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21631发布日期:2020-07-10 15:48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支撑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讲是一种方便使用的支撑杖。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一些登山杖、拐杖等可伸缩的杖类工具,比如登山杖,其结构一般包括一伸缩杆以及设置在伸缩杆上的把手,如专利号为cn201720769121.1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新型登山杖,它包括固定杆以及固定在固定杆顶端的把手,它还包括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第一活动杆与固定杆滑动配合,第二活动杆与第一活动杆滑动配合,固定杆的底端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活动杆的旋紧套,它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二活动杆的锁紧机构,第二活动杆的底部设有一安装套,安装套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套,固定杆上设有一夹套,夹套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套。上述技术方案所公开的登山杖的活动杆组件是通过锁紧机构来进行连接的,锁紧机构实际上是采用锁扣,锁扣也可称为外锁,如专利号为cn201320326571.5的中国专利也公开了这种登山杖外锁,需要伸缩时将外面的扳手掰开即可,扳手合拢后会产生锁紧力,当伸缩杆由较多杆子组成时,需要一个个地将外锁打开,使用起来较为麻烦,而且,采用外锁固定,在受到较大力气的时候,相连的杆子之间还是会产生移动,结构并不稳固。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结构稳固的支撑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支撑杖,包括从下至上依次滑动配合的底杆、伸缩杆和顶杆,当支撑杖处于收缩状态时,底杆、伸缩杆和顶杆从内至外依次设置,顶杆的顶端固定有手柄,所述底杆的顶端内卡有一扭簧,扭簧的一端连接有一弹扣,底杆顶端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伸缩杆的底端侧壁上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供弹扣的外端伸出;

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顶杆的底端之间设有一锁扣,锁扣打开后顶杆与伸缩杆滑动配合,弹扣的外端面上具有当顶杆向下移动后与顶杆接触的斜坡,伸缩杆的底端固定有一用于抵住顶杆底部的衬套。

进一步地,所述扭簧连接弹扣的那一端具有凸条,弹扣内端开口并设有供凸条伸入定位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具有弹臂并抵靠在底杆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杆的顶端外壁上固定有一位于弹扣下方的第一卡圈,伸缩杆的底端内壁上固定有用于挡住第一卡圈且位于第一卡圈下方的第二卡圈。

进一步地,所述底杆的顶端外壁上设有供第一卡圈卡入的第一卡槽,伸缩杆的底端内壁上设有供第二卡圈卡入的第二卡槽。

底杆的顶端套有位于底杆外壁和伸缩杆内壁之间的摩擦片,摩擦片中间外凸与伸缩杆内壁接触,摩擦片位于弹扣上方。

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撑杖,其有益效果是:需要将支撑杖收起来时,先将锁扣打开,握住手柄并将顶杆往下压,顶杆在下压过程中接触弹扣的斜坡,将弹扣向内挤压,弹扣缩回到伸缩杆内,扭簧被压缩,使得顶杆与伸缩杆之间的限位结构解除,顶杆继续向下移动接触到衬套,顶杆下压衬套后带动伸缩杆向下移动,伸缩杆向下移动后套在了顶杆外,从而将支撑杖收起来,需要打开支撑杖时,将底杆往外拉,伸缩杆脱离弹扣后,弹扣通过扭簧的弹力伸出复位,最后将锁扣锁上即可,使用方便,而且采用弹扣来进行限位后,结构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去除扭簧、第一卡圈、第二卡圈后顶杆与伸缩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所示:1—底杆,2—伸缩杆,3—顶杆,4—手柄,5—扭簧,51—凸条,52—弹臂,6—弹扣,61—斜坡,62—凹槽,7—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锁扣,91—卡爪,92—扳手,10—衬套,11—第一卡圈,12—第二卡圈,13—第一卡槽,14—第二卡槽,15—摩擦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如图1—图6所示,支撑杖,包括从下至上依次滑动配合的底杆1、伸缩杆2和顶杆3,伸缩杆2为单根结构,当支撑杖处于收缩状态时,底杆1、伸缩杆2和顶杆3从内至外依次设置,顶杆3的顶端固定有手柄4,底杆1的顶端内卡有一扭簧5,扭簧5的一端连接有一弹扣6,底杆1顶端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7,伸缩杆2的底端侧壁上设有与第一通孔7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8,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供弹扣6的外端伸出;

