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2222发布日期:2020-07-14 16:5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化妆品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妆品容器,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稳定地收容浸渍件的化妆品容器。



背景技术:

彩妆化妆品区分为:底妆化妆品(basemakeup),用于使肤色均匀,遮盖瑕疵;以及局部彩妆化妆品(pointmakeup),用于使唇部、眼睛、指甲等局部的立体感增强。底妆化妆品包括化妆底霜、粉底、散粉等,局部彩妆化妆品包括口红、眼线笔、睫毛膏等。

根据化妆材料的形态,粉底分为固态粉底、液态粉底和凝胶状粉底。就固态粉底而言,虽然遮盖力强,但存在补妆时易堆积的缺点。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保持时间较长且在涂敷于皮肤时粘附性良好的液态或凝胶状粉底。

与此相应地,需要研发用于装入液态或凝胶状粉底的容器,通常以如下方式使用容器:将液态或凝胶状粉底填充在玻璃容器或管容器中,在使用时,使用者先将适量粉底放在手上或挤在手上,然后用粉扑或手涂敷在皮肤上。然而,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使用者在每次使用时都会在手上粘上化妆材料,每次都需要洗手,因此使用不方便;并且,由于如上所述那样需要洗掉粘在手上的化妆材料,会浪费化妆材料。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曾经提出过如下类型的紧凑型容器:将浸渍有液态或凝胶状粉底的浸渍件内置于紧凑型容器的内部,使用粉扑等涂敷工具粘上浸渍件中所浸渍的粉底涂敷在皮肤上。

这样的紧凑型容器被要求具有如下结构:必要时,能够分离并更换浸渍有粉底的浸渍件,同时能够将该浸渍件稳定地固定在收容空间内。为此,在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了环状的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与浸渍件的收容空间结合,沿着水平方向形成台阶部。

然而,这样的固定单元,虽然固定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平坦的浸渍件这一点上不成问题,但在有效地支撑具有更多种形状的浸渍件这一点上具有局限性。特别是存在如下问题:当浸渍件具有其厚度从边缘越到中心部越厚的鼓起形状时,难以利用这样的固定手段来将浸渍件稳定地固定在收容空间内。

因此,需要提出解决以上问题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收容浸渍件的化妆品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并不仅限于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相信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下面记载的诸内容,能够明确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化妆品容器。所述化妆品容器可包括:第一容器,形成有用于收容浸渍有化妆材料的浸渍件的第一收容部;以及结合部,结合于所述第一收容部的周缘,朝着所述第一收容部形成有第一固定部,以防止所述浸渍件脱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从上部面的一侧朝着所述第一收容部侧向下延伸,以防止所述浸渍件向所述第一收容部向外侧脱离。

另外,优选地,所述结合部还包括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前端向外侧隔开间隔而形成,所述第二固定部对所述浸渍件的上表面中的与由第一固定部支撑的区域不同的区域进行支撑,由此固定所述浸渍件。

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部比所述第一固定部朝着所述第一收容部侧向下突出更多。

另外,优选地,所述浸渍件通过使其外缘相互接合来形成,并形成为其上表面和下表面以接合部位为中心相互面对面鼓起的形状。

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对所述浸渍件的上表面中倾斜的所述接合部位的内侧周缘进行加压。

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一容器的下表面以向下鼓起的方式突出,以使所述第一收容部具有与所述浸渍件相对应的形状。

另外,优选地,所述化妆品容器还包括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与所述第一容器可装卸地结合,并形成有收容第一容器的第二收容部。

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二容器的下表面以向下鼓起的方式突出,以使所述第一容器能够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部的内侧。

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二容器的下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开放,以使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部的所述第一容器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外侧。

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至少一个加压突起,所述加压突起中的至少一个加压突起贯穿所述浸渍件的上表面,由此固定所述浸渍件。

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以朝向所述第一收容部的中心的方式倾斜。

另外,优选地,所述化妆品容器还包括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与所述第一容器可装卸地结合,并形成有第二收容部;在所述第二收容部的内侧面上具有向内侧突出形成的至少一个固定突起,在所述第一容器的外侧面上具有与所述固定突起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固定槽,在与所述第一容器进行结合时,所述固定突起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槽进行卡合。

另外,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容器,沿所述第一收容部的周缘向上突出形成有第一边缘部,所述结合部与所述第一边缘部结合。

