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穿防刺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0018发布日期:2020-07-17 15:37阅读:8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穿防刺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装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内穿防刺服。



背景技术:

目前,防刺服是一种适用于安保工作人员在执勤过程中穿戴的防护装具。其大多通过添加注塑壳体及厚度板,以减轻利刃对工作人员的刺伤程度,进而达到保障工作人员防护安全的效果。

现有申请号为cn201621017626.4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防刺服,其包括防刺服本体。防刺服本体由外套层、缓冲层和透气层组成,外套层包括第一防护部和第二防护部,二者分别对应贴合使用者的前胸和后背,且二者的顶部共同设置有肩带。肩带与第二防护部固定连接,与第一防护部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固定,以便使用者调节外套层与自身的贴合度。外套层外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二者通过魔术贴固定连接,以进一步便于不同体型的使用者舒适穿着防刺服本体。外套层与缓冲层之间设置有容纳腔,其便于使用者放置随身携带的工具。容纳腔内部设置有防护组件,其包括保护套和带有凸起的防刺片,以提高防刺服本体对使用者的防护效果。

但是,上述防刺服的连接通过魔术贴固定,其粘黏性易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弱化,进而影响使用者的正常穿戴,并降低防刺服对使用者的防护效果,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穿防刺服,其具有防刺服连接结构牢固且稳定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穿防刺服,包括胸甲和背甲,所述胸甲顶部和背甲顶部共同设置有肩带,所述胸甲宽度方向一侧和背甲宽度方向一侧共同设置有调节甲,所述背甲远离调节甲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甲,所述胸甲外侧壁沿其宽度方向贯穿设置有嵌置腔体,所述嵌置腔体与固定甲相适配;所述固定甲远离背甲方向的一端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若干预设孔,所述胸甲远离背甲方向的表面垂直设置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侧壁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卡合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将带有肩带的胸甲和背甲套设在上身,使固定架带有预设孔方向的一端,从嵌置腔体远离调节甲方向的开口处插入,并从另一端穿出。将预设孔对准固定杆远离胸甲方向的一端,并向下套设。同时使用者朝放置槽方向按压卡合块,并使之完全进入放置槽内,弹性件通过自身形变力反作用于卡合块并使之长度方向的一端脱离放置槽,以减少固定甲脱离固定杆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远离胸甲方向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设置有锁止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槽设置于固定杆远离胸甲方向的表面,锁止件优选螺栓,其远离螺纹槽方向的端壁直径大于固定杆的直径,以进一步减少固定甲脱离固定杆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件远离螺纹槽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抵触块,所述抵触块外侧壁设置有若干握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触块设置于锁止件远离螺纹槽方向的一端,抵触块靠近固定甲方向的表面与固定甲外表面相贴合,以进一步提高固定甲对胸甲和背甲的收紧度。握持槽间隔设置于抵触块外侧壁,以便于使用者快速转动抵触块。

进一步地,所述抵触块外侧壁环绕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位于握持槽底部;所述环形槽内侧壁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外侧壁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远离连接环方向的一端与胸甲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槽位于握持槽底部,连接环由橡胶制成,其通过自身易形变的特性以套设在环形槽内侧壁,固定件优选尼龙带。固定件靠近连接环的一端通过打结与连接环固定,其另一端通过轧线缝合于胸甲远离背甲方向的表面,以减少锁止件脱离螺纹槽后出现丢失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孔内侧壁设置有保护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环嵌置于预设孔内侧壁,其由塑料制成,以减少预设孔内侧壁同固定杆外侧壁频繁摩擦后,使预设孔直径扩大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甲远离胸甲方向的表面设置有防护丝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丝网设置于调节甲远离胸甲方向的表面,防护丝网由若干不锈钢丝编织而成,其通过轧线缝合于调节甲的外表面,以进一步减轻利刃对使用者的刺伤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甲远离胸甲方向的表面设置有工具袋,所述调节甲远离胸甲方向的表面设置有防丢袋帽,所述防丢袋帽位于工具袋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具袋通过轧线缝合于调节甲远离胸甲方向的表面,以便使用者放置随身携带的小物件。防丢袋帽通过轧线缝合于工具袋的顶部,以减少小物件脱离工具袋并丢失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防丢袋帽和工具袋之间共同设置有子母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子母扣设置于防丢袋帽和工具袋之间,以使防丢袋帽朝向调节甲的表面与工具袋外表面固定连接,并进一步减少小物件脱离工具袋并丢失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置带有肩带的胸甲和背甲,以减轻利刃对穿着者的刺伤程度;设置调节甲以着重保护穿着者较为脆弱的胸腔一侧,设置嵌置腔体和固定甲以便于收紧胸甲和背甲;设置预设孔和带有卡合块的固定杆,以使胸甲和背甲紧密贴合于使用者上身。

