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直发卷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7575发布日期:2020-07-31 20:5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直发卷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发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直发卷发器。



背景技术:

直发卷发器是一种用于拉直和烫卷头发的手持式电子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外观形象的重视度逐渐提高,直发卷发器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目前市面上的直发卷发器产品中多采用按压的方式使直发卷发器打开或关闭,操作手柄按压前后都高出机身外壳表面,影响直发卷发器产品的美观,同时也使产品的体积增加,不方便携带。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方便携带的多功能直发卷发器,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直发卷发器,可以使直发卷发器产品的体积减小,方便携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直发卷发器,包括机身壳体、固定夹板、至少一个活动夹板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活动夹板相对于所述固定夹板打开或闭合的控制部件,

所述控制部件包括推移部以及与所述推移部转动连接的操作手柄,所述推移部沿所述机身壳体的长度方向可移动设置以使所述操作手柄切换至工作位置或非工作位置;

所述推移部设置有用于与位于所述非工作位置的所述操作手柄配合的凹陷部,以使所述操作手柄的上表面低于所述机身壳体的外表面,或所述操作手柄的上表面与所述机身壳体的外表面平齐;

所述下固定夹板、所述活动夹板、所述推移部均与所述机身壳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移部为套装于所述机身壳体外周部的推环,所述凹陷部设置于所述推环的周部。

优选的,所述操作手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推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轴配合的第一转轴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板连接有固定连接部,所述活动夹板连接有与所述固定连接部转动连接的活动连接部;

所述操作手柄设置有用于向下按压所述活动连接部以使所述活动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固定连接部转动的下压部,所述下压部沿所述操作手柄的下压方向凸出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连接部与所述活动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活动连接部复位至所述活动夹板相对于所述固定夹板闭合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连接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夹板包括中活动夹板和上活动夹板,所述活动连接部包括与所述中活动夹板固定连接的中活动连接部以及与所述上活动夹板固定连接的上活动连接部;

所述上活动连接部、所述中活动连接部均与所述固定连接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活动连接部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可移动的第二转轴,所述中活动连接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转轴配合卡接或解除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凹槽为l形通孔,所述l形通孔贯穿所述中活动连接部的下边缘。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第二转轴沿所述上活动连接部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推拉部,所述推拉部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二转轴穿过的第二转轴孔,所述推拉部沿所述推移部的移动方向可移动设置。

优选的,所述推移部的外表面及所述操作手柄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直发卷发器,包括机身壳体、固定夹板、至少一个活动夹板以及用于控制活动夹板相对于固定夹板打开或闭合的控制部件,控制部件包括推移部以及与推移部转动连接的操作手柄,推移部沿机身壳体的长度方向可移动设置以使操作手柄切换至工作位置或非工作位置;推移部设置有用于与位于非工作位置的操作手柄配合的凹陷部,以使操作手柄的上表面低于机身壳体的外表面,或操作手柄的上表面与机身壳体的外表面平齐;下固定夹板、活动夹板、推移部均与机身壳体连接。

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使推移部沿机身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操作手柄沿机身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操作手柄处于沿机身壳体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时,操作手柄会位于工作位或非工作位,位于非工作位的操作手柄可以相对于推移部转动,并转动至与凹陷部配合的位置,以使操作手柄的上表面低于机身壳体的外表面,或操作手柄的上表面与机身壳体的外表面平齐。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直发卷发器在非工作状态下,操作手柄可以固定于与凹陷部配合的位置,以使操作手柄的外表面不高于机身壳体的外表面,使多功能直发卷发器整体造型更加美观,并且还可以减少多功能直发卷发器所占体积,方便收纳,使携带过程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直发卷发器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非工作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非工作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4为图3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d-d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处于工作位置的第一轴测图;

图6为图1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处于工作位置的第二轴测图;

图7为图5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的俯视图;

图8为图6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1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中活动夹板相对于固定夹板打开的第一轴测图;