另外,优选地,所述化妆品容器还包括第一盖,所述第一盖以密闭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容器结合;在所述第一容器,向所述第一边缘部的外侧形成有第二边缘部;所述第一盖通过紧贴于所述第二边缘部来密闭所述第一容器。

另外,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盖紧贴于所述第二边缘部时,通过紧贴于与所述第一边缘部结合的所述结合部的上表面来密闭第一容器。

另外,优选地,所述化妆品容器还包括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与所述第一容器可装卸地结合,并形成有第二收容部;在所述第一容器,在所述第二边缘部的内侧沿着周缘向下突出形成有第三边缘部;所述第三边缘部与所述第二容器的内侧面紧贴,在所述第三边缘部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第二收容部的内侧面的至少一个固定突起结合。

另外,优选地,所述化妆品容器还包括第一盖,所述第一盖以密闭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容器结合;所述第一盖具备密闭部,所述密闭部通过紧贴于所述第一容器来密闭所述第一容器。

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一盖借助铰链与所述第一容器连接,并具备在底面上沿周缘形成紧贴槽的盖主体;所述密闭部沿所述盖主体的周缘形成,并具备朝着所述盖主体突出形成的紧贴突起,所述紧贴突起与所述紧贴槽结合。

另外,优选地,在所述密闭部向下突出形成有密闭突起,所述密闭突起通过紧贴于所述第一容器的边缘部的内侧面来密闭所述第一容器;向所述密闭突起的外侧隔开间隔而突出形成有多个结合突起,所述多个结合突起与在所述边缘部的内侧的形成的结合槽结合。

另外,优选地,所述结合槽沿周缘形成为一体,当所述第一盖相对所述第一容器密闭旋转时,所述第一容器内的压缩空气通过所述结合槽中所述结合突起之间的空间得以释放。

另外,优选地,所述化妆品容器还包括:第一盖,以密闭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容器结合,第二容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容器可装卸地结合的第二收容部,第二盖,以密闭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容器结合;所述第一盖以借助第一铰链旋转的方式构成,所述第二盖以借助第二铰链旋转的方式构成,所述第一铰链和所述第二铰链以互相隔开规定角度的方式构成。

另外,优选地,所述化妆品容器还包括第一盖,所述第一盖以密闭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容器结合;在所述第一盖与所述第一容器相反侧的一面上,向内侧凹陷形成有盖收容部。

另外,优选地,所述化妆品容器还包括涂敷部,所述涂敷部收容于所述盖收容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结合部从上侧对设置在容器内侧的浸渍有化妆溶液的浸渍件进行支撑,由此能够稳定地固定浸渍件以防止所述浸渍件脱离。尤其是,具备多个结合部的固定部,并将固定部的突出长度以越到外侧越长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更稳定地固定具有鼓起形状的浸渍件。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外侧设置的结合部的固定部的前端,形成有多个加压突起,使加压突起的至少一部分加压突起贯穿浸渍件的网状结构,由此实现对浸渍件的固定力的极大化。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将浸渍件收容于容器时,浸渍件的暴露部位呈所述暴露部位的中心向上侧鼓起突出的形状,因此能够防止虽已从浸渍件排出但未粘附在涂敷部上的剩余化妆材料向外部泄漏,使得所述剩余化妆材料集中于周缘并重新有效地吸收于浸渍件中。

附图说明

为了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引用的附图,提供如下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

图2示出了图1的化妆品容器中的第一容器。

图3示出了图1的化妆品容器中的第一盖。

图4和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合部。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

图8示出了图7的化妆品容器的分解状态。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浸渍件。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容器110:第一收容部

120:第一边缘部130:第二边缘部

140:第三边缘部150:固定槽

200:第一盖210:盖主体

212:紧贴槽220:把手部

230:密闭部232:紧贴突起

234:密闭突起236:结合突起

238:密闭底面240:盖收容部

300:结合部310:第一固定部

322:加压突起320:第二固定部

330:第四边缘部400:第二容器

410:第二收容部420:开放部

430:固定突起500:第二盖

600:浸渍件610:上表面

620:下表面630:外缘

1000、1000’、1000”:化妆品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各附图中的各构成要素标注附图标记时,同一构成要素即使出现在不同的附图中,也尽可能标注了同一附图标记。而且,在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说明中,如果判断对相关的公知结构或者功能的具体说明会妨碍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则省略了其详细说明。此外,下面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并不仅限定于此或者受到以下各实施例的限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实施变形以用多种方式来实施。

