞面拆卸,即浪费资源又浪费人力;同时,对于多阳光照射的日子和少阳光照射的日子,太阳能电池板的需求其实是不一样的,大晴天可以少放几块太阳能电池板,而阴天就可以多放几块太阳能电池板来供应电量;这就需要能够调整太阳能电池板数量的安装方式,而本实用新型就能随意的根据需要来调整太阳能电池板的数量,也就是方便扩容和拆除多余太阳能电池板,也方便维护。如果使用了本实用新型,就如将太阳能电池板作为一个配件来使用,可以供客户任意搭配,就好比在沙滩铺设伞具的用户来说,往往是很多把伞具在使用,所以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随意的搭配伞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满足用户对没把伞具的装配需要,可以将第一把伞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拆卸然后安装至其它伞具上,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装配方式适用于多种户外式的太阳能伞具,而太阳能伞具的样式很多,比如在以下伞具上也可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装配方式:户外中柱伞,边柱伞,凉亭式的太阳能伞,帐篷等能够利用太阳能的伞具。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第二容纳腔12靠近伞面边缘一侧设置有出水通孔121,因为伞面张开是第二容纳腔处于最低位,所以在潮湿天气时,收纳腔中的水珠就会由出水通孔排出,防止太阳能电池板长期处在潮湿环境中;如果采取的是现有技术中的缝制方式,那么伞具在早晨多雾的时节就很容易在完整的套装结构中产生水雾,让太阳能电池板长期浸泡在潮湿的环境当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12为收束袋,将收束袋的一面完全缝制在伞面1上,收束袋的袋口设置有弹性松紧带,弹性松紧带穿过袋口的唇部,其两端伸出袋口形成两个可以拉伸的线头,拉伸两个线头以收缩袋口夹持住太阳能电池板。伞顶的收束袋容置太阳能电池板的接线端,伞面边缘的收束袋容置尾端以固定整根太阳能电池板,然后再接上伞上的插接头。因为弹性松紧带可以调整袋口的大小,弹性松紧带能够提供一定的束缚力并且不会损坏太阳能电池板内的硅晶片。其中,收束袋内壁设置有防滑纹,这样可以进一步的加强收束袋的防滑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伞面1上方还设置有一层顶布3,顶布呈中心对称结构,且中心与伞中柱连接;第一容纳腔11设置在顶布与所述伞面1形成的夹层空间内,顶布遮挡住第一容纳腔,因为在第一容纳腔中还存在太阳能电池板的接线端,所以需要有一定的防护,而顶布就可以加强这层保护,给第一容纳腔遮风挡雨。并且顶布可以在边缘取点,然后按点缝制在伞面上,加强抗风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转换电路板,转换电路板包括输入接头与输出接头,输入接头设置在伞顶,太阳能电池板的一端设置有与输入接头适配的插头;输出接头用于与用电设备连接。在伞面的顶部还设置有一个顶布,这个顶布用于遮盖住输入接头与太阳能电池板插头的连接处,给其加上一层安全防护,转换电路板设置在伞中柱中,输入接头伸出伞顶并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接线端连接。还包括储能装置,储能装置与转换电路连接,并存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其中,储能装置安装于伞中柱上,储能装置设置有插座与usb连接头,用于与用电设备连接,同样,转换电路板通过伞中柱与所述储能装置连接。因为储能装置是可拆卸安装,所以既可以在连绵阴雨天时拿到室内进行充电功能,也可以在储蓄满电量后拆卸下来进行应急使用。并且,因为设置了储能装置,太阳能伞具还可以加装蓝牙音箱等用电设备,提高整各伞具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通过在伞面的顶部设置第一容纳腔、伞面的边缘设置第二容纳腔和伞面上设置夹持部,而且第一容纳腔、夹持部和第二容纳腔沿伞骨方向依次设置,将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伞面上,实现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可拆卸安装,方便了后续维护和更换,非常方便扩容,并且能够随意搭配太阳能电池板的具体数量;整个结构巧妙,资源利用合理。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