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开式中棒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21683发布日期:2020-07-10 15:48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手开式中棒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使用的伞具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手开式折叠中棒的结构改进,适用于手开的折叠伞。



背景技术:

传统折叠式中棒,尤其是顺管式中棒,如图1所示,中棒由多根管件由内至外套接而成,其中管径最小的管件与上巢固定连接,管径最大的管件则与伞把连接,在中棒伸展开来时,管径小的管件位于上方,管径大的则位于下方。开伞时,为了将中棒固定于伸展的状态,如图1或图2所示,现有的折叠中棒需要在中棒内设置接弓91或弹珠92突出相邻接的两根管件外从而将该两管件卡住,而收伞时,要利用下巢93收珠(即将接弓91或弹珠92压入中棒内)使得中棒可以折叠起来。但传统折叠中棒的这种结构有很多弊端,比如,在管径较小的内层管件处,接弓91或弹珠92一般要做得往外凸出很高,否则无法利用下巢93收珠,这看起来很不美观,然而,凸起部分太高了又容易造成收珠不顺畅,功能不稳定,中棒折数越多则这些弊端越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利用下巢收珠因而接弓只需凸出很小、更加美观、工作更可靠的手开式中棒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手开式中棒连接结构,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接的第一管件、第二管件和第三管件;

所述第二管件底部位置铰接有一活动接弓,该活动接弓的铰接点位于其中部,一弹性件朝第二管件的一侧管壁方向推动该活动接弓的下部,使活动接弓的上端部朝第二管件的另一侧管壁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管件底部固定有一向下延伸至第二管件内的斜楔,该斜楔的下端面为一斜面,其尖端靠近该第二管件的内壁且与活动接弓上端部的位置上下对应;

伸展开中棒至开伞状态时,弹性件推动活动接弓使其下端部从第二管件和第三管件侧壁的水平对应的通孔中突出中棒外,第二管件和第三管件被卡住而不能折叠;折叠中棒使所述第一管件及其底部斜楔下移,该斜楔与活动接弓的上端部相抵并推动该活动接弓的上端部内移,该活动接弓的下端部内移脱离第二管件和第三管件的侧壁通孔使该第二管件和第三管件可以折叠起来。

较佳地,所述第一管件底部固定有第一内塞,所述斜楔与该第一内塞为一体成型结构。

较佳地,所述第二管件底部固定有第二内塞,所述弹性件安装在该第二内塞内,所述活动接弓的中部铰接点设在该第二内塞中。

较佳地,所述活动接弓顶部靠近第二管件管壁的一侧为导滑弧面或斜面。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手开式中棒连接结构利用设在中棒内腔中的斜楔与一杠杆式的活动接弓配合来实现活动接弓伸出或缩入中棒,不需要利用下巢来收珠,因此活动接弓也不需要凸出很高以配合下巢内壁,只需凸出一点够卡住中棒的管件即可,因此更加美观,而且不存在接弓凸出太高而造成的收珠不顺畅的问题,工作起来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采用接弓的折叠中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另一种采用弹珠的折叠中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开式中棒连接结构的外立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开式中棒连接结构在伸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手开式中棒连接结构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的手开式中棒连接结构适用于具有三节或以上管件的折叠式中棒,为了方便描述,这里定义以靠近伞中棒中心轴的方向为内侧,以远离伞中棒中心轴的方向为外侧,下述的上、下方向是基于中棒的中心轴处于垂直方向时来进行描述的。

下面以具有三节管件的中棒为例加以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手开式中棒连接结构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接的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和第三管件3。本实施例中,管径最小的第一管件1与伞上巢7固定连接,在中棒处于伸展状态时,第一管件1位于最上方。该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和第三管件3的侧壁均开设有通孔,在开伞状态下,相邻接的两根管件上的通孔水平对齐用于供中棒内安装的接弓伸出卡住该两根管件。

如图4或图5所示,第二管件2的底部位置铰接有一个活动接弓5并安装有一个弹性件6,该活动接弓5一端朝上一端朝下设置,其铰接点51位于其中部,所述弹性件6朝外推动活动接弓5的下部。中棒在非折叠的状态下,弹性件6推动活动接弓5使其下端部朝第二管件2的一侧管壁外移,而活动接弓5的上端部则朝相反方向外移并抵压在第二管件2的另一侧管壁上。而在第一管件1底部固定有一个向下延伸至第二管件2内的斜楔4,该斜楔4的下端面为一斜面41,其尖端靠近该第二管件2的内壁,而且该斜楔4的尖端位置与抵压在第二管件2管壁上的活动接弓5上端部的位置上下对应。

