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9331发布日期:2020-05-22 20:4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智能手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手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可穿戴设备成为了广受消费者青睐的电子产品。特别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佩戴在用户腕部的产品,由于其应用场景多样,应用前景较为广阔。

现有技术中,智能手环只能佩戴在用户腕部,佩戴形式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佩戴多样性的要求。

由上述方案可知,如何实现智能腕戴产品的多样化佩戴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手环,能够实现智能腕戴产品的多样化佩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手环,包括主体和佩戴件,所述佩戴件包括表带和颈带,所述主体和所述表带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

当处于腕部佩戴模式,所述颈带容纳在所述表带内部,所述表带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实现腕部佩戴;

当处于颈部佩戴模式,所述颈带与所述表带分离,所述表带与所述主体分离,所述颈带端部组装于所述主体中,实现颈部佩戴。

优选的,所述表带壁内设置用于容纳所述颈带的凹槽,所述颈带包括颈带主体和位于所述颈带主体端部的两固定件,所述颈带主体贴合设置在所述凹槽内部,所述两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凹槽的开口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凹槽开口端卡接固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凹槽为蛇形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表带内壁或者外壁设置用于容纳所述颈带的凹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表带内壁、外壁均设置容纳颈带的凹槽,所述颈带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表带内壁、外壁对应的凹槽中。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体与所述表带相对侧设置条形槽,所述表带侧向安装于所述条形槽中。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条形槽内壁为弧形,所述表带与所述条形槽相对的一侧设置柱型凸起,所述柱型凸起侧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条形槽中。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条形槽开口端设置内螺纹,所述颈带的两固定件设置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表带采用橡胶材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智能手环能够实现智能手环的多样化佩戴,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将颈带与表带进行拆卸或组装,以及将表带与主体进行拆卸或组装,实现了腕戴模式和颈戴模式的多样化选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手环主体与表带拆卸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手环颈戴佩戴模式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手环腕戴佩戴模式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颈带与表带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颈带与表带结构局部放大图;

图1-5中:

主体1、表带2、颈带3、条形槽11、柱型凸起21、凹槽22、颈带主体31、固定件32、第一槽壁221、过渡段2211、弯折部222、卡块321、限位扣3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手环,包括主体1和佩戴件,佩戴件包括表带2和颈带3,主体1和表带2可拆卸连接,用户使用该手环时,可以采用以下两种佩戴模式,腕戴佩戴或颈带佩戴;

如图3所示,当处于腕部佩戴模式,颈带3容纳在表带2内部,表带2与主体1固定连接,实现腕部佩戴;

如图2所示,当处于颈戴佩戴模式,颈带3与表带2分离,表带2与主体1分离,颈带3端部组装于主体1中,实现颈部佩戴。

如图4所示,颈带3与表带2的结构具体为:

表带2壁内设置用于容纳颈带3的凹槽22,颈带3包括颈带主体31和位于颈带主体31端部的两固定件32。凹槽22用于将颈带3完全容纳其内部,实现颈带3的收纳,具体的,颈带主体31贴合设置在凹槽22内部。

由于颈带3通常选用柔性材质,为方便使用时方便将颈带3取出,将凹槽22设计为具有两个开口端的结构,一方面实现颈带3的固定,另一方面,方便用户从表带2中取出颈带3。由此,在颈带主体31端部设置两固定件32,并且两固定件31固定在凹槽22的开口端。

固定件32和凹槽22之间的固定结构可以为卡接固定或者螺纹连接等可拆卸结构。

优选方案为:如图5所示,固定件32包括卡块321和限位扣322,卡块321固定于限位扣322上,限位扣322固定于颈带主体31上。

凹槽22包括位于表带内部的弯折部222以及位于表带2侧壁并且与弯折部连通设置的开口端。具体的,开口端由第一槽壁221、过渡段2211包围形成,第一槽壁221与过渡段2211由表带2侧壁内凹形成,二者形成90度角度。需要说明的是,凹槽22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形式。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限位扣322宽度大于凹槽22的开口端的宽度,当用户将固定件32置于开口端内部时,能够实现固定件32的卡接固定,当用户将固定件32从凹槽22中取出时,只要轻微用力即可将固定件32从凹槽22中取出。与此同时,为了方便卡扣321的取出,卡块321与开口端的第一槽壁221之间预留间隙。

进一步的,由于表带2长度通常与用户腕部适配,颈带3佩戴于颈部,颈带3长度长于表带2的周长,若需要将颈带3容纳于表带2内部,需要对颈带3进行一定的弯折处理,为此,将凹槽22设计为具有多个弯折角度的结构,作为优选方案,选用蛇形槽。

进一步,由于表带通常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用户可在表带内壁、外壁或者内外壁上均设置凹槽22。

从用户体验角度考虑,可在表带外壁设置容纳颈带3的凹槽22,以避免腕部佩戴时颈带3与腕部皮肤产生摩擦进而导致不适。

从产品美观角度考虑,如图4所示,可在表带内壁设置容纳颈带3的凹槽22,实现颈带3的隐藏式设计。

用户佩戴过程中,颈带3可能出现断裂损坏的情况,为此,在表带2内壁、外壁均设置容纳颈带3的凹槽22,颈带3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表带2内壁、外壁对应的凹槽22中。当其中一条颈带3断裂后,可以选用另外一条颈带进行佩戴。

当用户将颈带3从表带2取出后,需要将颈带3固定到主体1上,为此,需要设计一款既能实现主体1和表带2拆卸又可以实现颈带3和主体1快速拆装的结构,为此,在主体1与表带2相对侧设置条形槽11,表带2能够侧向安装于条形槽11中,并且,颈带3两固定件32与条形槽11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条形槽11内壁为弧形,表带2与条形槽11相对的一侧设置柱型凸起21,柱型凸起21侧向滑动安装于条形槽11中,实现表带2与主体1的条形槽11之间的拆卸。

条形槽11开口端设置内螺纹,颈带3的两固定件32设置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实现颈带3与主体1条形槽11之间的螺纹连接。通过将颈带3与主体1之间的螺纹连接,操作简易并且紧固效果好,颈带3不容易从主体1掉落,提高了颈戴佩戴的稳定性。

表带2采用橡胶材质,颈带3为挂绳,可选用尼龙材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并列或者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