在说明书全文中所描述的某一部分和其他部分“连接”,不仅包括“直接连接”的情况,而且还包括在两者之间经由其他构件连接的“间接连接”的情况。说明书全文中所描述的某一部分“包括”某一构成要素,除非有特别的相反说明,意味着可以包括其他构成要素,并不排除包括其他构成要素。另外,在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成要素的说明中,会使用第一、第二、a、b、(a)、(b)等描述,但使用这些描述的目的仅在于将相应的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区别开,而不可视为对相应构成要素的本质或者顺序的限定。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图2示出了图1的化妆品容器中的第一容器,图3示出了图1的化妆品容器中的第一盖。图3a示出了第一盖的侧视图,图3b使出了第一盖的侧剖视图。

参照图1至图3,化妆品容器1000可包括第一容器100及第一盖200。

第一容器100可收容在内部浸渍有化妆材料的浸渍件(图7中的600)。在第一容器100可形成有第一收容部110,以收容浸渍件600。第一收容部110的至少一部分可具有与浸渍件600相对应的形状。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容器100的上部可形成第一边缘部120。第一边缘部120可沿第一收容部110的周缘向上突出形成,并可与用于支撑浸渍件600的结合部(图4中的300)结合。也就是说,结合部300与第一容器100的第一边缘部120结合,对收容于第一收容部110的浸渍有化妆材料的浸渍件600的至少一区域进行加压或支撑,由此能够固定浸渍件600以防止向第一收容部110外侧脱离。结合部300可形成为其中央部分开放的环形,以使浸渍件600通过第一收容部110的开放的上面暴露在外部,但并不仅限于。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容器100的上部可形成有从第一边缘部120向外侧隔开间隔而设置的第二边缘部130。第二边缘部130可在第一边缘部120的外侧,沿着周缘向上突出形成。通过使第一盖200紧贴于第二边缘部130来能够密闭第一容器100。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容器100的下部,沿周缘可形成有第三边缘部140。例如,第三边缘部140可以以将形成第一收容部110的第一容器100的下端部分向外侧隔开间隔而包围的方式形成。当第一容器100和第二容器(图6中的400)结合时,第三边缘部140可紧贴于第二容器400的内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边缘部140,以与第一容器100上部的第二边缘部130连续的方式构成,以比第二边缘部130更靠近第一收容部110的方式形成(也就是说,与第二边缘部130相比,外径更小),所以在第二边缘部130和第三边缘部140的连接部位可形成有台阶部(未图示附图标记)。在与第二容器400结合时,这样的台阶部可安放于第二容器400的第二收容部(图6中的410)中的与此相对应而形成的台阶部。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容器100可以可装卸地与第二容器400的第二收容部410结合。例如,第一容器100可具有至少其一部分与第二收容部410相对应的形状,以便安放于第二容器400的第二收容部410;在第一容器100的外侧面上(例如,第三边缘部140)可形成有与第二收容部410的固定突起430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固定槽150。若将第一容器100插入第二收容部410的内侧,则固定突起430与分别相对应的第一容器100的固定槽150进行卡合,从而实现第一容器100和第二容器400间的固定结合。

第一盖200用于对第一容器100进行开放和密闭,可包括盖主体210、把手部220、密闭部230以及盖收容部240。第一盖200可借助第一铰链结合于第一容器100的一侧,借助这样的第一铰链进行旋转,由此能够对第一容器100进行密封或开放。

盖主体210通过与第一铰链相连接,使第一盖200能够进行旋转,由此对第一容器100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密闭和开放,并可提供用于形成及结合把手部220、密闭部230以及盖收容部240的空间。

把手部220可向盖主体210的外侧突出而形成。把手部220用以使用者进行把持,使用者利用把手部220旋转第一盖200,由此能够简单地对第一容器100进行开放或密封。为了便于旋转,把手部220优选形成在第一铰链的相反侧,但并不仅限于此。

在盖主体210的底面(也就是说,第一容器100侧),可具备用于对第一容器100进行密封的密闭部230。与现有技术中的密闭结构由硬质塑料构成或着将硬质塑料和软材质的缓冲部相结合而形成的情况不同,本实用新型的密闭部230的整体例如由橡胶、聚氨酯、硅胶等软材质形成,能够提供更强的密封性能,而且制造变得更加容易。

