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具和束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7460发布日期:2020-08-05 00:46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扣具和束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扣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放松和拉紧都较易操作的扣具和束缚结构。



背景技术:

扣具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当中,例如背包、童车等领域,扣具的形式因应不同使用需要而纷繁多样。一般的扣具由公扣和母扣组成,一端用织带固定,另一端可以通过织带调节,通过不同的需要而选择织带的长短,用于人体部位,如肩部、腰部、上身的固定。为了发挥扣具的作用,制造商不断研发不同的设计,在降低重量的同时保证强度不变,如v型插扣;还有用于婴儿车、轿车安全带等安全性产品的y型扣。但是在扣具的放松和拉紧操作简易方面,这些扣具仍无法完全满足当前的需要。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放松和拉紧都较易操作的扣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放松和拉紧都较易操作的扣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放松和拉紧都较易操作的束缚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扣具,包括扣具本体和调整件,扣具本体设有穿带区域和限位部,调整件位于穿带区域内且枢接于扣具本体,调整件将穿带区域分隔成第一区和第二区,限位部用于限制调整件的旋转角度,调整件被施加外力后相对于限位部转动并与限位部抵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扣具中,调整件被施加外力后相对于限位部转动并与限位部抵压,在使用该扣具时,织带穿过第一区包覆调整件后然后经第二区穿出。当需要拉紧织带时,给位于第二区的织带施加外力,织带由第一区朝第二区方向运动以使织带拉紧,织带被限位部和调整件抵压夹持;当需要对织带进行放松时,给位于第一区的织带施加向上的外力,织带可由第二区朝第一区方向运动以使织带放松,以实现织带的放松和拉紧,整个过程操作方便且结构简单。

较佳的,限位部的底部向上且朝穿带区域方向的一侧倾斜形成第一倾斜面。

较佳的,第一倾斜面设有限位凸部,调整件具有与限位凸部配合的凹槽。

较佳的,限位凸部和凹槽均呈弧形结构。

较佳的,调整件包括相连接的枢转轴和调整部,调整部设有凹槽。

较佳的,调整部远离枢转轴的一面为第一面,朝向限位部的一面为第二面,凹槽设于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相交接处。

较佳的,枢转轴和调整部呈一体成型。

较佳的,调整部具有自由端和枢转端,且由自由端向枢转端的宽度呈逐渐减小设置。

较佳的,扣具本体设有供限位部缓冲的避让腔。

较佳的,扣具本体为公扣结构或母扣结构。

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束缚结构,包括相互插接卡合的第一扣具和第二扣具,第一扣具连接有第一带体,第二扣具连接有第二带体,第一扣具包括扣具本体和调整件,扣具本体设有穿带区域和限位部,调整件位于穿带区域内且枢接于扣具本体,调整件将穿带区域分隔成第一区和第二区,限位部用于限制调整件的旋转角度,第一带体穿过第一区并包覆调整件后在穿出第二区,调整件被施加外力后相对于限位部转动并使第一带体被调整件与限位部抵压夹持。

本申请的束缚结构中,第一带体穿过第一区并包覆调整件后在穿出第二区。当需要拉紧第一带体时,给位于第二区的第一带体施加外力,织带由第一区朝第二区方向运动以使第一带体拉紧,第一带体被限位部和调整件抵压夹持;当需要对第一带体进行放松时,给位于第一区的第一带体施加向上的外力,第一带体可由第二区朝第一区方向运动以使织带放松,以实现第一带体的放松和拉紧,整个过程操作方便且结构简单。

较佳的,第一扣具为公扣,公扣具有插接端,第二扣具为母扣,母扣具有提供插接端插入卡合的卡槽。

较佳的,第一扣具为母扣,母扣具有卡槽,第二扣具为公扣,公扣具有插入卡槽内卡合的插接端。

较佳的,限位部的底部向上且朝穿带区域方向的一侧倾斜形成第一倾斜面。

较佳的,第一倾斜面设有限位凸部,调整件具有与限位凸部配合的凹槽。

较佳的,限位凸部和凹槽均呈弧形结构。

较佳的,调整件包括相连接的枢转轴和调整部,调整部设有凹槽。

较佳的,调整部远离枢转轴的一面为第一面,朝向限位部的一面为第二面,凹槽设于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相交接处。

较佳的,枢转轴和调整部呈一体成型。

较佳的,调整部具有自由端和枢转端,且由自由端向枢转端的宽度呈逐渐减小设置。

较佳的,扣具本体设有供限位部缓冲的避让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扣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扣具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扣具中公扣结构和母扣结构脱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扣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扣具的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扣具含织带的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扣具100,公扣结构10,第一扣具10a,扣具本体(10,30),穿带区域11,第一区111,第二区113,插接端12,限位部13,第一倾斜面131,限位凸部133,避让腔15,调整件20,枢转轴21,调整部23,凹槽231,第一面233,第二面235,自由端237,枢转端239,母扣结构30,第二扣具30a,卡槽31,织带40,第一带体40a。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图1-图2展示的是本申请的扣具100,该扣具100包括扣具本体(10,30)和调整件20,扣具本体(10,30)设有穿带区域11和限位部13(如图4所示),调整件20位于穿带区域11内且枢接于扣具本体(10,30),调整件20将穿带区域11分隔成第一区111和第二区113(如图4所示),限位部13用于限制调整件20的旋转角度,调整件20被施加外力后相对于限位部13转动并与限位部13抵压。