伸缩杆2的顶端与顶杆3的底端之间设有一锁扣9,锁扣9打开后顶杆3与伸缩杆2滑动配合,弹扣6的外端面上具有当顶杆3向下移动后与顶杆3接触的斜坡61,伸缩杆2的底端固定有一用于抵住顶杆3底部的衬套10。

扭簧5连接弹扣6的那一端具有凸条51,弹扣6内端开口并设有供凸条51伸入定位的凹槽62。扭簧5的另一端具有弹臂52并抵靠在底杆1内壁上。当弹扣6受压向内移动后,扭簧5被压缩。

底杆1的顶端外壁上固定有一位于弹扣6下方的第一卡圈11,伸缩杆2的底端内壁上固定有用于挡住第一卡圈11且位于第一卡圈11下方的第二卡圈12。底杆1、伸缩杆2和顶杆3都是空心的圆杆,第一卡圈11和第二卡圈12的位置对应弹扣6的位置设置,即当第二卡圈12挡住第一卡圈11时,弹扣6刚好可以伸出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当然,因为底杆1和伸缩杆2都是圆的,支撑杖在收起来后,会出现第一通孔7没有对准第二通孔8的情况,此时可以转动底杆1,转动至第一通孔7对准第二通孔8时,弹扣6会迅速自动弹出。

为了方便安装第一卡圈11和第二卡圈12,底杆1的顶端外壁上设有供第一卡圈11卡入的第一卡槽13,伸缩杆2的底端内壁上设有供第二卡圈12卡入的第二卡槽14。第一卡圈11和第二卡圈12设置后,也起到了防止底杆1与伸缩杆2分离。

如图6所示,锁扣9采用现有技术登山杖中常见的锁扣,锁扣9上下贯通,且锁扣9的顶端连接顶杆3底端,底端连接伸缩杆2顶端,锁扣9顶端具有卡爪91,锁扣9外具有用于锁紧卡爪的扳手,扳手打开后,卡爪松开顶杆3,顶杆3可以向下穿过锁扣9。

底杆1的顶端套有位于底杆1外壁和伸缩杆2内壁之间的摩擦片15,摩擦片15中间外凸与伸缩杆2内壁接触,摩擦片15位于弹扣6上方。摩擦片15用于增加摩擦力,摩擦片15也可以防止底杆1外壁与伸缩杆2内壁直接接触,防止伸缩杆2和底杆1表面损伤。

需要将支撑杖收起来时,先将锁扣9打开,握住手柄4并将顶杆3往下压,顶杆3在下压过程中接触弹扣6的斜坡61,将弹扣6向内挤压,弹扣6缩回到伸缩杆2内,扭簧5被压缩,使得顶杆3与伸缩杆2之间的限位结构解除,顶杆3继续向下移动接触到衬套10,顶杆3下压衬套10后带动伸缩杆2向下移动,伸缩杆2向下移动后套在了顶杆3外,从而将支撑杖收起来,需要打开支撑杖时,将底杆1往外拉,伸缩杆2脱离弹扣6后,弹扣6通过扭簧5的弹力伸出复位,最后将锁扣9锁上即可,使用方便,而且采用弹扣6来进行限位后,结构稳固。

实施例二:如图7和图8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伸缩杆2的数量为两根,两根伸缩杆2内径不同,两根伸缩杆2之间也采用“弹扣限位结构”,两伸缩杆2滑动配合,一根连接锁扣9,一根连接底杆1。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比如伸缩杆数量为三根或四根,甚至更多,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