在一实施例中,密闭部230可沿盖主体210的周缘形成,其中央部分可开放,尤其是,可沿着周缘形成有朝向盖主体210突出的紧贴突起232。在盖主体210的底面,沿周缘可形成有与紧贴突起232相对应的紧贴槽212。通过紧贴槽212和紧贴突起232来增加盖主体210和密闭部230结合时的接触面积(也就是说,粘接物质的涂敷面积),由此能够使密闭部230更坚固地结合于盖主体210。

在一实施例中,在密闭部230可具备沿着周缘形成并向下侧突出的密闭突起234。在密闭部230借助第一铰链的旋转结合于第一容器100时,密闭突起234紧贴在第二边缘部130的内侧面,由此能够对第一容器100进行密封。为了实现可靠的密封,优选地,密闭突起234的外径大于第二边缘部130的内径,但并仅不限于此。

在一实施例中,在密闭突起234的外侧可形成有多个结合突起236。结合突起236是密闭突起234的外侧面中的多个区域向外侧突出而形成的,可形成多个,这些结合突起236可沿着周缘方向互相隔开间隔。在第一容器100的第二边缘部130内表面上,可形成有与结合突起236相对应的结合槽,因此在密闭部230与第一容器100结合时,结合突起236插入结合槽,以使密闭部230固定于第一容器100的同时,实现与第一容器100的密闭。

在一实施例中,与多个结合突起236隔开间隔而形成的情况不同,结合槽可以沿周缘形成为一体。也就是说,在第一盖200和第一容器100相结合时结合突起236插入结合槽时,能够使第一盖200和第一容器100之间的压缩空气,通过密闭突起234的外侧面中未形成有结合突起236的区域及与其对应的结合槽向外部排出。在结合突起236插入结合槽后,密闭突起234沿着第二边缘部130的周缘可靠地紧贴在第二边缘部130的内侧面,从而能够维持密封状态。由此,能够有效地消除在密封时有可能在第一盖200和第一容器100之间产生的空气压缩(也就是说,内压),从而能够利用第一盖200简单且稳定地密封第一容器100。

在盖主体210与第一容器100相反侧的面上,可形成有盖收容部240。盖收容部240可通过使盖主体210向内侧凹陷而形成,盖收容部240可在内侧容纳用于涂敷化妆材料的涂敷部,例如粉扑、化妆刷等。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密闭部230的密闭突起234内侧的密闭底面238提供附加的密封功能。具体而言,在利用第一盖200对第一容器100进行密封时,密闭底面238能够对插至入第一容器100的第一边缘部120的结合部300的上表面进行加压。由此,能够对结合部300内侧的浸渍件600提供第一道密封,从而使密闭部230提供双重密封。

另一方面,收容在第一容器100的第一收容部110中的浸渍件600可浸渍有化妆材料,化妆材料可以通过粘在化妆用涂敷部(例如,粉扑等)上来使用。这里的化妆材料,例如可以包括润肤液(lotion)、乳液、保湿乳液、营养乳液、润肤乳液(skinlotion)、柔肤水(skinsoftner)、化妆水(skintonor)、爽肤水(astringent)、按摩霜、营养霜、保湿霜、防晒霜、精华素、防晒露、bb霜、底霜、粉底、cc霜、防紫外线剂、腮红、遮瑕膏、眼影、眉粉(eyebrow)等多种化妆材料,所述化妆材料优选为液态或凝胶状,但至少一部分可以是非液态(也就是说,固态或半固态)。

另外,浸渍件600由多空材料构成,在内部浸渍有化妆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排出所浸渍的化妆材料,例如可以由选自天然橡胶、合成树脂、聚氨酯、乳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丁二烯橡胶(br)、丁苯橡胶(sbr)、氯丁橡胶(cr)、丁基橡胶(iir)、异戊二烯橡胶(ir)、加硫乙丙橡胶(ethylenepropylenerubber)(epr)、多硫化物橡胶、硅橡胶、氟橡胶、聚氨酯橡胶、丙烯酸橡胶、三元乙丙橡胶(epdm:ethylenepropylenedienemonomer)、聚乙烯醇(pva)及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丁腈橡胶以及这些混合物中的一种以上物质形成,但并不仅限于此。根据不同实施例,浸渍件600可以由选自天然纤维、人造纤维以及这些混合物中的一种以上的纤维形成。