图10为图1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中活动夹板相对于固定夹板打开的第二轴测图;

图11为图9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的俯视图;

图12为图9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上活动夹板相对于固定夹板打开的轴测图;

图14为图13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的俯视图;

图15为图13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15中:

101为上盖、102为下盖、103为推钮、104为推杆、201为操作手柄、202为推环、301为上活动夹板、302为上活动连接部、303为第二转轴、304为连接螺钉、401为中活动夹板、402为中活动连接部、501为固定夹板、502为固定连接部、503为第三转轴、504为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直发卷发器,可以在非工作状态下使操作手柄转动至与凹陷部配合的位置,以使操作手柄的外表面不高于机身壳体的外表面,减少多功能直发卷发器所占空间,方便携带。

请参考图1-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直发卷发器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非工作状态下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非工作状态下的侧视图;图4为图3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d-d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1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处于工作位置的第一轴测图;图6为图1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处于工作位置的第二轴测图;图7为图5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的俯视图;图8为图6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9为图1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中活动夹板相对于固定夹板打开的第一轴测图;图10为图1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中活动夹板相对于固定夹板打开的第二轴测图;图11为图9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的俯视图;图12为图9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13为图1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上活动夹板相对于固定夹板打开的轴测图;图14为图13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的俯视图;图15为图13中c-c方向的剖视图。

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直发卷发器,包括机身壳体、固定夹板501、至少一个活动夹板以及用于控制活动夹板相对于固定夹板501打开或闭合的控制部件,控制部件包括推移部以及与推移部转动连接的操作手柄201,推移部沿机身壳体的长度方向可移动设置以使操作手柄201切换至工作位置或非工作位置;推移部设置有用于与位于非工作位置的操作手柄201配合的凹陷部,以使操作手柄201的上表面低于机身壳体的外表面,或操作手柄201的上表面与机身壳体的外表面平齐;下固定夹板501、活动夹板、推移部均与机身壳体连接。

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使推移部沿机身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操作手柄201沿机身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操作手柄201处于沿机身壳体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时,操作手柄201会位于工作位或非工作位,位于工作位的操作手柄201可以通过其相对于推移部的转动来控制活动夹板相对于固定夹板501张开或合拢,位于非工作位置的操作手柄201相对于推移部的转动不会影响活动夹板相对于固定夹板501的张开或合拢,位于非工作位的操作手柄201相对于推移部转动,可以转动至与凹陷部配合的位置,以使操作手柄201的上表面低于机身壳体的外表面,或操作手柄201的上表面与机身壳体的外表面平齐。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推移部为相对于机身壳体可以沿机身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结构,并且在其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操作手柄201移动,推移部可以是可滑动的安装于机身壳体的结构,也可以是其它安装方式,另外,推移部的结构形状可以是片状,也可以是环状,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直发卷发器在非工作状态下,操作手柄201可以固定于与凹陷部配合的位置,以使操作手柄201的外表面不高于机身壳体的外表面,使多功能直发卷发器整体造型更加美观,并且还可以减少多功能直发卷发器所占体积,方便收纳,使携带过程方便。

优选的,在操作手柄201的非工作位置操作手柄201与凹陷部配合之后设置有相应的卡接结构,以避免操作手柄201在多功能直发卷发器晃动的过程中脱离与凹陷部的配合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使推移部的结构更加符合多功能直发卷发器的实际功能,且使用过程推移更加方便,可以使推移部为套装于机身壳体外周部的推环202,凹陷部设置于推环202的周部。

如图1所示,机身壳体包括用于组成手柄组件的上盖101和下盖102,推移部为推环202,且推环202设置于上盖101与下盖102所组成的结构的外周部,推环202的上部设置有用于与操作手柄201的形状配合的凹陷部;优选的,上盖101与下盖102之间通过螺钉或卡扣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可以在操作手柄201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第一转轴,推环202设置有与第一转轴配合的第一转轴孔。

