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干湿两用粉饼的粉饼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31932发布日期:2020-08-21 14:57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干湿两用粉饼的粉饼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饼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干湿两用粉饼的粉饼盒。



背景技术:

粉饼是化妆工具的一种,刚刚买回来的粉饼也需要在使用前清洗一下,让皮肤有轻柔舒适的感觉,粉饼要保持表面毛茸茸的,不要使其表面变硬。

在整个化妆过程中都会使用到粉饼,干湿两用粉饼是粉饼众多种类之一,目前在使用干湿两用粉饼时,使用者将其直接放置在放置架上,一段时间后会落灰,会造成污染。

在使用固体粉底和液体粉底时,使用者需要用到两个粉饼,当两个粉饼放置在同一空间容易造成两种粉底互相渗透,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干湿两用粉饼的粉饼盒,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干湿两用粉饼的粉饼盒,具有便于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在使用干湿两用粉饼时,使用者将其直接放置在放置架上,一段时间后会落灰,进而造成污染,并且在使用固体粉底和液体粉底时,使用者需要用到两个粉饼,当两个粉饼放置在同一空间容易造成两种粉底互相渗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干湿两用粉饼的粉饼盒,其包括:粉饼盒本体和盒盖,所述粉饼盒本体与盒盖活动连接,所述粉饼盒本体与盒盖的背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腔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套设有扭簧,所述粉饼盒本体的内腔设置有隔断机构,所述粉饼盒本体内腔的底部与隔断机构的顶部均设置有粉扑机构,所述粉饼盒本体顶部的前侧开设有卡槽,所述盒盖底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活动腔内腔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活动块,两个活动块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远离活动块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卡槽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活动块相背的一端贯穿至凹槽的内腔,所述凹槽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远离粉饼盒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远离弹簧二的一端与活动块接触,所述凹槽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与限位机构,所述挤压杆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前端贯穿至粉饼盒本体的正表面,所述粉饼盒本体的正表面开设有与横杆相适配的活动槽。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用于干湿两用粉饼的粉饼盒,进一步:所述隔断机构包含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侧与粉饼盒本体接触,所述隔板的右侧贯穿至粉饼盒本体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粉饼盒本体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隔板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与导向块相适配的导轨。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用于干湿两用粉饼的粉饼盒,进一步:所述粉扑机构包含有位于粉饼盒本体内腔底部和隔板顶部的粉扑本体,所述粉扑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带。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用于干湿两用粉饼的粉饼盒,进一步:所述限位机构包含开设于凹槽内腔顶部与底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限位槽的一侧与挤压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用于干湿两用粉饼的粉饼盒,进一步:两个活动块相背的一端均设置有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个横杆相对挤压,最终使得活动块脱离凹槽的内腔,此时扭簧恢复原状态,最终将盒盖开启,该用于干湿两用粉饼的粉饼盒,具备便于使用的优点,具有防尘效果,使用者单手就可以将盒盖开启,操作简单,且充分利用空间,将两个粉扑机构分隔,避免了两个粉扑机构互相渗透,解决了目前在使用干湿两用粉饼时,使用者将其直接放置在放置架上,一段时间后会落灰,进而造成污染,并且在使用固体粉底和液体粉底时,使用者需要用到两个粉饼,当两个粉饼放置在同一空间容易造成两种粉底互相渗透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隔断机构的设置,可以将两个粉扑机构进行分离,避免了两个粉扑机构互相渗透,通过粉扑机构的设置,防止使用者的手部接触到粉扑本体,避免了使用者手部的细菌接触到粉扑本体上,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可以对挤压杆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挤压杆稳定的左右移动。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开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图2中a点放大图;