根据不同实施例,浸渍件600的上表面610和下表面620可以向相反方向突出,呈鼓起形状,上表面610和下表面620可构成为形成有多个排出孔的网状(mesh)结构,以便向外部排出所浸渍的化妆材料。在此,排出孔的形状可为圆形、多角形等多种形状。所述网状结构可以由纤维纱线等的编织结构形成,或者可以由发泡剂或海绵形成,但是并不仅限于此,可以应用形成有排出孔的多种构造。

考虑到浸渍件600的这样的形状,第一容器100的下表面620可以以向下鼓起的方式突出,以使第一收容部110具有与浸渍件600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

另外,当浸渍件600收容于第一收容部110时,浸渍件600的周缘部分可以被结合部300加压或支撑,使得鼓起形状的中央部分向上侧突出,在第一盖200被打开时暴露在使用者面前。

另一方面,在图1至图3中示出的化妆品容器1000的形状仅是示例,根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可采用多种结构。

图4和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合部。更具体而言,图4分别示出了结合部的上面的立体图(图4的(a))和底面的立体图(图4的(b)),图5示出了结合部的剖视图。

结合部300通过与第一容器100结合来防止收容于第一容器100的浸渍件600的。为此,结合部300形成为环形,可形成有第一固定部310以及第二固定部320,所述第一固定部310以及第二固定部320用于对收容于第一容器100的第一收容部110的浸渍件600进行加压或支撑。

第一固定部310以从结合部300的上部面的一侧(例如,环形的内侧)朝着第一收容部110侧向下延伸的方式构成,第一固定部310的前端紧贴在浸渍件600的一区域上以能够对该区域进行加压或支撑。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310的至少一部分以朝向第一收容部110的中心的方式倾斜。这是考虑到本实用新型的浸渍件600的上表面的周缘以倾斜的方式形成的这一点,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使第一固定部310更稳定地支撑浸渍件600,并能够确保第二固定部320的形成空间。

第二固定部320从第一固定部310的前端向外侧隔开间隔而形成,并对浸渍件600上表面中的与被第一固定部310加压的区域不同的区域进行加压或支撑,由此能够固定浸渍件600。比起被第一固定部310加压的区域,被第二固定部320加压的区域更靠近浸渍件600的外缘,因此第二固定部320以比起第一固定部310朝着第一收容部110侧向下突出更多的方式构成。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320可包括至少一个加压突起322。例如,加压突起322可在第二固定部320的前端面上沿着第一收容部110的周缘隔开间隔而设置。这样的加压突起322对浸渍件600的上表面进行加压及/或贯穿,由此能够固定浸渍件600以防止移动或脱离。

根据不同实施例,结合部300可在与第一容器100相结合的状态下对浸渍件600进行加压及/或贯穿,或者在浸渍件600要从第一容器100分离时,对浸渍件600进行加压及/或贯穿以防止浸渍件600脱离。

在结合部300上部面的另一侧(例如,环形的外侧),可形成有从该位置向下延伸的第四边缘部330。第一容器100的第一边缘部120可插入在第一固定部310及/或第二固定部320与第四边缘部330之间的隔开空间内以实现配合,从而使结合部300与第一容器100相结合。

另一方面,在图4及图5中示出的结合部300的形状仅是示例,根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可采用多种结构。例如,图4及图5示出了结合部300均具备第一固定部310和第二固定部320的情况,但根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可以只应用第一固定部310和第二固定部320中的一个结构。另外,例如,替代第二固定部320的加压突起322,或者附加地,可以在第一固定部310形成至少一个加压突起。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

参照图6,化妆品容器1000’可包括第二容器400及第二盖500。

在第二容器400的内部可形成有第二收容部410,以收容第一容器100。第二收容部41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以与第一容器100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形相对应的方式形成,以安放第一容器100。

在一实施例中,如果第一容器100的第一收容部110以向下鼓起的方式突出以具有与浸渍件600相对应形状,则第二容器400也可以以向下鼓起的方式突出,以使第一容器100收容于第二收容部410的内侧。