如图4所示,当伸展开中棒至开伞状态时,弹性件6推动活动接弓5使其下端部从第二管件2和第三管件3一侧侧壁的水平对应的通孔中突出中棒外,第二管件2和第三管件3被卡住而不能折叠从而使中棒维持在伸展状态,从图3中可见,活动接弓5只需突出中棒表面一点够卡住管件即可,比传统的突出很高的接弓或弹珠美观得多,而此时活动接弓5的上端部则抵压在第二管件2另一侧的管壁上。

如图5所示,向下折叠中棒收伞时,所述第一管件1及其底部斜楔4下移,直至斜楔4与活动接弓5的上端部相抵,该斜楔4利用其尖端插入活动接弓5的上端部与第二管2的管壁之间,斜楔4的斜面41推动该活动接弓5的上端部内移,同时使得该活动接弓5的下端部向内缩入中棒内腔并脱离第二管件2和第三管件3的侧壁通孔,此时该第二管件2和第三管件3就可以折叠起来。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件1底部固定有第一内塞11,所述斜楔4与该第一内塞11为一体成型结构,由此该斜楔4可更稳固地被固定于第一管件1底部。

同样,所述第二管件2底部固定也有第二内塞21,所述弹性件6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压缩弹簧并安装在该第二内塞21内,所述活动接弓5的中部铰接点设在该第二内塞21中。此结构可以方便安装弹性件6和活动接弓5。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接弓5顶部靠近第二管件2管壁的一侧为导滑弧面或斜面,这样斜楔4与活动接弓5顶部相抵时能更容易插入活动接弓5与第二管件2的管壁之间、更容易推动活动接弓5顶部内移。

本实用新型的中棒连接结构除了能应用于具有三节管件的折叠中棒,还能应用于三节管件以上的中棒,例如:对于具有四节管件的中棒,只需在第二管件底部固定一个向下延伸至第三管件内的斜楔,而在第三管件的底部安装所述活动接弓和弹性件即可。依次类推,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具有五节、六节管件等的折叠中棒。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中棒连接结构除了可应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顺管式中棒,还可应用于倒管式中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手开式中棒连接结构,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接的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和第三管件(3);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件(2)底部位置铰接有一活动接弓(5),该活动接弓(5)的铰接点位于其中部,一弹性件(6)朝第二管件(2)的一侧管壁方向推动该活动接弓(5)的下部,使活动接弓(5)的上端部朝第二管件(2)的另一侧管壁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管件(1)底部固定有一向下延伸至第二管件(2)内的斜楔(4),该斜楔(4)的下端面为一斜面,其尖端靠近该第二管件(2)的内壁且与活动接弓(5)上端部的位置上下对应;

伸展开中棒至开伞状态时,弹性件(6)推动活动接弓(5)使其下端部从第二管件(2)和第三管件(3)侧壁的水平对应的通孔中突出中棒外,第二管件(2)和第三管件(3)被卡住而不能折叠;折叠中棒使所述第一管件(1)及其底部斜楔(4)下移,该斜楔(4)与活动接弓(5)的上端部相抵并推动该活动接弓(5)的上端部内移,该活动接弓(5)的下端部内移脱离第二管件(2)和第三管件(3)的侧壁通孔使该第二管件(2)和第三管件(3)可以折叠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开式中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件(1)底部固定有第一内塞(11),所述斜楔(4)与该第一内塞(11)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开式中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件(2)底部固定有第二内塞(21),所述弹性件(6)安装在该第二内塞(21)内,所述活动接弓(5)的中部铰接点设在该第二内塞(21)中。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手开式中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接弓(5)顶部靠近第二管件(2)管壁的一侧为导滑弧面或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手开式中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6)为压缩弹簧。


技术总结
一种手开式中棒连接结构,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接的第一管件(1)、第二管件(2)和第三管件(3);第二管件(2)底部位置铰接有活动接弓(5),该活动接弓(5)的铰接点位于其中部,一弹性件(6)朝第二管件(2)的一侧管壁方向推动该活动接弓(5)的下部,使活动接弓(5)的上端部朝第二管件(2)的另一侧管壁方向移动;第一管件(1)底部固定有向下延伸至第二管件(2)内的斜楔(4),该斜楔(4)的下端面为一斜面,其尖端靠近该第二管件(2)的内壁且与活动接弓(5)上端部的位置上下对应。本实用新型的手开式中棒连接结构其中棒内的接弓只须凸出很小即可将相邻的两节管件卡住,更加美观,而且工作更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华美鸿基伞业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2
技术公布日:2020.07.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