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0249发布日期:2020-06-23 21:13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护具及医疗辅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护膝。



背景技术:

很多的中老年中患者因为膝关节骨质增生、半月板损伤、肌肉韧带力量降低,导致膝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现有技术中的护膝多仅具有保暖的作用,无法缓解或改善膝关节处有损伤的患者在行走过程中的对损伤处的进一步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膝,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护膝无法缓解或改善行走对有损伤的膝关节的进一步伤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护膝,其包括两块相同的护膝带和可拆卸固定于两块护膝带外的若干绑带,护膝带包括弹力带和固定于弹力带上且相互铰接的上主支臂和下主支臂,在上主支臂与下主支臂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上主支臂和下主支臂上枢轴连接有多根分支臂,分支臂的材质为软铁,分支臂固定于弹力带上。

进一步地,上主支臂和下主支臂固定于弹力带外侧邻近边缘处;分支臂一端与上主支臂或下主支臂枢轴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与上主支臂或下主支臂相对的另一边缘处。使得分支臂均位于同侧,在将弹力带缠绕在患者腿部时,软铁材质的分支臂能够随着患者腿部的弧度弯曲,同侧弯曲的分支臂在主支臂的牵扯下受力方向相同,能够牵扯弹力带向同侧移动,使患者在行走过程中弹力带能够跟随腿部的变化进行调整,使患者感觉更加舒适。

进一步地,弹力带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纤维条和刺毛条,纤维条和刺毛条构成相互能够粘接的粘扣带。便于将两块护膝带连接为一个完整的护膝套,粘扣带连接可靠快速;且通过将纤维条或刺毛条的宽度加宽来增加护膝带宽度的调节范围,以适应不同腿部粗细的患者使用。

进一步地,弹力带上端的宽度大于其下端的宽度,且弹力带的上端和下端的内侧固定有硅胶层。硅胶层能够与腿部皮肤粘黏,以固定护膝两端在腿部的位置,避免护膝滑落,提高穿戴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进一步地,上主支臂与下主支臂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下主支臂的顶端一体成型有l型板,l型板和一体成型于上主支臂上的连接板相对设置,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l型板和连接板上。通过l型板将下主支臂的顶端延伸到上主支臂的相对侧来安装扭簧,使上主支臂与下主支臂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以保证上、下主支臂与弹力带进而与患者腿部的充分接触,使上主支臂和下主支臂与腿部的一致性更好。

进一步地,l型板上固定有圆轴,圆轴依次间隙穿过扭簧和连接板后可拆卸连接于端部螺母上。通过圆轴实现上主支臂与下主支臂的铰接并安装、支撑扭簧。

进一步地,分支臂沿上主支臂或下主支臂长度方向密集分布。分支臂越密集,与弹性带的接触面积越大,主支臂在运动过程中,弹性带跟随主支臂运动的一致性越高,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越没有牵扯感,舒适性越高。

进一步地,弹力带的外侧固定有多排间隔设置且供绑带穿过的松紧带。通过松紧带固定绑带的位置,防止绑带滑脱,提高护膝固定的牢固性。

进一步地,绑带的端部通过卡扣或粘扣带可调节连接。使得绑带连接、拆卸简单、高效且能够根据不同患者腿部的粗细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护膝带中固定的上主支臂和下主支臂分别与膝关节上方的大腿和下方的小腿通过弹力带紧贴,上主支臂和下主支臂位于膝关节处的铰接部位设置的扭簧在患者屈/伸膝过程中起着缓冲和产生弹力的作用,缓冲能够减少屈膝对膝关节的剪切力,从而减少对半月板的损伤;通过扭簧的弹力作用提高屈/伸膝过程中股四头肌离心收缩/向心收缩力量的控制,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并改善功能受限。

本方案中的护膝由两块相同的护膝带围绕患者的腿部拼接而成,使得患者膝关节的相对侧均由一对通过扭簧铰接的上主支臂和下主支臂的辅助作用,能够提高行走过程中辅助作用的平衡性和舒适性。绑带能够提高护膝带与患者腿部的结合紧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护膝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护膝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其中,1、护膝带;11、弹力带;12、上主支臂;121、连接板;13、下主支臂;131、l型板;132、圆轴;133、端部螺母;14、扭簧;15、分支臂;2、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所示,该护膝包括两块相同的护膝带1和可拆卸固定于两块护膝带外的若干绑带2。护膝带1包括弹力带11和固定于弹力带11上且相互铰接的上主支臂12和下主支臂13,在上主支臂12与下主支臂13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14,上主支臂12和下主支臂13上枢轴连接有多根分支臂15,分支臂15的材质为软铁,分支臂15固定于弹力带11上。绑带2的端部通过卡扣或粘扣带连接。

扭簧14的两端分别与上主支臂12和下主支臂13连接,上主支臂12与患者膝关节上部的大腿紧贴,下主支臂13与患者膝关节下部的大腿紧贴,患者在屈膝过程中带动上主支臂12和下主支臂13对扭簧14进行扭转,扭簧14会施加一个阻止变形的阻力进行缓冲,减少屈膝对膝关节的剪切力;在伸膝过程中,扭簧14积蓄的势能能够帮助患者伸膝,使患者的伸膝过程更加省力,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并改善功能受限。使用时,需将两块护膝带1同时裹附在患者的膝关节处,保证两块护膝带1中的扭簧14位于膝关节的两侧。

分支臂15与上主支臂12或下主支臂13的连接为枢轴连接,虽然分支臂15、上主支臂12和下主支臂13均固定在弹力带11上,由于弹力带11具有弹力,能够产生一定范围内的变形,通过分支臂15能够延伸上主支臂12或下主支臂13与患者腿部的接触面积,使力量传递的范围更广、更均匀。

如图2所示,上主支臂12和下主支臂13固定于弹力带11外侧邻近边缘处。分支臂15一端与上主支臂12或下主支臂13枢轴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与上主支臂12或下主支臂13相对的另一边缘处。分支臂15沿上主支臂12或下主支臂13长度方向密集分布。使用时,将护膝带1裹附于患者膝关节处,软铁材质的分支臂15会随着弹力带11弯曲。

弹力带1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粘扣带的纤维条和刺毛条。弹力带11上端的宽度大于其下端的宽度,且弹力带11的上端和下端的内侧固定有硅胶层,在硅胶层表面清洁时,能够与患者腿部皮肤粘黏,以固定护膝两端的位置,防止滑落。弹力带11的外侧固定有多排间隔设置且供绑带2穿过的松紧带,松紧带类似于皮带扣,绑带2类似于皮带,如图1所示,松紧带位于上、下主支臂和分支臂的外侧,通过绑带将上、下主支臂和分支臂与患者腿部绑紧,增加牢固性和紧贴度。

如图3所示,上主支臂12与下主支臂1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下主支臂13的顶端一体成型有l型板131,l型板131和一体成型于上主支臂12上的连接板121相对设置,扭簧1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l型板131和连接板121上。l型板131的横板从扭簧14的下部通过,l型板131竖板的端面上固定有圆轴132,圆轴132依次间隙穿过扭簧14和连接板121后可拆卸连接于端部螺母133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