在第二容器400的下表面可形成有开放部420。也就是说,第二容器400的下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向第二收容部410的外侧开放的开放部420,通过这样的开放部420,收容于第二收容部410的第一容器100的下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暴露于第二容器400的外侧。因此,使用者通过对暴露于外侧的第一容器100的区域向上侧进行加压,能够简单地将第一容器100从第二容器400的第二收容部410分离。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二收容部410的内侧面可形成有至少一个固定突起430,用以固定与第一容器100的结合。与此对应地,在第一容器100的外侧面上,可形成有至少一个固定槽150。也就是说,如果将第一容器100插入第二收容部410的内侧,则固定突起430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容器100的固定槽150进行卡合,从而实现第一容器100和第二容器400间的固定结合。

第二盖500以密闭的方式与第二容器400结合。例如,第二盖500可以通过第二铰链结合在第二容器400的一侧,通过借助这样的第二铰链旋转,能够对第二容器400进行密封或开放。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在第一容器100和第二容器400结合时发生铰链干扰,第一容器的第一铰链和第二容器的第二铰链可设置成互相隔开规定角度。

另一方面,在第二容器400与第二盖500相对应的位置(例如,第二铰链的相反侧),可以形成有用于维持第二盖500的密闭状态的锁定部(未标注附图标记)。

图6中示出的化妆品容器1000’的形状仅是示例,根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可采用多种结构。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图8示出了图7的化妆品容器的分解状态。

参照图7及图8,化妆品容器1000”可包括第一容器100、第一盖200、结合部300、第二容器400以及第二盖500。

如图所示,在第一容器100的第一收容部110可收容浸渍有化妆材料的浸渍件600。例如,浸渍件600的上表面610和下表面620可以向相反方向突出,呈鼓起形状,与此对应地,第一收容部110可以以向下鼓起的方式突出。结合部300可以与第一容器100上侧结合,以防止浸渍件600的脱离。

第一容器100可收容于第二容器400的第二收容部410。与第一容器100的第一收容部110以向下鼓起的方式突出相对应地,第二收容部410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以向下鼓起的方式突出。

另外,第二收容部410的一区域可以开放,以使收容于第二容器400的第一容器100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外部。使用者通过对暴露于外侧的第一容器100的区域向上侧进行加压,能够简单地将第一容器100从第二容器400的第二收容部410分离。

第一盖200可通过与第一容器100铰链连接,相对于第一容器100进行旋转。通过这样的旋转第一盖200能够对第一容器100(尤其是,收容于第一容器100的浸渍件600)进行开放及密闭。

同样,第二盖500可通过与第二容器400铰链连接,相对于第二容器400进行旋转。通过旋转能够使第二盖500对第二容器400进行开发及密闭。

为了防止第一盖200和第二盖500之间的旋转干扰,第一容器100的第一铰链和第二容器400的第二铰链可设置成互相隔开规定角度。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浸渍件。具体而言,图9中的(a)示出了浸渍件的立体图,图9中的(b)示出了浸渍件的侧视图。

参照图9,浸渍件600可通过使其外缘630相互接合而形成。根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这样的接合可通过不同方式来实现。例如,通过利用粘接物质的接合、从外部施加热量的外热粘接、在内部产生热量的内热粘接等来实现。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浸渍件600能够防止因化妆材料经由外侧周缘泄漏的问题、由此造成的化妆品容器(1000、1000’、1000”)被污染的问题、使用者使用不便等问题。

如此,浸渍件600以其外缘630互相接合的方式形成,并可构成为其上表面610和下表面620以相接合的外缘630为中心相互面对面鼓起的形状。为此,浸渍件600可形成为:其上表面610的至少一区域越接近外缘630越向下倾斜;其下表面620的至少一区域越接近外缘630越向上倾斜。尤其是,浸渍件600的外缘630的内侧周缘部分,如上所述那样朝着外缘630向下或向上倾斜。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固定浸渍件600,结合部300的第一固定部310和第二固定部320,通过对浸渍件600的上表面610的倾斜外缘630的内侧周缘进行加压来固定浸渍件600。在此,结合部300构成为:设置在外侧的第二固定部320比起第一固定部310朝着第一收容部110侧向下突出更多,由此能够对这样的倾斜周缘部分进行有效的加压,从而能够将浸渍件600稳定地固定在第一收容部110内部。

如上所述,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公开了最佳实施例。在这里使用的特定术语,仅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含义或者限制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只要是具有本领域通常知识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就应该能理解,由此能进行多种变形,并可以存在等同的其他实施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真正的技术保护范围,必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书的技术思想来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