2、设置螺纹槽和带有抵触块的锁止件,以进一步提高胸甲和背甲的连接紧密度;设置环形槽和带有连接环的固定件,以减少锁止件脱离螺纹槽并丢失的现象;设置带有子母扣的工具袋,以提高防刺服的实用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内穿防刺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胸甲、背甲和固定件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调节甲、固定甲和抵触块链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锁止件和固定件连接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胸甲;101、肩带;102、嵌置腔体;2、背甲;3、调节甲;301、防护丝网;302、工具袋;303、防丢袋帽;304、子母扣;4、固定甲;401、预设孔;402、保护环;5、固定杆;501、放置槽;502、弹性件;503、卡合块;504、螺纹槽;6、锁止件;601、抵触块;602、握持槽;603、环形槽;604、连接环;605、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内穿防刺服,参照图1,包括胸甲1和背甲2。胸甲1和背甲2均由芳纶防刺毡制成,且二者的顶部共同设置有两个肩带101。肩带101由带有松紧弹性的锦纶制成,以适配胖瘦程度不同的使用者。

参照图1和图2,胸甲1宽度方向一侧和背甲2宽度方向一侧共同设置有调节甲3,调节甲3和胸甲1、背甲2一体成型,以提高对使用者胸腔一侧部位的保护程度。背甲2远离调节甲3方向一侧一体成型有固定甲4,胸甲1外侧壁沿其宽度方向贯穿设置有嵌置腔体102,固定甲4可穿过嵌置腔体102,以使胸甲1和背甲2紧贴于使用者。

参照图2和图4,固定甲4远离背甲2方向的一端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若干预设孔401,胸甲1远离背甲2方向的表面通过尼龙线垂直设置有若干固定杆5,固定杆5由塑料制成。固定杆5外侧壁设置有放置槽501,放置槽501内通过铆钉固定有弹性件502,弹性件502优选弹簧。弹性件502远离放置槽501方向的一端焊接有卡合块503,卡合块503长度方向的一端始终位于放置槽501内。使用者通过预设孔401将固定甲4长度方向的一端套设于固定杆5外侧壁,弹性件502通过自身弹性形变反作用于卡合块503,并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凸出于放置槽501外,以减少固定甲4脱离固定杆5的现象。

参照图2和图4,预设孔401内侧壁嵌置有保护环402,保护环402由塑料制成,以减少预设孔401内侧壁同固定杆5外侧壁频繁摩擦后,使预设孔401直径扩大的现象。固定杆5远离胸甲1方向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槽504,螺纹槽504内设置有锁止件6。锁止件6优选螺栓,其远离螺纹槽504方向的端壁直径大于固定杆5的直径,以进一步减少固定甲4脱离固定杆5的现象。

参照图3和图4,锁止件6远离螺纹槽504方向的一端焊接有抵触块601,抵触块601靠近固定甲4方向的表面与固定甲4外表面相贴合,以进一步提高固定甲4对胸甲1和背甲2的收紧度。抵触块601外侧壁间隔设置有若干握持槽602,握持槽602便于使用者快速转动抵触块601。抵触块601外侧壁设置有一圈环形槽603,环形槽603位于握持槽602底部,且其内侧壁设置有连接环604。连接环604由橡胶制成,其通过自身易形变的特性以套设在环形槽603内侧壁。连接环604外侧壁设置有固定件605,固定件605优选尼龙带。固定件605靠近连接环604的一端通过打结与连接环604固定,其另一端通过轧线缝合于胸甲1远离背甲2方向的表面,以减少锁止件6脱离螺纹槽504后出现丢失的现象。

参照图3,调节甲3远离胸甲1方向的表面设置有一片防护丝网301,防护丝网301由若干不锈钢丝编织而成,其通过轧线缝合于调节甲3的外表面,以进一步减轻利刃对使用者的刺伤程度。调节甲3远离胸甲1方向的表面轧线缝合有若干工具袋302,以便使用者放置随身携带的小物件。调节甲3远离胸甲1方向的表面轧线缝合有若干防丢袋帽303,防丢袋帽303通过轧线缝合于工具袋302的顶部,以减少小物件脱离工具袋302并丢失的现象。防丢袋帽303和工具袋302之间共同设置有子母扣304,以使防丢袋帽303朝向调节甲3的表面与工具袋302外表面固定连接,并进一步减少小物件脱离工具袋302并丢失的现象。

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者可将带有肩带101的胸甲1和背甲2套设在上身,使固定架带有预设孔401方向的一端,从嵌置腔体102远离调节甲3方向的开口处插入,并从另一端穿出。将带有保护环402的预设孔401对准固定杆5远离胸甲1方向的一端,并向下套设。同时使用者朝放置槽501方向按压卡合块503,并使之完全进入放置槽501内,弹性件502通过自身形变力反作用于卡合块503并使之长度方向的一端脱离放置槽501,以减少固定甲4脱离固定杆5的现象。

转动带有抵触块601的锁止件6,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完全进入螺纹槽504内,同时抵触块601靠近固定甲4方向的表面与固定甲4上表面相贴合,以进一步提高固定甲4对胸甲1和背甲2的收紧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