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带长度调节机构、表带和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2572发布日期:2020-10-13 07:45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表带长度调节机构、表带和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手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带长度调节机构、表带和手表。



背景技术:

目前业界中表带的各单元节之间普遍采用的连接结构中,其一种连接方式采用一根pin针和一根c管,通过pin针与c管的过盈配合达到表带的固定,其在表带拆装时难度较高,需要专门的工具和一定的技术。同时在拆装过程中容易将pin折弯从而报废。拆下后表带分离出小零件,很容易在拆装时遗失破坏。

另一种连接方式中,采用springbar(弹簧杆),圆直通管的两端设置生耳头,中间一根弹簧连接,同时按压两侧生耳头使生耳缩回,进一步取出表带,或释放两侧约束固定表带。该方式中,表带拆装过程实际再现了表带的生产组装过程,拆装时需要专门的工具和一定的技术,且操作不当时容易划伤表带。

现有技术中还有其他的连接方式将两个单元节进行连接,例如子母通、发卡等,这些连接方式都需要专门的工具进行拆装,并且拆装难度很高,一般用户很难成功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带长度调节机构、表带和手表,能够手动拆开表带,无需借助工具即可调节表带的长度,方便实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带长度调节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连接单元,连接单元包括连接耳,其特征在于,连接单元还包括连接部和连接杆,连接部包括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转动连接;上连接件包括上安装槽,下连接件包括下安装槽;上安装槽和下安装槽连接形成通孔;通孔的直径等于连接杆的直径。

多个连接单元依次连接,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合并起来形成容纳相邻的连接单元连接杆的通孔,完成多个连接单元的连接;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分开,即可打开连接部,取出置于下安装槽的连接杆,完成连接单元间的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连接单元还包括固定杆,两个连接耳分别固定在固定杆的两端;连接部通过固定杆与连接单元铰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上连接件包括向下连接件弯曲的上卡合块,下连接件包括向上连接件弯曲的下卡合块;上连接件设有用于卡合的卡合槽,下连接件设有用于卡合的卡合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上卡合块设有与上安装槽相通的上开孔,下卡合块设有与下安装槽相通的下开孔;上开孔与下开孔相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上连接件在远离下连接件的一面为弧面;下连接件在远离上连接件的一面为平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上安装槽的深度小于下安装槽的深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带,表带包括如上所述表带长度调节机构和表带本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表,包括手表本体和如上所述表带。

表带长度调节机构是多个连接单元依次连接而成,将一个连接单元的连接杆置于下连接件的下安装槽中,盖上上连接件,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扣合,上安装槽和下安装槽合并形成容纳相邻的连接单元连接杆的通孔,完成多个连接单元的连接;用手将表带在两个连接单元中间往相反方向用力一掰,此时其中一个连接单元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分开,即可打开连接部,取出相邻连接单元的连接杆,完成连接单元间的分离。

本发明采用可开合的连接部和连接杆完成表带的连接单元之间的连接,颠覆传统表带繁琐死板的结构,不仅保障了表带的牢固性,同时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即可实现表带的长度调整,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表带长度调节机构的连接单元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表带长度调节机构的连接部的结构放大图;

图4是表带长度调节机构的上连接部的结构放大图;

图5是表带长度调节机构的下连接部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表1,如图1-5所示,包括表带2和手表本体3,表带2由表带长度调节机构4和表带本体5组成。

表带长度调节机构4由依次连接的多个连接单元6组成,连接单元6由两个连接耳61、连接部62、连接杆63和固定杆64组成,两个连接耳61分别固定在固定杆64的两端;连接部62通过固定杆64与连接单元6铰接,连接部62由上连接件7和下连接件8组成,上连接件7和下连接件8分别设有可供固定杆64穿过的穿孔,上连接件7和下连接件8转动连接;上连接件7包括上安装槽71,下连接件8包括下安装槽81,上安装槽71的深度小于下安装槽81的深度;上安装槽71和下安装槽81连接形成通孔65;通孔65的直径等于连接杆63的直径;多个连接单元6依次连接,上连接件7和下连接件8合并起来形成容纳相邻的连接单元连接杆63的通孔65,完成多个连接单元6的连接;上连接件7和下连接件8分开,即可打开连接部62,取出置于下安装槽81的连接杆63,完成连接单元6间的分离。

上连接件7包括向下连接件8弯曲的上卡合块72,下连接件8包括向上连接件7弯曲的下卡合块82;上连接件7设有用于卡合的卡合槽73,下连接件8设有用于卡合的卡合沟83;上卡合块72设有与上安装槽71相通的上开孔74,下卡合块82设有与下安装槽81相通的下开孔84;上开孔74与下开孔84相对应,开孔可用于开启连接部62;上连接件7在远离下连接件8的一面为弧面;下连接件8在远离上连接件7的一面为平面;平面能使佩戴时表带与手腕更为贴合。

表带长度调节机构4是多个连接单元6依次连接而成,将一个连接单元6的连接杆63置于下连接件8的下安装槽81中,盖上上连接件7,上连接件7和下连接件8扣合,上安装槽71和下安装槽81合并形成容纳相邻的连接单元6连接杆63的通孔65,完成多个连接单元6的连接;用手将表带2在两个连接单元6中间往相反方向用力一掰,此时其中一个连接单元6的上连接件7和下连接件8分开,即可打开连接部62,取出相邻连接单元6的连接杆63,完成连接单元6间的分离。

本实施例采用可开合的连接部62和连接杆63完成表带2的连接单元6之间的连接,颠覆传统表带繁琐死板的结构,不仅保障了表带2的牢固性,同时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即可实现表带的长度调整,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发明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发明的范围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表带长度调节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连接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还包括连接部和连接杆,所述连接部包括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和所述下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上连接件包括上安装槽,所述下连接件包括下安装槽;所述上安装槽和所述下安装槽连接形成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等于所述连接杆的直径;所述上连接件包括向所述下连接件弯曲的上卡合块;所述上卡合块设有与所述上安装槽相通的上开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长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还包括固定杆,两个所述连接耳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杆的两端;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固定杆与所述连接单元铰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长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件包括向所述上连接件弯曲的下卡合块;所述上连接件设有用于卡合的卡合槽,所述下连接件设有用于卡合的卡合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带长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合块设有与所述下安装槽相通的下开孔;所述上开孔与所述下开孔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长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在远离所述下连接件的一面为弧面;所述下连接件在远离所述上连接件的一面为平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长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槽的深度小于所述下安装槽的深度。

7.一种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包括如权利要求1~6所述表带长度调节机构和表带本体。

8.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表本体和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表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带长度调节机构、表带和手表,表带长度调节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连接单元,连接单元包括连接耳,其特征在于,连接单元还包括连接部和连接杆,连接部包括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转动连接;上连接件包括上安装槽,下连接件包括下安装槽;上安装槽和下安装槽连接形成通孔;通孔的直径等于连接杆的直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表带长度调节机构,能够手动拆开表带,无需借助工具即可调节表带的长度,方便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尹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伊莱凯礼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0
技术公布日:2020.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