如图1所示,操作手柄201为弧状壳体结构,操作手柄20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内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一转轴,推环202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第一转轴配合的第一转轴孔,第一转轴与第一转轴孔匹配,以使操作手柄201相对于推环202转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使操作手柄201能够控制活动夹板相对于固定夹板501的张开或合拢,可以使固定夹板501连接有固定连接部502,活动夹板连接有与固定连接部502转动连接的活动连接部;操作手柄201设置有用于向下按压活动连接部以使活动连接部相对于固定连接部502转动的下压部,下压部沿操作手柄201的下压方向凸出设置。

如图4所示,下压部为凸出设置于操作手柄201上表面的结构,且下压部与活动连接部接触的表面为圆弧面;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向下按压操作手柄201,使操作手柄201相对于推环202转动,并且下压部向下按压活动连接部,以使活动连接部相对于固定连接部502转动,从而使活动夹板相对于固定夹板501转动,以使活动夹板相对于固定夹板501张开。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在固定连接部502与活动连接部之间设置用于使活动连接部复位至活动夹板相对于固定夹板501闭合的复位弹簧504,复位弹簧504的一端与固定连接部502连接,另一端与活动连接部连接。

为了使活动夹板相对于固定夹板501可以复位至两者合拢的位置,可以设置复位弹簧504,向下按压操作手柄201,使活动夹板相对于固定夹板501张开之后,松开操作手柄201,在复位弹簧504弹性力的作用下,推动操作手柄201相对于推环202反方向转动,以使活动连接部相对于固定连接部逆向转动,使活动连接部复位至原始位置,从而使活动夹板相对于固定夹板501转动至合拢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实现直发卷发器的更多功能,可以使活动夹板包括中活动夹板401和上活动夹板301,活动连接部包括与中活动夹板401固定连接的中活动连接部402以及与上活动夹板301固定连接的上活动连接部302;上活动连接部302、中活动连接部402均与固定连接部502转动连接。

优选的,中活动连接部402、上活动连接部302均通过第三转轴503与固定连接部502转动连接,固定连接部502、上活动连接部302和中活动连接部402均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转轴303配合的第二转轴孔。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使上活动夹板301与中活动夹板401可以单独控制,以实现上活动夹板301相对于固定夹板501张开、中活动夹板401相对于固定夹板501合拢,或者上活动夹板301与中活动夹板401均相对固定夹板501张开的状态,可以使上活动连接部302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可移动的第二转轴303,中活动连接部402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转轴303配合卡接或解除的凹槽。

优选的,上活动连接部302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转轴303配合的长圆孔,且长圆孔的长度方向沿上活动连接部302的长度方向设置,以使第二转轴303沿长圆孔的长度方向移动。

优选的,凹槽为倒置的l形结构,且凹槽贯穿中活动连接部402的下边缘,以使第二转轴303进入凹槽与凹槽卡接或由凹槽脱出;当然,凹槽还可以是其它满足要求的形状,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能够控制第二转轴303与中活动连接部402之间的卡接和解除,可以设置用于推动第二转轴303沿上活动连接部302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推拉部,推拉部设置有用于使第二转轴303穿过的第二转轴孔,推拉部沿推移部的移动方向可移动设置。

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二转轴303穿过上活动连接部302的长圆孔以及推拉部的第二转轴孔,使推拉部沿机身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二转轴303沿长圆孔的长度方向移动,如图1所示,当推拉部向前推动至第二转轴303可沿凹槽滑出的位置时,向下按压操作手柄201,第二转轴303由倒置的l形凹槽脱出,只能使上活动连接部302相对于固定连接部502转动,以使上活动夹板301相对于固定夹板501张开,中活动连接部402相对于固定连接部502固定,中活动夹板401相对于固定夹板501合拢;当推拉部向后推动第二转轴303至第二转轴303与凹槽卡接的位置时,向下按压操作手柄201,上活动连接部302带动中活动连接部402一起相对于固定连接部502转动,以使中活动夹板401、上活动夹板301相对于固定夹板501张开,但是上活动夹板301相对于中活动夹板401闭合。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方便按压,避免打滑,可以在推移部的外表面及操作手柄201的外表面均设置防滑纹路。

