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勘查用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6804发布日期:2020-07-31 20:5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质勘查用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勘查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质勘查用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勘查从广义上可理解为地质t作,是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运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钻探、坑探、采样测试、地质遥感等地质勘查方法,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在地址勘查时可能会遇到自然与人为灾害,故对地质勘查进行安全防护的装置也显得尤为必要。现有的地质勘查进行安全防护的装置种类繁多,其中应用较广的有安全帽等装置,安全帽指对人头部受坠落物及其他特定因素引起的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子,在遇到灾害时可以对人体头部进行保护,为现在工地必戴工具,但是现有的安全帽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现有的安全帽结构强度不一,大多为塑料制成,被一些较大物体砸中后依然可能被击穿,对人体头部造成损伤,故无法满足现有技术所需。

2、现有的安全帽边沿处较短,无法为使用者遮阳挡雨,在炎炎夏日使用者长时间佩戴安全帽后,皮肤容易受到紫外线照射而损伤,也增大了中暑发生的几率,故无法满足现有技术所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勘查用安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勘查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帽壳和圆环槽,所述帽壳内镶嵌有钢丝网,所述帽壳内开设有圆弧槽,所述圆弧槽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所述帽壳内开设有注气槽,所述帽壳内壁均匀开设有吹风孔,所述吹风孔与注气槽相通,所述帽壳底部一侧开设有圆环槽,所述圆环槽内侧粘接有折叠气囊,所述折叠气囊一侧均匀粘接有橡皮绳,所述橡皮绳一端缠绕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均匀镶嵌在帽壳外壁,所述帽壳外壁开设的圆孔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微型充气泵,所述微型充气泵输出端固定套有第一气管与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贯穿帽壳固定套在注气槽内壁,所述第二气管贯穿帽壳固定套在折叠气囊内壁,所述第二气管内壁固定安装有球阀,所述球阀旋转端贯穿帽壳。

优选的,所述帽壳外壁开设的方孔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微型充气泵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usb接口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帽壳内壁开设的圆孔与折叠气囊开设的排气孔之间螺纹塞有堵塞,所述圆环槽顶部一侧滑动套有圆环板。

优选的,所述圆环板外壁与圆环槽内壁相接触,所述折叠气囊与橡皮绳活动套在圆环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管、注气槽、吹风孔和帽壳内壁相通。

优选的,所述圆弧槽位于钢丝网与注气槽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钢丝网可增强安全帽的整体强度,并在帽壳被物体击中时起到初步阻挡的作用,圆弧槽内的非牛顿流体具备“吃软不吃硬”的特性,可在物体砸中时进行再次阻挡,防止帽壳直接被击穿,配合帽壳的硬度,整体上可提高安全帽的强度和安全性,对人体头部进行保护,提高了防护装置的适用性。

2、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充气泵启动后可对折叠气囊进行充气,折叠气囊膨胀后会从帽壳内冒出,并配合橡皮绳和固定块对折叠气囊的固定,使折叠气囊与帽壳顶部形成一个“伞面”,为使用者遮风挡雨,也可防止皮肤长时间受到紫外线照射而损伤,微型充气泵启动后还可通过注气槽和吹风孔对帽壳内的人体头部进行吹风,为使用者进行风力降温,降低了使用者中暑的几率,取下堵塞,可使折叠气囊内的空气通过堵住的圆孔对帽壳内进行风力吹拂,提高了防护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结构放大图。

图中:101-帽壳;102-钢丝网;103-圆弧槽;104-非牛顿流体;105-注气槽;106-吹风孔;107-固定块;201-圆环槽;202-折叠气囊;203-堵塞;204-橡皮绳;205-圆环板;206-微型充气泵;207-第一气管;208-第二气管;209-球阀;210-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质勘查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帽壳101和圆环槽201,所述帽壳101内镶嵌有钢丝网102,钢丝网102可提高帽壳101整体的强度,所述帽壳101内开设有圆弧槽103,所述圆弧槽103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104,非牛顿流体104可用淀粉配水制成,所述帽壳101内开设有注气槽105,所述帽壳101内壁均匀开设有吹风孔106,所述吹风孔106与注气槽105相通,注气槽105内气体可通过吹风孔106吹出,所述帽壳101底部一侧开设有圆环槽201,所述圆环槽201内侧粘接有折叠气囊202,圆环槽201起到对折叠气囊202进行固定的作用,所述折叠气囊202一侧均匀粘接有橡皮绳204,橡皮绳204可对折叠气囊202一侧进行拉扯,所述橡皮绳204一端缠绕有固定块107,所述固定块107均匀镶嵌在帽壳101外壁,帽壳101外的固定块107可缠绕橡皮绳204,便于对折叠气囊202进行固定,所述帽壳101外壁开设的圆孔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微型充气泵206,所述微型充气泵206输出端固定套有第一气管207与第二气管208,所述第一气管207贯穿帽壳101固定套在注气槽105内壁,微型充气泵206可通过第一气管207对注气槽105内进行吹气,所述第二气管208贯穿帽壳101固定套在折叠气囊202内壁,所述第二气管208内壁固定安装有球阀209,手动调节球阀209可控制第二气管208内的畅通与闭合,防止折叠气囊202内气体通过第二气管208进行漏出,所述球阀209旋转端贯穿帽壳101。

所述帽壳101外壁开设的方孔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蓄电池210,所述微型充气泵206与蓄电池210电性连接,蓄电池210可对微型充气泵206进行充气,所述蓄电池210通过usb接口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可通过usb接口对蓄电池210进行充气,所述帽壳101内壁开设的圆孔与折叠气囊202开设的排气孔之间螺纹塞有堵塞203,堵塞203可堵住折叠气囊202,所述圆环槽201顶部一侧滑动套有圆环板205,所述圆环板205外壁与圆环槽201内壁相接触,所述折叠气囊202与橡皮绳204活动套在圆环槽201内部,圆环板205可堵住圆环槽201,防止折叠气囊202与橡皮绳204在闲置时外露,所述第一气管207、注气槽105、吹风孔106和帽壳101内壁相通,所述圆弧槽103位于钢丝网102与注气槽105之间,如图1所示。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地质勘查用安全防护装置,钢丝网102可增强安全帽的整体强度,并在帽壳101被物体击中时起到初步阻挡的作用,圆弧槽103内的非牛顿流体104具备“吃软不吃硬”的特性,可在物体砸中时进行再次阻挡,防止帽壳101直接被击穿,配合帽壳101的硬度,整体上可提高安全帽的强度和安全性,对人体头部进行保护,将圆环板205向上移动使橡皮绳204露出,微型充气泵206启动后通过第二气管208可对折叠气囊202进行充气,折叠气囊202膨胀后会从帽壳101内冒出,并配合橡皮绳204和固定块107对折叠气囊202的固定,使折叠气囊202与帽壳101顶部形成一个“伞面”,为使用者遮风挡雨,也可防止皮肤长时间受到紫外线照射而损伤,微型充气泵206启动后可通过第一气管207对注气槽105和吹风孔106内吹风,吹风孔106内风力会对帽壳101内的人体头部进行吹风,为使用者进行风力降温,降低了使用者中暑的几率,取下堵塞203,可使折叠气囊202内的空气通过堵住的圆孔对帽壳101内进行风力吹拂,手动调节球阀209可控制第二气管208内的畅通与闭合,防止折叠气囊202内气体通过第二气管208进行漏出,提高了防护装置的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