请参考图3-图4,扣具本体(10,30)为公扣结构10或母扣结构30,本申请的实施例示图中展示的扣具本体(10,30)为公扣结构10,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展示公扣结构10的技术方案后,能够清楚的得到扣具本体(10,30)为母扣结构30的技术方案。具体地,公扣结构10和母扣结构30相互插接卡合的,公扣结构10具有插接端12,母扣结构30具有提供插接端12插入卡合的卡槽31。

请参考图5-图6,限位部13的底部向上且朝穿带区域11方向的一侧倾斜形成第一倾斜面131,以使得调整件20枢转的过程中,与限位部13产生抵压。进一步,第一倾斜面131设有限位凸部133,调整件20具有与限位凸部133配合的凹槽231,且凹槽231的半径大于或等于限位凸部133的半径,当调整件20绕枢转轴21转动时,相对于限位凸部133于凹槽231内来回运动,提高了对织带40拉紧和放松的稳定性。更进一步,限位凸部133和凹槽231均呈弧形结构,以使得织带40的放松和拉紧操作配合更顺畅,不卡顿。

请继续参考图5-图6,调整件20包括相连接的枢转轴21和调整部23,调整部23设有凹槽231。其中,枢转轴21两端枢接于扣具本体(10,30)。具体地,调整部23远离枢转轴21的一面为第一面233,朝向限位部13的一面为第二面235,凹槽231设于第一面233和第二面235的相交接处,提高织带40的放松和拉紧的操作性。进一步,枢转轴21和调整部23呈一体成型,有利于延长调整件20的使用寿命。更进一步,调整部23具有自由端237和枢转端239,且由自由端237向枢转端239的宽度呈逐渐减小设置,与第一倾斜面131的配合,有利于织带40的放松和拉紧的稳定性和流畅性。为了避免调整件20过度损伤或使用时间短,扣具本体(10,30)设有供限位部13缓冲的避让腔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扣具100中,调整件20被施加外力后相对于限位部13转动并与限位部13抵压,在使用该扣具100时,织带40穿过第一区111包覆调整件20后然后经第二区113穿出。当需要拉紧织带40时,给位于第二区113的织带40施加外力,织带40由第一区111朝第二区113方向运动以使织带40拉紧,织带40被限位部13和调整件20抵压夹持;当需要对织带40进行放松时,给位于第一区111的织带40施加向上的外力,织带40可由第二区113朝第一区111方向运动以使织带40放松,以实现织带40的放松和拉紧,整个过程操作方便且结构简单。

此外,请参考图1-图6,本申请还保护一种束缚结构,包括相互插接卡合的第一扣具10a和第二扣具30a,第一扣具10a连接有第一带体40a,第二扣具30a连接有第二带体(图未示),第一扣具10a包括扣具本体(10,30)和调整件20,扣具本体(10,30)设有穿带区域11和限位部13,调整件20位于穿带区域11内且枢接于扣具本体(10,30),调整件20将穿带区域11分隔成第一区111和第二区113,限位部13用于限制调整件20的旋转角度,第一带体40a穿过第一区111并包覆调整件20后在穿出第二区113,调整件20被施加外力后相对于限位部13转动并使第一带体40a被调整件20与限位部13抵压夹持。具体结构说明可参考上述扣具100中相应的说明,在此不详细说明。

其中,当第一扣具10a为公扣时,第二扣具30a为母扣,公扣具有插接端12,母扣具有提供插接端12插入卡合的卡槽31。该技术方案的详细介绍参考上述扣具100的说明,在此不详细阐述。

其中,当第一扣具10a为母扣时,母扣具有卡槽31,第二扣具30a为公扣,公扣具100有插入卡槽31内卡合的插接端12。详细技术方案同样可参考上述扣具100的说明。

其中,第一带体40a和第二带体可以为织带40,但不以此为限。

本申请的束缚结构中,第一带体40a穿过第一区111并包覆调整件20后在穿出第二区113。当需要拉紧第一带体40a时,给位于第二区113的第一带体40a施加外力,织带40由第一区111朝第二区113方向运动以使第一带体40a拉紧,第一带体40a被限位部13和调整件20抵压夹持;当需要对第一带体40a进行放松时,给位于第一区111的第一带体40a施加向上的外力,第一带体40a可由第二区113朝第一区111方向运动以使织带40放松,以实现第一带体40a的放松和拉紧,整个过程操作方便且结构简单。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