优选的,防滑纹路为凸起的横纹,当然也可以是十字压花纹路等其它纹路,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不做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方便控制推拉部的移动,可以使推拉部包括可滑动的设置于机身壳体的推钮103以及与推钮103连接的推杆104,下盖102设置有滑槽,推钮103可滑动的设置于滑槽内,滑槽的长度方向沿下盖102的长度方向,通过推动推钮103沿滑槽移动,可以使推杆104移动至前部位置或后部位置,当推杆104位于前部位置时,如图15所示,向下按压操作手柄201,下压部使上活动连接部302相对于固定连接部502转动,但是由于第二转轴303由凹槽脱出,因此,中活动连接部402不会相对于固定连接部502转动,使上活动夹板301相对于固定夹板501张开,中活动夹板401相对于固定夹板501合拢;当推杆104位于后部位置,如图12所示,向下按压操作手柄201,下压部使上活动连接部302相对于固定连接部502转动,由于第二转轴303与凹槽卡接,因此,中活动连接部402与上活动连接部302一起相对于固定连接部502转动,使上活动夹板301、中活动夹板401均相对于固定夹板501张开,上活动夹板301相对于中活动夹板401合拢。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功能直发卷发器包括上盖101、下盖102、上活动夹板301、中活动夹板401、固定夹板501,且固定夹板501与固定连接部502可拆卸连接,中活动夹板401与中活动连接部402可拆卸连接,上活动夹板301与上活动连接部302通过连接螺钉304连接;优选的,中活动连接部402为环状中空结构,且中活动连接部402套装于上活动连接部302的外周部;固定连接部502与上活动连接部30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504,固定连接部502设置有用于固定复位弹簧504的凸起,复位弹簧504套装于凸起的外周部,复位弹簧504的一端与固定连接部502接触,另一端与上活动连接部302接触;上活动连接部302与推杆104之间通过第二转轴303连接,中活动连接部402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转轴303卡接或解除卡接分离的凹槽,推杆104与推钮103连接;上活动连接部302设置有用于与操作手柄201中的下压部接触的斜面,以使推环202向前推出至操作手柄201工作位时,操作手柄201相对于推环202转动形成杠杆。

在使用的过程中,非工作状态下,操作手柄201与推环202中的凹陷部配合,推钮103位于后部位置;向前推出推环202,使操作手柄201移动至工作位,操作手柄201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下压部沿上活动连接部302的斜面滑动,使操作手柄201相对于推环202转动,形成杠杆;此时第二转轴303位于中活动连接部402的凹槽的横向部分内,使第二转轴303与中活动连接部402卡接,如果向下按压操作手柄201,下压部使上活动连接部302、中活动连接部402相对于固定连接部502绕第三转轴503转动,以使中活动夹板401相对于固定夹板501张开,上活动夹板301相对于中活动夹板401合拢,松开操作手柄201,在复位弹簧504的弹性力作用下,操作手柄201复位,使中活动夹板401相对于固定夹板501合拢,上活动夹板301相对于中活动夹板401合拢。向前推动推钮103,使推杆104向前移动,推杆104带动第二转轴303向前移动,此时向下按压操作手柄201,下压部带动上活动连接部302相对于固定连接部502转动,转动过程中,第二转轴303由凹槽脱出,使中活动连接部402相对于固定连接部502固定,从而使上活动夹板301相对于固定夹板501张开,中活动夹板401相对于固定夹板501合拢,松开操作手柄201,在复位弹簧504的作用下,上活动连接部302逆向转动,使上活动夹板301相对于固定夹板501合拢。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申请文件中提到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303和第三转轴503、第一转轴孔、第二转轴孔和第三转轴孔中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只是为了限制位置的不同,并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有实施例的任意组合方式均在此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直发卷发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