图5为一种实施例的粉饼盒本体、隔断机构和粉扑机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隔断机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粉饼盒本体,2、盒盖,3、固定块,4、转动杆,5、扭簧,6、隔断机构,601、隔板,602、挡板,603、导向块,604、导轨,7、粉扑机构,701、粉扑本体,702、弹性带,8、卡槽,9、卡块,10、活动腔,11、支撑板,12、活动块,13、弹簧一,14、凹槽,15、弹簧二,16、挤压杆,17、限位机构,1701、限位槽,1702、限位块,18、横杆,19、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干湿两用粉饼的粉饼盒的实施例。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1-6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用于干湿两用粉饼的粉饼盒,其包括:粉饼盒本体1和盒盖2,粉饼盒本体1与盒盖2活动连接,粉饼盒本体1与盒盖2的背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固定块3的内腔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动杆4,转动杆4的表面套设有扭簧5,粉饼盒本体1的内腔设置有隔断机构6,粉饼盒本体1内腔的底部与隔断机构6的顶部均设置有粉扑机构7,隔断机构6包含有隔板601,隔板601的左侧与粉饼盒本体1接触,隔板601的右侧贯穿至粉饼盒本体1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挡板602,粉饼盒本体1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603,隔板601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与导向块603相适配的导轨604,通过隔断机构6的设置,可以将两个粉扑机构7进行分离,避免了两个粉扑机构7互相渗透,粉扑机构7包含有位于粉饼盒本体1内腔底部和隔板601顶部的粉扑本体701,粉扑本体7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带702,通过粉扑机构7的设置,防止使用者的手部接触到粉扑本体701,避免了使用者手部的细菌接触到粉扑本体701上,粉饼盒本体1顶部的前侧开设有卡槽8,盒盖2底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卡块9,卡块9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10,活动腔10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活动腔10内腔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活动块12,两个活动块12相背的一端均设置有弧面,两个活动块12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一13,弹簧一13远离活动块12的一端与支撑板11固定连接,卡槽8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14,两个活动块12相背的一端贯穿至凹槽14的内腔,凹槽14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二15,弹簧二15远离粉饼盒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杆16,挤压杆16远离弹簧二15的一端与活动块12接触,凹槽14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与限位机构17,限位机构17包含开设于凹槽14内腔顶部与底部的限位槽1701,限位槽170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702,限位块1702远离限位槽1701的一侧与挤压杆16固定连接,通过限位机构17的设置,可以对挤压杆16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挤压杆16稳定的左右移动,挤压杆16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杆18,横杆18的前端贯穿至粉饼盒本体1的正表面,粉饼盒本体1的正表面开设有与横杆18相适配的活动槽19。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将两个横杆18相对挤压,横杆18带动挤压杆16移动,通过限位槽1701和限位块1702的配合使用,使得挤压杆16带动限位块1702在限位槽1701的内腔中滑动,进而使得挤压杆16稳定的移动且对弹簧二15进行拉伸,由于挤压杆16的一端与活动块12接触,所以两个挤压杆16对活动块12进行挤压,使得活动块12脱离凹槽14的内腔且对弹簧一13进行压缩,此时,扭簧5处在压缩状态,当活动块12完全脱离凹槽14的内腔时,粉饼盒本体1与盒盖2解锁,同时扭簧5恢复原状态,进而将盒盖2开启,当使用者需要用底部的粉扑机构7时,使用者拉动挡板602,挡板602带动隔板601移动,再通过导向块603和导轨604的配合使用,可以对隔板601起到限位作用,使得隔板601稳定的移动,即达到了便于使用的目的。

综上所述:该用于干湿两用粉饼的粉饼盒,通过将两个横杆18相对挤压,最终使得活动块12脱离凹槽14的内腔,此时扭簧5恢复原状态,最终将盒盖2开启,该用于干湿两用粉饼的粉饼盒,具备便于使用的优点,具有防尘效果,使用者单手就可以将盒盖2开启,操作简单,且充分利用空间,将两个粉扑机构7分隔,避免了两个粉扑机构7互相渗透,解决了目前在使用干湿两用粉饼时,使用者将其直接放置在放置架上,一段时间后会落灰,进而造成污染,并且在使用固体粉底和液体粉底时,使用者需要用到两个粉饼,当两个粉饼放置在同一空间容易造成两种粉底互相渗透的问题。

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用新型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